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一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一 (3)

1. 腰疽

一人年十九,腰間腫一塊,無頭不痛色不變,三月不潰,飲食少思,肌肉日瘦。此氣搏腠理,榮衛不行,鬱而為腫,名曰濕毒流注。《元戎》曰:若人飲食疏精神衰,氣血弱,肌肉消瘦,榮衛之氣短促而滯,故寒搏腠理閉郁為癰者,當補,以接虛怯之氣。以十全大補湯加香附、陳皮,三十劑,始針出白膿二碗許,仍用藥,倍加參、耆,仍灸以豆豉餅,漸愈。彼惑於連效,內服敗毒,外貼涼藥,反至食少膿清,患處色紫,復求治。

喜得氣冷衰,仍以前藥加遠志、貝母、白斂,百劑而愈。此或久而不愈,或膿水清稀,當服內塞散及附子餅,然後可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十九歲的年輕人,腰部出現了一塊腫塊,沒有明顯的疼痛或顏色變化,持續了三個月都沒有潰爛。他的食慾不佳,思緒混亂,肌肉日漸消瘦。這是因為氣血運行受阻,阻塞在皮肉之間,鬱積成腫,稱為「濕毒流注」。

《元戎》書中記載:如果一個人飲食不節,精神衰弱,氣血虛弱,肌肉消瘦,榮衛之氣短促而停滯,寒邪就會阻塞皮肉,導致閉塞鬱結形成癰腫,就需要補氣血,補充虛弱之氣。

因此,醫生開了十全大補湯,加入香附、陳皮,共三十劑。服用後,腫塊開始流出約兩碗的白膿,便繼續服用藥物,並加倍使用人參、黃耆,同時用豆豉餅灸患處,病情逐漸好轉。

然而,病人誤以為連續服用藥物有效,就自行服用敗毒藥物,並在外敷涼藥,結果反而導致食慾更差,膿水變得清稀,腫塊顏色發紫,又來求醫。

醫生察覺到病情因氣血衰弱而加重,便繼續使用之前的藥物,並加入遠志、貝母、白斂,共一百劑,最終痊癒。

如果腫塊長期不消,或者膿水清稀,就應該服用內塞散和附子餅,這樣才能徹底治癒。

一人年四十,患腰疼,服流氣飲、寄生湯不應,以熱手熨之少可,其脈沉弦,腎虛所致,服補腎丸,愈。

一人年二十,遍身微痛,腰間作腫痛甚,以補中益氣湯加羌活,四劑少可。又去羌活,十餘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四十歲,腰痛,服用流氣飲、寄生湯都沒有效果,用熱手熨燙才稍微好轉,脈象沉弦,是腎虛引起的,服用補腎丸後就痊癒了。

還有一個人二十歲,全身微痛,腰部腫痛尤其嚴重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,四劑後稍微好轉。之後去掉羌活,十多劑後就痊癒了。

2. 臀癰

一人臀癰,腫硬作痛,尺脈浮緊,按之無力。以內托羌活湯,一劑痛止,再以金銀花散,四劑膿潰而愈。

一人臀癰,腫硬痛甚,隔蒜灸之,更服仙方活命飲,二劑痛止腫消。以托裡消毒散加黃柏、蒼朮、羌活,瘡潰而愈。

一人臀癰,不作膿,飲食少思,先以六君子湯加芎、歸、黃耆,飲食漸進;更以托裡散,膿潰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臀部長了癰,又腫又硬非常疼痛,量脈發現尺脈浮緊,按壓時無力。使用內托羌活湯一帖後疼痛減輕,再用金銀花散四帖後膿瘍破裂痊愈。

另一人臀部也長了癰,腫硬且疼痛劇烈,用隔蒜灸治療,並服用仙方活命飲兩帖後疼痛停止且腫脹消退。接著用消毒散加上黃柏、蒼朮、羌活,膿瘍破裂後痊愈。

還有一人臀部長了癰,但未化膿,食慾不佳。先用六君子湯加上川芎、當歸、黃耆,食慾逐漸恢復;接著用托裡散,膿瘍破裂後痊愈。

一人腿癰內潰,針之,膿出五碗許,惡寒畏食,脈診如絲。此陽氣微也。以四君子加炮附子,畏寒少止,又四劑而安。以六君子加桂,數劑,飲食頗進,乃以十全大補,及灸附子餅,兩月愈。

一婦腿疽,久而不愈,瘡口紫陷,膿水清稀,予謂為虛,彼不信,乃服攻毒之劑,虛證蜂起,復求治。灸以附子餅,服十全大補湯,百貼而愈。

一人腿根近環跳穴痛徹骨,外皮如故,脈數帶滑。此附骨疽,膿將成。用托裡藥六劑,腫起作痛,脈滑數,膿已成,針之,膿出碗許,再加補劑,月餘痊。

白話文:

一位病人腿部生了癰疽,內部潰爛,醫生用針刺,膿液流出五碗之多。病人感到惡寒、食慾不振,脈搏細弱如絲,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。醫生給他服用四君子湯加炮附子,畏寒的症狀稍有減輕,服用四劑後病情穩定。接著又用六君子湯加桂枝,服用幾劑後,食慾明顯改善。最後以十全大補湯治療,並用附子餅灸,兩個月後痊癒。

一位婦女腿部生了疽瘡,久治不愈,瘡口發紫凹陷,膿液清稀。醫生判斷是虛證,但病人不相信,服用攻毒藥物,虛證加重,又來求醫。醫生用附子餅灸,並服用十全大補湯,共服藥一百帖後痊癒。

一位病人腿根靠近環跳穴處疼痛深入骨髓,表面皮膚卻無異樣,脈搏數而滑。這是附骨疽,膿液即將形成。醫生給他服用托裡藥六劑後,腫痛加劇,脈搏滑數,膿液已形成,用針刺後,流出碗許膿液。之後再服用補益藥物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
一人腿兼筋攣骨痛,脈弦緊,以大防風湯六劑,筋攣少愈,又二劑而腫消,但內一處尚作痛,脈不弦緊。此寒邪已去,乃所滯瘀濁之物欲作膿,故痛不止。用托裡藥數劑,腫起脈滑,乃膿已成,針之,用十全大補湯,月餘而安。

一人右腿赤腫焮痛,脈沉數,用當歸拈痛湯,四肢反痛,乃濕熱壅遏,又沉下部,藥力難達,非藥不對證。遂砭患處,去毒血,仍用前藥,一劑頓減,又四劑而消。

一人先腿痛,後又四肢皆痛,遊走不定,至夜益甚,服除濕敗毒之劑不應,脈滑而數,濕痰濁血為患。以二陳湯加蒼朮、羌活、桃仁、紅花、牛膝、草烏治之而愈。凡濕痰濕熱,或死血流注關節,非辛溫之劑開發腠理,流通隧道,使氣行血和,安能得愈?

白話文:

某人腿部筋攣骨痛,脉象弦紧,服用大防风汤六剂后,筋攣症状有所减轻,再服两剂,肿消,但体内还有一处疼痛,脉象不再弦紧。这说明寒邪已去,是滞留的瘀浊之物欲化脓,因此疼痛不止。用托里药几剂后,肿起,脉象滑利,说明脓已形成,于是针刺治疗,再服用十全大补汤,一个月后痊愈。

某人右腿赤肿灼痛,脉象沉而数,服用当归拈痛汤后,四肢反而疼痛,这是因为湿热壅塞,且沉于下部,药力难以到达,并非药不对症。于是用砭石刮除患处,去除毒血,继续服用之前的药方,一剂就明显减轻,再服四剂后肿消。

某人先是腿痛,后来四肢都痛,疼痛部位游走不定,夜间更甚,服用除湿败毒的药物无效,脉象滑而数,是湿痰浊血作祟。服用二陈汤加苍术、羌活、桃仁、红花、牛膝、草乌治疗后痊愈。凡是湿痰湿热,或死血流注关节,若不使用辛温的药物打开腠理,疏通经络,使气血流通,怎么能痊愈呢?

一人腿痛,每痛則痰盛,或作嘈雜,脈滑而數。以二陳湯加升麻、二朮、澤瀉、羌活、南星,治之而安。

一人素有腳氣,脅下作痛發熱,頭暈嘔吐,腿痹不仁,服消毒護心等藥不應。左關脈緊,右關脈弦。此亦腳氣也。以半夏左經湯治之愈。

一人腳軟腫痛,發熱飲冷,大小便秘,右關脈數,乃足陽明經濕熱下注也。以大黃左經湯治之愈。

一人兩腿腫痛,脈滑而緩,此濕所致。先以五苓散加蒼朮、黃柏,二劑少愈。再以二陳、二朮、檳榔、紫蘇、羌活、獨活、牛膝、黃柏而瘥。

白話文:

有個人腿痛,每次痛的時候痰就很多,或者伴隨着胃部不適,脈象滑數。醫生用二陳湯加升麻、二朮、澤瀉、羌活、南星治療,病人就好了。

另一個人平時就有腳氣,腋下疼痛發熱,頭暈嘔吐,腿麻木不仁,吃過消毒護心等藥物都沒有效果。左邊關脈緊,右邊關脈弦。醫生診斷這也是腳氣,用半夏左經湯治療,病就好了。

還有一個人腳腫痛,發熱怕冷,大小便不暢,右邊關脈數,這是足陽明經濕熱下注引起的。醫生用大黃左經湯治療,病就好了。

最後一個人雙腿腫痛,脈象滑緩,這是濕氣引起的。醫生先用五苓散加蒼朮、黃柏,兩劑藥就有些好轉。然後再用二陳、二朮、檳榔、紫蘇、羌活、獨活、牛膝、黃柏治療,病就完全好了。

一人肢節腫痛,脈細而數。此濕熱之證。以荊防敗毒散加麻黃,二劑痛減半,以檳榔敗毒散,四劑腫消,更以四物湯加二朮、牛膝、木瓜,數劑而愈。

一婦兩腿痛,脈澀而數。此血虛兼濕熱。先以蒼朮、黃柏、知母、龍膽草、茯苓、防風、防己、羌活數劑,腫痛漸愈。又以四物加二朮、黃柏、牛膝、木瓜,月餘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病人肢體關節腫痛,脈搏細而快,這是濕熱證。服用荊防敗毒散加麻黃兩劑,疼痛減輕一半,接著以檳榔敗毒散四劑,腫脹消退,再以四物湯加二朮、牛膝、木瓜數劑,病症痊癒。

一位婦女雙腿疼痛,脈搏澀而快,這是血虛兼濕熱。先服用蒼朮、黃柏、知母、龍膽草、茯苓、防風、防己、羌活數劑,腫痛漸漸減輕。再以四物湯加二朮、黃柏、牛膝、木瓜,服用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
一婦患腿不能伸屈,遇風寒痛益甚,諸藥不應,甚苦。先以活絡丹一丸頓退,又服而瘳。次年復痛,仍服一丸,亦退大半,更以獨活寄生湯,四劑愈。

一婦腿痛兼足脛攣痛,服發散藥愈甚,脈弦緊,此腎肝虛弱,風濕內侵也。治以獨活寄生湯,痛止,更以神應養真丹,而不攣矣。

一人腿癰膿成,針之出膿二碗許,以托裡藥一劑,大發熱,更用聖愈湯二劑而止。翌日惡寒不食,脈細如絲,以人參一兩、熟附三片,薑棗煎服而愈,但少食不寐,更以內補黃耆湯而平。

白話文:

一位婦女患有腿部無法伸屈的毛病,遇到風寒疼痛加劇,各種藥物都無效,非常痛苦。先服用活絡丹一丸,疼痛立刻消失,繼續服用後痊癒。隔年疼痛復發,又服用一丸,疼痛也減輕大半,再服用獨活寄生湯四劑後痊癒。

另一位婦女腿痛並且伴隨小腿抽筋,服用發散藥物後疼痛加劇,脈象弦緊,這是腎肝虛弱,風濕入侵的症狀。用獨活寄生湯治療,疼痛止住,再服用神應養真丹,抽筋也消失了。

有一個人腿部生了癰瘡,膿液流出兩碗之多,服用托裡藥一劑後,發高燒,接著服用聖愈湯兩劑後燒退。隔天出現畏寒、食慾不振,脈象細如絲,服用人參一兩、熟附子三片,薑棗煎服後痊癒。但之後食慾不佳、失眠,再服用內補黃耆湯後恢復正常。

一人腿痛,發熱惡寒,以補中益氣湯治之。彼以為緩,自服芩、連等藥,熱愈甚。治以人參養榮湯,二十劑而潰,更以參、耆、歸、朮、炙甘草、肉桂,月餘斂。夫火之為病,當分虛實,芩、連苦寒,能泄心肺有餘之火。若先弱,或飲食勞倦而發者,此為不足,當治以甘溫之劑,未嘗有實熱而畏寒,虛熱而喜寒者,此其驗也。

一人年二十,腿膝腫痛,不能屈伸,服托裡散不應,以人參敗毒散加檳榔、木瓜、柴胡、紫蘇、蒼朮、黃柏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腿痛,發燒怕冷,醫生開了補中益氣湯給他。他覺得藥效緩慢,就自己服用黃芩、黃連等寒涼藥物,結果病情更加嚴重,熱症加劇。醫生便開了人參養榮湯,服用了二十劑後,膿腫潰爛,之後又用人參、黃芪、當歸、蒼朮、炙甘草、肉桂治療,一個多月後傷口才癒合。火熱病症,要分虛實,黃芩、黃連苦寒,能泄去心肺積聚的熱邪。但如果本身體質虛弱,或者因飲食勞累而發病,則屬於虛火,應當服用甘溫的藥物治療。從未見過實火而怕冷,虛火而喜寒的情況,由此可見這個道理。

另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,腿膝腫痛,無法屈伸,服用托裡散沒有效果,醫生就開了人參敗毒散,並加入檳榔、木瓜、柴胡、紫蘇、蒼朮、黃柏,最後治癒了。

一人五十歲,兩腿痛脹,或生㾦㿔,小便頻而少,聲如甕出,服五皮散不應。診右關沉緩,此脾虛濕氣流注而然也,非其瘡。經曰:諸濕腫滿,皆屬脾土。按之不起,皆屬於濕。以五苓散加木香,倍二術,亦不應。

予意至陰之地,關節之間,濕氣滯凝,且水性下流,脾氣既虛,安能運散?非辛溫之藥開通胰理,行經活血,邪氣安能發散?遂以五積散二劑,病減半,更以六君子加木香、升麻、柴胡、薏苡仁,兩月而愈。設使前藥不應,更投峻劑,虛虛之禍豈能免乎!

白話文:

一位五十歲的病人,雙腿疼痛腫脹,有時還會長濕疹,小便頻繁但量少,聲音像從瓦罐裡發出來,服用五皮散沒有效果。診斷發現右關脈沉而緩,這是脾虛濕氣流注所致,並非一般的瘡瘍。醫書上說:「各種濕腫脹滿,都歸屬於脾土。按壓沒有反應,都是屬於濕邪。」因此,我用五苓散加木香,並將白術的劑量加倍,但還是沒有效果。

我認為,關節部位是陰氣最盛的地方,容易讓濕氣滯留凝結,而且水性向下流動,脾氣虛弱,怎麼可能運化散濕?如果不用辛溫的藥物打開脾胃,行經活血,濕邪怎麼能散去呢?於是,我用五積散兩劑,病症減輕一半。之後再用六君子湯加木香、升麻、柴胡、薏苡仁,兩個月後痊癒。假如一開始就使用峻烈的藥物,病人虛弱的體質,如何承受得了?

一僧股內患腫一塊,不痛不潰,以托裡二十餘劑,膿成,刺之作痛。凡腫而潰,潰而反痛,此血氣虛甚也,宜峻補之。彼雲氣無補法。予曰:正氣不足,不可不補,補之則氣化而痛自除。遂以參、耆、歸、朮、熟地治之,兩月而愈。

一人年逾四十,夏患附骨癰。予以火針刺去瘀血,更服托裡藥而愈。至秋忽不飲食,痰氣壅盛,勞即口舌生瘡,服寒藥腹痛,彼疑為瘡。脾胃脈輕取似大,按之無力。此真氣不足,虛火炎上也,治以八味丸。彼不信,自服二陳、四物,幾殆。復請治,仍以前丸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位僧人腿內長了腫塊,不痛也不潰爛,服用托裡藥二十多劑後,腫塊化膿,用針刺時感到疼痛。凡是腫塊化膿後又感到疼痛,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,應該用峻補的方法治療。那人說沒有補氣的方法。我說:正氣不足,不能不補,補氣就能化解膿血,疼痛自然就會消失。於是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、熟地治療,兩個月後痊癒。

有一個人,年過四十,夏天患上了附骨癰。我用火針刺去瘀血,再服用托裡藥,病就好了。到了秋天,他突然不思飲食,痰氣阻塞,勞累就口舌生瘡,服用寒涼的藥物後腹痛,他懷疑是瘡引起的。我診脈發現脾胃脈象虛弱但有力,按壓時卻無力。這是真氣不足,虛火上升導致的,應該用八味丸治療。他不相信,自己服用二陳湯、四物湯,病情險些惡化。再次求醫,我仍然用八味丸,就痊癒了。

一老人年七十,三月間因寒濕地氣得附骨疽,於左腿足少陽分微侵足陽明,闊六七寸,長一尺,堅硬漫腫,肉色不變,皮澤深,但行步作痛,以指接至骨大痛。用內托黃耆湯一服立止,再服愈。

內托黃耆湯

黃耆,當歸(各三錢),柴胡,鼠黏子,連翹(各一錢),黃柏,肉桂,甘草(各五分),升麻(七分),

上咀,水一盞,酒一盞,共煎一盞,空心溫服。少時以早饍壓之,不令大熱上攻,犯上中二焦也。

白話文:

一位七十歲的老人,在三月間因為寒濕地氣侵襲,導致患上附骨疽,病灶位於左腿足少陽經脈,稍微侵犯到足陽明經脈,傷口寬六七寸,長一尺,腫脹堅硬,肉色沒有變化,皮膚光澤深暗,行走時會感到疼痛,用手指觸碰骨頭時疼痛加劇。服用內托黃耆湯一劑後,疼痛立即止住,再服幾劑後就痊癒了。

內托黃耆湯

藥方如下:

黃耆、當歸(各三錢)、柴胡、鼠黏子、連翹(各一錢)、黃柏、肉桂、甘草(各五分)、升麻(七分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一杯水和一杯酒一起煎煮,煎至一杯藥汁,空腹溫服。服用後,用早飯壓住藥性,避免藥力過於強烈上衝,傷害到心肺和脾胃。

一人環跳穴息附骨疽。彼謂小瘡,服敗毒藥,外以寒藥敷貼,因痛極針之,膿瘀血大泄,方知為癰。其脈右關浮大,此胃氣已傷,故瘡口開張,肉紫下陷,捫之不熱,彼謂瘡內更覺微冷,自謂必成漏矣。灸以豆豉餅,服六君子湯加藿香、砂仁、炮姜數劑,胃氣漸醒,飲食漸進,患處漸暖,肌肉漸生,再以十全大補湯而愈。

一人腿痛筋攣,遍身痠軟。方士與痰藥及托裡藥,期三日可愈,並不應。予謂:非瘡毒也,大筋經短,小筋弛長,此濕熱為患。以人參敗毒散加蒼朮、黃柏、檳榔、木瓜,少愈;更以清燥湯二十帖,愈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患了環跳穴附近的附骨疽,起初以為是小瘡,便服用敗毒藥,並用寒藥敷貼,結果疼痛難忍,便用針刺,膿血大量流出,才知是癰。他的脈象右關浮大,說明胃氣已經受損,因此瘡口張開,肉色紫黑下陷,摸起來不熱,患者自覺瘡內更冷,以為必然會形成漏瘡。醫生用豆豉餅灸患處,並服用六君子湯加入藿香、砂仁、炮姜數劑,胃氣逐漸恢復,飲食也漸漸恢復正常,患處漸漸暖和,肌肉也逐漸長出,之後再用十全大補湯治療,終於痊癒。

另一個人腿痛筋攣,全身酸軟。方士給他開了痰藥和托裡藥,說三天就能痊癒,結果沒有效果。我診斷認為,這不是瘡毒,而是大筋經短,小筋弛長,導致濕熱入侵。我給他開了人參敗毒散加蒼朮、黃柏、檳榔、木瓜,病情略有改善;之後又開了清燥湯二十帖,最終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