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 (17)

1. 囊癰

囊癰之患,濕熱下注也。有作膿者,此濁氣順下將流入滲道,因陰道或虧,水道不利而然,膿儘自安,不藥可也,惟在善於調攝耳。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,腫甚,則囊自裂開,睪丸懸掛,水出,以杉木炭末敷,外以紫蘇葉包裹,仰臥養之。

《精要》謂:癰入囊者死。將以為腐腎耶!予治數人,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,而以補陰佐之,雖膿潰皮脫,睪丸懸掛,亦不死。但下虛年老者,非大補不起。大抵此證,屬陰道虧,濕熱不利所致,故滋陰降濕藥不可缺。常治腫痛,小便秘滯者,用除濕為主,滋陰佐之。腫痛已退,便利已和者,除濕滋陰藥相兼治之。

白話文:

囊痈这种病是因为湿热下注导致的。有的会化脓,这是因为浊气顺行向下流入渗道,因为阴道功能不足或者水道不畅通而引起,脓液排尽后自然就会好转,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,关键在于调养得当。还有的是因为腹部肿胀逐渐流入囊中,肿胀严重的话,囊会自然破裂,睾丸悬挂出来,水分流出后,可以用杉木炭末敷上,外面再用紫苏叶包裹,仰卧休息来调养。

《精要》认为:痈疮进入囊中的人会死亡。可能是认为会导致肾腐烂吧!我治疗过几个人,都是按照湿热进入肝经的方法来治疗,并且辅以滋阴,即使皮肤溃烂、睾丸悬挂出来,也不会死。但是对于体质虚弱、年纪大的人来说,如果不大力补充营养是不行的。总的来说,这种病症是因为阴道功能不足,湿热不畅所导致,所以滋阴降湿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。通常在治疗肿痛以及小便不通畅的情况时,主要采用去除湿气的方法,并辅以滋阴。等到肿痛消退,小便通畅后,就同时使用去除湿气和滋阴的药物进行治疗。

欲其成膿,托裡為主,滋陰佐之,候膿成即針之,仍用托裡滋陰。若濕毒已盡者,專用托裡。如膿清或多、或斂遲者,用大補之劑,或附子餅灸之。

膿成脹痛者,急針之,更飲消毒之劑。

腫痛,未作膿者,疏導肝之滯濕。

腫硬發熱,清肝降火。

凡膿清不斂,大補血氣。

已潰者,滋陰托裡。

一人囊癰,未作膿而腫痛,以加減龍膽瀉肝湯,二劑少愈,更以四物加木通、知母、黃柏而消。

白話文:

想要讓膿腫形成,以托裡法為主,滋陰法為輔。等到膿腫形成就用針刺,並繼續使用托裡法和滋陰法。如果濕毒已經排盡,就專用托裡法。如果膿液清稀或膿液量多,或者癒合緩慢,就用大補藥,或用附子餅灸。

膿腫形成並伴隨脹痛,要立即針刺,同時服用消毒藥劑。

腫痛尚未化膿,要疏導肝臟的鬱滯濕氣。

腫硬發熱,要清肝降火。

凡是膿液清稀而不癒合,就要大補血氣。

已經潰爛的,就要滋陰托裡。

有個人患囊癰,尚未化膿但腫痛,服用加減龍膽瀉肝湯兩劑後症狀就減輕許多,之後再加入木通、知母、黃柏,最終就消腫了。

一人膿熟作脹,致小便不利,急針之,膿出,以小柴胡加黃柏、白芷、金銀花,四劑少愈,更以托裡散,數劑而消。

一人年五十,陰囊腫痛,得熱愈盛,服蟠蔥散不應,肝脈數,此囊癰也,乃肝經濕熱所致。膿已成,急針之,以龍膽湯,脈證悉退。更服托裡滋陰藥,外敷杉木炭、紫蘇末,月餘而愈。

一人囊腫,狀如水晶,時痛時癢,出水,小腹按之作水聲,小便數,脈遲緩,此醉後飲水入房,汗出,遇風寒濕毒乘聚於囊,名水疝也。先以導水丸,二服,腹水已去,小便如常;再以胃苓散,倍加白朮、茯苓、更用氣針引去聚水而瘥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身上生了膿腫,腫脹起來,導致排尿不順暢,緊急用針刺破膿腫,膿液流出後,用柴胡、黃柏、白芷、金銀花四味藥煎成藥,喝了四劑藥後病情減輕,接著又服用托裡散,喝了幾劑藥後腫脹消退。

有一個人五十歲了,陰囊腫痛,發熱症狀越來越嚴重,服用蟠蔥散沒有效果,脈象跳得很快,這是陰囊裡生了膿腫,是由肝經濕熱引起的。膿腫已經形成,緊急用針刺破,服用龍膽湯,脈象和症狀都消失了。接著服用托裡滋陰的藥物,外敷杉木炭和紫蘇末,一個多月後痊癒。

有一個人陰囊腫脹,形狀像水晶,時而疼痛時而發癢,還會流出水,按壓腹部會有水聲,排尿頻繁,脈象緩慢,這是醉酒後喝水進入房間,出汗後遇到風寒濕邪,邪氣積聚在陰囊,稱為水疝。先服用導水丸,喝了两剂,腹水消失,排尿恢復正常;接著服用胃苓散,加倍白朮和茯苓,並且用氣針引導積水排出,就痊癒了。

一人焮腫痛甚,小便澀,發熱脈數,以龍膽瀉肝湯,倍車前、木通、澤瀉、茯苓,病去半;仍以前湯加黃柏、金銀花,四劑,又減二三,便利如常,惟一處不消,此欲成膿,再用前湯加金銀花、皂角針、白芷,數劑,惟腫痛,脈滑數,乃膿已成,針之,腫消,投滋陰托裡藥,及紫蘇末敷之,愈。

一婦陰內膿水淋漓,或痛或癢,狀如蟲行,少陰脈滑數,此陰中有瘡也,名曰䘌,由心神煩郁,胃氣虛弱,氣血凝滯所致。與升麻、白芷、黃連、木通、當歸、川芎、白朮、茯苓、柴胡煎服,以榻腫湯薰洗,更搽蒲黃、水銀,兩月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個人腫脹疼痛非常嚴重,小便不通暢,發燒且脈搏加快,使用了龍膽瀉肝湯,增加了車前子、木通、澤瀉、茯苓的份量,病情減輕了一半;接著仍然使用之前的湯藥,加入了黃柏、金銀花,服用四次後,症狀又減輕了兩三成,小便恢復正常,只有一處仍未消退,這是將要形成膿包的徵兆,於是再次使用之前的湯藥加上金銀花、皂角刺、白芷,服用幾次後,只有腫痛存在,脈搏滑而快,這表示膿已經形成,於是用針刺破,腫脹消退,接著服用滋養陰液和托舉膿液的藥物,並且外敷紫蘇末,最終痊癒。

有一位婦女私處有膿水流出,時而疼痛時而瘙癢,感覺像有蟲在爬,診查其少陰脈象滑而快,這是因為私處有瘡,稱為䘌,病因是心情煩躁憂鬱,胃氣虛弱,氣血凝滯所導致。治療上使用了升麻、白芷、黃連、木通、當歸、川芎、白朮、茯苓,並服用了柴胡煎,同時使用榻腫湯來薰洗,另外塗抹蒲黃、水銀,兩個月後康復。

又有子臟虛寒,冷氣下衝,致陰脫出,謂之下脫,或因產時努力而脫者,宜當歸散。久不愈者,補中益氣湯,倍加升麻、柴胡舉之。

白話文:

又有因為子宮虛弱寒冷,導致冷氣向下衝擊,使得陰道脫出,這稱為下脫,或者是因為生產時過度用力而導致脫出,適合使用當歸散。如果長時間未能康復,應使用補中益氣湯,並且增加升麻和柴胡的份量來提升效果。

2. 下疳

腫痛或發熱者,肝經濕熱也,清肝燥濕。

腫痛發寒熱者,邪氣傷表也,發散之。

腫痛小便赤澀者,肝經濕熱壅滯也,疏肝導濕。

張子和曰:遺精、癃閉、陰痿、脬痹、精滑、白淫,皆男子之疝,不可妄歸之腎冷。

若血涸不月,月罷腰膝上熱,足熱嗌乾,癃閉,小腹有塊,或定或移,前陰突出,後陰痔核,皆女子疝也。但女子不謂之疝,而謂之瘕。

一人患小便腫硬,焮痛寒熱,先以人參敗毒散,二貼而止,更以小柴胡加黃連、青皮而愈。

白話文:

腫痛伴隨發熱,可能是肝經濕熱,需要清肝燥濕;腫痛伴隨發寒發熱,可能是外邪入侵,需要發散;腫痛伴隨小便赤澀,可能是肝經濕熱壅滯,需要疏肝導濕。

張子和說,遺精、癃閉、陰痿、膀胱痺、精液滑脫、白濁,都是男性的疝氣,不可誤認為腎虛。

而女性如果血虛經期不來,月經結束後腰膝發熱、足熱口乾、癃閉、小腹有腫塊(位置不定或移動)、陰部突出、肛門有痔核,都是女性的疝氣,但女性不稱之為疝氣,而稱為瘕。

有病人患小便腫硬、灼痛寒熱,先服用人參敗毒散兩貼就止住了,之後再用小柴胡加黃連、青皮,就治好了。

一人潰而腫痛,小便赤澀,以加減龍膽瀉肝散,加青皮、黃連,二劑少愈;以小柴胡加黃連、知母、茯苓,數劑而愈。

一人莖腫不消;一人潰而腫痛發熱,小便秘澀,日晡或熱;一小兒腫痛,諸藥不應。各以小柴胡吞蘆薈丸,數劑並愈。

一人陰莖或腫、或作痛、或梃縱不收;一人莖中作痛,急縮或作癢,白物如精隨溺而下,此筋疝也,並用龍膽瀉肝湯,皆愈。

一人潰而腫痛發熱,日晡尤甚,以小柴胡加黃柏、知母、當歸而愈。

白話文:

有一人患處潰爛並且腫痛,小便色赤且排尿困難,使用加減龍膽瀉肝散,加上青皮和黃連,服用兩劑後症狀有所改善;之後改用小柴胡湯加上黃連、知母、茯苓,服用幾劑後康復。

有一人陰莖腫脹無法消退;另有一人患處潰爛且腫痛發燒,小便不通暢,下午時會發熱;還有一名小孩出現腫痛,多種藥物都無效。這些病人各自使用小柴胡湯配合蘆薈丸服用,幾劑後都痊癒了。

有一人陰莖時常腫脹、疼痛或是不能自然收回;另一人則是在陰莖內有疼痛感,出現緊縮或是瘙癢,並且有白色物質像精液一樣隨著尿液排出,這是筋疝的症狀,都使用了龍膽瀉肝湯治療,最終都康復了。

有一人患處潰爛並且腫痛發燒,尤其在下午時症狀更為嚴重,使用小柴胡湯加上黃柏、知母、當歸治療後康復。

一人潰愈,惟莖中一塊不散,以小柴胡加青皮、荊、防治之,更以荊、防、牛膝、何首烏、滑石、甘草各半兩,煎湯薰洗,各數服而消。

一人年逾四十,素有淋患疳瘡,焮痛倦怠,用小柴胡加連、柏、青皮、當歸而愈。

一人因勞,莖竅作癢,時出白物,發熱口乾,以清心蓮子飲而安。

一人玉莖腫痛,小便如淋,自汗甚苦,時或尿血少許,尺脈洪滑,按之則澀,先用清心蓮子飲,加牛膝、山梔、黃柏、知母,數劑少愈,更以滋腎丸,一劑而痊。

白話文:

一個人病癒後,只有莖部裡有一塊硬塊未消散,用小柴胡湯加入青皮、荊芥、防風治療,再用荊芥、防風、牛膝、何首烏、滑石、甘草各半兩,煎湯薰洗,服用幾次後就消散了。

一個人年過四十,平時就有淋病和疳瘡,發熱疼痛、疲倦乏力,服用小柴胡湯加入連翹、側柏葉、青皮、當歸後就痊癒了。

一個人因為勞累,莖部孔洞發癢,經常流出白色分泌物,發熱口乾,服用清心蓮子飲後就安穩了。

一個人玉莖腫痛,小便像淋漓不盡,自汗很多,而且有時會少量尿血,尺脈洪大滑利,按壓則澀,先用清心蓮子飲加入牛膝、山梔子、黃柏、知母,服用幾劑後稍有好轉,再服用滋腎丸,服用一劑就痊癒了。

先賢云:如自汗小便少,不可以藥利之,既以自汗,則津液外亡,小便自少。若利之,則榮衛涸竭,無以制火,煩熱愈甚。當俟熱退汗止,小便自行也,兼此,乃陽明經火,忌利小便也。

一老患疳瘡,小便淋澀,脈細體倦,此氣虛兼濕熱也。用清心蓮子飲,及補中益氣湯而愈。下疳瘡,丹溪用青黛、蛤粉、密陀僧、黃連為末,敷。又以雞肫皮燒,存性為末,敷。

下疳瘡並臁瘡,哈粉,臘茶,苦參,密陀僧

為末,河水洗淨,豬油調敷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:如果一個人自汗(出汗)並且小便量少,不能用藥物來利尿。因為自汗導致津液外流,所以小便自然減少。如果用藥利尿,就會導致營衛氣血枯竭,無法抑制內火,反而會加重煩熱。應該等到熱退汗止,小便自然恢復正常。這是因為陽明經屬火,忌諱利尿。

一位老人患有疳瘡,小便淋澀,脈象細弱,身體疲倦,這是氣虛兼濕熱。可以用清心蓮子飲和補中益氣湯治療,最終痊癒。治療下疳瘡,丹溪先生用青黛、蛤粉、密陀僧、黃連研磨成粉末敷用。也可以用雞肫皮燒成灰,存留其藥性研磨成粉末敷用。

下疳瘡和臁瘡可以用蛤粉、臘茶、苦參、密陀僧研磨成粉末,用河水洗淨,再用豬油調和敷用。

又方,米泔水洗瘡,淨,用頭髮,鹽水洗去油,淨,再用清湯洗,曬乾,燒灰敷瘡,即生靨。

又方,治注疳瘡,蝕臭腐爛,疼痛難忍。兼治小兒疳瘡。

黃柏(炙),黃丹(三錢),輕粉(五分),乳香(三錢),密陀僧(三錢),高木香(三錢),麝香(少許)

上為末,用蔥湯洗瘡,次貼之此藥。

敷藥,木香,檳榔,黃連,銅青,輕粉,枯礬,海螵蛸,麝香,各等分為末,洗後至夜敷上。

白話文:

另外一個方法,用米泔水洗淨瘡口,再用頭髮,以鹽水洗去油污,洗淨後用清湯洗淨,曬乾,燒成灰敷在瘡口,就能長出新肉。

另一個方法,用於治療流注引起的疳瘡,這種瘡口會腐爛發臭,疼痛難忍,也適用於治療小兒疳瘡。

將黃柏(炙)、黃丹(三錢)、輕粉(五分)、乳香(三錢)、密陀僧(三錢)、木香(三錢)、麝香(少許)研成粉末,用蔥湯洗淨瘡口,再敷上藥粉。

另外一個藥方,將木香、檳榔、黃連、銅青、輕粉、枯礬、海螵蛸、麝香等藥材等量研成粉末,洗淨瘡口後,晚上敷上藥粉。

洗藥,黃連,黃柏,當歸,白芷,獨活,防風,荊芥,朴硝,等分,水煎,入錢五十文、烏梅五個、鹽一匙同煎,沸,溫洗,日五七次。敷前項藥。

白話文:

將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白芷、獨活、防風、荊芥、朴硝等藥材,以等量混合,用水煎煮。煮沸後加入五十文錢、五個烏梅和一匙鹽,繼續煮沸。待藥液溫度適宜後,用來溫敷患處,每日五至七次。敷藥前,先將藥材敷於前項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