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七十九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十九 (6)

1. 易簡諸方

一方:,治刀斧傷打撲傷,用夏枯草口嚼爛,盦上即愈。

一方:,以白芨末敷之愈,金瘡合口甚效。

一方:,收金瘡口,以雞內金焙乾為末,敷之立止。

蠶蛾散:,治刀斧傷,止血定痛生肌。晚蠶蛾不以多少為細末,每用乾摻於瘡上,以綿裹不須再動,一止便可。

一方:,治金瘡血出不止,亦治疳瘡。五倍子生研為末乾摻上,血止而不腫痛。

一方:,治金瘡傷損血出,用臘月生牛膽入石灰末,懸透風處,候乾為末,用敷金瘡,血止而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刀斧傷和打撲傷,可以將夏枯草嚼爛,敷在傷口上,就能痊癒。

用白芨粉末敷在傷口上,可以癒合金瘡,效果顯著。

治療金瘡,可以用雞內金烘乾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,就能立即止血。

蠶蛾散可以用來治療刀斧傷,止血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將晚蠶蛾研磨成細粉,不用管多少,敷在傷口上,用棉布包裹,不要再動,止血後就可以。

治療金瘡出血不止,以及疳瘡,可以用生五倍子研磨成粉末,敷在傷口上,就能止血,而且不會腫痛。

治療金瘡傷損出血,可以用臘月生的牛膽加入石灰粉,懸掛在通風的地方,等乾了研磨成粉末,敷在金瘡上,就能止血癒合。

一方:,治金瘡諸傷,瘀血不散。用野苧葉捶爛塗傷處即散血。如瘀血入腹,用順流水擂葉去渣服,即通瘀血化為水。此藥於四、五月收之,秋後無矣。

一方:,治箭頭刀刃中在咽喉、胸膈不得出,及針刺入肉不出者。螻蛄蟲即土狗乾者,濃煎汁滴上三五度,箭頭自出。又方細嚼杏仁塗之亦出。

一方:,用白芨末、石膏火煅共研勻,干敷金瘡,收口極速。

一方:,五月五日採青蒿,多多搗汁,和石灰或爛搗同灰和作糰子,陰乾收藏,用時旋研末摻。

白話文:

將野苧葉搗爛敷在傷口處,可以散瘀止血。如果瘀血進入腹內,將野苧葉用流水研磨去渣服用,可以通暢瘀血,使之化為水。野苧葉要在四、五月收取,秋後就沒有了。

用土狗乾(螻蛄蟲)煎汁滴在傷口上,可以使卡在咽喉、胸膈的箭頭刀刃或刺入肉中的針頭自行出來。另外,也可以將杏仁細嚼塗抹在傷口上,也能使異物脫出。

將白芨粉和火煅過的石膏一起研磨成粉,敷在傷口上,可以迅速癒合。

在五月五日採集青蒿,將其搗碎取汁,混合石灰或將青蒿搗爛後與石灰混合製成團狀,陰乾儲存,使用時研磨成粉撒在傷口上。

一方:,止血定痛,石灰、韭菜共搗作餅,干為末敷諸傷,血痛隨止。此藥軍中人多用之,取簡而效。

鼠肉末酒出箭頭:,用大雄鼠一枚,取精肉薄切,焙為末,每服二錢,熱酒調下。若覺箭瘡癢忍之,少時箭頭自出。

孫真人方:,治金瘡未愈而交合,血出不止。取本婦人衣帶二寸燒灰為末,水調服。

白話文:

一方:用於止血定痛,將石灰與韭菜一起搗成餅狀,晾乾後研成粉末,敷在傷口上,能立即止血止痛。這種藥在軍隊中常被人使用,因為簡單且有效。

用鼠肉末配酒取出箭頭:取一隻大雄鼠,剝取其精肉切成薄片,烘培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熱酒送服。如果感覺到箭傷處癢,要忍耐一下,不久後箭頭會自行排出。

孫真人的藥方:用於治療金屬創傷未癒合時進行性行為導致出血不止的情況。取該婦女的衣帶兩寸,燒成灰後研成末,用水調和後服下。

2. 藥方

炙柏散,治湯火傷。

黃柏(去皮淨用臘月豬膽汁塗,炭火炙焦色,研末敷。)

赤石脂散,治湯火傷,肉赤爛痛。

赤石脂,寒水石,大黃(各等分)

上為末,新汲水調塗。

當歸膏,治湯火傷初起,泡漿熱毒,焮赤疼痛,毒氣壅盛,腐化成膿。此膏斂口生肌,拔毒止痛。

白話文:

炙柏散用來治療燙傷或火傷,方法是用黃柏去皮後,在臘月用豬膽汁塗抹,再用炭火炙烤至焦黑,研成粉末敷在傷處。赤石脂散則用來治療燙傷或火傷,傷口發紅、潰爛疼痛,由赤石脂、寒水石、大黃等分研磨成粉末,用新鮮的水調和敷於傷處。當歸膏用來治療燙傷或火傷初期,傷口起泡、熱毒蔓延、紅腫疼痛,毒氣阻塞,腐爛化膿,此膏能收口生肌、拔毒止痛。

當歸,黃蠟(各一兩),麻油(四兩)

先將油煎當歸焦黑,去渣淨,次入蠟急攪之,放冷入瓷缽內,用時以帛攤貼。

(《澹寮》)四黃散,治湯火傷,發泡疼痛。

黃連,黃柏,黃芩,大黃,白芨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水調成膏,以雞翎時塗瘡上。

又方,用螺螄殼多年枯白,煅為粉,瘡破乾摻之,不破用清油調敷之效。

白話文:

取當歸、黃蠟各一兩,麻油四兩。先將油煎當歸至焦黑,去除渣滓,再加入黃蠟快速攪拌,放涼後裝入瓷器中備用。使用時,用布沾取藥膏敷於患處。此方名為四黃散,可治療燙傷、火傷引起的起泡疼痛。另外,取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大黃、白芨等量,研成細末,用水調成膏狀,用雞毛經常塗抹患處。也有方法是用多年枯白螺螄殼煅成粉末,傷口破裂後撒上粉末,未破裂則用清油調敷,都有療效。

治湯火傷,未成瘡者,小麥(炒黑為度,研為細末,加入半膩粉,香油調塗。)

白話文:

治療燙傷或火傷,如果還未形成傷口,將小麥炒黑至一定程度,研磨成細末,加入一半的膩粉,用香油調和後塗敷。

3. 易簡諸方

經驗方:,治湯火傷至妙,劉寄奴為末,先以糯米湯雞翎掃瘡上,後將末摻上,不痛亦無痕。

又方:,以白芨末、白蘞末摻上,止痛生肌。

又方:,用石膏末油調敷愈。

又方:,慎火爛搗,搗如泥塗之效。此草一名掛壁青,高不上尺,青葉肥莖,江南人家以盆栽之置房上,諺云避火草,而且青翠也。

秘方:,治火傷用大蜂房,不拘多少,為末,少用片腦香油調搽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治療湯火灼傷非常有效。將劉寄奴研磨成粉末,先用糯米湯浸泡雞毛,輕輕刷洗傷口,然後將粉末撒在傷口上,就不會疼痛,也不會留下疤痕。

另一個方子是用白芨粉和白蘞粉混合後撒在傷口上,止痛生肌。

還有一個方子是用石膏粉和油調勻後敷在傷口上,可以治癒。

另一個方子是取慎火爛這種草,搗碎成泥狀塗抹在傷口上,效果很好。這種草又叫做掛壁青,高度不超過一尺,葉子呈青色,莖部肥厚。江南人家喜歡在屋頂上用盆栽種植它,民間諺語說它是避火草,而且它也十分青翠。

秘方是治療火傷用蜂房,數量不限,研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片腦和香油調和後塗抹。

又方:,扁柏葉為末,油調敷。一方以雞子清調尤妙。

又方:,黃葵花葉為末敷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法是,將扁柏葉磨成粉末,用油調和後敷上。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雞蛋清來調和扁柏葉粉末,效果更佳。

另外一個方法是,將黃葵的花葉磨成粉末,直接敷在患處。

4. 竹木簽刺門(藥方十二道)

梅師方:,治竹木刺入肉中不出,土牛膝莖搗爛塗之。

又方:,用烏羊糞研爛,水調塗之,或割象於屑津塗之,其刺頭出,用指甲摘出。

又方:,嚼白梅肉敷之。

又方:,用鹿角燒末,唾津和塗之自出。

桂蠟丸:,治惡刺入肉不出,用桂皮為末,以黃蠟溶化和桂末作丸,如豆大,遇與刺人一丸,置刺處,以濕紙五層扎定,用炭火炙蠟丸溶入肉刺內,其刺自出。無刺在內者,尤見速愈,妙。

白話文:

梅師方:

治療竹木刺入肉中拔不出來的方法:

  • **第一種方法:**取土牛膝莖,搗爛後塗在患處。
  • **第二種方法:**取烏羊糞研磨成粉末,用水調和後塗在患處,或用象牙屑的汁液塗抹,等到刺頭露出來後,用指甲將其摘除。
  • **第三種方法:**將白梅肉嚼碎敷在患處。
  • **第四種方法:**將鹿角燒成粉末,用唾液調和後塗在患處,刺就會自己出來。

桂蠟丸:

治療惡刺入肉中拔不出來的方法:

  • 將桂皮研磨成粉末,用黃蠟融化後與桂皮粉末混合,搓成如豆子般大小的丸子。
  • 刺入時,取一丸置於患處,用濕紙五層包裹固定,再用炭火炙烤蠟丸,使其融化滲入肉刺內,刺便會自動出來。
  • 若刺已不在肉內,此法更能快速痊癒,效果顯著。

又方:,治刺不出者,用蓖麻子研爛,以絹帛襯傷處,為後敷藥,時時看覷,若覺刺出,即拔之,恐藥太緊好肉努出也。

又方:,用豆豉嚼爛塗之,良。

又方:,用雙杏仁搗爛,以車脂和塗之即出。

又方:,治諸竹木及針刺入肉不出者,用生薑、橘皮、鹽等分,研為膏塗之自出。

松脂方:,治刺入肉痛悶,百理不瘥,松脂敷瘡上,以帛縛三五日,當有根出,不疼不癢,不覺自落。

白話文:

如果刺傷的東西卡在肉裡拔不出來,可以用蓖麻子研磨成泥,用絹帛墊在傷口上,再敷藥,要時常觀察,感覺刺要出來了就拔掉,避免藥敷得太緊,把肉擠出來。

也可以用豆豉嚼爛後塗在傷口上,效果不錯。

另外,可以用雙杏仁搗爛,和車脂混合塗抹,刺就會出來。

針對各種竹木或針刺入肉中拔不出來的情況,可以用生薑、橘皮、鹽等分研磨成膏狀塗抹,刺就會自己出來。

如果刺傷後疼痛難忍,久久不癒,可以用松脂敷在傷口上,用布包紮三五天,刺的根部就會自己冒出來,不再疼痛難忍,不知不覺就會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