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 (5)

1. 癰生源於臟腑

五臟菀熟,癰發六腑。(菀,積也;熟,熱也。五臟積熱,六腑受之,陽熱相搏,熱之所過則為癰也。此言五臟積熱,六腑受生。)

六腑不和,留給為癰。(六腑屬陽而主氣,肌肉上為陽脈,邪氣遊於六腑,則肌肉上之脈不和,邪氣停留肌膚,結聚而為癰腫矣。)

2. 辨臟腑內癰

中府隱隱痛者,肺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肺癰。

巨闕隱隱痛者,心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心癰。

期門隱隱痛者,肝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肝癰。

章門隱隱痛者,脾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脾癰。

京門隱隱痛者,腎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腎癰。

中脘隱隱痛者,胃疽。其上肉微起者,胃癰。

天樞隱隱痛,大腸疽。其上肉微起,大腸癰。

丹田隱隱痛,三焦疽。其上肉微起,三焦癰。

關元隱隱痛,小腸疽。其上肉微起,小腸癰。

3. 明瘡瘍本末

今富貴之人,飲食肥甘,日久太過,其氣味俱厚之物,乃陰中之物,不能走空竅,先行陽道,反行陰道,逆於肉理,則濕氣大勝,子(土)能令母(火)實,火乃大旺。熱濕既盛,必來克腎,若雜以不順,必損其真水腎。腎既受邪,積久水泛,水泛則從濕熱之化而上行,其瘡多出背、出腦,此為大疔之最重也。

若毒氣行於肺或脾胃之部分,毒之次也。若出於他經,又其次也。濕熱之毒所止處,無不潰爛,故經曰:膏梁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。如持虛器以授物,物無不受,故治大疔之法,必當瀉其榮氣。以標本言之,先受病為本,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,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。

4. 陰滯於陽為疽陽滯於陰為癱

癰疽因陰陽相滯而生。蓋氣,陽也;血,陰也。血行脈內,氣行脈外,相併周流。寒與濕搏之,則凝泣行遲為不及,熱與火搏之,則沸騰行速為太過。氣得邪而鬱,則津液稠黏,為痰為飲,積久,滲入脈中,血為之濁,此陰滯於陽也。血得邪而鬱,隧道阻隔,或溢或結,積久,滲出脈外,氣為之亂,此陽滯於陰也。

病皆由此,不特癰疽。陽滯於陰,謂陽盛而滯其陰,脈則浮洪弦數。滯於陽,謂陰弱而滯其陽,脈則沉弱細澀。陽滯以寒治之,陰滯以熱治之。

5. 汗之則瘡已

經曰:汗之則瘡已。此治癰疽之大法也。又曰:營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。凡瘡瘍,皆因營衛鬱結於經絡,而遂成癰腫潰爛。大抵始初宜用發散疏通,如活命散奪命丹之屬,汗之,以疏泄營衛之邪毒,即大勢自衰,然後細分治理,清涼解利,和氣行血,必不至於危殆而不可救也。

6. 瘡疽分三治

潔古云:瘡瘍者,火之屬,須分內外以治其本。經曰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其源在裡,發於表也;受如持虛,言內結而發諸外,皆是從虛而出也。假如太陽經虛,從鬢而出,陽明經虛,從髭而出,督脈經虛,從腦而出。經曰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,其源在外,盛則內行也。

若脈沉實,當先疏通以絕其源,若脈浮大,當先托裡以防邪氣侵內。又有內外之中者,邪氣至盛,遏絕經絡,故發癰腫。經曰: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是也,此因失托裡,及失疏通,及失和榮衛而然也。治瘡大要,須明托裡、疏通、行榮衛三法。托裡者,治其外之內也。

疏通者,治其內之外也。行榮衛者,治其中也。內之外者,其脈沉實,發熱煩躁,外無焮赤,痛深在內,邪氣沉於裡也,故先疏通以絕其源,如內疏黃連湯是也。外之內者,其脈浮數,焮腫在外,形證外顯,恐邪氣極則肉行,或汗,或先托裡,以防入內,如荊防敗毒散內托復煎散是也。

內外之中者,外無焮惡之氣,內則臟腑宣通,知其在經,當和榮衛,如當歸黃耆湯、東垣白芷升麻湯是也。用此三法,雖未全瘥,必無變證,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。其汗下和解之間,又有外治之次第,詳見天容穴疔瘡條。

7. 瘡瘍灸法總論

《精要》曰:瘡瘍灸法,有回生之功。大凡針灸,若未潰,則拔引郁毒,已潰,則補接陽氣,祛散寒邪,瘡口自臺,其功甚大。瘡瘍在外者,引而拔之,在內者,疏而下之。若毒氣鬱結,氣血凝聚,輕者或可藥散,重者藥無全功。東垣云:若不針烙,則毒氣無從而散,膿瘀無從而泄,過時不烙,反攻於內。

故治毒者,必用隔蒜灸,舍是而用苦寒之劑,其壯實內有火者或可,彼怯弱氣寒,未有不敗者也。又有毒氣沉伏,或年高氣弱,若服克伐之劑,氣血愈虛,膿因不潰,必假火力以成功。

凡疔毒痛甚者,則灸至不痛;不痛者,灸至痛,亦無不愈。中虛者,不灸而服毒藥,則瘡毒未除,中氣先傷,未有不敗者也。李氏云:治疽之法,著艾勝於用藥,緣熱毒中隔,內外不通,不發泄則不解散。又有處貧居僻,一時無藥,用灸尤便。大概用蒜取其散毒有力,著艾炷多者,取其火力透也,如法灸之。

瘡發膿潰,繼以神異膏貼之,不日而安。一則瘡不開大,二則內肉不潰,三則瘡口易合,見效甚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