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1)
卷之八 (1)
1. 脈候
《脈經》曰:脈沉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,皆發黃也。脈浮者,宜汗之、吐之;脈沉者,宜下之,利之。《要略》曰:寸口脈,浮而緩,則為風,緩則為脾疸,非中風。四肢苦煩,脾色必黃,瘀熱不行,尺脈浮為傷腎。趺陽脈緊,為傷脾。寸口近掌無脈,口鼻黑色,不治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說:脈象摸起來是沉的,會口渴想喝水,小便不順暢,這些都是會出現黃疸的現象。脈象摸起來是浮的,應該要發汗、或是用催吐的方式治療;脈象摸起來是沉的,應該要用通便的方式,讓大小便順暢。《傷寒雜病論要略》說:在寸口這個部位摸到的脈象,如果是浮而且慢的,這是受到風邪的影響;如果脈象是慢的,這是因為脾臟功能失調引起的黃疸,但不是中風。如果四肢感到煩躁,脾臟的顏色一定會發黃,這是因為體內瘀積的熱無法散發,如果尺脈摸起來是浮的,這是傷到腎臟。如果趺陽脈摸起來是緊的,這是傷到脾臟。如果在寸口靠近手掌的地方摸不到脈搏,而且嘴巴和鼻子呈現黑色,這個病是沒辦法治好的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