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七 (2)

1. 溫散諸劑

(《金匱》)桂枝附子湯,治風濕相搏,身痛不能轉側,煩而不渴、不嘔,脈虛浮而澀。

桂枝,生薑(各二錢),附子(一錢),甘草(炙,錢半)

上水煎服。小便自利,去桂加白朮。服後其人如冒狀,勿驚怪。

(《和劑》)滲濕湯,治坐臥濕地,雨露所襲,身重腳弱,關節疼痛,發熱惡寒,小便不利,大便溏紲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,附子(炮),乾薑(炮),桂枝,芍藥(等分)

上水二盞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
羌附湯,治風濕相搏,身微腫,手足掣痛,不能屈伸。

羌活,附子(炮),白朮,甘草(等分)

上水煎,不拘時服。

生附湯,治受濕腰痛。

附子(生),乾薑,厚朴,白朮,蒼朮(酒浸),茯苓(各一錢),牛膝,杜仲(制。各錢半),炙甘草(五分)

水二盞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桂枝附子湯,治療風邪濕邪互相搏結,導致身體疼痛無法轉動側身,心中煩躁但不口渴、不嘔吐,脈象虛弱而浮且澀。

藥材:桂枝、生薑(各二錢),附子(一錢),炙甘草(一錢半)。

用水煎服。如果小便順暢,就去掉桂枝,加入白朮。服藥後如果感覺像暈眩,不用驚慌。

滲濕湯,治療因久坐或躺臥在潮濕地面,或被雨露侵襲,導致身體沉重、腿腳無力、關節疼痛、發熱怕冷、小便不順暢、大便稀溏或便秘。

藥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炮附子、炮乾薑、桂枝、芍藥(等量)。

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
羌附湯,治療風邪濕邪互相搏結,導致身體輕微腫脹,手腳抽痛,不能彎曲伸直。

藥材:羌活、炮附子、白朮、甘草(等量)。

用水煎煮,不拘時間服用。

生附湯,治療因受濕而引起的腰痛。

藥材:生附子、乾薑、厚朴、白朮、酒浸蒼朮、茯苓(各一錢),牛膝、製杜仲(各一錢半),炙甘草(五分)。

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
2. 疏里攻下劑

神佑丸(方見痰飲門。)治濕鬱喘悶,二便秘澀。

舟車丸,治諸濕腫滿。導水丸(二方並見水腫門。)

(子和)濬川散,治濕痰留注,二便不利,身腫氣高。

大黃(煨),郁李仁(各二兩),芒硝,甘遂(各半兩),黑醜(取頭末,四兩)

上為末,薑湯調下五分,空心臨臥服。

白話文:

神佑丸(配方在痰飲門。)治療濕氣鬱積引起的喘悶,以及大小便不暢的情形。

舟車丸,治療各種因濕氣引起的腫脹。導水丸(這兩個配方都在水腫門)。

(朱丹溪)濬川散,治療濕痰停留在體內,導致小便不順、大便困難,身體腫脹、氣喘等情況。

濬川散的配方是:煨過的大黃、郁李仁各二兩,芒硝、甘遂各半兩,黑醜取頭末四兩。
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薑湯調和服用五分,空腹睡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