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七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十七 (1)

1. 蠱毒出於閩廣

蠱之為毒,中土少見之。世傳閩廣深山之人,於端午日以蛇虺、蜈蚣蝦蟆三物同器盛之任,其互相吞啖,俟一物獨存者,則以為蠱,又謂之挑生。欲害人,密取其蠱於飲食中,人中其毒,必心腹㽲痛,如有蠱齧,吐下皆如爛絮。若不即治,食人五臟而死,亦有十餘日而死,更有緩者,待以歲月,氣血羸憊,食盡五臟而後死。死後亦有傳疰他人,名曰蠱疰。

兩廣山谷間有草曰胡蔓草,又名斷腸草,若人以急吞之則急死,緩水吞之則緩死。令見荊楚之地曰鼠莽草,人食之則毒死而不可救,予意胡蔓草或亦是歟?

嶺南人取毒蛇殺之,以草覆之,以水灑之,數日菌生,取菌為末,酒調以毒人,始亦無患,再後飲酒,則毒作而死。其俗淫婦多自臺北人,日久情好,又不肯逐人歸,乃陰以毒投飲食中,北人歸則戒之曰:子去幾時還?若從其言則復以藥解之,若過期不往必死矣,名曰定年蠱。

北人至彼宜預防之,須備解毒丹之類,隨身勿替,稍覺飲食之後四大不調,即服解藥,是亦有備無患,誠為切當。

凡北人入廣跋涉山川,不諳水士,人畜飲啖,誤中其毒。若不備識其機,按方修劑,一時倉卒不救,得非橫枉耶?重生者,宜加慎之。

2. 遯齋閒覽魚枕驗蠱毒

海南魚有石首者,蓋魚枕也。取其石為器,可載飲食,如遇蠱毒器必暴裂,其效甚著,閩人制作尤精。人但玩其色,而鮮能識其用者。又有驗蠱之法,唾津在淨水中,沉則是,浮則非。

又法口含大豆,中蠱者,豆即脹皮脫;無蠱者豆不脹脫。

又法煮雞蛋一枚,去殼,以銀簪一條插入其中,並含入口一飲之,頃取視簪卵俱黑則為中蠱。

孫真人云:凡中蠱者,嚼生黑豆不腥,噙白礬而味反甘者,皆中蠱也。

3. 中蠱見證

《直指》云:中蠱之候,面目青黃,力乏身痛,唇口焦乾,眉須脫落,煩躁悶瞀,胸腹痞滿,肚脹皮堅,腹中𦑜𦑜切痛如蟲齧,又如蟲行,唾吐鮮血,小便淋瀝,大便膿血雜下,病人所食之物,皆變而為蟲,侵蝕臟腑,蝕盡即死。死則毒氣流注,復染他人,所謂蠱疰。

4. 脈候

脈緊數如釵直而吐甚,此患蠱毒耳,急治之。

中蠱脈洪大者生,微細者死。

5. 防蠱法

凡入有蠱之鄉,先以犀角攪試,有毒則白沫竦起,無沫即無毒也。自幼時食貓肉,則毒不能為害。

6. 知禁不發

中蠱者若能記何物之中中毒,終身再不食此物,甚不敢復作。凡用藥而愈,自後飲食永不得吃冷,若食冷則蠱毒復生,竟不能救。

7. 治蠱大法有二

胸膈痛脹則毒在上,宜吐之,法以熱水半盞投入膽礬末五分通口服,少頃以鵝翎探吐,毒物出盡自愈。

腹痛脹為毒在下,宜瀉之,法以鬱金末二錢,米湯調下,空腹取瀉,惡毒盡為妙。瀉後以四君湯服二三劑調理,慎忌口。

8. 反蠱及主治法

《衛生》云:凡入蠱鄉,見人家門限屋梁絕無灰塵潔淨者,其家必畜蠱,當用心防之。如不得已吃其飲食,即潛地於初下箸時收藏一片在手,盡吃不妨,少頃卻將手藏之物,潛埋於人行十字路下,則蠱反於本家作鬧。蠱主必反來求,或食時讓主人先動箸,或明問主人云:莫有蠱麼?以筋箸桌而後食,如是則蠱皆不能為害,此皆驗於蟲鄉云。

欲知蠱主姓名,取敗鼓皮少許燒灰飲酒服,患人自能呼蠱主姓名。

9. 咒語破蠱法

《大藏經典》云:治蠱毒挑生毒有咒,凡人在外飲食先默誦咒七遍,其毒不為害。咒曰:姑蘇琢磨耶?吾知蟲毒生四角,父是穹窿穹,母是舍耶女。眷屬百千萬,吾今悉知汝。摩訶薩,摩訶薩。凡見飲食上有蛛絲,便莫吃。又法每遇所到處,念藥王萬福七遍亦可避。

10. 藥方

萬病解毒丹,一名神仙太乙丹,一名玉樞丹

大治一切蠱藥毒,菰子毒,鼠滿毒,惡菌蕈金石毒,吃疫死牛馬諸肉毒,河肫魚毒,時行瘟疫,山嵐瘴瘧毒,喉痹喉風諸瘡毒,沖冒寒暑或自縊溺水,打撲傷損,癰疽發背,犬鼠蛇虺,百蠱所傷,男子婦人或中邪祟,顛狂走叫,鬼胎鬼氣,並宜服之。凡人居家出外不可無此藥,真濟世珍方。

嶺南宦途商旅,水土不服,或中食毒,稍覺不快,便服藥即安。行兵興役尤不可無。

山茨菰(南北處處有之,俗名金燈籠,葉似韭,花似金燈籠,色白上有黑點,結子三稜,二月開花,三月結子,四月初,苗枯即挖地得之,遲則爛朽難尋。與老鴉蒜極相似,但蒜無毛,茨菰有毛,用者宜辨真切,去皮洗淨焙乾為末二兩),川文蛤(一名五倍子,淡紅黃色大者佳,打碎微炒焙乾為末,淨稱四兩),紅芽大戟(江南俗名勒馬宣,江浙紅者為佳,江南次之,江北白色者太峻利,弱人不宜多服,去蘆洗焙為末淨兩半),千金子(一名續隨子,去殼揀白色者用紙包,捶去油換紙去油盡,以色白紙上無油成霜為度,淨一兩),麝香(真正當門子,研極細,三錢)

上五味精選真正,各自修制焙乾為末,俱用新淨器皿淨紙盛包,置淨室,並不許婦人、閒客及不潔之人雞犬等畜室來。修合之人必齋沐焚香虔誠製造,將各藥相和一處,若是端午節日尤妙,非此日須擇吉日,和合極精篩過二次,方用糯米濃飲調和,於木臼中搗千餘杵作錠,每錠一錢,每服一錠,白水磨服,病勢重者,連進兩服,通利一二次無妨,用溫粥補住。

治一切諸毒,並用涼水磨化一錠,頓服之,或吐或瀉隨手而愈。凡癰疽發背未破時,用涼水磨塗患處,並磨服痛止覺癢,立消。陰陽二毒,傷寒心悶,狂言亂語,胸膈壅滯,邪毒未發及瘟疫喉痹纏喉風,冷水薄荷一小葉研下。

心氣痛並諸氣,淡酒或薑湯磨服。

赤白痢疾,腹中急痛,霍亂,攪腸痧等證,用薄荷湯磨服。

常帶此藥隨身,則妖邪不敢侵犯,入瘴地瘟家每服半錠,並不畏犯。或遇途人中毒危急,一切苦疾,施與一錠,救人命於頃刻,陰德之大何可勝言。愚敢曰:仁人君子,當賽於此矣。

男子婦人急中顛邪,喝叫亂走,心風失志,五種風癇,中風緊急,口眼喎斜,語言謇澀,骨節疼痛,並用薑湯磨下。

自縊、溺水、驚卒、鬼迷,死未隔宿者,酒磨下。

毒蛇、風犬,一應惡蟲所傷,用涼水磨塗患處,另用淡酒磨服。

小兒驚緊急、五疳食積、中惡等疾,並用蜜水同薄荷葉磨下,每一丸量兒大小作三四服。

牙齒疼,酒磨塗,及含漱少許,良久吐下。

年深日近頭痛、太陽痛,薑湯磨紙貼太陽穴上。

諸蟲腫脹,大麥芽煎湯下。

婦人經水不通,腰腹脹痛,經滯者,紅花煎湯下,孕婦不可服。

凡癆瘵傳屍蠱疰,只用此藥磨服不數錠而病愈。曾有癆瘵服此藥,一次即吐蟲出如蜣螂,後服養氣血之藥數劑而痊愈。原夫去毒殺蟲無逾於此藥。奇怪之病,屢用如神,醫家大家不可一日無之,而夫人亦不可不通知也。

保寧丹傳,《百病居士叢談》云:往時川蜀,俗喜行毒,而成都故事,歲以天中重陽時開大慈寺,多聚人物出百貨,其間號名醫世者,於是有於窗隙間呼貨藥一聲,識其意亟投以千錢,乃從窗隙度藥一粒,號解毒丸,一粒可救一人命。夫跡既叵測,故時多疑出於神仙。政和間祐陵以仁聖惠天下,嘗即上清寶籙宮之前,新作兩亭左曰仁濟,主給藥治疾苦,右曰輔政,主符水除邪鬼。因遂詔海內,凡藥之治病,彰彰有聲者,悉索其方書而上之焉。於是成都守臣監司奉命相共窮其狀,乃得售。解毒丸家蓋世世懼行毒者為讎害,故匿其跡,非有所謂神仙者。既據方修治得其合,即並藥奏御下殿中省。上曰:朕自弛天子所服御,以濟元元,毋煩有司也。由是殿中省群醫諸師驗其方,則王氏博濟方之保寧丹爾。當是時,猶子行通領殿中監事,故獨得其詳。吾落南來,用是藥,嘗救兩人食胡蔓草毒,遂得不死,蓋不可不書。

(《博濟》)保寧丹(出《劉涓子神仙遺論》)治蠱毒諸毒一切藥毒神效。

硃砂(一兩,細乳),山豆根(半兩),明雄黃,黃丹(真鉛者。各三錢),麝香(當門子,一錢),黃藥子,續隨子(生杵。各二錢半),巴豆(肥者不去油,),斑蝥(各二錢。去頭足翅),糯米(一撮半炒半生),赤蜈蚣(二條一炒一生)

上各制研淨稱入缽內,乳極細,於端午日重陽誠心修臺,勿令婦人、雞犬見之。用糯米稀糊丸,如龍眼核大,陰乾瓷瓶收。每服一丸,清茶吞下,不得嚼破。須臾,病人自覺心頭如拽有聲,將次毒物下,或自口出或大便瀉下。嫩則是血塊,老則成鱉毒,毒出便瘥。如中毒而口禁者,即挑開於關,以藥灌下則愈。

若染蛇蠍牛馬諸毒,用醋磨敷患處,後更忌酒肉毒食一月,惟吃淡飯可也,若用急用隨時擇吉日合之。

(《醫林》)丹砂丸,治蠱毒。

雄黃(另研),硃砂(另研),藜蘆(略炒),鬼臼,巴豆(去油。各二錢半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丸,空心薑湯下,當利惡物並蠱毒。如煩悶,以鴨血為羹食之。

雄麝散,治五種蠱毒。

明雄黃,麝香(另研。各一字)

用生羊肺一指大,以刀切開安藥在內吞下。

夷堅志石刻方,宋嘉祐中範吏部為福州守日,揭一方於石云:凡中蠱毒無問年深日久,用鴨卵插銀釵試之,俱黑者,中毒也。

五倍子(二兩),雄黃末(一錢),甘草(三錢,炙),丁香木香,麝香,輕粉(少許),糯米(一十粒)

用水一大碗於砂鍋內煮至七分,候藥面生皺皮,熟絹濾去渣,通口服,服畢平正仰臥枕令頭高,覺腹中有物衝心不得動。若吐出以盆盛之,如魚鰾之狀,乃是惡物。吐罷飲茶一盞,瀉亦無妨,旋煮白粥補之。忌生冷油膩醋醬十日,服解毒丸三五丸。

解毒丸,治誤會毒物一切惡毒,不救必死。

板藍根(乾者,四兩),貫眾(銼去土,一兩),青黛(研),生甘草(各二兩)

上為末,蒸餅丸,梧桐子大,別以青黛為衣。如誤服諸毒,稍覺精神恍惚,噁心,即是中毒,急服十五丸,爛啜新汲水下即解。

(《叢語》)泉僧方,治金蠶毒才覺中毒,先吃白礬,味甘而不澀,次嚼黑豆,不腥是也。

石榴皮根(不拘多少)

煮汁飲之一二盞,即吐出活蟲而愈。

國老飲,治蠱毒。

白礬,甘草(等分,共為末)

上每服二錢,白水調下,或吐黑涎,或瀉黑汁皆效。

五種解毒丹

紅芽大戟,斑蝥(糯米炒去頭足),東引桃根白皮(火烘,各等分共為末)

上每服水調方寸匕,毒即出,不出再服,酒中酒服,食中食服,奇效。

東坡雄黃丸,治蠱毒一切蛇虺畜獸毒。

雄黃,白礬(等分生研)

於端午日研末溶黃蠟調和,急手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丸,念藥師王菩薩七遍,熟水吞下。

(《直指》)平胃生漆,治蠱毒。

正料平胃散末(以生漆調和,丸梧桐子大,每遇毒空腹溫酒下七十丸加至百丸止)

(《良方》)七寶丸,治蠱毒。

敗豉皮,蠶蛻紙(各燒存性),刺蝟皮,五倍子(炒),續隨子,硃砂(另研),雄黃(另研。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糯米粥丸,小豆大。每服空心七丸白水下。

蜜髓煎,治中蠱令人腹內堅痛,面目青黃,病變無常。

真蜜(一碗),豬骨髓(五兩研)

同煎熟分作十服,日三服即瘥。

衛生易簡方,治挑生蠱毒。

一方:明礬、芽茶等分為末,涼水調三錢。

一方:糯稻穗濃煎湯涼服。

一方:胡荽絞汁和酒服之立下,神效。

一方:(治蠱下血)刺蝟皮燒為末,水調服方寸匕,當吐蠱出。

一方:(治蠱吐血,血如爛肝者),苦瓜(一枚),水二升煮一升,服之吐即愈。

一方:栝蔞根搗自燃汁和酒服之。

一方:真鉛頻頻服半合則解。

一方:石菖蒲(為末三錢),甘草湯調下一二服,病退即止。

一方:石榴皮煎汁飲之,當吐出活蟲而愈。

廣南衛生云:,胡蔓草其葉如茶,其花黃而小,凡一葉入口,百竅潰血,人無復生。有愚民私怒,茹以自斃,人覺之急取抱雞卵不生雞者,細研和,以麻油挑口灌之,乃吐盡惡物而蘇,少遲不救。

中挑生毒案,《丁志》云:興化人陳可大知肇慶府,肋下忽腫起,如生癰節狀,頃刻間其大如盤,熾者云此中挑生毒也。俟五更以綠豆嚼試,若香甜即是。已而果然。乃搗川升麻為細末,取冷熟水調二錢,連服之,遂洞下瀉出生蔥數莖,根鬚皆具,腫即消縮,煎平胃散調補,且食白粥後亦無他。又雷州民康才妻,為蠻巫林公

榮用雞肉挑生。值商人楊一善醫療,與藥服之,才食頃吐積肉一塊,剖開筋膜中有生肉存,已成雞形,頭尾嘴翅時肖似康。訴於州,州捕林置獄,而呼楊生,令具疾證用藥。其略云:凡吃魚、肉、瓜果湯茶皆可挑生,初中毒,覺胸腹稍痛,明日漸加攪刺,十日則物生能動,騰上則胸痛,沉下則腹痛,積以瘦悴,此其候也。在上膈則取之,其法用熱茶一甌,投膽礬五分於中,候礬化盡,通口呷服。

良久,以雞翎探喉中即吐出毒物,在下膈則瀉之,以米飲下郁全末二錢,毒即瀉下,乃擇人參白朮各半兩研末,同無灰酒半升納瓶內,慢火熬半日許為度,酒熟取溫服之,日一盞,五日乃止,然後飲酒如其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