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四

2. 內經脈候

3. 脈訣辨妄

脈自《內經》以下,歷周秦漢,鮮有得其旨緒者。至晉王叔和氏以脈鳴時,撰有《脈經》,可謂詳切。惜其謬以大小腸候之兩寸,致有後人乘訛集為《脈訣》,遂致《脈經》幾隱晦也。至宋龐安常氏始得經意,而有人迎氣口之辨。嗣後論脈未能或之先也。脈為醫之關鍵,醫不察脈則無以別證,證不別則無以措治。

醫惟明脈則誠良醫,診候不明則為庸妄,脈其可以弗辨乎哉!況醫道之創制,始於神農而闡於軒岐。先賢論脈必本乎《內經》,《內經》為軒岐問答之書,貫徹天人,該博義理,所謂三墳之書者是也。夫何六朝高陽生竊晉王叔和氏之名,撰為《脈訣》。以左心小腸肝膽腎,右肺大腸脾胃命為歌成帙,謂淺近易習,致使後學樂從訛承惑,固而不知覺。蔡西山、戴同父氏力為之辨,而辨之未盡辨也。

右尺命門三焦並無經臟可候之理,由辨而知其非者,僅千百之一二。小大腸候之兩寸,就以王氏《脈經》誠為妄謬,又況《脈訣》之妄以誣人乎!分以七表八里九道之名,夫何為也?以表言之,則實脈非表也,以裡言之,則遲脈非里也,而道更不知為何道也。此其所以為妄者一也。

又以脈狀圖之以示人,而弦脈固可圖也,而數脈遲脈促脈結脈皆以至數為狀,而可以圖之乎?此其為妄者二也。夫以言而傳之者,亦下學之事耳。上達者,以神領,以心悟,而後得其妙焉。彼以左寸心與小腸同候,不知其祖述何聖,抑不知其祖述何經。既不祖述,必據以理之可准,義之可通,而固可宗也。

以理言之,則大小腸皆居下部之地,今乃越中部候之寸上,謂理之可准乎,抑義之可通乎?又謂左寸浮以候小腸之脈,設只單浮則心脈無矣。經曰:心脈絕死不治,心脈可以一日無乎?予逆推其小腸配於左寸之誤也。彼蓋因夫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為表裡,誤移於寸口合而診之。

其大腸配於右寸之誤也,因夫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為表裡,誤移扵寸口合而候之。殊不知經絡相為表裡,診候自有異同。《內經》以心配膻中,肺配胸中,以肝配膈,以脾配胃,兩尺外以候腎,內候腹中,大腸小腸膀胱三腑,盡屬腹中下部之位,故三部寸關尺之配診,則冬因其臟腑之位焉,何嘗泥於經絡而候之也。

況且命門並無經臟,三焦亦非一腑,而何可以候之右尺耶?原夫大小腸居小腹之下部,今而逆候寸口之上部,惡乎宜乎?經絡表裡部位診候,各有所屬,豈容強合以亂經位。此其為妄者三也。吾之浮以候表主於外,心部之表候者,目眥汗腠之所屬也。沉以候里主於內,心部之裡候者,精神氣血之所屬也。

又謂女人與男子脈相反悖,致後人有以左尺候心、右尺候肺者,殊不知男女之異者,不過氣血之少異、尺寸之強弱耳,五臟六腑定位固亦可以異乎?此其為妄者四也。予其容已弗辨乎哉?今述《內經》脈候,統屬診法,質疑刊誤,以正其非。君子觀之,當自覺矣。

白話文:

從《內經》之後,歷經周、秦、漢朝,很少有人真正理解脈學的精髓。到了晉朝王叔和以脈學聞名時,他撰寫了《脈經》,可以說是相當詳盡。可惜他錯誤地將大小腸的脈象放在寸口兩處診斷,導致後人以訛傳訛,編纂了《脈訣》,使得《脈經》的真義幾乎被埋沒。直到宋朝的龐安常才真正理解《內經》的脈學,提出了人迎氣口的區別,之後論脈的學說沒有能超越他的。脈學是醫學的關鍵,醫生如果不仔細診察脈象,就無法辨別病症,病症辨別不清,就無法對症下藥。

只有明白脈象的醫生才是好醫生,診斷不明確就是庸醫。脈學怎麼可以不加以辨別清楚呢?何況醫學的創始,始於神農,而發揚光大於軒轅黃帝和岐伯。先賢論述脈學必定以《內經》為根本,《內經》是黃帝和岐伯問答的書籍,貫徹天人合一的思想,內容廣博深奧,是所謂的三墳之書。但是,六朝的高陽生盜用晉朝王叔和的名義,撰寫了《脈訣》,將左手寸關尺分別配上心、小腸、肝、膽、腎,右手配上肺、大腸、脾、胃、命門,編成歌訣,說它淺顯易懂,導致後學的人樂於學習這種錯誤的學說,並且深信不疑。蔡西山、戴同父曾極力辨正,但未能完全釐清。

右手的尺脈配上命門和三焦,沒有經脈臟腑可以對應,從辨正的角度來看,了解它的錯誤的人,只有千分之一二。將大小腸的脈象放在寸口兩處診斷,即使以王叔和《脈經》來說,都已經是錯誤了,更何況《脈訣》的錯誤還誤導他人呢?將脈象分為七表、八里、九道等名稱,到底是什麼意思呢?從表來說,實脈並非表,從裡來說,遲脈並非裡,而道更是不知道指的是什麼。這是它第一個錯誤的地方。

又將脈象畫成圖來給人看,弦脈確實可以畫出來,但是數脈、遲脈、促脈、結脈都是以至數來表現脈象,要怎麼畫呢?這是它第二個錯誤的地方。用言語傳授是給初學者用的,真正的高手應該用心領神會,才能得到脈學的奧妙。他們把左手寸脈配上心和小腸,不知道是根據哪位聖人的說法,也不知道是依據哪部經典。既然沒有依據,就應該要有合乎道理、符合醫理的解釋,才能讓人信服。

從道理上來說,大小腸都位於下腹部,現在卻越過中部,在寸口診斷,這說的通嗎?又說左寸的浮脈可以診斷小腸的脈象,如果只有單獨的浮脈,那就表示心脈沒有了。經典說:「心脈斷絕則死,無法醫治」,心脈可以一天沒有嗎?我推測他將小腸配在左寸是錯誤的。他們大概是因為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互為表裡,誤將兩經的脈象都放在寸口診斷。

而將大腸配在右寸的錯誤也是一樣的道理,是因為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互為表裡,就誤將兩經的脈象都放在寸口診斷。卻不知道經絡互為表裡,診斷的脈象自有不同。《內經》將心配於膻中,肺配於胸中,肝配於膈,脾配於胃,兩尺脈外側診斷腎,內側診斷腹中,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三腑都位於腹部下部,所以三部寸關尺的分配是依照臟腑的位置,而不是依照經絡來診斷。

何況命門並無經脈臟腑,三焦也不是一個腑,怎麼可以在右尺診斷呢?大小腸位於小腹的下部,現在卻反而在寸口的上部診斷,這合理嗎?經絡表裡部位的診斷各有其所屬,怎麼可以強行將它們混淆,擾亂經脈的位置呢?這是它第三個錯誤的地方。我診斷浮脈是為了診斷表證,心臟部位的表證診斷的是眼睛、汗毛孔等部位的病症。診斷沉脈是為了診斷裡證,心臟部位的裡證診斷的是精神、氣血等方面的病症。

又說女人的脈象和男人相反,導致後人有左尺診斷心臟,右尺診斷肺臟的說法,卻不知道男女的差異只不過是氣血稍微不同,脈象的強弱不同,五臟六腑的位置怎麼可能會不一樣呢?這是它第四個錯誤的地方。我難道能容忍這些錯誤而不去辨正嗎?現在我將《內經》的脈象診斷方法,統整歸納,提出質疑,改正錯誤,以糾正這些不正確的觀念。君子看到這些,應該會自己有所覺悟了。

4. 內經氣口診候

經脈別論篇曰:食入於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。食入於胃,濁氣歸心,淫精於脈。脈氣流經,經氣歸於肺,肺朝百脈,輸精於皮毛。毛脈合精,行氣於腑。府精神明,留於四臟,氣歸於權衡,權衡以平,氣口成寸,以決死生。(此氣口通謂兩手而言之,非獨指一右手也。)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。

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。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

白話文:

食物進入胃後,精華會散布到肝臟,其氣會流注到筋脈。食物進入胃後,濁氣會回到心臟,精華會流注到脈搏。脈搏中的氣會流經各條經脈,經脈中的氣會回到肺臟,肺臟主管所有脈搏,並將精華輸送到皮膚毛髮。毛髮與脈搏的精華結合,氣會運行到各個臟腑。臟腑的精神清明,精華會留存在四臟中,氣會回歸到平衡狀態。保持平衡,氣口(指手腕的脈搏)就能成為診斷的標準,以此來判斷人的生死。(這裡說的氣口是指兩手的手腕,不單單指右手。)

飲水進入胃後,精氣會散發並流動,向上輸送給脾臟。脾臟散布精華,向上歸於肺臟,並疏通調節水道,向下輸送給膀胱。水精會遍布全身,五經會同時運行,與四季、五臟的陰陽相合,這樣來衡量就是正常的現象。

5. 五臟六腑氣口成寸圖

6. 內經三部九候脈法

三部九候論篇帝曰:願聞天地之至數,合於人形血氣,通決死生,為之奈何?岐伯曰:天地之至數,始於一,終於九焉。一者天,二者地,三者人,因而三之,三三者九,以應九野。故人有三部,部有三候,以決死生,以處百病,以調虛實,而除邪疾。帝曰:何謂三部?岐伯曰:有上部,有中部,有下部,部各有三候,三候者,有天有地有人也,必指而導之,乃以為真。上部天,兩額之動脈;王注在額兩傍,動應於手。

上部地,兩頰之動脈,(在鼻孔下兩傍,近於巨髎之分,動應於手。)上部人,耳前之動脈。(在耳前陷者中,動應於手。)中部天,手太陰也;(在掌後寸口中,是謂經渠,動應於手。)中部地,手陽明也;(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,合谷之分,動應於手。)中部人,手少陰也。

(在掌後兌骨之端,神門之分,動應於手。)下部天,足厥陰也;(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太衝之分。)下部地,足少陰也;(在足內踝後跟骨上陷中,太谿之分,動應於手。)下部人,足太陰也。(在魚腹越筋間,直五里箕門之分,沉取動應於手。候胃氣者,當取足跗之上衝陽之分,動應於手。

)故下部之天以候肝,地以候腎,人以候脾胃之氣。中部天以候肺,地以候胸中之氣,人以候心。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,地以候口齒之氣,人以候耳目之氣。

九候之相應也,上下若一,不得相失。一候後則病,二候後則病甚,三候後則病危。所謂後者,應不俱也。

脈要精微篇曰:尺內兩傍則季脅也。(季脅在脅骨之下帶脈上一寸八分是其候也。)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中(兩尺脈也,兩尺外候腎部,內候腹裡,大小腸膀胱腑俱在中也。)附上,(兩關部也。)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鬲;(經曰:鬲為中焦,血之原也。)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

上附上,(兩寸部也。)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(經曰:胸為上焦,氣之源也。)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。(經曰: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,是為氣海。)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。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胻足中事也。(此結上文而總言之也。

此《內經》寸關尺三部候法,至《難經》《脈訣》易之,以大小腸配於心肺,而此竟鮮有能究之者,然則三部孰有準於是哉?今世言脈之三部則是,而其內外之候法,若非心谷汪先生《質疑》之著,其孰從而知之?《質疑》曰:內外每部有前後,半部之分也。脈之上至,應前半部,為外屬陽;脈之下至,應後半部,為內屬陰。

上至者,自後而進於前,陽生於陰也。下至者,自前而退於後,陰生於陽也。概而言之,臟腑近背之陽位者,以前半部候之,近腹之陰位者,以後半部候之。細而分之,如兩尺內外前後兩傍之交,猶夫季脅之位界腰腹以分內外者也。兩尺前之半部,以候腎附腰脊之陽位者,兩尺後之半部,以候腹中之陰位者。

自尺而附上為關,在左則前以候肝之居於左脅近背之陽位,後以候膈之當胃口之陰位者;在右則前以候胃之近脊之陽位,後以候脾之居於右脅近腹之陰位者。又上自關而附上為寸,在右則肺居上右之陽位,胸中居膻中穴上之陰位也。故於茲前後分而候之,至若前以候前、後以候後云者,則申上意而概言之也。

以自關中溢寸,候胸至頭之事;以自關中盡尺,候臍至足之事,則承上意而廣言之也。此其為尺寸前後內外之候也。夫心肝脾肺俱各候,惟腎一臟而當兩尺之候何哉?此陽一陰二之理也。夫心肝脾肺居於膈上陽位,其數奇,故各一形一候。惟腎居於膈下陰位,其數偶,故形如豇豆兩枚,對附腰脊之右左而分候兩尺,此水潤下之理也。《脈經》及《刊誤》並以兩尺候腎者,得此意也。

《難經》《脈訣》乃以左尺候腎屬水,右尺候手厥陰配之命門、少陽三焦相火,失之矣。夫命門者《銅人》以背脊十四椎下一穴謂之命門。據此內無正臟,外無正經,何以例部?且手厥陰經之臟命名不一,有以心包絡言者、有以七節之傍中有小心言者,有以代心主病言者,有以兩腎靜水動火言者,皆無稽之言也。考之金匱真言篇曰: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,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為陽。

此以十一臟而配十二經,則手厥陰一經無臟之可配矣。考之靈蘭秘典篇岐伯對黃帝十二臟之間曰: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肺者,相傳之官,治節出焉。肝者,將軍之官,謀慮出焉。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

大腸者,傳導之官,變化出焉。小腸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。腎者,作強之官,伎巧出焉。三焦者,決瀆之官,水道出焉。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臟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觀此膻中足十二臟之數,以備十二官之用,然則配手厥陰之經者不在膻中與?誠以膻中乃心前空虛之處,與心同志為喜。喜笑者,火之司也,則知司火以為心火之相應者也。

常藏氤氳之氣,《靈樞》謂之宗氣,又謂之氣海。其氣之餘,淫於胸之上焦,由肺布於一身,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,經謂少火生氣是也。苟一失常,則外暑內熱而燔灼臟腑,謂之相火龍火,經謂壯火食氣是也。是知膻中者,手厥陰心主相火之臟也。故本文以配心臟君火,分外內而同候左寸,此火炎上之理也。

原手厥陰之經起於胸中,絡之三焦,由腋上行臂手之內,終於手之中指。然經與臟俱值身之上部,當候於寸,而以右尺候之可乎?又三焦者,手少陰之府,上下通焉者也。《靈樞》云:上焦如霧,中焦如漚,下焦如瀆。此以胸為上焦,氣之原也;膈為中焦,血之原也;腹為下焦,水之原也。

位分不同而主治亦異,此本文所以有胸膈腹中之異候。原手少陽之經起手無名指端,行肘臂外循肩上頭,一支下絡膻中,屬於胸膈腹之三焦,則非下焦之可得而專者,而專以右尺候之可乎?且府不及膽者何也?則於肝寄之矣。府不及小腸大腸膀胱者何也?於腹中統之矣,抑是三府者皆居腹之下,宜以兩尺後半部而分左右候之。小腸從心例左,大腸從肺例右,膀胱與小腸相通而同其候則是也。

《難經》等書舍其臟腑高低,拘之外經表裡,以左寸候心小腸,右寸候肺大腸則非也。考之《樞要》等書,亦多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,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。今以經候前後外內之法言之,常診一部之中,上下之至,軟滑應時合位者,謂之中和之脈,為平,前後上下之至,有太過不及、失時反位者,謂反常之脈,為病。然必察上至下至脈狀同異,而分統屬之候,蓋因屬之五行。

氣同則合上升,惟水潤下。氣異俱有升降,以分陰陽。故上下之至同者,以統斷之,寸關病在前候,兩尺病在後候。上下之至異者,以屬斷之,上至病在前候,下至病在後候。上下互見和乖,和主平而乖病也。上下相同,同中之有異者,主異者之候而為病也。上下相同,強弱之有尤者,主尤者之候為病也。

澀滑長短洪細芤遲八脈有之,大法統屬,兼審浮沉虛實,陰陽溢覆。浮以候表,通主皮毛經脈頭項腰脊肢節筋肉之屬也。沉以候里,通主臟腑骨髓咽喉二便之屬也。虛者不及,以為癢麻痿泄之證也。實者太過,以為脹壅疼秘之證也。上至為陽,以候上升之病也。下至為陰,以候下降之病也。

上至出部為溢,下至出部為覆,所候同前。且以澀之不及一脈例之。如:

兩尺前之上至此腎之所候也。診得浮澀,主耳聾,蓋腎藏精而寄竅扵耳,耳得腎之精氣上榮而能聰聽。今浮而澀為腎不足,不能上榮扵耳則耳聾矣。沉澀主腰痛,蓋腎附脊而外候於腰,腰得腎之精氣內滋而能轉搖,今沉而澀為腎不足,不能內滋於腰則腰痛矣。

左尺後之下至此腹中小腸膀胱之所候也。浮澀主足膝冷麻,蓋腹中下焦之位也,陽氣不足不能外溫於足膝,故足膝為之冷麻矣。沉澀,男主遺精女主帶下,腹中水精之候也,陽氣不足不能內固前陰,故精帶而滑下矣。

右尺後之下至此腹中大腸之所候也。浮澀與左同斷。沉澀主大便難,腹中為大腸之原也,大腸本多氣多血之經,今沉而澀為大腸氣血不足,則氣滯血燥而大便難矣。

左關前之上至以候肝。浮澀則主肝血不能上榮而目昏。沉澀則主肝氣內鬱而脅脹。

左關後之下至以候膈。浮澀則主中宮之濕滲入囊中,故睪丸偏大兼急而為痛。沉澀則主中焦之氣不能榮精於心肺,故滯於膈為脹,甚為痛也。

右關前之上至浮澀主惡吐,沉澀主少食,此候胃陽,以司納受者也。

右關後之下至浮澀主四肢惡寒,沉澀主飲食難化,此候脾陰,以司運化者也。

右寸前之上至所以候肺。浮澀主頭痛。肺,輸氣之臟也,其氣宜充而不宜減,今浮兼澀,為肺之氣不足,不能上充於頭,故頭無所滋稟而為虛痛耳。沉澀主痰滯。肺,通氣之臟也,其氣宜利而不宜滯,今沉兼澀,為肺之氣不利,滯而為痰,或由痰遏肺竅而為咳嗽耳。

右寸後之下至所以候胸中。浮澀兩膺刺痛,兩膺俱胸之傍也,今沉兼澀為胸中之氣不足,不能外充兩膺,故兩膺氣滯而刺痛耳。沉澀主短氣,胸為上焦氣之原也,今沉兼澀為胸中之氣不足,不能給肺之輸送,故氣短而不相續耳。

夫心候諸左寸前之上至,浮澀主頭眩,以心血不能外榮於頭,故火因之煽動而頭眩耳。沉澀主虛汗,以心血不足則火因之內蒸而為汗耳。

膻中候諸左寸後之下至,浮澀主兩臑惡寒,臑乃膻中手厥陰經過之分也,外經氣不足則腠理失衛,邪因外襲,故近臑之處惡寒耳。沉澀主驚,膻中宗氣之臟也,膻中之氣不足則火耗心血,神不內守故驚悸而不寧耳。此舉澀脈以見例,余可類推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