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七十九 (1)
卷之七十九 (1)
1. 傷損敘論
《內經》曰:有所墮墜,惡血留內,腹中脹滿,不得前後,先飲利藥。此上傷厥陰之脈,下傷少陰之絡,刺足內踝下然谷之前出血,刺足肘上動脈,不已刺三毛各一痏,見血立已,左刺右,右刺左。
《靈樞》云:有所墮墜,惡血留於內,若有所大怒,氣上而不下,積於脅下,則傷肝。又中風及有所擊打,若醉入房汗出當風,則傷脾。又頭痛不可取於腧者,有所擊墮,惡血在於內,痛不已,則側刺不可遠取也。
張子和云:諸落馬墜井打撲,傷損閃肭損折杖瘡,腫發焮痛不止者,可峻下二三十行,痛止腫消,宜以通經散、導水丸等藥,或加湯劑瀉之,後服和血消腫散毒之藥。
白話文:
古代醫書記載,如果發生墜落或跌傷,導致瘀血積聚體內,腹部脹滿,排泄不暢,應先服用利尿藥物。這種情況可能傷及厥陰經脈和少陰經絡,可以用針刺足內踝下方的然谷穴前放血,同時刺足肘上動脈,並在三毛穴各刺一針放血,見血即止,左腳傷則刺右腳,右腳傷則刺左腳。
另有記載,墜落或跌傷導致瘀血積聚體內,若伴隨怒氣上涌,無法下行,積聚於脅下,則傷及肝臟。若中風或受外傷,或酒後房事出汗後吹風,則傷及脾臟。頭疼不可針刺腧穴者,可能是墜落或跌傷導致瘀血積聚體內,疼痛難忍,應側刺不可遠取。
張子和則指出,跌落、墜井、打撲、傷損、閃肭、損折、杖傷等導致腫脹、發熱、疼痛不止的,可以服用峻下藥物,促使排泄,疼痛減輕腫脹消退。之後再服用和血消腫散毒藥物。
2. 傷損要分亡血過多與未出血之異
《玉機》云:打撲金刃損傷,是不因氣動而病生於外,外受有形之物所傷,乃血肉筋骨受病,非如七情六淫為病,有在氣有在血之分也。所以損傷一症,專從血論,但須分其有瘀血停積,而亡血過多之證。蓋打撲墮墜皮不破而內損者,必有瘀血。若金刃傷皮出血,或至亡血過多,二者不可同法而治。
有瘀血者,宜攻利之,若亡血多者,兼補而行之。又察其所傷,有上下、輕重、淺深之異,經絡氣血多少之殊,惟宜先逐瘀血通經絡,和和血止痛,然後調氣養血補益胃氣,無不效也。頃見圍城中軍士被傷,不問頭面、手足、胸背、輕重,醫者例以大黃等藥利之,又大黃缺少,遂以巴豆代之,以為不於初時瀉去毒氣,後則多致危殆。致於略傷手指,亦悉以藥利之。
白話文:
《玉機》書中記載:打撲金刃所造成的損傷,不同於因氣機失調而發生的內病,而是外受有形之物所傷,導致血肉筋骨受損。這與七情六淫導致的疾病不同,前者是血肉受傷,後者則有氣虛和血虛之分。因此,治療損傷這一症狀,應專注於血的調理,但需區分是否有瘀血停積或失血過多的情況。
打撲跌倒,皮肉沒有破裂,但內部受損,必然有瘀血。若是金刃傷皮,導致出血甚至失血過多,這兩種情況的治療方法就不同。
有瘀血者,應使用攻利之藥,使瘀血消散;若失血過多者,則需兼顧補血和活血。此外,還要觀察受傷部位的上下、輕重、淺深以及經絡氣血的多少,以便制定治療方案。首要任務是逐瘀血通經絡,和血止痛,之後再調氣養血,補益胃氣,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療效。
最近看到城中軍士受傷,不論頭面、手足、胸背,也不管傷勢輕重,醫生都一律使用大黃等藥物攻利,而且大黃不夠,便以巴豆代替。他們認為,如果不一開始就將毒氣瀉去,日後便容易危及性命。甚至連手指輕微受傷,也都用藥攻利。
殊不知大黃之藥,惟與有瘀血者相宜,若亡血過多,元氣胃氣虛弱之人不可服。況巴豆大熱有毒,止能破堅逐積,用於此疾,尤非切當。所以有服下藥過後,其脈愈見堅大。醫者不察,又以為瘀血未盡,而後下之,因而夭折人命,可不慎歟?
白話文:
殊不知大黃這種藥,只有適合有瘀血的人服用。如果失血過多,元氣、胃氣虛弱的人,就不能服用。況且巴豆性熱且有毒,只可以破除堅硬之物、排除積聚之物,用於這類疾病,實在不適合。因此有些人服下藥後,脈象反而更加堅強有力。醫生沒有察覺,又以為瘀血還沒去除,就繼續下藥,結果導致病人喪命,實在不可不慎啊!
3. 脈候
經曰:肝脈搏堅而長色不青,當病墜若搏。因血在脅下,令人嘔逆。《金匱》云:寸口脈浮微而澀,當亡血。若汗出設不出汗者,當身有瘡,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。
金瘡出血脈沉細者生,浮大者死。
從高顛仆內有積血,腹脹滿,其脈堅強者生,小弱者死。
凡傷損脈候,既出血,脈當微小,未出血脈當浮大,若相反者死。
白話文:
經書上說:如果肝經脈搏強勁有力,而且顏色不呈青色,就可能患有墜落感或搏動感。這是因為血液停滞在肋骨下,導致嘔吐反胃。
《金匱要略》中提到:如果寸口脈搏浮弱而澀,就可能失血。如果出汗或不出汗,都可能是因為身體有傷口,被刀斧傷而失血造成的。
金創傷出血時,脈搏沉細者可以活,浮大者會死。
從高處跌落,內部積血,腹部脹滿,脈搏強勁者可以活,脈搏微弱者會死。
總之,傷損後脈象的變化,如果已經出血,脈搏就應該微弱細小;如果尚未出血,脈搏就應該浮大有力。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,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4. 治墮墜要識傷損淺深備知整頓手法
《良方》云:墮墜之病,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金匱》、子和所論詳矣。獨正骨兼金鏃科,惟危氏言其整頓手法,折傷手足,各有六出臼四折骨,背脊骨折法,十不治,並用藥法,至矣,盡矣。今之學者專攻治外,不行診視,不明其脈,焉知內傷輕重?因此有誤不淺淺耳。
若能識折傷出臼處,搦入其窠,折傷處依法夾縛,明脈理,何經受證,用後項次序之藥,終無夭閼之禍,可不謹乎?
白話文:
《良方》中記載,關於跌倒墜落造成的疾病,《內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金匱》和眾多醫家都有詳細論述。唯獨正骨兼金鏃科,只有危氏對整復手法有精闢的論述,包括手足折傷、六出臼、四折骨,以及背脊骨折的治療方法,並列舉了十種難以治癒的狀況,以及相應的藥物療法,可謂十分完備。
如今的學者只專注於治療外傷,不進行診視,不探明脈象,又怎麼能了解內傷的輕重呢?因此,誤診的現象屢見不鮮。
如果能夠辨識骨折和脫臼的位置,將其復位,並根據骨折的部位進行夾縛固定,明察脈象,了解受傷經脈,再按照後面的藥物順序使用,便能避免死亡的厄運,難道不應該謹慎嗎?
5. 整理折傷治例
凡手有四折骨六出臼,手臂出臼,此骨上段骨是臼,下段骨是杵,四邊筋脈鎖定。或出臼,亦有銼損筋者,所以出臼也。此骨須拽手直,一人拽須用手把定此骨,搦教歸窠,看骨出那邊,用杉木皮或竹一片,夾定一邊,一邊不用夾,須在屈直處夾,才服藥後,不可放定了,或時拽曲拽直。此處筋多,服藥後若不屈直,則恐成固疾,日久曲直不得。
肩胛上出臼,只是手骨出臼歸下,身骨出臼歸上。或出左,或出右,須用舂杵一枚,矮凳一個,令患者立凳上,用杵撐在於出臼之處,或低用物墊起,杵長則墊起凳,令一人把住手拽去凳,一人把住舂杵,令一人助患人放身從上坐落,骨節已歸窠矣,神效。若不用其小凳,則用兩小梯相對,木棒穿,從兩梯股中過,用手把住木棒正稜,在出臼腋下骨節蹉跌之處,放身從上出,骨節自然歸臼矣。
白話文:
凡是手部有四折骨、六出臼,手臂出臼,這是因為上段骨是臼,下段骨是杵,四邊的筋脈把骨頭固定住。如果出臼,也有可能磨損筋腱,導致出臼。這種情況需要拉直手,一個人拉直手,另一個人用手固定住骨頭,然後慢慢地將骨頭歸位。觀察骨頭是從哪邊出來的,用杉木皮或竹片夾住一邊,另一邊不夾,一定要在彎曲的地方夾住。服藥後,不可鬆開夾住的地方,可以偶爾拉直拉彎。因為這個地方筋絡很多,服藥後如果不拉直拉彎,就可能變成頑固病症,久而久之就無法彎曲伸直。
肩胛骨上出臼,就是手骨向下出臼,而身體骨向上出臼。可能是左邊出臼,也可能是右邊出臼,需要使用一根舂杵和一個矮凳。讓患者站在凳子上,用舂杵撐住出臼的地方,如果舂杵太短,可以用東西墊高,舂杵太長就墊高凳子。讓一個人抓住患者的手拉下凳子,另一個人抓住舂杵,再讓第三個人幫助患者從上面坐下來,骨節就會自然歸位,效果神奇。如果不用矮凳,可以用兩個小梯子相對放置,用木棍穿過兩個梯子的兩股,用手抓住木棍正稜,放在出臼的腋窩骨節錯位的地方,讓患者從上面坐下來,骨節就會自然歸位。
腳有六出臼四折骨,或腳板上父𦙀處出臼,須用一人拽出,自用手摸其骨節,或骨突出在內,用手正從此骨頭拽歸外,或骨突向外,須用力拽歸內,則歸窠。若只拽不用手整入窠,必成廢疾。
腳膝出臼,與手臂出臼同,或出內或出外,亦用一邊縛定。此處筋脈最多,服藥後時時用曲直,不可定放,又恐再出窠,時常看顧,不可疏慢。
凡跨骨從臀上出者,可用三兩人捉定腿拔伸,乃用腳跨入,如跨骨從檔內出,不可整矣。
凡手骨出者,看如何出,若骨出向左,則向右邊拔,若骨出向右,則向左拔入。
凡手腳骨皆有兩陘,若一脛斷,則可治,兩脛俱斷,決不可治矣。
白話文:
腳踝扭傷,或是腳掌上靠近腳趾的部位脫臼,需要有人幫忙把脫臼的骨頭拉出來。用手摸摸骨頭,如果骨頭突出在內,就用手將骨頭拉回外側;如果骨頭突出在外,就用手將骨頭拉回內側,這樣才能讓骨頭回到原本的位置。如果只拉不扶正,骨頭就無法復位,會造成永久的傷害。
膝蓋脫臼和手臂脫臼的處理方式相同,無論是向內還是向外脫臼,都需要用布條固定住。這個地方有很多筋脈,服用藥物後要經常活動關節,不能一直固定不動,以免再次脫臼。要經常留意,不能疏忽大意。
髖關節脫臼,如果是在屁股上方脫臼,可以用兩三個人抓住腿部用力拉伸,然後再讓腳踩進原位。如果是在大腿內側脫臼,就無法復位了。
手骨脫臼,要根據脫臼的方向來處理。如果骨頭向左邊脫臼,就往右邊拉;如果骨頭向右邊脫臼,就往左邊拉。
手腳骨頭都有兩根骨頭,如果其中一根骨頭斷裂,就可以治療;如果兩根骨頭都斷了,就無法治療了。
凡傷損重者,大蓋要拔伸捺正,或取開捺正,然後敷貼填塗,夾縛拔伸,當相近本骨損處,不可別去一節骨上。
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,有正拔伸者,有斜拔伸者。
凡認損處,只須揣摸骨頭平正不平正,便可見。
凡左右損處,只相度骨縫子,細捻捺忖度,便見大概,要骨頭歸臼,要撏搽皮相就入骨。
凡拔伸或用一人,或用二人三人,看難易何如。
凡骨碎斷須要本處平正如何,大抵骨低是骨不曾損,左右看骨方是損處,要拔伸捺正,用藥貼夾縛平正,方是捺正,復要時時轉動使活。
凡皮破骨出差,又拔伸不入撙捺相近爭一二分者,用快刀刮些,捺入骨,不須割肉自爛碎了,可以入骨。骨入之後,用黑龍散貼四圍腫處,留瘡口用風流散填,所用要快刀雕刀皆可。
白話文:
如果傷勢嚴重,通常需要先將骨頭拉伸復位,或將骨頭撥開復位,然後再敷藥、塗藥、夾緊、拉伸,要注意拉伸的位置要靠近受傷的骨頭,不能拉到其他部位的骨頭上。
拉伸的時候要考慮左右兩側骨頭的位置,有的需要直線拉伸,有的需要斜線拉伸。
判斷受傷部位只要摸摸骨頭是否平整就可以看出來。
左右兩側受傷部位,只要摸摸骨縫,仔細地捻轉、按壓、估量,就能大致了解情況。要將骨頭歸位,要輕輕地按摩皮膚,讓皮膚緊貼骨頭。
拉伸的時候,可以使用一個人,也可以使用兩個人或三個人,看傷勢難易程度而定。
如果骨頭碎裂,要先看受傷部位是否平整,一般來說,骨頭凹陷的地方表示沒受傷,左右兩側骨頭突出的地方才是受傷的地方。需要拉伸復位,然後用藥膏敷貼、夾緊,讓它平整,這才是復位。還要時時轉動受傷部位,讓它活動。
如果皮膚破裂,骨頭外露,又拉伸不進去,只能用輕微的壓力將骨頭推回原位,相差一兩分就夠了,可以用快刀刮掉一些肉,讓骨頭嵌入,不用割掉肉讓它自己腐爛,這樣才能讓骨頭嵌入。骨頭嵌入之後,可以用黑龍散貼在四周腫脹的地方,傷口可以用風流散填補,可以用快刀或雕刀,都可以。
凡腦骨傷損碎,輕輕用手撙令平正,若皮不破,用黑龍散敷貼,若破用風流散填瘡口,絹片包之,不可見風,恐成陂傷風之患。若水與風入腦成破傷風,則必發頭疼,不可復治,急用玉真散敷之。在發內者,須剪去發,然後好敷貼。
凡肩胛骨出,相度如何整,用椅一個,令患人於椅後伸兩手於椅手圈住及以軟衣被盛墊脅下使一人捉定,兩人拔伸,墜下手腕,又著手腕絹縛之。
凡肩井骨及脅下有損,不可夾縛,只是捺平,令安貼平正,用黑龍散貼絹縛,兩脅骨亦如此。
凡頷骨脫,令患人坐定,用揉臉百十遍,令患人口張開,兩大拇指入患人口內,拿定牙,外用兩手指將下頷往上兜,即入臼矣。
白話文:
如果頭骨受傷破碎,要輕輕用手將骨頭扶正,如果皮膚沒有破裂,就用黑龍散敷貼;如果破裂了,就用風流散填入傷口,用絹布包紮,避免接觸風,以免變成破傷風。如果水和風侵入腦部造成破傷風,就會頭疼,無法治療,要立即用玉真散敷貼。如果傷口在頭髮底下,要先剪掉頭髮,才能敷貼。
如果肩胛骨脫臼,要評估如何整復。找一把椅子,讓患者坐在椅子後面,雙手抓住椅子的扶手,用軟布墊在腋下,讓一個人扶住患者,另外兩個人用力拉伸患者的手臂,然後將手腕綁起來。
如果肩井骨或腋下受傷,不可過度捆綁,只需將傷口壓平,使之平整,用黑龍散敷貼,用絹布綁好。兩側肋骨受傷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。
如果下顎骨脫臼,讓患者坐好,揉臉一百遍,讓患者張開嘴,用兩個大拇指伸進患者口中,抓住牙齒,用另外兩根手指將下顎向上推,就可以復位。
凡骨被打斷,或筋骨有破處,用風流散填塗,卻用針線縫合其皮,又四圍用黑龍散敷貼。
凡平處骨碎皮不破,先用藥貼,即用夾縛,大概看曲轉處腳凹之類,不可夾縛,恐後伸不得,止用黑龍散貼帛片包縛,庶得曲轉屈伸如舊。如指骨斷,止用苧根夾縛,腿上用苧麻繩夾縛,如錢繩許。
凡皮破用風流散填塗,未破用黑龍散貼,須用杉木皮夾縛。
凡夾縛用杉木皮數片,周面緊夾縛留開背一縫,夾縛必三度,必要緊。
凡用杉木皮浸約如指大片,疏排令周匝用小繩三度緊縛,三日一次淋洗,換塗貼藥。
凡貼藥用板子一片,將皮紙或油紙,以水調黑龍散攤勻在上,然後卷之貼損處。
白話文:
如果骨頭斷了,或是有筋骨破損,先用風流散填補,再用針線縫合傷口,然後在周圍敷貼黑龍散。
如果是骨頭碎裂但皮膚沒有破損,先用藥膏敷貼,再用夾板固定。要注意,在關節彎曲的地方,例如腳踝等部位,不要用夾板固定,以免影響之後的伸展,只需要用黑龍散敷貼,再用布條包紮,才能確保關節可以正常彎曲伸展。如果手指骨頭斷了,就用苧根繩固定,腿上則用苧麻繩固定,繩子要像錢幣那樣粗細。
如果有皮膚破損,就用風流散填補,沒有破損就用黑龍散敷貼,都需要用杉木皮夾板固定。
使用杉木皮夾板時,要將幾片杉木皮緊緊地圍住傷處,留一條縫隙在背面,並要重複夾綁三次,務必綁緊。
將杉木皮浸泡在水中,直到變成像手指般大小,再疏密排開,用小繩子緊緊地綁住,每三天清洗一次,並更換藥物。
敷藥時,可以用一塊木板,將皮紙或油紙用水調和黑龍散塗抹在上面,然後卷起來貼在傷處。
凡打撲墜墮,刀刃傷損,便覺氣絕不能言,取藥不及,挑開口,以熱小便灌之妙。
凡傷重必用藥水泡洗,然後塗藥,如傷輕不必洗便塗藥。
凡夾縛夏二三日,冬四五日可解開夾縛處,用熱藥水泡洗。
凡腫甚是血作,用熱藥水泡洗,然後塗藥黑龍散之類。
凡皮里有碎骨,只用黑龍散敷貼,後皮肉自爛,其碎骨必自然出來,然後方愈。
凡損一月內尚可整理,久則不可。
凡傷損不可吃草藥,吃則所出骨不能如舊,草藥性烈故耳。
凡跌損腸肚汙血,且服散血下血藥,如四物加大黃之類。
凡損大小便不通,未可服損藥,蓋損藥用酒必熱,且用四物湯、承氣之類,大小便通方可服損藥。
白話文:
如果有人跌倒撞擊或墜落,或是被刀刃傷到,導致氣絕昏迷說不出話,來不及找藥,可以立即挑開嘴巴,用熱尿灌進去。
嚴重外傷一定要用藥水浸泡清洗,然後再敷藥,輕微的傷口則不需要清洗直接敷藥即可。
骨折夾板固定夏天兩三天,冬天四五天後可以解開夾板,用熱藥水浸泡患處。
腫脹嚴重伴有瘀血,可以用熱藥水浸泡患處,然後敷上黑龍散等藥物。
皮肉裡面有碎骨,只需要敷上黑龍散,之後皮肉會自行潰爛,碎骨就會自然排出,然後才能痊癒。
受傷一個月內還可以治療,時間久了就難以治癒。
受傷後不要吃草藥,否則傷口癒合後骨頭無法恢復原狀,因為草藥性烈。
跌傷導致腸胃出血,應該服用散血止血藥,例如四物湯加黃連之類。
受傷後大小便不通,暫時不能服用傷科藥物,因為傷科藥物要用酒浸泡,而且要用四物湯、承氣湯等藥物,大小便通暢後才能服用傷科藥物。
凡傷重者,未服損藥,先服氣血藥,如勻氣散之類。
凡服損藥不可吃冷物,惟牛肉極冷,若吃痛不可治。
凡損藥必熱便生血氣以接骨耳。
凡損藥用酒,不拘紅酒生酒,只要無灰。
凡損藥必不可無乳香、沒藥。若市缺此二味,以番降真香代之。若缺血竭,亦以降真香代之。
凡損藥如小紅丸、大活絡丹、七釐散、黑龍散、風流散、三釐散之類皆是必用緊要之藥。
白話文:
受傷嚴重的人,在服用傷藥之前,先要服用補氣血的藥物,例如勻氣散之類。
服用傷藥期間不可吃冷的食物,尤其牛肉非常寒涼,如果吃了會疼痛難以治療。
服用傷藥會導致熱便,這是因為氣血運行促進骨頭癒合。
服用傷藥可以用酒,不管是紅酒還是生酒都可以,只要沒有灰塵。
服用傷藥一定不能缺少乳香和沒藥。如果市面上缺這兩種藥材,可以用番降真香代替。如果缺血竭,也可以用降真香代替。
服用傷藥,像小紅丸、大活絡丹、七釐散、黑龍散、風流散、三釐散之類的藥物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凡損藥三四月間不可多合,五六月間尤甚,存散藥以罐貯之密封口,隨時旋丸用為妙。
凡渾身無故損痛,乃是風損,當用風損藥,如排風湯之類。
白話文:
大約在三四月之間不應該大量配製藥物,到了五六月的時候更要特別注意,保存散藥應該用罐子存放並且密封好,根據需要隨時製作成藥丸使用最好。
凡是全身無緣無故出現疼痛,這通常是風邪所致,應該使用治療風邪的藥物,比如像排風湯這一類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