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 (6)

1. 瘡瘍針法總論

經曰:癰疽之生,膿血之成,積微之所生也。故聖人治病於未形,愚者反是,已成膿者,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。

瘡瘍一科,用針為貴,用之之際,須視其潰之淺深,審其肉之厚薄,若皮薄針深,反傷良肉,益增其潰,肉厚針淺,膿毒不出,反益其痛。至於附骨疽,氣毒流注,及其經久不消,內潰不痛,宜燔針開之。若治咽喉,當用三稜針,若丹瘤及癰疽,四畔赤焮,疼痛如灼,宜砭石砭之去血,以泄其毒,重者減,輕者消。

《精要》又云:癰有椒眼十數頭,或如蜂窠、蓮房,膿血不出者,用針橫直裂之。如無椒眼之類,只消直入取膿,不必裂之。一法,當椒眼上個個灸之亦佳,不必裂也。又云:癰者皮薄腫高,多有椒眼粒,疽者皮膚頑硬,狀如牛頸之皮。癰成膿則宜針,針宜用馬啣鐵為之,形如韭葉樣,兩面皆利,可以橫直裂之,五六分許,攻去毒血,先灸之而後裂。疽成膿則宜烙,可用銀篦,大二寸,長六寸,火上燒令赤,急於毒上熨烙,得膿利為度。

白話文:

瘡瘍的形成,是由於積累的微小病灶造成的。因此,明智之人會在病症未顯現時就加以治療,愚蠢之人則反其道而行,等到已經化膿了,就只能靠砭石或鈹針來清除膿血。

治療瘡瘍,針灸是重要的方法。使用針灸時,要根據潰瘍的深淺和肉厚的薄來決定針刺的深度。如果皮膚薄而針刺過深,就會傷及健康組織,加重潰瘍;如果肉厚而針刺過淺,膿毒無法排出,反而會加重疼痛。對於附骨疽,因為氣毒深入,久治不愈,內部潰爛但不疼痛,可以用燔針來開通經絡。治療咽喉,應該使用三稜針;對於丹瘤和癰疽,周圍紅腫,疼痛如灼燒,可以用砭石來刮除血瘀,以排出毒素,重症可以減輕,輕症可以消除。

《精要》中還記載,如果癰疽上有許多像胡椒粒一樣的突起,或者像蜂窩、蓮房一樣,膿血無法排出,可以用針橫向或縱向裂開。如果沒有這種突起,可以直接刺入取膿,不必裂開。也可以在突起上分別用艾灸,效果也不錯,不用裂開。書中還提到,癰疽的皮膚薄而腫脹,有許多像胡椒粒一樣的突起;疽的皮膚堅硬,像牛頸一樣。癰疽化膿後宜用針治療,針應該用馬啣鐵製成,形狀像韭菜葉,兩面鋒利,可以橫向或縱向裂開,深度約五六分,排出毒血。在裂開之前,應該先用艾灸。疽化膿後宜用烙鐵治療,可以用銀篦,寬二寸,長六寸,在火上燒紅,然後迅速熨烙在患處,直到排出膿血為止。

烙法,方其已熟未潰之時,用鐵箸一烙,極是快意,方扇火欲著時,誠是驚人。予常用矣,臨時猶且顫悸,況未曾經歷者乎!烙後膿水流通,百無所忌,名曰熟瘡。其瘡突者,針口宜向下,然須是熟於用烙者,識淺深,知穴道,審生熟,非其時則所出皆生血,當其時,則出黃膿、瘀肉。用尖針烙者,不得法,尖針頭細,其口易合,惟用平圓頭者為妙。

蓋要孔穴透,或恐瘡口再合,用牛膝根如瘡口之大小,略割去粗皮,插入瘡口,外留半寸許,則用嫩橘葉、地錦草各一握,研成膏敷之。牛膝能使惡血常流,二草溫涼止痛,隨干隨換,此十全之功也。

白話文:

烙法,要在瘡傷快要熟透但還沒潰爛的時候用鐵箸烙一下,感覺很痛快。但當火苗快要燒到皮膚的時候,真的非常可怕。我經常使用這種方法,即使是現在,每次烙的時候還是會感到害怕,何況是從未經歷過的人呢!烙完之後膿水就會流暢,什麼都不用忌諱,叫做熟瘡。如果瘡口突起,針口要朝下,但必須熟練使用烙法的人才能操作,因為他們懂得辨別瘡口深淺、了解穴位位置,以及判斷瘡傷是否已經熟透。如果沒到時間就烙,流出來的都是生血;等到時間到了,就會流出黃膿和瘀肉。用尖針烙的話,容易失敗,因為尖針頭太細,瘡口容易合上,最好用平圓頭的針。

為了讓瘡口保持通透,防止再次合上,可以取牛膝根,大小要跟瘡口差不多,去掉粗皮,插入瘡口,留出半寸。然後用嫩橘葉和地錦草各一把,研成膏狀敷在外面。牛膝可以讓惡血持續流出,橘葉和地錦草溫涼止痛,藥膏乾了就換新的,這就是十全其美的治療方法。

火烙針,其針圓如箸,大頭圓長六七寸,一樣二枚,捻蘸香油,於炭火中燒紅,於瘡頭近下烙之,宜斜入向軟處,一烙不透,再烙必得膿出瘡口,烙者名熟瘡,膿水當流,不假按抑,仍須紝之,勿令口合。

白話文:

火烙針,它的針頭圓圓的像筷子一樣粗,長六七寸,一共兩根。用香油沾一下,在炭火中燒到通紅,然後斜着插入瘡口附近較軟的地方烙燒。如果一次烙不透,就必須再烙,直到膿水從瘡口流出才算成功。烙燒之後稱為熟瘡,膿水自然流出,不用刻意擠壓,但要小心包紮,不要讓瘡口癒合。

2. 論瘡瘍須針決

凡瘡不起者,托而起之,不成膿者,補而成之,使不內攻,膿成宜及時針之。若畏痛而不肯針者,誤也,有恐傷良肉而不肯針者,惑也。殊不知瘡雖發於肉薄之處,若膿成,其腫亦高寸余,瘡皮又厚分許,用針深不過二分,若發於背,腫高必有三四寸,針入止於寸許,況患處肉已壞矣,何痛之有?何傷之慮?怯弱之人,及患附骨疽,待膿自通,必至大潰,不能收斂,血氣瀝盡而亡者,多矣。

白話文:

凡是瘡瘍不長出來的,要幫助它長出來,還沒化膿的,要補益它,避免它往內部侵犯。膿成之後要及時用針挑破。如果害怕疼痛而拒絕針灸,這是錯誤的;如果擔心傷到好肉而拒絕針灸,這是糊塗的。殊不知瘡瘍雖然長在肉薄的地方,但一旦化膿,腫脹就會高出寸許,瘡皮也會厚上幾分,用針只深入二分,如果長在背部,腫脹還會高出三、四寸,針扎進去也只到寸許,何況患處的肉已經壞了,怎麼會疼痛呢?怎麼會擔心傷到呢?怯懦的人,或是患上附骨疽,等到膿自己流出來,往往會造成大潰爛,無法收口,血氣流盡而死的人,很多。

3. 灸刺須分經絡

劉河間云:灸刺瘡瘍,須分經絡部分,氣血多少,俞穴遠近。從背出者,當從太陽五穴,選用:至陰,(在足小指外側,去爪甲角如韭葉。)通谷,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前陷中是穴。)束骨,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後陷中。)崑崙(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。)委中,在膕(中央約橫紋中動脈是穴。

)從鬢出者,當從少陽五穴選用:竅陰,(在足小指之次指端,去爪甲如韭葉是穴。)夾溪,(在足小指次指岐間,本節前陷中。)臨泣,(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。)陽輔,(在足外踝上四寸,輔骨前,絕骨端,如前三分。)陽陵泉。(在膝下一寸,外臁陷中。)從髭出者,當從陽明五穴選用:厲兌,(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葉。

白話文:

劉河間說,灸刺瘡瘍,要區分經絡部位、氣血多少、俞穴遠近。從背部出來的瘡瘍,應該從太陽經五個穴位中選擇:至陰、通谷、束骨、崑崙、委中。從鬢角出來的瘡瘍,應該從少陽經五個穴位中選擇:竅陰、夾溪、臨泣、陽輔、陽陵泉。從鬍鬚出來的瘡瘍,應該從陽明經五個穴位中選擇:厲兌、下關、頰車、承漿、地倉。

)內庭,(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。)陷谷,(在足大指間,本節後陷中。)衝陽,(在足趺上五寸,骨間動脈去陷谷三寸。)解谿,(在衝陽後一寸五分,腕上陷中。)從腦出者,則以絕骨一穴。(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。)

一說癰疽初發,必先當頭灸之,以開其戶,次看所發分野,屬何經脈,即內用所屬經脈之藥,引經以發其表,外用所屬經脈之俞穴,針灸以泄其邪,內外交治,邪無容矣。

白話文:

內庭穴位於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,靠近第二個腳趾的凹陷處。陷谷穴位於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,靠近第二個腳趾的第一節骨頭後面的凹陷處。衝陽穴位於腳背上,距腳踝五寸,在骨頭之間的動脈,從陷谷穴往腳踝方向量取三寸。解谿穴位於衝陽穴後方一寸五分,腳腕上凹陷處。從腦部出來的經絡,則以絕骨穴為治療部位,位於外踝上三寸,動脈處。

有一種說法是,癰疽剛開始發作時,必須先用艾灸頭頂部位,打開病邪的通道。接著觀察癰疽發作的位置,屬於哪條經脈,就服用該經脈的藥物,引導病邪從表面發出來。同時,對應該經脈的腧穴,進行針灸治療,將病邪排出體外。內外雙管齊下,病邪就無處可藏了。

4. 騎竹馬灸法

丹溪曰:諸項灸法皆好,惟騎竹馬灸法尤為切要,此消患於未形也。其法先令患人以肘憑几,豎臂腕,腰直,用篾一條,自臂腕中曲紋盡處,男左女右,貼肉量起,直至中指尖盡處為則,不量指中,卻用竹槓一條,令患人脫衣騎定,令身正直,前行,二人扛起,令腳不著地,又令二人扶定,勿令僵仆,卻將所量臂腕篾,從竹槓坐處、尾骶骨盡處直豎竹上,貼脊背量至篾盡為則,用墨點,此只是取中,非灸穴也。

另用薄篾量病人中指節,相去兩橫為則,男左女右,截為一則,就前所點記處兩邊各量開,盡處則是灸穴,各灸五壯或七壯,不可多灸。不問癰生何處,及乳癰。並用此法灸之,無不愈者。一云:疽發於左即灸左,疽發於右即灸右,甚者左右皆灸。蓋此二穴,心脈所過處,經曰:諸痛瘡瘍,皆屬心火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,各種灸法都很好,但騎竹馬灸法特別重要,它能預防疾病在尚未發作時就消滅。方法是讓病人以肘部靠在桌子上,伸直手臂,腰部挺直,用一根細竹篾從手臂腕部曲紋盡頭處開始,男性左側女性右側,貼著皮膚量起,一直到中指尖端為止,不量指尖,然後用一根竹竿,讓病人脫掉衣服騎上去,保持身體直立,向前行走。兩個人抬著竹竿,讓病人的腳不著地,另有兩個人扶著,防止跌倒。接著將先前量好的手臂竹篾,從竹竿坐的地方、尾椎骨末端處直立向上貼著脊背量至竹篾盡頭為止,用墨點記住位置,這只是找到中間點,不是灸穴。

再用細竹篾量病人中指的兩個關節之間的距離,男性左側女性右側,截取這段距離作為標準,從先前墨點記住的位置兩邊各量開去,盡頭處就是灸穴,每個穴位灸五壯或七壯,不可過多。無論癰瘡長在身體的哪個位置,包括乳癰,都可以用這種方法灸治,沒有不治好的。有人說:癰瘡長在左側就灸左側,長在右側就灸右側,嚴重的情況左右兩邊都灸。這是因為這兩個穴位是心脈經過的地方,經書上說:各種疼痛和瘡瘍,都屬於心火。

又云:心主血,心氣滯則血不行,故逆於肉理而生癰。灸此,使心火調暢,血脈流通,即能奏效,起死回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心主管血液,如果心的功能受阻,則血液運行不順,因此會在肌肉組織中形成膿腫。施灸於此穴位,可以使心的功能調和順暢,促進血液循環,就能見效,甚至可以挽救瀕死的生命。

5. 隔蒜灸法

東垣曰:初覺發背,欲結未結,赤熱腫痛,先以濕紙覆其上,立視紙先干處,即癰頭也。取蒜切片如三錢厚,安頭上,用大艾柱艾之,三壯換一蒜片,痛者灸至不痛,不痛者灸至痛,早覺早灸為上。一日二日十灸十活,三日四日六七活,五日六日三四活,過十數日者,不可灸。

若有十數頭作一處者,用蒜研成膏,作薄餅鋪頭上,聚艾燒之,亦能活也。若初發赤腫,中間有一黃粟米頭,便用獨蒜,切去兩頭取中間,切片安瘡頭上,著艾灸十四壯,多至四十九壯。

《本事方》云:一人四月背疽,治之逾月益甚矣。以艾加瘡上,自旦及暮灸百五十壯,知痛乃已,明日鑷去黑痂,膿盡不痛,使別以藥敷之,日一易,易時旋去黑爛,月餘乃平。丹溪曰:癰疽之發,或因內有積熱,或因外寒而鬱內熱,若於始發之際,外灸以散其毒,治之早者,亦可移重就輕,轉深於淺。

白話文:

東垣曰:

剛開始感覺到背部發熱,快要化膿但還沒化膿,皮膚發紅腫痛,先用濕紙覆蓋在上面,觀察紙張先乾的地方,就是膿頭的位置。取一瓣大蒜,切成厚約三錢的片狀,放置在膿頭上,用大艾條灸之,灸三壯換一次蒜片。如果感到疼痛,就灸到不痛為止;如果原本不痛,就灸到疼痛為止。越早發現越早灸效果越好。

第一天、第二天灸十次,可以治愈十個膿頭;第三天、第四天灸六七次,可以治愈六七個膿頭;第五天、第六天灸三四次,可以治愈三四個膿頭。如果超過十天,就不宜再灸了。

假如有多個膿頭集中在一起,可以將大蒜研磨成膏狀,做成薄餅敷在膿頭上,用艾火聚燒,也能使膿頭消退。如果剛開始出現發紅腫痛,中間有像黃粟米一樣的膿頭,就可以取一瓣大蒜,去掉兩頭,只取中間部分,切成薄片,放在瘡頭上,用艾灸十四壯,最多灸至四十九壯。

《本事方》云:

有一個人四月患了背疽,治療了一個多月病情反而加重了。用艾灸在瘡頭上,從早上到晚上灸了150壯,直到感覺到疼痛才停止。第二天,用鑷子去除黑色的痂皮,膿液流出,不痛了。再用其他藥物敷在傷口上,每天換藥一次,每次換藥時都去除黑色腐爛的組織,一個多月後傷口才痊癒。

丹溪曰:

癰疽的發生,可能是由於體內積熱,也可能是由於外寒入侵而導致體內熱氣鬱結。如果在疾病剛開始的時候,用艾灸外散毒氣,治療得越早,越能減輕病情,使病情由重轉輕,由深轉淺。

(《元戎》云: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,自內而出者宜灸,外入者托之而不內,內出者接之而令外,故經云,陷者灸之。)

白話文:

《元戎》說:從外面進入的傷口不宜使用灸法,從內部冒出的病狀適合使用灸法。從外部進入的傷口只需防止其向內擴散,從內部冒出的則需促使其向外排出,所以經文中說,凹陷性的病灶可以使用灸法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