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1)
卷之八 (1)
1. 脈候
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;脈盛身寒,得之傷寒。蓋寒傷形而不傷氣,所以脈盛;熱傷氣而不傷形,所以脈虛。(《甲乙經》)
中暑與熱證相似,但熱證脈盛,中暑者脈虛,以此別之耳。
脈浮自汗,或浮大而散,或洪大無力,或虛而遲中得洪緩,皆為傷暑之脈也。
白話文:
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,通常是中暑造成的;脈象強盛而身體發冷,通常是受寒造成的。因為寒邪會傷害身體,但不會傷害元氣,所以脈象會強盛;而熱邪會傷害元氣,但不會傷害身體,所以脈象會虛弱。《甲乙經》是這樣解釋的。
中暑和熱證症狀相似,但熱證脈象強盛,中暑的人脈象虛弱,這是用來區分兩者的依據。
脈象浮在表面,且伴隨自汗,或是脈象浮大而散亂,或是脈象洪大卻無力,或是脈象虛弱而遲緩,但在中間又感到洪大而和緩,這些都是中暑時會出現的脈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