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 (5)

1. 癰生源於臟腑

五臟菀熟,癰發六腑。(菀,積也;熟,熱也。五臟積熱,六腑受之,陽熱相搏,熱之所過則為癰也。此言五臟積熱,六腑受生。)

六腑不和,留給為癰。(六腑屬陽而主氣,肌肉上為陽脈,邪氣遊於六腑,則肌肉上之脈不和,邪氣停留肌膚,結聚而為癰腫矣。)

白話文:

癰瘡的產生,源自於內臟的積熱。

當五臟積聚熱能過盛時,就會在六腑產生癰瘡。(所謂「菀」,指的是積聚;「熟」,指的是熱。五臟積熱,熱邪會傳到六腑,陽熱互相搏擊,熱能所經過的地方就會形成癰瘡。這裡指的是五臟積熱,導致六腑受邪而產生癰瘡。)

另外,六腑功能失調,也會導致邪氣滯留而形成癰瘡。(六腑屬於陽,主管氣的運行,肌肉的表面是陽脈所行經之處。當邪氣在六腑遊走時,就會導致肌肉表面的陽脈不調和,邪氣停留在肌肉皮膚,積聚而形成癰腫。)

2. 辨臟腑內癰

中府隱隱痛者,肺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肺癰。

巨闕隱隱痛者,心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心癰。

期門隱隱痛者,肝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肝癰。

章門隱隱痛者,脾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脾癰。

京門隱隱痛者,腎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腎癰。

中脘隱隱痛者,胃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胃癰。

天樞隱隱痛,大腸疽。其上肉微起,大腸癰。

丹田隱隱痛,三焦疽。其上肉微起,三焦癰。

關元隱隱痛,小腸疽。其上肉微起,小腸癰。

白話文:

中府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肺部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肺癰。

巨闕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心臟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心癰。

期門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肝臟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肝癰。

章門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脾臟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脾癰。

京門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腎臟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腎癰。

中脘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胃部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胃癰。

天樞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大腸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大腸癰。

丹田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三焦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三焦癰。

關元穴感到隱隱作痛,是小腸生了瘡。如果那個部位的肉稍微隆起,那就是小腸癰。

3. 明瘡瘍本末

今富貴之人,飲食肥甘,日久太過,其氣味俱厚之物,乃陰中之物,不能走空竅,先行陽道,反行陰道,逆於肉理,則濕氣大勝,子(土)能令母(火)實,火乃大旺。熱濕既盛,必來克腎,若雜以不順,必損其真水腎。腎既受邪,積久水泛,水泛則從濕熱之化而上行,其瘡多出背、出腦,此為大疔之最重也。

若毒氣行於肺或脾胃之部分,毒之次也。若出於他經,又其次也。濕熱之毒所止處,無不潰爛,故經曰:膏梁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。如持虛器以授物,物無不受,故治大疔之法,必當瀉其榮氣。以標本言之,先受病為本,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,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生活富裕的人,飲食多是肥膩甘甜,時間久了過量,那些氣味濃厚的食物,都屬於陰性的東西,無法從空竅排出,應該走陽氣的路徑,反而走陰氣的路徑,違逆肉體的生理,就會導致濕氣大盛,因為土能使火旺盛,火就會更加旺盛。濕熱過盛,一定會反過來傷害腎,如果再加上生活不順遂,一定會損耗腎中的真水。腎一旦受到邪氣侵擾,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水液泛濫,水液泛濫就會轉變成濕熱向上蔓延,這種瘡瘍大多長在背部或頭部,這是最嚴重的疔瘡。

如果毒氣蔓延到肺或脾胃等部位,毒害的程度就次之。如果毒氣蔓延到其他經絡,毒害程度就更次之。濕熱之毒停留的地方,沒有不潰爛的,所以醫書上說:吃太多肥膩的食物,就容易長大疔,就像是拿著空容器接東西一樣,東西沒有不被接住的,所以治療大疔的方法,一定要先瀉掉體內過多的營養。從標本來說,先發生的病因是根本,不用苦寒的藥物當作主要藥物,就不能消除它的痛苦。

4. 陰滯於陽為疽陽滯於陰為癱

癰疽因陰陽相滯而生。蓋氣,陽也;血,陰也。血行脈內,氣行脈外,相併周流。寒與濕搏之,則凝泣行遲為不及,熱與火搏之,則沸騰行速為太過。氣得邪而鬱,則津液稠黏,為痰為飲,積久,滲入脈中,血為之濁,此陰滯於陽也。血得邪而鬱,隧道阻隔,或溢或結,積久,滲出脈外,氣為之亂,此陽滯於陰也。

病皆由此,不特癰疽。陽滯於陰,謂陽盛而滯其陰,脈則浮洪弦數。滯於陽,謂陰弱而滯其陽,脈則沉弱細澀。陽滯以寒治之,陰滯以熱治之。

白話文:

癰疽這種疾病是因為體內陰陽之氣互相阻滯而產生的。所謂的「氣」,屬於陽;「血」,則屬於陰。正常情況下,血液在脈管內運行,氣則在脈管外運行,兩者互相配合、循環全身。當體內受到寒氣或濕氣侵襲,氣血運行就會變慢而阻滯;而受到熱氣或火氣侵襲,則會加速運行而過於旺盛。如果氣受到邪氣阻礙而鬱結,就會使體內的津液變得濃稠黏膩,形成痰或飲,久而久之,這些痰飲滲入脈管之中,會使血液變得混濁,這就是所謂的「陰滯於陽」。如果血受到邪氣阻礙而鬱結,導致血脈通道阻塞,血液可能溢出脈管外或凝結成塊,久而久之,這些血液滲出脈外,就會導致氣的運行紊亂,這就是所謂的「陽滯於陰」。

所有疾病的產生,都脫離不了這些原因,不僅僅是癰疽而已。「陽滯於陰」是指陽氣過盛而阻礙了陰氣的運行,此時脈象會呈現浮、洪、弦、數等特徵。「陰滯於陽」是指陰氣虛弱而阻礙了陽氣的運行,此時脈象會呈現沉、弱、細、澀等特徵。治療上,陽氣阻滯應以寒涼的藥物來疏通,而陰氣阻滯則應以溫熱的藥物來治療。

5. 汗之則瘡已

經曰:汗之則瘡已。此治癰疽之大法也。又曰:營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。凡瘡瘍,皆因營衛鬱結於經絡,而遂成癰腫潰爛。大抵始初宜用發散疏通,如活命散、奪命丹之屬,汗之,以疏泄營衛之邪毒,即大勢自衰,然後細分治理,清涼解利,和氣行血,必不至於危殆而不可救也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「發汗就能治好瘡。」這是治療癰疽的大原則。又說:「營氣不順暢,逆行到肌肉裡,就會產生癰腫。」凡是瘡瘍,都是因為營衛之氣鬱結在經絡,才會形成癰腫潰爛。大體上來說,剛開始應該用發散疏通的方法,像是活命散、奪命丹之類的藥,讓身體發汗,疏通排泄營衛之氣中的邪毒,這樣病勢自然就會減弱。然後再仔細分辨情況,用清熱解毒、調和氣血的藥來治療,這樣一定不會發展到危險而無法救治的地步。

6. 瘡疽分三治

潔古云:瘡瘍者,火之屬,須分內外以治其本。經曰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其源在裡,發於表也;受如持虛,言內結而發諸外,皆是從虛而出也。假如太陽經虛,從鬢而出,陽明經虛,從髭而出,督脈經虛,從腦而出。經曰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,其源在外,盛則內行也。

若脈沉實,當先疏通以絕其源,若脈浮大,當先托裡以防邪氣侵內。又有內外之中者,邪氣至盛,遏絕經絡,故發癰腫。經曰: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是也,此因失托裡,及失疏通,及失和榮衛而然也。治瘡大要,須明托裡、疏通、行榮衛三法。托裡者,治其外之內也。

疏通者,治其內之外也。行榮衛者,治其中也。內之外者,其脈沉實,發熱煩躁,外無焮赤,痛深在內,邪氣沉於裡也,故先疏通以絕其源,如內疏黃連湯是也。外之內者,其脈浮數,焮腫在外,形證外顯,恐邪氣極則肉行,或汗,或先托裡,以防入內,如荊防敗毒散、內托復煎散是也。

內外之中者,外無焮惡之氣,內則臟腑宣通,知其在經,當和榮衛,如當歸黃耆湯、東垣白芷升麻湯是也。用此三法,雖未全瘥,必無變證,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。其汗下和解之間,又有外治之次第,詳見天容穴疔瘡條。

白話文:

《瘡疽分三治》

李杲說:瘡瘍這種病,屬於火熱之症,必須區分內外來治療它的根本原因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經常吃肥甘厚味的食物,容易導致腿上長大疔瘡,它的根源在體內,只是從體表發出來而已;就像手拿著空瓶子一樣,意思是說病邪在體內結聚,然後從體表發出來,都是從虛弱的地方出現的。假如太陽經虛弱,瘡就從鬢角長出來;陽明經虛弱,瘡就從鬍鬚的地方長出來;督脈經虛弱,瘡就從頭部後面長出來。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「地面的濕氣,侵襲人體就會傷害皮膚、肌肉和經脈,它的根源在體外,但病邪旺盛時會往體內蔓延。」

如果脈象沉而有力,應該先疏通經絡來斷絕病源;如果脈象浮而有力,應該先用補益的方法扶助正氣,以防止邪氣侵入體內。還有一種情況是病邪既不在體內也不在體外,而是邪氣太盛,阻礙了經絡運行,所以才會發癰腫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營氣不能正常運行,反向流竄到肌肉紋理之間,就會產生癰腫。」這是因為沒有及時扶助正氣,沒有及時疏通經絡,以及沒有調和營衛造成的。治療瘡瘍的要點,必須明白扶助正氣、疏通經絡、調和營衛這三種方法。扶助正氣,是治療病在體表,但根源在體內的情況。疏通經絡,是治療病在體內,但表現在體外的情況。調和營衛,是治療病邪在體內體外之間的情況。

病在體內而表現於體外的情況,脈象會沉而有力,發熱煩躁,體表沒有紅腫,疼痛較深在體內,邪氣是沉在裡面的,所以要先疏通經絡來斷絕病源,例如使用內疏黃連湯。病在體表而根源在體內的情況,脈象會浮而數,體表有紅腫,病情外顯,擔心邪氣太盛會侵入肌肉,或者汗出不止,所以要先扶助正氣,以防止病邪入內,例如使用荊防敗毒散、內托復煎散。病邪在體內體外之間的情況,體表沒有紅腫的跡象,體內臟腑的氣機運行正常,知道病邪是停留在經絡,應該調和營衛,例如使用當歸黃耆湯、東垣白芷升麻湯。運用這三種方法,即使不能完全治好,也一定不會出現其他病變,也可以使邪氣明顯減退,容易痊癒。在發汗、攻下、調和的過程中,還有外治的方法,詳細情況可以參考天容穴疔瘡的相關說明。

7. 瘡瘍灸法總論

《精要》曰:瘡瘍灸法,有回生之功。大凡針灸,若未潰,則拔引郁毒,已潰,則補接陽氣,祛散寒邪,瘡口自臺,其功甚大。瘡瘍在外者,引而拔之,在內者,疏而下之。若毒氣鬱結,氣血凝聚,輕者或可藥散,重者藥無全功。東垣云:若不針烙,則毒氣無從而散,膿瘀無從而泄,過時不烙,反攻於內。

故治毒者,必用隔蒜灸,舍是而用苦寒之劑,其壯實內有火者或可,彼怯弱氣寒,未有不敗者也。又有毒氣沉伏,或年高氣弱,若服克伐之劑,氣血愈虛,膿因不潰,必假火力以成功。

凡疔毒痛甚者,則灸至不痛;不痛者,灸至痛,亦無不愈。中虛者,不灸而服毒藥,則瘡毒未除,中氣先傷,未有不敗者也。李氏云:治疽之法,著艾勝於用藥,緣熱毒中隔,內外不通,不發泄則不解散。又有處貧居僻,一時無藥,用灸尤便。大概用蒜取其散毒有力,著艾炷多者,取其火力透也,如法灸之。

瘡發膿潰,繼以神異膏貼之,不日而安。一則瘡不開大,二則內肉不潰,三則瘡口易合,見效甚速。

白話文:

《醫學精要》說:用灸法治療瘡瘍,有起死回生的功效。一般來說,針灸治療,如果瘡瘍還沒潰破,就能把鬱積的毒氣拔出來;如果已經潰破,就能補充陽氣,驅散寒邪,瘡口自然會癒合,效果非常好。瘡瘍長在皮膚表面的,要用拔引的方法把毒氣引出來;長在體內的,要用疏導的方法把毒氣往下排。如果毒氣鬱積結塊,氣血凝滯,輕微的或許可以用藥散開,嚴重的用藥就無法完全治好。元代名醫李東垣說:如果不用針刺和艾灸,毒氣就沒辦法散開,膿液也沒辦法排出,時間久了不灸,反而會使毒氣攻入體內。

所以治療毒瘡,一定要用隔蒜灸,不用這種方法而用苦寒的藥,對於體質強壯、體內有火的人或許可以,但對於體質虛弱、身體偏寒的人來說,沒有不失敗的。還有一些毒氣潛伏在深處,或是年紀大、氣虛的人,如果服用剋伐的藥,氣血會更加虛弱,膿液因為這樣而不能潰破,必須借助艾灸的火力才能成功治療。

凡是疔瘡毒痛得很厲害的,就灸到不痛為止;不痛的,就灸到開始痛,沒有不治好的。體質虛弱的人,不灸而服用毒藥,那麼瘡毒還沒清除,身體的元氣就先受到傷害,沒有不失敗的。李氏說:治療癰疽的方法,用艾灸比用藥更好,因為熱毒阻隔在中間,內外不通,不發散就不能解除。還有些人在偏遠貧困的地方,一時之間沒有藥,用艾灸就特別方便。大概來說,用蒜是因為它有很強的散毒作用,用艾炷多是因為要借助火力穿透,只要按照正確方法艾灸就可以了。

瘡瘍發膿潰破之後,再用神異膏貼敷,很快就會痊癒。一則瘡口不會擴大,二則裡面的肌肉不會潰爛,三則瘡口容易癒合,見效非常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