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七十八 (2)
卷之七十八 (2)
1. 蛔蟲治法
《醫余》曰:蛔蟲九蟲之數,人腹中皆有之。小兒失乳而哺早或食甜過多,胃虛而熱,生蟲令人腹痛,噁心口吐清水,腹上青筋。用火煨使君子與食,以殼煎湯送下,甚妙。然世人多於臨臥服之,又無日分,多不驗。唯月初四,五里,五更而服之,至日午前蟲盡下,可用溫平和胃藥調理一二日。
凡蟲在腹中,月上旬頭向上,中旬橫之,下旬頭向下,故中旬、下旬用藥,則不入蟲口,所以不驗也。牛馬之生子,上旬生者,行在母前,中旬生者,並肩而行,下旬生者,後隨之。貓之食鼠亦然。天地自然之理,物皆由之而莫知之。
白話文:
《醫余》這本書說:蛔蟲是九種蟲的其中一種,人的肚子裡都有。小孩子如果太早斷奶,或是吃太多甜食,導致脾胃虛弱而產生熱,就會生蟲,使人肚子痛、噁心想吐出清水,肚子上還會出現青筋。可以用火烤過的使君子給病人吃,再用使君子的殼煎湯一起服用,效果非常好。但是現在的人大多在睡前吃,又沒有選時間,所以很多都沒效。只有在農曆初四、初五,清晨五更天的時候服用,到中午之前蟲就會全部排出,之後再用溫和的健胃藥調理一兩天就可以了。
通常蟲在肚子裡,上旬的時候頭部朝上,中旬的時候橫著,下旬的時候頭部朝下,所以如果在中旬或下旬用藥,藥就無法進入蟲的口中,因此效果不好。牛馬生下的小孩,上旬生的,會走在母親前面,中旬生的,會跟母親並肩走,下旬生的,會跟在母親後面。貓吃老鼠也是這樣。這是天地自然的道理,所有的生物都遵循這個道理,但人們卻不知道。
2. 應聲蟲
《泊宅編》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得奇疾,每語喉中必有物作聲相應。有道人教令誦《本草》藥名,至藍而默然,遂取藍捩汁而飲之。少頃,吐出肉塊長一寸余,人形悉具,自後無聲。
陳正敏《遯齋閒覽》載:楊勔勉中年得異疾,每發言應答,腹中有小聲效之,數年間其聲浸大。有道人見而驚曰:此應聲蟲也。久不治,延及妻子,宜讀《本草》,遇蟲不應者,當取服之。勔如言,讀至雷丸,蟲無聲,乃頓服之,遂愈。正敏後至長沙遇一丐者,亦有是疾,環而觀之甚眾,因教使服雷丸,丐者亦愈。
白話文:
永州通判廳的軍官毛景得了一種奇怪的病,每次他說話,喉嚨裡必定有個東西發出聲音回應他。有個道士教他念《本草》裡的藥名,念到「藍」這個字時,喉嚨裡就沒聲音了。於是就取藍草榨汁喝下去。過了一會兒,吐出一塊長一寸多的小肉塊,人形具備,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聲音了。
陳正敏的《遯齋閒覽》記載:楊勔勉中年時得了一種怪病,每次他說話或回答問題,肚子裡都會有個小小的聲音學他講話,經過幾年,那聲音越來越大。有個道士看到後很驚訝地說:「這是應聲蟲啊!如果久不醫治,可能會傳染給妻子兒女,應該要讀《本草》,遇到應聲蟲不跟著念的藥名,就把它吃下去。」楊勔勉照著做,念到「雷丸」時,肚子裡的蟲就沒聲音了,於是就立刻服用了雷丸,病就好了。後來,陳正敏到了長沙遇到一個乞丐,也有這種病,很多人圍觀,他就教那個乞丐服用雷丸,乞丐也因此痊癒了。
3. 誤吐酒蟲
《丁志》記齊州士曹席進孺招所親張彬秀才為館舍,彬嗜酒,每夜必置數升於床隅。一夕忘設,至夜半大渴,求之不可得,忿悶呼躁,俄頃嘔吐一物於地,旦起視之,見床下肉塊如肝而黃,上如蜂窠,猶微動,取酒沃之,唧唧有聲。始悟平生酒病根本,亟投諸火中。後遂不飲。
白話文:
《丁志》記載,齊州有個名叫席進孺的官吏,聘請他的親戚張彬秀才到家裡當老師。張彬很愛喝酒,每天晚上一定會在床邊放好幾升酒。有一天晚上,他忘了準備酒,到了半夜口渴難耐,卻怎麼也找不到酒,又氣又悶,焦躁不安。過了一會兒,他吐了一樣東西在地上。隔天早上起來一看,發現床下有個肉塊,像肝臟一樣呈現黃色,上面像蜂巢一樣,還微微蠕動著。他拿酒澆在肉塊上,肉塊發出唧唧的聲音。這時他才明白,原來自己長年喝酒的病根就在這裡,於是趕緊把肉塊丟到火中燒掉。之後,他就再也不喝酒了。
4. 柳子厚罵屍蟲
柳子厚《罵屍蟲》文云:人皆有三尸蟲,處之腹中,伺隱微失誤,輒籍記。日庚申,幸其人之昏睡,出讒於帝以求饗。以是人多謫過疾癘夭死。而醫經亦云:能與鬼靈相通,常接引外邪為患害。其發作之狀,或沉沉默默,不的知其所苦,而無處不惡,或腹痛脹急,或磥塊湧起,或攣引腰脊,或精神雜錯,症變多端,其病大同而小異。
白話文:
柳宗元寫的《罵屍蟲》這篇文章說:人體內都有三種屍蟲,牠們住在人的肚子裡,伺機記錄人細微的過錯。每到庚申日,牠們會趁人睡著時,跑到天帝那裡進讒言,藉此換取食物。因此很多人因此被貶官、生病、或早夭而死。醫學典籍也說:這些屍蟲能與鬼神相通,常常引來外來的邪氣,使人受到傷害。牠們發作時的症狀,有時會讓人默默沉靜,不知道哪裡不舒服,但全身都不對勁;有時會肚子痛、腹脹、感覺很急迫;有時會出現腫塊隆起;有時會牽引到腰部和脊椎,感到痙攣;有時會精神錯亂,症狀變化多端,雖然各種病症大致相同,但細微處卻有不同。
5. 下寸白蟲
《庚志》誌趙子山字景高,寓居邵武軍天王寺,苦寸白蟲為撓。醫者戒云:是疾當止酒。向以素所躭嗜,欲罷不能。一夕醉於外舍,歸已夜半,口乾舌燥,倉卒無湯飲,適廊廡下有甕水,月色下照,瑩然可掬,即酌而飲之,其甘如飴,連飲數酌,乃就寢。迨曉,蟲出盈席,覺心腹頓寬,宿疾遂愈。一家皆驚異,驗其所由,蓋寺僕日織草履浸紅藤根水也。
白話文:
趙子山,字景高,住在邵武軍天王寺,被寸白蟲病困擾。醫生告誡他說:「這個病要戒酒。」但他因為平時就嗜酒,無法戒掉。有一天晚上,他在外面喝醉,回到家已經半夜,口乾舌燥,匆忙間沒有熱水可以喝,剛好走廊下有個甕裝著水,月光照耀下,看起來清澈可掬,他就舀起來喝,覺得甘甜如糖,連續喝了好幾口,才去睡覺。等到天亮,發現床上爬滿了寸白蟲,感覺胸腹頓時舒暢,長久的疾病就這樣痊癒了。全家人都感到驚訝,探究原因,才知道是寺廟的僕人每天編織草鞋時,會把紅藤根浸泡在水中。
6. 藥方
丹溪云:蟲方惟楝樹根、檳榔、鶴蝨夏取汁,冬濃煎飲之,下萬應丸最妙。
瀉心湯治惑,苦參湯洗之治狐惑。
(《醫林》)木香三稜煎,治腹中有蟲,面色痿黃,一切積滯。
黑牽牛(半生半炒,二兩),三稜(煨),檳榔(二兩),雷丸,錫灰(醋炒),莪朮(煨),木香,青皮,大黃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空心蜜湯調下。或砂糖水化服亦可,先嚼燒肉一片,吐出了服藥。
(《寶鑑》)化蟲丸,治大人小兒蟲病,或因臟腑虛弱而動,或因食肥甘而動。其動則腹中疼痛發作,積聚往來上下,痛有休止。亦攻心痛,則哭不休,閤眼仰身撲手,心神悶亂,嘔噦涎沫,或吐清水,四肢羸困,面色青黃,飲食雖進,不生肌肉,或寒或熱,沉沉默默,不的知病之處,其蟲不療,則子母相生,無有休止。若服此藥,其蟲大者即下,細者盡化為水。
鶴蝨,檳榔,苦楝根(去浮皮),胡粉(炒。各一兩),白礬(枯,二錢半)
上為細末,水糊丸,麻子大。空心米飲下十五丸,小兒五丸。
(《醫林》),化蟲丸
雷丸(二粒),檳榔(二枚),使君子(七枚),鶴蝨(一錢),輕粉(少許)
上為末,分二服,當晚用精豬肉一兩,切成片以皂角漿泡一宿,至五更慢火炙熟,用香油拭肉上,候溫取一服,藥擦肉上略烘過食之,至巳時,蟲下了乃進飲食。
(《寶鑑》)補金散,治諸般蟲病。
鶴蝨(生用),雷丸,澱粉,錫灰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空心白湯加油二三滴調下,又用豬肉一兩炙熟摻藥在上,細嚼亦可。
一方,用甘遂末一錢同服,蟲速下。
(《寶鑑》)雷金散,治蟲病。
雷丸(八分),鬱金(七分),黑牽牛(一錢半)
上為細末,以生油調下二三匙,吃飯壓之。
集效方丸,治因臟腑虛弱,多食肥甘致蛔蟲動作,心腹㽲痛,往來上下,痛有休止,腹中煩熱,口吐涎沫,則是蟲咬,宜服此藥。又療下部有蟲,痔漏癢痛。
木香,檳榔,蕪荑(炒研),鶴蝨(炒),附子(制),乾薑(炮),訶子(煨,去核。各七錢),大黃(炒兩半)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空心陳皮湯下三十丸,婦人醋湯下。
烏梅丸,治臟寒蛔蟲動作,上入膈中,煩悶嘔吐,時發時止,得食即嘔,常自吐蛔。有此證候,謂之蛔厥,此藥主之。又治久痢。
烏梅(三十枚),黃柏(炙),細辛,肉桂,附子(如法制),人參(各六錢),乾薑(炮一兩),當歸(四錢),川椒(去合口者,四錢),黃連(一兩六錢)
上各搗篩,以醋浸烏梅一宿,去核蒸搗成泥,余藥為細末和勻,入蜜杵二千餘下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前米飲下。
萬應丸,下諸蟲。
檳榔(五兩),大黃(半斤),黑醜(四兩。以上為細末),皂角(不蛀者十定),苦楝根皮(一斤)
上先以皂角、苦楝皮二味,用水二大碗熬成膏子,一處搜和前三味為丸,梧桐子大。前用沉香末為衣,後用雷丸、木香為衣,各約五、六錢作末,每服三丸,四更時用砂糖水送下。
紫檳榔煎,取寸白蟲。
紫檳榔(十枚),向陽石榴皮(七片)
上銼水煎,露一宿,空心飲之,以下蟲為度。
萬靈丸,取蟲宣積。
黑牽牛(一兩),大腹子(末七兩),三稜(泡五兩),莪朮(三兩),雷丸(炮),南木香(各五兩)
上為末,皂角半斤去皮弦,切碎,用水二大碗,浸一宿,冬二宿,去渣砂鍋熬膏,待冷和藥。每服三十丸,約三四錢,砂糖湯五更送下。待取去蟲積了,白粥補之,忌生冷硬物。
貫眾酒,治寸白蟲。
貫眾(三錢)
煎酒一盞,頭晚先煎備五更前嚼香肉一片,勿吞下,蟲聞肉香,其頭向上,吐出肉,嚼使君子三枚煨熟者以輕粉一字調貫眾酒送下解毒雄黃丸七粒,即瀉下寸白蟲。
酒蠟膏,殺諸蟲。
醇酒(一盞),蜜(一合),白蠟(三錢),蜀漆(一兩)
上於銅銚內慢火同熬,可丸即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五更服。
遇仙丹,追蟲逐積消澼利痰,萬病可除,四時宜間一服之妙。
檳榔,牽牛末(各一斤),大黃(半斤),三稜,莪朮(各四兩。醋煮),木香(二兩)
上為末,皂角膏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壯弱加減,茶清五更初下。如未通,再吃溫茶助之,下蟲積惡物盡了,白粥補之。
妙應丸,一名剪紅丸。
大黃,檳榔,牽牛(頭末。各三兩),雷丸,錫灰(各半兩),大戟(三錢),鶴蝨,使君子(煨),茴香,貫眾(各二錢半),輕粉(少許),苦楝根(一兩)
上為細末,用皂角膏丸服依前法。
琥珀萬安丸,治男婦酒食諸蟲,先服青木香丸,見脹滿三四服,若腫勢未退可服此。
檳榔(四兩),白醜(頭末,二兩),黑醜(同),雷丸,大黃,貫眾(各一兩),蕪荑(八錢),沉香,木香(各半兩)
上為末每服四錢,五更時先嚼生薑一片,次用隔宿湯露一夜,次早調藥服,取下黃、黑、赤、白蟲積病根,直候日晡吃白粥補之,或用水丸每服約四錢。
(《集成》)取蟲丸,治小兒肚大青筋有蟲。
牽牛末(三錢),檳榔,錫灰(各半兩),大黃(六錢)
滴水丸捂桐子大,楝根、使君子湯下五丸,以下蟲為度。
(《直指》)蕪荑散,取諸蟲。
雞心檳榔(三錢),蕪荑(二錢),木香(一錢)
上末作一服,當晚先煎酸石榴根湯,五更先嚼炙肉引蟲向上,以石榴根湯溫暖調藥服,蟲自軟而下。
本香檳榔丸,殺下諸蟲。
檳榔(一兩),木香,鶴蝨,貫眾,錫灰,乾漆(燒煙盡),使君子肉(半兩),輕粉(一錢),雷丸,巴豆肉(各二錢半)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麻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五更粥飲下,或菖蒲、石榴煎湯下。
化蟲消毒丸,腹中時痛者,宜服。
檳榔,酸榴皮根(焙。各一兩),真紅丹(炒),雷丸,貫眾(如雞頭大者),甘草(炙),使君子(各二錢),枳殼,大黃(各半兩)
上為末,清油打薄雞子餅,抄藥末一錢於上,空心卷而食之。小兒糯米糊丸,粟米大,每服二十七丸,以雞汁空心吞下。
(《良方》)竹節丸,治三蟲。
燒竹節,雷丸(各三錢),錫灰(二錢),橘皮(一錢)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八丸,白湯送下,日三服。
檳榔湯,治三蟲並寸白蟲。
檳榔(三個,火煨過為粗末)
水三盞煎盞半去渣分三服,空心日午、近夜各一服,其蟲盡下,或和白鹽豉同煮飲之。
化寸自蟲為水方
榧子,檳榔,蕪荑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服,先燒牛肉脯食後服藥。
榧子煎,治寸白蟲化為水。
榧子(四十九枚,去殼)
上以砂糖水半盞,砂鍋煮乾,熟食之,每月上旬平旦空心服七枚,七日服盡,蟲化為水永瘥。一方以百枚食盡佳,不能食者盡五十枚,經宿蟲消自下,並治三尸。
聖效方,治寸白蟲神效。
檳榔(半兩),南木香(二錢)
上為細末每服三錢,濃米飲調下,五更空心先嚼炙肉,只咽汁,下咽,吐出肉,便服藥。辰巳間蟲下,
盡去病根,此方簡易屢驗。
(《活人》)治䘌桃仁湯,治傷寒狐惑,唇肉生瘡。
桃仁,槐角子,艾(各半兩),大棗(十五枚)
水二盞半煎盞半,分二服。
雄黃銳散,治同前。
雄黃,青葙子,苦參,黃連(各一錢),桃仁(一枚)
上為末,搗新艾汁和藥,捻作小指大,內穀道中,消蟲食其肛也。
(《外臺》)茱萸根湯,治癆熱,內有白蟲食脾為病同前。
茱萸根(東引者一錢),大麻子(八錢),陳皮(七分)
水煎服。或下蟲,或下黃汁,凡合藥時禁聲勿語,蟲覺弗效。
(《外臺》)五膈下氣丸,治肺癆熱瘦損,內有肺蟲,在肺為病,令人空逆氣喘,或謂憂忿氣隔,寒熱皆從勞之所生,名曰膏盲疾針灸不著。
麥門冬(五兩),川椒(炒出汗,一兩),遠志,附子,乾生薑,甘草,細辛(各半兩),桂心(二錢),人參,黃耆,白朮,百部(各七錢),杏仁(二十四粒)
上為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徐徐噙化,忌豬肉、雀肉、桃、李、冷水、菘菜生蔥等物。
(《外臺》)千金散,治腎勞熱,四肢腫燒,蟲生於腎中為病。
貫眾(三兩炒),乾漆(二兩,炒煙盡),蕪荑,胡粉,槐白皮(各一兩),吳茱萸(五十粒),杏仁(四十五粒)
上為細末,平旦汲井花水調服方寸匕。
(《外臺》)三聖飲子,治勞熱生蟲在肺為病。
茱萸根(東引者五兩),桑白皮(一升),狼芽子(三兩)
上咀,以酒七升,煮取一升半,平旦服盡。
(《外臺》)五鳳丸,治肝勞熱,蟲在肝為病,令人恐畏不安。
烏雞卵(五枚,去黃),茱萸根(東引者,二升),黃蠟(三兩),乾漆(四兩,炒煙盡),粳米粉(半斤)
上以茱萸根乾漆為細末,和銅銚中溶臘丸,小豆大。隔宿勿食,清晨米飲下一百丸,小兒五十丸,蟲盡爛。
(《外臺》)雷公丸,治心勞發熱,心有長蟲,名曰蠱蟲,長一尺許,貫心即死。
雷丸(炒,五枚),陳皮,桃仁(各一兩二),乾漆(一兩,燒煙盡),殭蠶(炒,十四枚),亂髮(一彈丸瓶內燒存性),貫眾,無荑,青葙子(各一兩)
上為末,煉蜜丸,小豆大。空心溫酒下二十丸,日二服。
(《外臺》)苦楝湯,治蛔蟲。
苦楝根(東引不出土者)
刮去皮土取內白皮二兩,水三碗煎一碗半去渣,以晚米三合煮糜粥,空心先以炙肉一片嚼之,引蟲向上,次吃藥粥一二口,少頃,又吃些漸漸加至一碗,其蟲下盡而愈。
(《正傳》)經驗檳榔丸,治大人小兒疳病,積氣塊痛,腹大有蟲等症。
三稜(醋炒),莪朮(醋炒),青皮(炒),陳皮,雷丸,乾漆(炒煙盡),麥芽(炒),神麯(炒黃色。各半兩),檳榔(一兩),蕪荑(二錢半),鶴蝨,木香,砂仁,炙甘草,胡黃連(炒。各三錢),良薑(土炒,二錢)
上為細末,醋米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薑湯下,今方中加使君子五錢尤妙。
(《青囊》),取傳屍蟲鬼哭飲子
天靈蓋(酥炙黃色),鱉甲(醋炙黃色),柴胡(二錢半),木香(一錢二分),桃仁(二十一枚,另研),鼓心(醋炙黃),青蒿(半握),阿魏(一錢),貫眾(二錢半),安息香,甘草(各一錢)
上咀,杵為粗末,先以童便二升,隔夜浸露至四更時,煎至八分去渣,分作三服,每服調後散子一帖,五更初溫服,即穩臥,至三點時又進一服,至日出時覺腹中欲利,如未利又進一服,已利勿服。散子方用檳榔(二錢半),辰砂(一錢二分),麝香(一錢,另研),蜈蚣(一條,薑汁浸),烏雞屎(先將雞五日前用火麻子喂之,五日後則用其糞。)為細末分作三帖,各入前煎湯內服。
凡合上藥,擇六甲建日除日合之,服後利下惡物並蟲。其最奇怪者,則必傳疰後人,必置之烈火,或油煎之,以絕後患。
(《青囊》)經驗天靈蓋散,取傅屍勞蟲。
天靈蓋(二指大,用白檀香煎湯洗,酥油炙黃色用),檳榔(五枚),阿魏(二錢),辰砂(一錢,另研),麝香(一錢,另研),甘遂(二錢),安息香(三分)
上七味各碾極細和勻,每服三錢,後湯調下:
韭白(十個莖),青蒿(二握),甘草(五寸),蔥白(十四寸),桃枝,柳枝,桑枝,梅枝,酸石榴枝(以上俱向東南者,各七寸)
上用童便於砂鍋內,文武火煎至一升,去渣分作三盞,調前末藥,五更初服一盞,服後如覺欲吐以白梅肉止之,五更盡覺臟腑鳴,須轉下蟲及惡物黃水。若一服未下,如人行五七里,又進一服,至天明又進一服。如瀉不止,用龍骨、黃連等分為末,熟水調下五錢,或吃白粥補之。此藥男病女煎,女病男煎,不可令病人知,及孝人、僧人、雞犬見。
(《青囊》),取屍蟲神仙秘方
桃枝,梅枝,酸石榴枝,柳枝,桑枝(皆東向者,各七寸),青蒿(一握),蔥白(七莖),阿魏(一錢,另研),安息香(一錢,另研)
上除阿魏、息香二味外,余用童便一升半煎七分,將藥汁入阿魏、息香再煎十沸,分二服,調辰砂末、檳榔末各半兩,麝香少許。上三味亦分二服,入前湯五更初進一服,三點時又進一服,至巳午必取下蟲。其嘴紅者,可治,青黑者不可治,但可絕後人傳疰,調理禁忌俱要依前法。
(《青囊》)神授散,此方得之於河南郡王府,濟世既久,功不可述。
川椒(二斤,去合口者略炒出汗)
上為細末,空心米湯調服二錢,或酒米粉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漸增五六十丸,如前服或酒送。凡人得傳屍癆病,血氣未甚虛損者,不必多方,只以此藥早服,無有不愈者。
一方,用花椒二分,苦楝根一分,丸服如法,空心服巳刻蟲盡下。
(《青囊》),秘傳取勞蟲禁方
啄木禽(一隻)
用硃砂四兩,精豬肉四兩,將肉切作片子,其硃砂杵如綠豆大塊,二味拌勻,喂禽一晝夜,食肉盡為度,將鹽泥固濟其禽在內,剛火煅一夜,來日不見太陽,取出不得打破,埋入地中二尺許,一晝夜取出,去鹽泥,石器內研為細末,以無灰酒入麝香少許,作一服調下。置患者在帳中,四下緊閉,用鐵箝等候,其蟲必從口鼻中出,即以箝入油鍋中煎殺之。
蟲出之後用參苓白朮散(方見瀉泄門),調養之。
(《青囊》),去三尸九蟲貫眾丸
貫眾(能殺伏屍諸蟲,五分),白雚蘆(能殺屍蟲,二分),乾漆(煅無煙能殺寸白蟲),厚朴(殺肺蟲,各三分),狼芽子(殺蟲),殭蠶(殺膈蟲),雷丸(殺膈蟲。各四分),雄黃(殺屍蟲,三分)
上炒令黃色,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新汲水下五丸,三服後漸加至十丸,服之二十日,百病皆愈,三尸九蟲盡滅,並無傳疰。
(《青囊》),釣蟲丸
磁石(極紫吸鐵者,兩半),膩粉(另研),龍骨(各半兩),硇砂,麝香(各一錢)
上溶蠟丸,芡實子大。每服一丸,針穿藥青紅線貫之,梢頭系一大錢,早晨令病人面東正坐,溫水吞下。候藥下咽喉中,合口以牙咬定古錢,等候噁心便吐出其蟲不一,急以沸油煎之。如無蟲出,若得血絲與綿涎一二合,皆是安證,更服理中和氣之藥,調養數日痊。其治過藥,用溫水洗淨尚可再治。
(《青囊》),追屍蟲白兔丸
白兔糞(中秋夜取四十丸),硇砂(五分)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丸,甘草五錢,生槌碎,水一盞揉取濃汁。若患人瘦弱,即用炙過甘草,五更空心服,預戒患人不得心躁,冷服不妨,小瘥兩日再服下蟲藥,一次為妙。
雄黃丸,殺三尸九蟲。
雄黃,松脂(各一兩,另研)
上溶松脂入雄,丸如蓮子大,平旦吞一丸,服七日三尸盡去。
梅師方,治蛔蟲攻心腹痛。
龍膽草(一兩,去頭切)
上水二盞煎一盞,平旦頓服,隔宿不可食物,次早服藥為妙。
葛氏方,生艾搗取汁一升許,先隔宿不可食,次早平旦取香脯嚼咽津,然後飲艾汁,少刻下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