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二 (4)

1. 病機

凡婦人室女,月經暫來忽去,遲早無期,此則癆瘵之漸機也。智者不可以其近淺而忽之。其始由於失期,其終遂至閉絕。午後發熱,咳嗽吐紅,或乾咳嗽,或咳痰飲,煩躁不寧,不能平睡。二便不利,六脈細數,此皆不可救之證也。今見室女十五六步以上者,天癸初至數月半年,或至或斷,忽然不通,發熱咳嗽,飲食無味,速用調理養血和脾,庶可獲愈。今醫不察,竟用破血通經辛熱之藥,及耗氣血,益火傷脾,遂無痊日。

此證蓋起於脾臟,思慮感傷,氣血失度,所以經至不能如期也,甚至不通,是由內火蒸爍,元氣亦耗,則必死矣。善醫者,當先調脾以養血,切勿竟用辛燥助火之味,如香附,須些少佐之,撫芎亦不敢多用。薑、桂、香砂、玄胡、莪朮、烏藥、菖蒲等破耗之藥,不可輕用。如犯此類,多致不救。

為良醫者其深察之。

白話文:

凡是女性,不论是已婚还是未婚,如果月经来潮的时间不稳定,有时来有时不来,且周期长短不定,这可能是肺痨病的初期症状。有智慧的人不应因为病情看似轻微而忽视它。最初是因为月经周期紊乱,最终可能会导致闭经。患者午后会发热,伴有咳嗽出血的症状,或者是干咳,或者咳嗽伴有痰液,心情烦躁不安,无法平躺睡觉。大小便也不顺畅,脉象细弱且数,这些都是难以救治的症状。现在看到一些十五六岁以上的未婚女子,在月经刚开始来的几个月到半年内,月经时来时断,突然不再来潮,并伴有发热和咳嗽,饮食无味,应迅速调理养血和脾胃,或许可以痊愈。但现在有些医生没有仔细检查病情,就使用破血通经的辛辣热性药物,这些药物会损耗气血,助长内火伤害脾胃,导致病情无法好转。

这种病症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,加上过度思虑伤神,使得气血失衡,因此月经不能按时到来,甚至完全停止。这是因为体内虚火炽盛,元气消耗殆尽,病人就会死亡。高明的医生应当首先调理脾胃以滋养血液,切忌使用辛辣燥热助火的药材,如香附只需少量使用,川芎也不能大量使用。像生姜、肉桂、木香、玄胡、莪术、乌药、菖蒲等损耗元气的药物,不可轻易使用。一旦误用这类药物,大多会导致无法救治。

作为好医生应该对此深入理解并谨慎对待。

2. 藥方

(《集驗》)調衛養榮湯,治婦人室女一切月經不調,或先或後,或絕閉不通,憎寒壯熱,口苦無味,飲食少思,連聲咳嗽,煩躁頭眩,漸成癆證者,此藥主之。

陳皮,白朮,當歸,生地黃,沙參,麥門冬(各一錢),牡丹皮,地骨皮(各八分),桔梗,柴胡梢(各五分),穀芽(一錢),甘草(四分),

白話文:

《集驗》中的調衛養榮湯,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調,包括月經提前或延後,或是月經停止不通,以及伴有畏寒發熱、口苦無味、食欲不佳、持續咳嗽、心情煩躁、頭暈目眩,逐漸形成虛勞症狀的情況,這藥方適用於此。

藥材包括:陳皮、白朮、當歸、生地黃、沙參、麥門冬各一錢,牡丹皮、地骨皮各八分,桔梗、柴胡梢各五分,穀芽一錢,甘草四分。

上水煎,加蓮子、薑、棗。痰中見血加側柏枝煎,早晚服。

煩躁口乾者加炒山梔,倍麥門冬。脅下脹疼加青皮、川芎。胸膈滿悶加黃連,姜炒枳實,去麥冬、地骨。夜出盜汗加黃連、黃耆,去柴胡、桔梗。大便閉結加桃仁,倍當歸。咳嗽不已加栝蔞、阿膠。頭眩、頭痛加天麻、川芎。小水不利加木通、茯苓。煩渴不利加滑石,倍麥門冬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煎煮後服用,加入蓮子、薑、棗。如果痰中有血,則加入側柏枝一起煎煮,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。

如果感到煩躁並且口乾,應加入炒過的山梔,並且增加麥門冬的用量。若是兩側脅下有脹疼感,則需要加入青皮和川芎。對於胸膈感到滿悶的情況,應加入黃連,以及用薑炒過的枳實,同時去掉麥冬和地骨。若是在夜晚出現盜汗,應加入黃連和黃耆,並將處方中的柴胡和桔梗去掉。對於大便不通的情況,則需加入桃仁,並增加當歸的用量。若是咳嗽不止,應加入栝蔞和阿膠。對於頭暈或頭痛的情形,則需要加入天麻和川芎。若是小便不暢,應加入木通和茯苓。對於煩渴且小便不順的情況,則需要加入滑石,並增加麥門冬的用量。

(《局方》)瓊玉膏,治月經不通,煩熱咳嗽。

(《良方》)當歸膏,治月經不調,血虛煩熱,後期而至。(方見咳嗽門。)

加味八珍湯、歸神湯,並治前證。(方見夢交門。)

白話文:

《局方》中的瓊玉膏,治療月經不通以及煩熱咳嗽。

《良方》中的當歸膏,治療月經不調,血虛煩熱,以及月經延遲來臨。(此方可在咳嗽類別中找到。)

加味八珍湯和歸神湯,都可用來治療上述的症狀。(這些方子可以在夢交類別中找到。)

3. 病機

夫骨蒸、殗殜、復連、屍疰、癆疰、蟲疰、熱疰、冷疰、食疰、鬼疰等,皆曰傳屍。以疰者,注也,病自上疰下,與前人相似,故曰「疰」。其變有二十二種,或三十六種,或九十九種。大略令人寒熱盜汗,夢與鬼交,遺泄白濁,發乾而聳。或腹中有塊;或腦後兩邊有小核,連數個,或聚或散,沉沉默默,咳嗽痰涎;或咳嗽膿血如肺痿、肺癰之狀。或腹下利,羸瘦困乏,不自勝持。

積月累年,以至於死。死後乃疰易傍人,以致滅門者是也。更有飛屍、遁屍、寒屍、喪屍、屍疰等,謂之五屍。大小附著等證,不的知其所苦,無處不惡,乃挾諸鬼邪而害人。以三因考之,內非七情所忤,外非四氣所襲,雖若麗乎不內外因,奈其證多端,傳變遷移,難以推測。故自古及今,愈此病者十不得一。

白話文:

夫骨蒸、殗殜、復連、屍疰、癆疰、蟲疰、熱疰、冷疰、食疰、鬼疰等,都稱為傳屍病。因為「疰」的意思是指注,這種病是由上方傳染到下方,而且症狀與前面的人相似,所以叫做「疰」。這種病的變化有多達二十二種,或是三十六種,甚至有九十九種。大致上會讓人出現寒熱交替、盜汗,夢見與鬼魂交接,遺精或是白濁液體,頭髮乾枯且豎立。有的人腹部會有硬塊;或者是在腦後兩側有多個小結節,時聚時散,病人往往沉默寡言,並且會咳嗽帶有痰液;有的時候咳嗽會帶有膿血,像是得了肺痿、肺癰的樣子。有的人則是腹瀉,身體消瘦,疲倦不堪,無法自我支持。

這種病會長期纏綿,最終導致死亡。患者死後還會傳染給旁人,導致全家滅亡。此外還有飛屍、遁屍、寒屍、喪屍、屍疰等,稱為五屍。這些病症不分大小都會附著在人身上,患者無法確切知道自己的痛苦在哪裡,幾乎是無處不痛,並且會夾雜著各種鬼邪來害人。從三個方面來考察,內部不是因為七情所引起的,外部也不是因為四季氣候所侵襲的,雖然看似與內外因素無關,但由於它的症狀多端,傳變不定,很難推測。因此從古至今,能夠治癒這種病的人是十個當中難得有一個。

所謂貍骨、獺肝、天靈蓋、銅鑑鼻,徒有其說,未嘗見效。唯膏肓俞、崔氏四花穴早灸之,愈否幾半,緩亦不能濟也。其謂五臟之癆,二十四種蒸病,則皆不出前瘵門外也。當參詳考究,用方處治亦大同焉。

白話文:

所謂貍骨、獺肝、天靈蓋、銅鑑鼻,這些說法不過是空談,從未見過實際效果。只有膏肓俞、崔氏四花穴,早些用灸法治療,治癒的機率大約有一半,即使緩解也無濟於事。至於所謂五臟之癆,二十四種蒸病,其實都脫離不了舊病的範疇。應當仔細考究,用藥方治療,方法也大致相同。

4. 藥方

阿膠丸,治婦人癆嗽,並嗽血、唾、咯血。

阿膠(炒),生地黃,卷柏葉,山藥,大蘇根,五味子,雞蘇(各一兩),柏子仁(微炒),人參,防風,麥門冬(去心。各半兩),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細嚼,麥門冬湯或浮小麥濃煎湯下。

白話文:

阿膠丸,治療婦女的肺結核咳嗽,以及咳嗽帶血、吐血。

藥材包括:阿膠(炒過)、生地黃、卷柏葉、山藥、大蘇根、五味子、雞蘇(各取一兩),柏子仁(略炒)、人參、防風、麥門冬(去掉心,各取半兩)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丸,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一丸,細細嚼碎後,用麥門冬湯或是濃煎的浮小麥湯送服。

清金散,治癆嗽。

甘草,黃芩,桑白皮,防風(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,二十七粒),人參,茯神(各半兩),麥門冬(一兩),

以前五味用米泔浸一宿,曬乾,次入人參、茯神、麥冬三味。同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黃蠟一豆大煎八分,食後服。

蛤蚧散,治肌瘦、咯血、肺痿等疾。

蛤蚧(一全對,酒浸,酥炙),知母,貝母(去心),人參,甘草,杏仁(去皮尖,麩炒),枇杷葉(拭去毛,炒),鹿角膠(粉炒。各等分),

白話文:

清金散:

功效: 治癆嗽(即肺結核引起的咳嗽)。

藥材:

  • 甘草、黃芩、桑白皮、防風(各一兩)
  • 杏仁(去皮尖,二十七粒)
  • 人參、茯神(各半兩)
  • 麥門冬(一兩)

製法:

  1. 將甘草、黃芩、桑白皮、防風四味藥材浸泡在米泔水中一夜,然後曬乾。
  2. 將曬乾的藥材與人參、茯神、麥門冬三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。

服用方法:

每次服用二錢(約八克)藥粉,用一盞水(約200毫升),加入黃蠟一小塊(約黃豆大小),煎煮八分(約15分鐘),飯後服用。

蛤蚧散:

功效: 治肌瘦、咯血、肺痿等疾病。

藥材:

  • 蛤蚧(一隻,用酒浸泡後用油炸至酥脆)
  • 知母、貝母(去心)
  • 人參、甘草
  • 杏仁(去皮尖,用麩炒)
  • 枇杷葉(去除毛,用火炒)
  • 鹿角膠(研磨成粉,用火炒)

劑量: 以上藥材各等分。

製法和服用方法: 藥方未提及,請咨詢專業醫師。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盞半,加桑白皮煎八分,溫服,日三夜二服。

補肺湯,治癆嗽肺虛者。

桑白皮,熟地,人參,紫菀茸,黃耆,川五味子(各一兩),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入蜜少許,食後溫服。

鱉甲煎,專治婦人癆嗽。

雄鱉(一枚,重一斤),杏仁(去皮尖),北柴胡,貝母(去心),知母(各四兩),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盞水,加入八分桑白皮煎,溫熱服用,每天三次,晚上兩次。

補肺湯,用於治療肺虛引起的咳嗽和痨病。

桑白皮、熟地、人參、紫菀茸、黃耆、川五味子(各一兩),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盞水煎煮七分,加入少許蜂蜜,飯後溫熱服用。

鱉甲煎,專門治療婦女咳嗽和痨病。

雄鱉(一隻,重一斤),杏仁(去除皮尖),北柴胡、貝母(去除心)、知母(各四兩),

上除鱉外,諸藥細銼,以好酒五升入鍋內,將活鱉在中,以藥和停圍定,上用板子石壓,令鱉在藥內吃酒藥,候來日,卻以慢火煮,候酒盡為度。卻取鱉令患人吃盡,次將鱉甲用醋煮黃,入在前項諸藥內,焙乾,

為細末,用酒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不拘時,米飲送下三十丸。

子芩散,涼心肺,解勞除熱,調和榮衛。

黃耆(一兩),白芍藥,子芩,人參,白茯苓,麥門冬,苦桔梗,乾生地黃(各半兩),

白話文:

除了鱉以外,其他藥材都要細細切碎,用五升的好酒放入鍋中,把活鱉放進去,再把藥材與鱉一同放入鍋中,用板子和石頭壓住,讓鱉在藥材中浸泡酒液,等到隔天,再用小火慢慢煮,直到酒汁煮乾為止。之後取出鱉讓病人全部吃完,接著把鱉甲用醋煮到黃色,再加入之前所有的藥材中,烘乾,研磨成細粉。用酒煮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不分時間,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

子芩散,可以清熱涼心肺,解除勞累、消除暑熱,調節人體的氣血。

黃耆一兩,白芍藥,子芩,人參,白茯苓,麥門冬,苦桔梗,乾生地黃各半兩。

上為粗未,先用竹葉一握,小麥七十粒,水三盞,姜三片,煎一盞半,入藥末三錢,煎至七分,溫服。

豬肚丸,治骨蒸癆熱,唇紅氣粗口乾,遍身壯熱,或多虛汗,飲食不進,大腸秘澀,小便赤,並效。

青蒿,鱉甲(醋炙),北柴胡,木香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青皮,宣黃連(二兩),

白話文:

先用竹葉一把、小麥七十粒,加入三碗水、三片薑,煎煮至一碗半,再放入藥末三錢,繼續煎煮至七分,溫熱服用。這方劑名叫豬肚丸,可以治療骨蒸癆熱、唇紅氣粗口乾、全身發熱、多虛汗、食慾不振、便秘、小便赤等症狀。另外,青蒿、鱉甲(醋炙)、北柴胡、木香、生地黃(各一兩)、青皮、黃連(二兩)也是常用的中藥材。

上為末,以豬肚一個洗淨,入藥在內系定,蒸令極爛,研如泥,為丸如綠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日午、臨晚各一服,湯下,忌濕熱面毒物。

加味四君子湯,治癆嗽尤妙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秦艽,黃蠟(各等分),

上咀,每服半兩,水煎服。藥後止可食淡煮豬蹄肉,仍須先煮熟肉,去原汁,再以白湯熟煮。仍忌房勞,一切生冷,魚腥,咸毒醃藏等物,無不痊愈。修合藥及煎藥俱勿使患人知之,大有效驗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取一個豬肚清洗乾淨,將藥粉放入豬肚內並綁緊,蒸煮至非常軟爛,然後研磨成泥,製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分別在空腹、中午和傍晚時服用,用溫水送服,忌食濕熱及有毒的食物。

加味四君子湯,對於治療咳嗽特別有效。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秦艽、黃蠟,以上藥材各取等量,

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半兩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服用藥物後只能吃清淡烹煮的豬蹄肉,應先將豬蹄肉煮熟,去掉原湯汁,再用清水煮熟。同時需避免性生活,不吃所有生冷、魚腥以及鹹的、有毒的腌製食物,這樣才能完全康復。製作藥物和煎煮藥物時都不要讓病人知道,這樣效果會更好。

黃耆丸,治婦人骨蒸煩熱,四肢羸瘦,疼痛口乾,心燥不眠臥。

黃耆,麥門冬(去心),茯神,北柴胡,甘草,生乾地黃(各一兩),酸棗仁(炒),郁李仁,杏仁(去皮尖),枸杞子,人參,黃芩(各三分),百合,枳殼,赤芍藥,知母(各半兩),鱉甲(二兩,制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不拘時米飲下。

(華佗)地黃煎丸,解勞,生肌,進食,活血,養心。

白話文:

黃耆丸

此方用於治療婦女骨蒸煩熱、四肢消瘦、疼痛口乾、心煩意燥、失眠等症狀。

藥物組成:

  • 黃耆、麥門冬(去心)、茯神、北柴胡、甘草、生乾地黃(各一兩)
  • 酸棗仁(炒)、郁李仁、杏仁(去皮尖)、枸杞子、人參、黃芩(各三分)
  • 百合、枳殼、赤芍藥、知母(各半兩)
  • 鱉甲(二兩,制)

製法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

服用方法:

每次服用三十丸,不拘時服用,米湯送服。

地黃煎丸(華佗)

此方具有解勞、生肌、促進食慾、活血、養心的功效。

生地黃汁,杏仁汁,生薑汁,藕汁(各五升),薄荷汁,鵝梨汁(各一升),法酒(二升),沙蜜(四升),

上以慢火煮成膏,入後藥:

北柴胡(三兩),木香,人參,茯苓,山藥,柏子仁,遠志,枳實,白朮(各一兩),秦艽,桔梗(各三兩),麝香(五分),熟地黃(酒洗,四兩)

白話文:

將生地黃汁、杏仁汁、生薑汁、藕汁(各五升)、薄荷汁、鵝梨汁(各一升)、法酒(二升)、沙蜜(四升),

用小火慢慢煮成膏狀,再加入以下藥材:

北柴胡(三兩)、木香、人參、茯苓、山藥、柏子仁、遠志、枳實、白朮(各一兩)、秦艽、桔梗(各三兩)、麝香(五分)、熟地黃(用酒洗淨,四兩)

上為末,以前膏子和丸,如梧桐子大,食後甘草湯下二十丸。

地仙散,治骨蒸肌熱,一切勞熱煩躁,能生津液。

地骨皮(二兩),防風,麥門冬(各兩),甘草(炙,半兩),

上銼,每服三錢,姜三片,水煎溫服。

白話文:

服用地仙散治療骨蒸肌熱、勞熱煩躁,能生津液。藥方包括地骨皮二兩,防風、麥門冬各兩兩,甘草半兩(炙過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薑三片,水煎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