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
1. 卷之七十八
2. 諸蟲門
3. 病機
4. 諸蟲敘論
《內經》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惟飲食不節,朝傷暮損,喜啖腥膾,恣食生冷,酷嗜麴櫱肥甘厚味,以致臟腑自傷成積,積久成蟲,而諸般奇怪之狀,各從五行之氣而化生矣。
經云:人身中有八萬屍蟲,若無即人身不成不立。此屍蟲與人俱生而生者,蓋屍蟲即會蟲是也。凡人飲食五味具焉,濕熱化焉,此蟲即與飲食之糟粕轉化而有生,故人身中之所必有也,而亦不可絕無也。經曰八萬,亦過矣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飲食超過正常份量,腸胃就會受傷。」就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,早上傷到腸胃,晚上就會感到不適。喜歡吃生肉和生魚片,放縱吃生冷的食物,特別愛吃酒類、發酵食品、肥膩甘甜濃厚的食物,導致內臟自己損傷形成積滯,積滯久了就會生蟲,各種奇怪的蟲狀,都依照五行的屬性化生出來。
醫書上說:「人體內有八萬種屍蟲,如果沒有這些蟲,人體就無法形成、無法存在。」這些屍蟲是與人一起出生而存在的,這些屍蟲就是會蟲。人吃五味雜陳的食物,濕熱之氣會產生,這些蟲就會與飲食殘渣一起轉化而生,因此是人體中必須有的,也不能完全沒有。醫書說有八萬種,也太誇張了。
5. 諸蟲為濕熱所生
飲食之入於胃也,非濕與熱則不能腐化,化則蟲之隨以有其形,而與糟粕俱出於大腸者也。歷家《月令》曰:腐草化為螢。斯時也,濕熱俱盛,故腐即化。人之飲食可以類推。今夫飲食濕熱腐化而為蟲,此固理之可有而不可多也。惟其不節,恣食厚味生冷,則邪氣偏盛,濕熱太過,是以蟲生過多,則為害,故有腹痛食少,嘔吐清水之病生,而漸至於羸瘠而危者有矣。
白話文:
飲食進入胃裡,如果沒有濕氣和熱氣,就不能腐熟消化。一旦腐熟消化,蟲子就會跟著產生,並與食物殘渣一起從大腸排出。古書《月令》說:「腐爛的草會變成螢火蟲。」這時候濕氣和熱氣都很旺盛,所以腐爛的東西就會變化。人的飲食也可以用這個道理來推論。現在說飲食因為濕熱而腐化產生蟲子,這確實是可能發生的道理,但本不應該過多。只因為人們不節制,放縱自己吃油膩厚味和生冷的食物,導致邪氣過於旺盛,濕熱太過,所以蟲子才會過多產生。蟲子過多就會造成危害,因此會產生腹痛、食慾不振、嘔吐清水的疾病,並逐漸導致身體消瘦虛弱而有危險。
6. 蟲名大率有九
《外臺秘要》云:人腹中生蟲,大率有九,皆能食人臟腑。一曰伏蟲,長四寸許;二曰蛔蟲,長尺許,生髮多則貫心而殺人;三曰白蟲,長寸許,子母相生,其形轉大而長至四五寸,亦殺人;四曰肉蟲,狀如爛杏,食人令人煩滿;五曰肺蟲,其狀如蠶,令人咳嗽。六曰胃蟲,狀如蝦蟆,令人吐嘔咳逆喜噦。
七曰弱蟲,又名膈蟲,狀如瓜瓣,令人多睡;八曰赤蟲,狀如生肉,令人腸鳴;九曰蟯蟲,其形至細,如菜蟲,伏居廣腸,多則為痔,劇則為癩,因人瘡痍即生癰疽、癬疥、瘻瘑、齲蝕,無所不至,為害匪細。凡此諸蟲,大則依附臟腑之間,小則侵蝕肌膚之內。若元氣尚實,未為大害,稍有虛損,遂肆其害。
甚而至如勞瘵,殺人而又傳疰,怪如應聲、螇鼠之類,而非理之可測者有矣。業醫者不可以不究其治之法也。
白話文:
《外臺秘要》這本書說:人肚子裡生的蟲,大概有九種,都會吃人體的內臟。
第一種叫伏蟲,大約四寸長;第二種叫蛔蟲,大約一尺長,如果長得很多就會穿過心臟而使人死亡;第三種叫白蟲,大約一寸長,會不斷生長,體型會變大變長到四五寸,也會使人死亡;第四種叫肉蟲,形狀像爛掉的杏子,會讓人煩躁腹脹;第五種叫肺蟲,形狀像蠶,會讓人咳嗽;第六種叫胃蟲,形狀像青蛙,會讓人想吐、噁心、咳嗽、打嗝。
第七種叫弱蟲,又名膈蟲,形狀像瓜瓣,會讓人嗜睡;第八種叫赤蟲,形狀像生肉,會讓人腸鳴;第九種叫蟯蟲,形狀非常細小,像菜蟲,躲藏在直腸,如果數量多就會造成痔瘡,嚴重的話會變成癩病。如果人身上有瘡,就會因此產生癰疽、癬疥、瘻瘑、蛀牙等各種疾病,危害非常大。
這些蟲,大的會依附在內臟之間,小的會侵蝕肌肉內部。如果人的元氣還充足,還不會有太大的危害,但如果稍有虛弱,這些蟲就會肆虐。
甚至會發展成肺癆之類的疾病,不僅會使人死亡,還會傳染,出現一些像聲響或螇鼠一樣奇怪的現象,這些都不是常理可以解釋的。所以從事醫療的人,不能不研究治療這些蟲的方法。
7. 勞蟲為正氣不足邪氣所成
夫勞而生蟲者,由人久患,血氣俱虛,惟其虛火鬱蒸不退,漸成骨蒸勞熱。九蟲之類,惟蛔、蝟、寸白三蟲不變。六蟲既久,邪氣變施,則為癆瘵,致成傳屍,其曰蟲疰,襲染至親,曰屍疰、曰鬼疰、熱疰、毒疰,曰殗殜、曰復連、曰食疰,皆曰傳屍,甚則至於滅門者,真可畏矣。
蘇遊論曰:大抵傳屍之候,其病在心,胸脅滿悶,背膊煩痛,兩目昏花,四肢無力,雖欲寢臥,睡而不寐,脊膂急痛,腰膝痠疼,多臥少起,狀如徜徉。每日早旦精神尚存,日午之後,四肢發熱而無顏色,或如火薰,多煩多怒,腳弱無力,夜臥盜汗,夢與鬼交,驚悸咳嗽,唇赤鼻乾,漸就羸瘦。其蟲既食病人精血以盡,則骨痿不能起於床而死矣。
其蟲更傳親人,傳之三人即自能飛,其狀如禽、如鱉、如虺、如蛇、如蛀、如蟹、如鼠、如嬰,奇形怪狀,不可盡迷。
白話文:
因為過勞而生蟲,是因為人長期生病,導致氣血都虛弱,體內虛火鬱積蒸騰不退,逐漸形成骨蒸勞熱。九種蟲裡面,只有蛔蟲、蟯蟲、寸白蟲三種蟲不會變化。其他六種蟲如果久了,邪氣會變異,就會變成癆病,導致變成會傳染的疾病,稱作蟲疰,會傳染給至親,又稱作屍疰、鬼疰、熱疰、毒疰,又稱作殗殜、復連、食疰,這些都叫做傳屍病,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全家滅門,實在很可怕。
蘇遊的論述說:大概傳屍病的症狀,病根在心,會感到胸悶、脅肋脹滿、背部和肩膀煩躁疼痛、兩眼昏花、四肢無力,即使想睡覺也睡不著,脊椎和腰部疼痛,腰和膝蓋痠痛,經常躺著不願意起來,看起來很疲倦。每天早上精神還不錯,但到了中午以後,四肢發熱而且臉色蒼白,或者像被火薰過一樣,容易煩躁發怒,腳軟無力,晚上睡覺會盜汗,夢到和鬼交合,會驚悸咳嗽,嘴唇發紅鼻子乾燥,逐漸變得消瘦。當蟲子把病人的精血都吃光後,就會骨骼萎縮,無法起床而死亡。
這些蟲子還會傳染給親人,傳給三個人之後,蟲子就能夠自己飛起來了,它們的樣子像鳥、像鱉、像虺、像蛇、像蛀蟲、像螃蟹、像老鼠、像嬰兒,各種奇形怪狀,多到無法一一說清楚。
8. 傷寒熱甚生蟲名曰狐惑
傷寒熱病腹中有熱,人又食少,腸胃空虛,三蟲求食,蝕人五臟及下部,若齒無齦,舌上盡白,甚者唇里有瘡,四肢沉重,忽忽喜眠,當數看其上唇,內有瘡如粟,此蟲在上蝕其臟也,曰惑是也。其下唇有瘡,此蟲在下,食其肛也,曰狐是也。今傷寒中有狐惑讓詳焉,又曰濕蜃證,皆蟲之為害也。
白話文:
傷寒熱病的時候,肚子裡會有熱,人又吃得很少,導致腸胃空虛,這時三種蟲子就會跑出來覓食,啃食人的五臟和下半身。如果牙齒沒有牙齦,舌頭整個都是白色的,嚴重的話嘴唇裡面會有瘡,四肢會感到沉重,精神恍惚、喜歡睡覺,這時要經常看看他的上唇,如果裡面有像小米粒一樣的瘡,這就是蟲子在上部啃食內臟的緣故,叫做「惑」。如果下唇有瘡,那就是蟲子在下部,啃食肛門,叫做「狐」。現在傷寒裡有提到狐惑病,說得很詳細,又稱作濕蜃症,這些都是蟲子在作怪所導致的。
9. 小兒疳蟲名曰疳䘌
小兒疳䘌亦由飲食過傷,致成疳積。身熱腹大,面鼓,四肢無力,昏睡,鼻爛汁臭,齒齦生疳,或下利黑血,皆腹中有蟲故也。宜用追蟲丸之類。
白話文:
小兒疳蟲,俗稱疳䘌,也是因為飲食不當,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,形成疳積。會出現身體發熱、肚子脹大、臉頰鼓起、四肢無力、嗜睡、鼻孔潰爛流出臭汁、牙齦長疳瘡,或者拉黑色血便,這些都是因為肚子裡有蟲的緣故。應該服用驅蟲藥丸之類的藥物來治療。
10. 脈候
丹溪云:䘌蝕陰證,脈虛小者生,急緊者死。
又云:脈沉實者生,虛大者死,尺脈沉滑,此寸白蟲也。
《外臺》云:蟲脈當沉弱而弦,今反洪大,即知蛔蟲甚也。
白話文:
朱丹溪說:身體虛弱,陰液耗損的病症,如果脈象虛弱細小的,還能存活;如果脈象急促而繃緊的,就會死亡。
他又說:脈象沉在裡層而且有力實在的,還能存活;脈象虛浮而大的,就會死亡。如果尺脈沉而滑的,這是因為有寸白蟲(寄生蟲)的緣故。
《外臺秘要》說:蟲脈應該是沉弱而帶有弦象的,如果反而變得洪大,就知道體內蛔蟲非常嚴重。
11. 治法
12. 有蟲當先下蟲積然後補虛
凡病氣血雖虛,有蟲有積者,皆須用追蟲殺蟲等劑,下去蟲積,及宿澼痰飲酸腥除盡,方可以服補藥,不爾必不得功效。丹溪倒倉之法義可推矣。
白話文:
凡是生病的人,即使氣血虛弱,只要體內有寄生蟲或積滯,都必須先使用驅蟲、殺蟲的藥物,把寄生蟲、積食,以及宿便、痰飲、酸腐腥臭的穢物都清除乾淨,才能服用補藥,否則一定不會有效果。朱丹溪所提出的「倒倉法」就是這個道理,可以加以推廣運用。
13. 治蟲病要方法兼盡
治蟲之方固多,而用之者,不知其法,則亦不能下蟲,而徒瀉其虛也。如丹溪云:蟲頭向下之時,必須俟其向上,法當行於月半之前也。若蟲得食則不食藥,亦不能下蟲而徒瀉其虛也。故雖有方,不知其法而方弗效也。凡欲下蟲,必先一日不食而使蟲飢,次早五更用油煎肉嚼之良久,腹內蟲聞肉香,頭皆向上而欲食,方以雞蛋煎餅和藥嚼而食之。須臾服蔥湯,或白水少少以助藥力下行,不逾時而蟲俱下,甚至數升。
然後以白粥補之,隨服補劑調理,胃氣斯充,而諸疾悉愈。
白話文:
治療蟲病的方法確實很多,但使用的人如果不知道正確的方法,就無法驅除蟲,反而會使身體更加虛弱。就像朱丹溪說的:「蟲頭朝下的時候,必須等到蟲頭朝上時再用藥,所以應該在每個月的中旬之前用藥。」如果蟲有東西吃就不會吃藥,也無法驅除蟲,反而會使身體更加虛弱。所以即使有藥方,不知道使用方法,藥方也不會有效。
凡是要驅蟲,一定要先讓患者一天不吃飯,讓蟲感到飢餓。隔天清晨五更時,用油煎肉讓患者慢慢咀嚼,肚子裡的蟲聞到肉香,頭都會朝上想要吃東西,這時再用雞蛋煎餅和藥一起嚼碎吃下。過一會兒,喝下蔥湯或少許白開水來幫助藥力往下走,很快地蟲就會全部排出,甚至可能排出好幾升。
之後再用白粥補充體力,然後服用補藥調理身體,胃氣自然就會充足,各種疾病也會痊癒。
14. 五臟之蟲
《本事方》云:心蟲曰蛔,脾蟲曰寸白,腎蟲如寸截絲縷;肝蟲如爛杏;肺蟲如蠶,皆能殺人,惟肺蟲為急。肺蟲居肺葉之內,蝕人肺系,故成瘵疾,咯血聲嘶,藥所不到,治之為難,有謂《道藏》中載諸蟲皆頭向下,惟自初一至初五前頭上行。故用藥者,多取月胐以前,蓋此也。
如療寸白,用《良方》錫沙、蕪荑、檳榔者極佳。五更服,蟲盡下,白粥將息,藥用石榴根濃汁半升,下散三錢丸五枚。
白話文:
《本事方》說:心臟的蟲叫做蛔蟲,脾臟的蟲叫做寸白蟲,腎臟的蟲像一段段被切斷的絲線;肝臟的蟲像腐爛的杏子;肺臟的蟲像蠶,這些蟲都能使人死亡,其中肺蟲最為危急。肺蟲寄生在肺葉裡面,侵蝕人的肺部系統,因此造成肺結核病,會咳嗽出血、聲音沙啞,藥物難以到達,治療起來很困難。有人說《道藏》裡面記載這些蟲都是頭朝下的,只有從月初一到初五之間是頭朝上的。所以用藥的人,大多選在初五之前,大概就是這個原因。
如果要治療寸白蟲,用《良方》裡面的錫砂、蕪荑、檳榔這幾種藥效果最好。在清晨五更時服用,蟲就會全部被排出,然後喝點白粥休息。另外,藥方可以用石榴根濃汁半升,再配合三錢散劑做成五顆藥丸一起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