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十 (1)

1. 外科引

世醫號外科為易治,不過敗毒敷貼而已,一切表裡、輕重、虛實、攻補,弗之審察,其不誤人也幾希。前代雖有外科等書,亦不深著明切。自薛新甫氏《心法》《發揮》,及汪省之氏《理例》等書一出,然後集外科者頗知本源,由內而外,發表攻裡,虛補實瀉,各有條綱,則有辨之而未詳盡也。甫集二氏之要領,附於《醫統》,俾業是者以為考據之便云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的醫生們把外科看成容易治療的科別,認為只要敷貼藥物就能解決,對於疾病的表裡、輕重、虛實、攻補等方面,並沒有仔細審察,因此治病失誤的機率很高。過去雖然也有外科醫書,但內容不夠深入且不夠明晰。直到薛新甫先生的《心法》、《發揮》和汪省之先生的《理例》等書問世之後,才讓外科醫生們真正了解了外科的根本原理,知道從內而外,運用發表、攻裡、虛補、實瀉等方法,各有所用,都有明確的規律。但即使如此,還是有一些細節沒有完全講清楚。因此我將兩位先生的精華內容整理彙集,並附於《醫統》之中,方便學習外科的醫者們作為參考。

2. 癰疽敘論

外科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,變故生於頃刻,性命懸於毫芒故也。夫癰疽之名,雖有二十餘證,而其要有二,何則?陰陽二證而已。發於陽者,為癰、為火、為實;發於陰者,為疽、為郁、為虛。故陽發則皮薄、色赤、腫高,多有椒眼數十而痛淺;陰發則皮厚、色淡、腫硬,狀如頑膚,隱木而痛深。

又有陽中之陰,似熱而非熱,雖腫而實虛,若亦而不燥,欲痛而無膿,既浮而復消,外盛而內腐;陰中之陽,似冷而非冷,不腫而實,赤微而燥,有膿而痛,外雖不盛,而內實煩悶。陽中之陰,其人多肥,肉緊而內虛;陰中之陽,其人多瘦,肉緩而內實。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,草醫涼劑之過也,陰變而為陽者,大方熱藥之驟也。

白話文:

外科的癰疽,在各種疾病中是最緊急的,因為變化瞬息萬變,性命攸關。雖然癰疽的症狀有二十多種,但主要分為兩種,就是陰陽兩證。陽證表現為癰、火、實,發於陽氣,皮膚薄、顏色紅、腫脹高,多有像胡椒一樣的膿點,疼痛較淺;陰證表現為疽、郁、虛,發於陰氣,皮膚厚、顏色淡、腫脹堅硬,像頑固的皮革,隱隱作痛,疼痛較深。

還有陽證中的陰證,看似熱卻不熱,雖然腫脹但實際上虛弱,像是要發熱卻不燥熱,想要疼痛卻沒有膿,既浮腫又消退,外盛而內腐;陰證中的陽證,看似冷卻不冷,不腫脹但實質堅硬,微微發紅且乾燥,有膿且疼痛,外觀不盛,但內部實質煩悶。陽證中的陰證,患者多為肥胖,肉體緊實但內虛;陰證中的陽證,患者多為瘦弱,肉體鬆軟但內實。

另外,陽證轉變為陰證,是草醫過度使用涼性藥物的結果;陰證轉變為陽證,是大夫過於急躁地使用熱性藥物的結果。

然陽變陰者,其證多,猶可返於陽,故多生;陰變而陽者,其證少,不能復為陽矣,故多死。然間有生者,此醫偶合於法,百中得一耳。所謂發者,積於中而發於外也。大抵人之一身皆本於五臟,五臟之氣皆本於胃氣,胃氣為五臟之根本。故胃受谷,脾化之以生氣,脾主肌肉,胃氣傳五臟,而行血脈,以經絡一身而晝夜一周。

雖癰疽有虛實寒熱,皆由氣鬱而成。其因有三:內因,外因,不內外因。內因候於人迎,人迎者,左關是也。(人迎指左關,誤也。內因當候於胃脈之人迎。胃為五臟六腑之源,故主內因也。)外因候於氣口,氣口者,右關是也。(以氣口專指右關,誤也。兩手皆為氣口,經曰:氣口者,太陰也。

白話文:

陽氣轉化為陰氣的病症比較多,而且還有機會恢復陽氣,所以患者多能活下來;陰氣轉化為陽氣的病症較少,也很難再恢復陽氣,因此患者大多會死亡。偶爾有活下來的,都是醫生碰巧運用正確的方法,百中只得其一而已。所謂的發病,是指病邪積聚在體內,最終從體內發散到體外。總的來說,人體的各個部位都源於五臟,五臟之氣都源於胃氣,胃氣是五臟的根本。因此,胃部吸收食物,脾臟將其化為精氣,脾臟主管肌肉,胃氣傳輸到五臟,並運行於血脈,經由經絡遍布全身,晝夜不停地循環。

無論是癰疽是虛是實、是寒是熱,都是由於氣機鬱滯所致。其原因有三個:內因、外因、不內外因。內因要觀察人迎脈,人迎脈就是左關脈。(這裡說人迎脈是左關脈,是錯誤的,內因應該觀察胃脈的人迎脈。因為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,所以主管內因。)外因要觀察氣口脈,氣口脈就是右關脈。(這裡說氣口脈專指右關脈,也是錯誤的,兩手都有氣口脈,經書上說:氣口脈就是太陰脈。)

太陰肺司皮毛腠理,故以外因候氣口明矣。)人迎、氣口脈和平,則為不內不外因也。其源有五:一、天行時氣,二、七情內郁,三、體虛外感,四、身熱搏於風冷,五、食炙爆、飲酒、服丹石等熱毒。以此五者為邪氣,鬱於胃中,胃氣盛而體實,則邪氣相搏而流注於經絡,澀於所滯血脈,會聚壅結而成癰。胃氣弱而體虛,則邪氣盛而宿於經絡,凝滯留積,血脈不朝,內腐而成疽。

故曰:外形如粟,中可容谷;外貌如錢,里可養拳。惡毒膿管,寸長深滿;膿血膠黏,用藥可痊。臭穢無絲,血敗氣衰;陽絕陰盛,神仙難醫。醫之用,當酌其宜,量人虛實,察病冷熱,推其所因,究其所原,而後治之。治內外相應,不可一概而施治矣。如病發於陽而極熱,則當有順其氣,勻其血,氣順則邪毒宣通而不滯,血勻則血脈流動而自散。蓋氣為陽,血為陰,陰陽調和,病者自安。

白話文:

肺主皮毛,因此外在因素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從呼吸、皮膚等部位表現出來。如果人迎脈和氣口脈都平穩,就說明病因既非內因也非外因。引起癰疽的病因主要有五種:一是流行性疾病,二是七情鬱結,三是體虛外感,四是身體發熱遭遇風寒,五是食用辛辣炙爆食物、飲酒、服用丹石等導致的熱毒。這五種因素造成的邪氣會鬱積在胃中,如果胃氣旺盛,身體強壯,邪氣就會與正氣相搏,流注到經絡,阻礙血脈運行,最終形成癰。如果胃氣虛弱,身體虛弱,邪氣就會在經絡中停留,凝結積聚,血脈不通,導致內部腐爛而形成疽。

所以說,癰的外部形狀像小米粒,裡面可以裝下穀物;疽的外部形狀像銅錢,裡面可以容納拳頭。癰疽的膿管惡臭,長度可達一寸,膿血粘稠,用藥可以治癒。如果膿血臭穢,沒有絲狀物,說明血氣敗壞,陽氣衰竭,陰氣盛極,即使神仙也難治。治療癰疽時,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,考慮病人體質虛實,辨別病情寒熱,推測病因,追溯病源,才能對症下藥。治療內外相應,不可一概而論。如果病症表現為陽氣盛極,十分熱烈,就要順氣活血,讓氣血暢通,邪氣就能宣泄散發,不會停滯,血脈流動,自然就能消散。因為氣屬陽,血屬陰,陰陽調和,病人才會好轉。

外則用涼藥而觸之,熱盛則氣得涼而易散,不散則熱已痿而血凝於涼,此陽變而陰之漸,乃壞爛之根也。急以溫涼以治,解其外,攻四圍之血路,出其中間已成之膿毒,然後依法以收其功也。

如病發於陰而極冷,則內用平補之藥,以宣其氣,滋其血,助其元陽,健其脾胃,待其飲食進,精神回,然後順氣勻血如常法;外用熱藥以朝會一身之氣血,回死肌,拔毒氣,然後用溫藥以散之。其極冷者,或又為涼藥所誤,不得已用三建而回陽,則病必旁出再作,方為佳,此陰變為陽之候,更生之兆也。若內陽不回,外證不見,是為獨陽絕陰,不可為矣。

蓋陽者氣也,陰者血也。陽動則陰隨,氣運則血行;氣不運則血死,血死則肌死,肌死則病死矣。冷證則用熱藥者,不過行氣血也,氣血遇熱則行,涼則止也。雖然,冷熱之藥用之固妙,尤當先乳香、豆粉救其心,護其膜。蓋心為一身之膜;為五臟之囊槖,病之初發,毒必上攻心胞絡,故先嘔逆而後癰疽,或先癰疽而後嘔者。胞絡根於心者,苟治之不早,則心主受毒,神無守舍,元氣昏瞑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症表現在外,可以用涼藥治療,熱盛的情況下,氣遇涼則容易散開,如果散不開,熱氣就會消退,血就會凝結在涼處,這是陽氣轉變成陰氣的徵兆,也是潰爛的根源。要趕緊用溫涼藥治療,解除表面的病症,疏通周圍的血路,排出已經形成的膿毒,然後再依法收功。

如果病症發作於陰分,並且極度寒冷,就要內服平補的藥物,宣通氣機,滋養血液,幫助元陽,健運脾胃,等到病人食慾恢復,精神回升,再按照常法調理氣血;外用熱藥,匯聚全身的氣血,回生死肉,拔除毒氣,然後再用溫藥散之。極度寒冷的病人,有時會被涼藥誤治,不得已才用三建湯回陽,這樣病症往往會轉移到其他部位重新發作,反而是好的,這是陰氣轉化為陽氣的徵兆,是病症復生的預兆。如果內裡的陽氣不回升,外在的症狀也不見,那就是獨陽絕陰,不可救治了。

總之,陽氣就是氣,陰氣就是血。陽氣運動,陰氣就隨之而動,氣機運行,血液就會流動;氣機不運,血液就會停滯,血液停滯,肌肉就會死亡,肌肉死亡,病就會死亡。冷症用熱藥,不過是為了流通氣血,氣血遇熱則行,遇涼則止。雖然冷熱藥物的應用很微妙,但更應該先用乳香和豆粉救治心臟,保護心包。因為心臟是全身的膜,是五臟的囊袋,疾病剛開始的時候,毒素必定會向上攻襲心包絡,所以病人會先嘔吐,然後長癰疽,或者先長癰疽,然後嘔吐。心包絡根源於心,如果不及時治療,心臟就會受到毒素的侵害,神氣無所依附,元氣就會昏迷了。

病之初發,毒沁膀胱、肌肉,苟治之不早,則毒氣透膜,膜透則元氣泄,臟腑失養,精神枯槁,脈壞絕矣。故病至盛而生者,內見五臟而膜完全者也,亦有至微而死者,肌肉未潰而膜先透者也。此救心護膜所以為第一義歟!是方乃遇神仙秘授,神聖工巧,不可具述,寶之,寶之!(《青囊書》)

白話文:

疾病剛開始時,毒氣侵入膀胱和肌肉,如果不及時治療,毒氣就會穿透皮膚,皮膚一旦被穿透,元氣就會外泄,臟腑得不到滋養,精神萎靡,脈象衰微,最終就會死亡。所以,即使病況嚴重,但只要五臟完好,皮膚沒有被穿透,就還有活命的機會。但也有人病情輕微卻喪命,是因為肌肉還沒潰爛,但皮膚卻先被穿透了。因此,保護心臟、護衛皮膚是治療疾病的首要原則!此方乃得自神仙秘傳,神妙莫測,不能詳細說明,珍之,珍之!

3. 癰疽條論

《聖惠方》云:癰疽何以別之?然:五臟不調則致癰;久患消渴之證,亦多發癰疽之疾;飲食不節,喜怒不常,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榮衛不和,則血澀不行,血澀不行,則衛氣不通,而熱相搏,乃發為癰疽,故生大熱,甚則肉腐為膿。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,骨髓不為焦枯,五常不為傷損,下陷肌膚,骨髓傷損,內連五臟,血氣枯竭。當其病下陷,筋骨良肉無餘。

癰疽之生,有內有外,內則生於胸腹臟腑之間,外則生於膚腠肌肉之表。凡此二毒,發無定處而有常名。夫癰之本者,死於血老不作汗,內陳不脫垢,蒸氣不能外達,留積而成熱所為也。

夫癰疽疔毒,膿水之成,非天降,非地出,蓋積熱之所成也。夫保全性命者,謁醫於無傷,防萌於未形,理之未成,是謂朝覺夕理。然而發有多端,感動不一,為瘡、為癤、為疔、為癰、為疽,初覺小勢,須懷大怖,時人輕之,誤死者眾。

白話文:

《聖惠方》中提到,癰疽的辨別在於:五臟失調会导致痈的形成;长期患有消渴症的人也容易患上痈疽;饮食不节、喜怒无常,导致阴气不足、阳气过盛,气血运行不畅,热邪交搏,就会引发痈疽。痈疽初期会有发热症状,严重时肉会腐烂化脓。但如果只局限于皮肤表层,没有深入骨髓,五脏也不会受到损伤。一旦痈疽深入骨髓,就会损伤筋骨,导致血气枯竭,最终筋骨血肉无存。

痈疽的发生,既有内因也有外因,内因是由于胸腹脏腑之间的病变,外因则是皮肤肌肉表面的病变。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痈疽,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命名。痈的根本原因在于血气运行不畅,汗液无法排出,体内积热无法散出,最终形成痈。

痈疽疔毒的脓水形成,并非天降或地出,而是体内积热所致。想要保全性命,就要在疾病尚未发作时就寻求医治,及时预防,未病先治,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。但痈疽的症状多种多样,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,包括疮、癤、疔、痈、疽等。即使初期症状轻微,也要重视,不可掉以轻心,否则容易延误治疗,导致死亡。

夫癰疽初生,其患至微,人多不以為然,宜速療治。熱發於皮膚之間,是以浮腫、根小,至大不過一二寸,為癰也。大府積熱,騰出於外內之間,其發暴,盛腫,皮光軟,侵展廣大。為癰疽,有虛有實,虛則補之,實則瀉之。有實熱者易療,虛寒邪熱者難治。腫起堅硬、膿稠為實;腫下軟慢、膿清者為虛。

蓋病多有方法而無次序,臨時倉惶,何能辨治?多誤致斃也。

夫治癰疽者同夫暴厥之疾,有是傷必為患。然而發癰疽宜乎急治者,有發於喉、舌、頭、面、腦項之間,肩背、胸膈、乳奶之上,生此險處,皆為大毒,朝覺夕理,或可獲痊。或不遇良醫,自復明此,兼使常醫治之,得痊幸矣。人多不知為急,慢其始初,延及勢大,毒成難救,以此傷生者多矣。

白話文:

癰疽剛開始出現時,症狀非常輕微,很多人不以為意,應該要及早治療。熱氣在皮膚之間發作,因此腫脹範圍小、根部淺,最大不過一兩寸,這就是癰。熱氣在內臟積聚,向外蔓延到皮膚之間,發病急劇、腫脹厲害、皮膚光滑柔軟、範圍廣泛,這就是疽。癰疽有虛實之分,虛者要補,實者要瀉。實熱者容易治療,虛寒邪熱者難以治癒。腫塊堅硬、膿液稠厚是實證;腫塊柔軟、膿液稀薄是虛證。

疾病大多有治療方法,但沒有明確的順序,臨時慌亂,如何能辨別治療呢?很多人都因此誤治而死亡。

治療癰疽就像治療暴厥一樣,有這個傷害就一定會生病。然而,癰疽發病應該要立即治療,因為如果在喉嚨、舌頭、頭部、臉部、腦後、肩膀背部、胸部、乳房等部位出現癰疽,都是非常危險的,早上發現,晚上就應該要治療,才有可能痊癒。如果沒有遇到好的醫生,自己也了解這個道理,同時請一般的醫生治療,幸運的話也可以痊癒。很多人不知道要急著治療,一開始怠慢,拖到病情嚴重,毒素蔓延就難以救治,因此喪命的人很多。

凡療癰疽,如救火拯溺、追奔逐賊之類,若不速療,必為大禍。然癰疽所發有三等:腫高而軟者,發於血脈;腫低而堅者,發於骨肉;皮色不變者,發於骨髓。瘡淺者欲在薄處,瘡深者欲在厚處也。

癰疽腫大,按乃痛者,膿深;小,按便痛者,膿淺。所按之處不復者,無膿,必清水也;按之即復者,有膿也。發腫都軟者,血瘤也,非癰也;發腫日漸增長,而不大熱,時時牽痛者,氣瘤也。謂氣結為腫,久久不消,亦成癰疽疔毒,此是氣塞所為也。留積既久,潰肉腐膿,因人盛衰,因病變異而施治之,斯能痊也。

白話文:

治療癰疽就像救火、救溺、追捕盜賊一樣,必須迅速處理,否則後果嚴重。癰疽的發生有輕重之分:腫起高而軟的,是血脈引起的;腫起低而硬的,是骨肉引起的;皮膚顏色沒變的,是骨髓引起的。瘡瘍淺的,要選在薄的地方治療,瘡瘍深的,要選在厚的地方治療。

癰疽腫大,按壓疼痛的,膿液深;腫小,按壓就痛的,膿液淺。按壓的地方按下去不恢復的,沒有膿,一定是清水;按壓下去馬上恢復的,就有膿。腫起全部軟的,是血瘤,不是癰疽;腫起逐漸增大,但不發熱,時常牽扯疼痛的,是氣瘤。所謂氣結導致腫起,久久不消,也會形成癰疽疔毒,這是氣滯造成的。積累久了,就會潰爛腐膿,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、病情變化來進行治療,才能治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