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二 (6)
卷之二 (6)
1. 攝生篇第二
(七損八益之道,謂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七七而絕;男子二八而天精通,八八而盡。女子以時下月,故曰損;男子以節而瀉,故曰益,不知此而早衰也。)
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,起居衰矣。年五十,體重,耳目不聰明矣。年六十,陰痿,氣大衰,九竅不利,下虛上實,涕泣俱出矣。故曰:知之則強,(則知七損八益是也。)不知則老,故同出而名異耳。智者察同,愚者察異,愚者不足,智者有餘。(愚不足,知有餘。)有餘則耳目聰明,身體輕強,老者復壯,壯者益治。
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,樂恬惔之能,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,故壽命無窮,與天地終,此聖人之治身也。
(此言人同此生,自幼至壯,壯而老,皆由乎陰陽。天癸之始終,自然消長之道也。知之者謹以節養,以順受其正。不知者循欲以戕伐其真,是以有名之異同也,故曰同異。)
白話文:
(關於七損八益的道理,是指女子在十四歲時開始有月經,到四十九歲時停經;男子在十六歲時精氣充盛,到六十四歲時精氣衰竭。女子因為每個月都會有經血流失,所以說是有所損耗;男子因為有節制地排洩精液,所以說是有所補益。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,就會提早衰老。)
人到四十歲時,體內的陰氣會減少一半,生活起居也會開始衰退。到了五十歲,身體會感到沉重,耳朵和眼睛也會變得不靈敏。到了六十歲,陰莖會萎縮,氣力會大幅衰退,九個竅道(指眼、耳、鼻、口、大小便道)的功能也不順暢,呈現下虛上實的狀態,容易流鼻涕和眼淚。所以說:了解這個道理就能強健,(也就是了解七損八益的道理)。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衰老,所以同樣是人,但會有不同的結果。聰明的人會觀察其中的相同點,愚笨的人只會看到差異。愚笨的人會不足,聰明的人會有餘裕。(愚笨的人不足,聰明的人有餘裕。)有餘裕就能耳聰目明,身體輕盈強健,老年人可以恢復強壯,壯年人可以更加健康。
所以聖人會做順應自然的事情,享受安靜淡泊的生活,順應慾望但不放縱,堅守虛無之道,所以能長壽,與天地同在,這就是聖人養生之道。
(這裡說明人都有相同的生命歷程,從幼年到壯年,從壯年到老年,這都是陰陽消長的結果。從天癸的產生到結束,都是自然的消長變化。了解這些道理的人,會謹慎節制地養生,順應自然的規律。不了解這些道理的人,會放縱慾望而傷害真元,所以會有不同的結果,所以說相同中也有差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