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二 (8)

1. 婦人霍亂吐利候

嘔吐而下利者,霍亂也。原疾之由,皆因腸胃虛冷,飲食過度,觸冒風冷,使陰陽不和,清濁相干,致令揮霍變亂也。或先心痛而吐者,或先腹痛而利者,或吐利俱作者,或頭痛、身體壯熱而脈浮洪者,或陽氣暴絕而手足逆冷而脈息微絕者。治之當分陰陽,察虛實,辨其冷熱,觀其脈息,熱者涼之,冷者溫之,以平為期。

《百問》云:凡霍亂吐利,熱多而渴者,五苓散。寒多不飲水者,理中丸。吐利已,汗出而厥,四肢拘急不解,脈微欲絕者,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。

夏月中暑霍亂,大煩渴,四肢逆冷,冷汗出,腳轉筋者,香茹散濃煎,沉冷服即效。凡霍亂之脈浮洪者易治;微而遲,並氣短者難治。

白話文:

嘔吐又腹瀉,就是霍亂。這病的根源,都是因為腸胃虛寒,飲食過度,或是受了風寒,導致陰陽失衡,清濁混雜,而引起身體紊亂。有些人先心痛再嘔吐,有些人先腹痛再腹瀉,也有些人會同時嘔吐和腹瀉。還有些人會頭疼發燒,脈象浮而有力,有些人則陽氣驟然消失,手腳冰冷,脈搏微弱甚至消失。治療時要區分陰陽,觀察虛實,辨別寒熱,查看脈象,熱則涼之,寒則溫之,以恢復平衡為目標。

《百問》中說:凡是霍亂嘔吐腹瀉,熱多而口渴的,用五苓散。寒多而不喝水的,用理中丸。嘔吐腹瀉停止後,出汗且昏厥,四肢僵硬難舒,脈象微弱將要消失的,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。

夏天中暑引起霍亂,非常口渴,四肢冰冷,冒冷汗,腳抽筋的,用香茹散濃煎,趁熱喝下去就會有效。凡是霍亂脈象浮而有力的比較容易治;脈象微弱而遲,且呼吸短促的,則比較難治。

(《局方》)香薷散,治中暑、霍亂,先因臟腑不調,飲食不節,或食腥鱠、生冷過度;或起居不節;或露臥濕地;或當風取涼,致令脾胃不和,邪氣相干,便致吐利。心痠疼痛,虛煩轉筋拘急,四肢逆冷,脈微欲絕,或煩悶昏塞欲死者,及妊婦霍亂吐利者,此藥悉能主之。

香薷葉(四錢),白扁豆(炒),厚朴(制。各二錢),

上水二盞,煎一盞。井中浸冰冷,無時頓服,連並三服,神效。一方有黃連。

白話文:

《局方》裡的香薷散,主治中暑、霍亂,這些病症往往源於臟腑失調,飲食不節,比如吃生冷食物過度,或者起居不規律,或是在潮濕的地方露宿,或者貪涼受風,導致脾胃不和,邪氣入侵,出現嘔吐腹瀉的症狀。患者還會感到心臟酸痛,精神恍惚,手腳抽筋,四肢冰冷,脈搏微弱,甚至昏迷不醒,甚至懷孕婦女也會出現霍亂嘔吐腹瀉。香薷散能有效治療這些症狀。

方劑包括香薷葉四錢、炒白扁豆二錢、制厚朴二錢。將藥材用水煎煮,煎成一盞水,用井水浸泡冷卻後,隨時服用,連服三劑,效果顯著。有些方劑還會加入黃連。

(《千金》)四順湯,治霍亂吐利,腹痛,手足逆冷,脈微欲絕。(方見本門。)

理中丸,治前證。(方見本門。)

胡椒散,治霍亂吐利甚妙。

胡椒(四十九粒),綠豆(一百四十七粒)

為細末,木瓜煎湯,調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《千金方》中記載:

四順湯,用於治療霍亂引發的嘔吐腹瀉、腹痛、手腳冰冷、脈搏微弱欲絕等症狀。(方劑詳見本門。)

理中丸,也用於治療上述症狀。(方劑詳見本門。)

胡椒散,治療霍亂引發的嘔吐腹瀉效果極佳。

配方:

  • 胡椒 49 粒
  • 綠豆 147 粒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木瓜煎湯調服,每次服用2錢。

2. 婦人嘔吐候

夫嘔吐之證,由脾胃有邪冷,穀氣不理所為也。胃氣水穀之海,其氣不調而有風冷乘之,冷搏於胃,胃氣逆則令嘔吐也。按《良方》嘔吐之疾,非特脾胃虛冷而嘔吐也,亦有胃熱而嘔者,亦有胃中冷、胃口熱而吐者,亦有痰盛而嘔者,亦有血弱而嘔者。經云:無陰則嘔是也,不可一概用藥,非徒無益,而反害之。

胃冷而嘔吐者,宜用人參丁香散、理中丸、半夏丸、人參七味丸。胃熱而嘔吐者,小柴胡湯、蘆根湯、竹茹湯之屬。胃中冷,胃口熱而嘔吐者,霍香正氣散加薑棗煎,沉冷服即止。痰盛嘔吐者,二陳湯、半夏茯苓湯。

白話文:

嘔吐之證,由脾胃失調所致,不可一概而論

嘔吐的病症,是因為脾胃受到寒邪侵襲,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所引起的。胃是水谷之海,氣機失調,就會被風寒所乘,寒氣停留在胃部,導致胃氣逆上,而出現嘔吐。

根據《良方》記載,嘔吐的病因並非單純的脾胃虛寒,還有可能是胃熱、胃寒胃口熱、痰盛、血虛等原因。經書上說:「無陰則嘔」,說明嘔吐的病因複雜,不可一概而論,使用藥物需根據病因對症下藥,否則不僅無效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
針對不同病因,可使用以下藥方:

  • 胃寒而嘔吐者: 宜用人參丁香散、理中丸、半夏丸、人參七味丸等溫中散寒之藥。
  • 胃熱而嘔吐者: 宜用小柴胡湯、蘆根湯、竹茹湯等清熱降火之藥。
  • 胃中冷,胃口熱而嘔吐者: 宜用霍香正氣散加薑棗煎,沉冷服即止。
  • 痰盛嘔吐者: 宜用二陳湯、半夏茯苓湯等化痰止嘔之藥。

總之,嘔吐的病因複雜,不可一概而論,需根據具體情況,辨證施治,才能有效地緩解病情。

妊娠惡阻者,茯苓丸,更詳本門施治。血不歸原而嘔吐者,十全大補湯加陳皮、半夏、藿香、薑、棗煎服。有腳氣而嘔吐者,宜審本門。

人參丁香散,治婦人臟腑虛冷,脾胃氣弱,食即嘔吐,水穀不消。

人參(一錢),白朮,丁香,砂仁,草果(各三分),當歸,白豆蔻,藿香葉,甘草(各五分),橘皮,神麯,訶子(各三分),

白話文:

懷孕期間孕吐嚴重者,可服用茯苓丸,更詳細的治療方法請參考相關醫書。若因氣血不足而導致嘔吐,可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陳皮、半夏、藿香、薑、棗煎服。若有腳氣伴隨嘔吐,需仔細參考相關醫書。

人參丁香散,適用於婦女臟腑虛寒、脾胃氣虛,一吃就吐,水谷難以消化的情況。

配方:人參一錢,白朮、丁香、砂仁、草果各三分,當歸、白豆蔻、藿香葉、甘草各五分,橘皮、神麯、訶子各三分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薑棗煎湯調下。

(仁齋)半夏丸,治胃冷積,嘔逆不下食。

半夏(一升,皮硝水泡七次,為末,薑汁搜,和干),白麵(一升)

上羅半夏為細末,以水搜面丸,如彈子大,以白水煮,令浮起則熟。初吃四丸,日二服。漸加至十五丸,旋煮旋服,似覺病漸減,又重合一料尤佳,忌羊肉。服二料之後,若病根未盡除去,再不可合半夏丸,宜服人參七味丸,與半夏相間服亦可。

人參七味丸,與半夏相間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薑、棗煎湯調服。仁齋半夏丸可以治療胃寒積食、嘔吐反胃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將半夏泡在鹽水中七次,研磨成粉,用薑汁攪拌,與白麵混合,再將半夏粉篩過,用清水和麵,搓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用白水煮至浮起即可。一開始每次吃四丸,一天兩次,逐漸增加到十五丸,每次煮好就吃,感覺病情好轉時,再加一劑藥更佳,忌食羊肉。服用兩劑後,如果病根沒有完全消除,就不能再服用半夏丸,應該服用人參七味丸,也可以與半夏丸交替服用。人參七味丸也可以與半夏丸交替服用。

人參,白朮(各五兩),厚朴(薑汁炒),細辛(各四兩),生薑(八兩,末),陳皮(三兩),桂心(二兩),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如梧桐子大。飲湯下十五丸,漸加二十丸,忌桃、李、雀肉、生冷。

理中丸,治胃寒嘔吐。(方見脾胃門。)

五苓散,治男子、婦人一切嘔吐。除桂,加半夏制,每服一錢,以生薑自然汁調和如面,候半時久,再以白湯一小盞,調開溫服。

竹茹湯,治胃熱嘔吐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朮各五兩,厚朴(用薑汁炒過),細辛各四兩,生薑八兩(研成粉末),陳皮三兩,桂心二兩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用熱湯送服十五丸,逐漸增加到二十丸。忌食桃子、李子、雀肉和生冷的食物。

理中丸,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。(方劑見脾胃門。)

五苓散,用於治療男女一切嘔吐。去除桂心,加入半夏(經過炮製),每次服用一錢,用生薑汁調和成麵糊狀,等待半個小時後,再用白湯一小碗調開溫服。

竹茹湯,用於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。

乾葛(三兩),半夏(湯泡七次,薑汁半盞,水半盞,煮乾用一兩),甘草(三錢),

上咀,每服半兩,水盞半,姜三片、竹茹一丸、棗一枚,煎一盞,溫服。

一人傷寒,得汗後身涼數日,忽嘔吐,藥與飲食俱不能下。醫進丁香、藿香、滑石等藥,下咽即吐。許學士云:此正汗後餘熱留胃院,竹茹湯相當,亟治,與之,即時愈。

白話文:

乾葛三兩,半夏用湯泡七次,再用薑汁半盞、水半盞煮乾,取一兩,甘草三錢。把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兩,用半盞水,加入三片薑、一丸竹茹、一枚棗,煎煮成一盞藥湯,溫溫地喝下。

有一個人患了傷寒,發汗後身體一直感到涼冷好幾天,突然開始嘔吐,藥物和食物都吃不下。醫生給他開了丁香、藿香、滑石等藥,但藥物一入喉就吐出來。許學士說:「這是因為發汗後餘熱停留在胃部,竹茹湯正好可以治療。趕緊給他喝,就會很快痊癒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