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九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九 (1)

1. 養血潤燥劑

(虞氏)生血潤膚飲,治燥證。皮膚坼裂,手足枯燥,搔之屑起,血出痛楚,十指甲厚,反而莫能搔癢;又或歲金太過,或秋深燥金用事,久晴不雨,皆為燥,並患燥病,服悉愈。

川當歸(酒洗),生地黃(同上),熟地黃,黃芩(一錢),天門冬(錢半),麥門冬(一錢),五味子(九粒),黃耆(一錢),栝蔞仁(五分),桃仁泥(五分),酒紅花(一分),升麻(二分),

上水二盞,煎一盞,食後溫服。如大便結燥,加麻仁、郁李仁(各一錢),

(東垣)導滯通幽湯,治大便結燥,幽門不通,上衝吸門不開,噎塞不便,氣不得下。治在幽門,以辛潤之。

當歸,生地黃,桃仁(各一錢,另研),紅花(三分),升麻,熟地黃(各五分),炙甘草(三分),

上水煎,調檳榔末五分服。加大黃名當歸潤燥湯。

(《元戎》)桃仁四物湯,治血澀秘結不通。

桃仁,當歸,川芎,生地黃,白芍藥,大黃(各等分),

上水煎或丸服俱可。

(《拔萃》)六味地黃丸,治下焦燥熱,小便短數,陰虛火旺,燥熱勞瘦,並治。

(丹溪)大補陰丸,治燥熱。(二方並見火門。)

清氣化痰生津甘露丸,治咽乾,燥渴,多痰而咳。

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同上),橘皮(鹽水拌),天花粉(各二兩),人參(一兩),知母(鹽水炒一兩二錢),枯梗(一兩),粉草(五錢),

(《臞仙》)瓊脂膏,治血虛皮膚枯燥,消渴等證。

生地黃(鮮者二十斤洗淨,細搗取真汁去渣),鹿角膠,真酥油(各一斤),白砂蜜(二斤,煎一、二沸,掠去面上末),生薑(二兩,搗取真汁)

先以文武火熬地黃汁數沸,以絹濾,取淨汁,又煎二十沸,下鹿角膠,次下酥油及蜜,同煎良久。候棝如餳,以瓷器取貯,每服二、三匙,空心溫酒調下。

瓊玉膏,治證同前及肺熱咳嗽,燥甚。(方見咳嗽門。)

天門冬膏,治血虛肺燥,皮膚坼裂及肺痿咳血。

天門冬(鮮者不拘多少)

上洗淨,去皮心細搗絞取汁,澄清以布濾去渣,用砂鍋慢火熬成膏。每用一、二匙,空心溫酒調下。

地仙膏,治諸燥證。

山藥(一斤為末),杏仁(一升去皮尖),牛乳(二升)

上以杏仁搗細,入牛乳、山藥,拌勻絞汁。用新甕瓶密封,重湯煮一日。每服一、二匙,空心溫酒或湯下。

(《證治》),活血潤燥生津飲

麥門冬,天門冬,生地黃,熟地黃,天花粉,當歸,栝蔞仁,麻仁泥,粉草(各等分),

上咀,水煎溫服。

白話文:

養血潤燥劑

(虞氏)生血潤膚飲,治療因乾燥引起的疾病。像是皮膚乾裂,手腳乾燥,搔抓後出現皮屑,甚至出血疼痛,手指甲變厚,反而無法止癢;也可能是因為天氣過於乾燥,或秋季過於乾燥,長期晴朗無雨等情況,都屬於乾燥,這些情況引起的疾病,服用此方都能治癒。

藥材包含: 川當歸(用酒洗過),生地黃(也用酒洗過),熟地黃,黃芩(一錢),天門冬(一錢半),麥門冬(一錢),五味子(九粒),黃耆(一錢),栝蔞仁(五分),桃仁泥(五分),酒紅花(一分),升麻(二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煮成一碗,飯後溫服。如果大便乾燥,可以加入麻仁、郁李仁(各一錢)。

(東垣)導滯通幽湯,治療大便乾燥,幽門不通暢,導致胃氣上逆,無法正常吞嚥,氣機無法向下運行。這個方劑主要針對幽門問題,用辛溫潤燥的藥材來治療。

藥材包含: 當歸,生地黃,桃仁(各一錢,另外研磨),紅花(三分),升麻,熟地黃(各五分),炙甘草(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,調入檳榔末五分服用。如果加入大黃,就叫做當歸潤燥湯。

(《元戎》)桃仁四物湯,治療血瘀導致的大便不通。

藥材包含: 桃仁,當歸,川芎,生地黃,白芍藥,大黃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加水煎煮,或製成藥丸服用都可以。

(《拔萃》)六味地黃丸,治療下焦(指下半身)燥熱,小便量少次數多,陰虛火旺,因燥熱導致的消瘦,這些情況都可以治療。

(丹溪)大補陰丸,治療燥熱。(這兩個方子在火門篇都有詳細說明。)

清氣化痰生津甘露丸,治療咽喉乾燥,口渴,多痰咳嗽。

藥材包含: 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橘皮(用鹽水拌過),天花粉(各二兩),人參(一兩),知母(用鹽水炒過,一兩二錢),桔梗(一兩),甘草(五錢)。

(《臞仙》)瓊脂膏,治療因血虛引起的皮膚乾燥,以及消渴症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 生地黃(新鮮的二十斤,洗淨,搗爛取汁去渣),鹿角膠,真酥油(各一斤),白砂糖蜜(二斤,煎煮一、兩次,撈去浮沫),生薑(二兩,搗爛取汁)。

先用文火和武火熬煮生地黃汁,煮沸數次後,用絹布過濾,取清淨的汁液,再次煎煮二十次,加入鹿角膠,再加入酥油和蜂蜜,一起煎煮一段時間。等到變得像麥芽糖一樣濃稠時,用瓷器裝起來保存。每次服用兩、三匙,空腹用溫酒調服。

瓊玉膏,治療與瓊脂膏相同的病症,以及肺熱咳嗽,乾燥嚴重的情況。(方子在咳嗽門篇有詳細說明。)

天門冬膏,治療因血虛引起的肺燥,皮膚乾裂,以及肺痿(肺部萎縮)引起的咳血。

藥材包含: 天門冬(新鮮的,不限量)。

將以上藥材洗淨,去皮去心,搗爛絞汁,澄清後用布過濾去渣,用砂鍋小火熬製成膏狀。每次服用一、二匙,空腹用溫酒調服。

地仙膏,治療各種乾燥引起的疾病。

藥材包含: 山藥(一斤,磨成粉),杏仁(一升,去皮尖),牛奶(二升)。

將杏仁搗爛,加入牛奶和山藥粉,攪拌均勻後絞汁。用新的甕密封起來,隔水加熱煮一天。每次服用一、二匙,空腹用溫酒或湯送服。

(《證治》)活血潤燥生津飲

藥材包含: 麥門冬,天門冬,生地黃,熟地黃,天花粉,當歸,栝蔞仁,麻仁泥,甘草(各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稍微切碎,加水煎煮後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