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145)
卷之八 (145)
1. 易簡諸方
《衛生方》:治泄精,用未連晚蠶蛾干之為末,空心溫酒調服三錢。
又方:,治失精、久虛、漏泄。用蓮子心一撮、辰砂一分為末,每服二錢,空心白湯調下。
又方:,治元氣虛寒,精滑不禁,大便瀉,手足冷。陽起石(火煆)、鍾乳粉(各一兩)為末,酒煮,附子末糊丸梧桐子大,空心米飲下五十丸。
又方:,用車前草搗汁二合,服之甚效。
又方:,用乳粉一塊拇指大,臨臥放口內細嚼含之,睡至三更嚥下,服三五次有效。
《太平聖惠方》:,治虛勞腎損,夢中遺精。用韭子二兩,微炒為末,食前酒下二錢。
陳藏器注云:,取韭子生吞三十粒,空心鹽湯下,止夢遺白濁。
《外臺秘要》:,治夢遺,以蘇子一升炒為末,酒調方寸匕,日再服。
《百一方》:,治男女喜夢與鬼交致恍惚者,方截鹿角屑三指一撮,酒調下,日三服。
秘方:,治精滑夜夢,以旱蓮草焙乾為末,空心米湯調下二錢,四服效。有以蜜酒調,久服黑髭發,固精,極效。
白話文:
**《衛生方》:**治療遺精,用未交配過的晚蠶蛾曬乾磨成粉末,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三錢。
**又一方:**治療遺精、久病體虛、精液外漏。用蓮子心一小撮、辰砂一分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用白開水調服。
**又一方:**治療元氣虛弱寒冷,精液滑脫無法控制,大便腹瀉,手腳冰冷。用煅燒過的陽起石、鍾乳石粉(各一兩)磨成粉末,用酒煮過,加入附子粉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五十丸。
**又一方:**用車前草搗爛取汁二合,服用效果很好。
**又一方:**用拇指大小的乳粉一塊,臨睡前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含著,睡到半夜三更嚥下,服用三到五次有效。
**《太平聖惠方》:**治療因虛勞導致腎臟損傷,夢中遺精。用韭菜籽二兩,稍微炒過磨成粉末,飯前用酒送服二錢。
**陳藏器注釋說:**直接生吞韭菜籽三十粒,空腹用鹽水送服,能止住夢遺和白濁。
**《外臺秘要》:**治療夢遺,用炒過的蘇子一升磨成粉末,用酒調服一小勺,每天服用兩次。
**《百一方》:**治療男女經常夢見與鬼交合導致精神恍惚,用鋸下的鹿角屑三指寬一撮,用酒調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**秘方:**治療精液滑脫、夜間做夢遺精,用旱蓮草烘乾磨成粉末,空腹用米湯調服二錢,服用四次有效。有人用蜜酒調服,長期服用能使鬍鬚頭髮變黑,固精效果極佳。
2. 針灸法
命門(一穴,在背脊中兩腎俞之間,與臍相對。治遺精不禁者,灸五壯立效。),心俞(不宜多灸。),腎俞(中極灸隨年壯。),白環俞(灸五十壯。)
白話文:
命門穴(一個穴位,在背部脊椎中間,大約在兩側腎俞穴之間,與肚臍相對應。治療遺精控制不住的症狀,用艾灸五個艾炷,效果就很好。),心俞穴(不適合多次艾灸。),腎俞穴(和中極穴一樣,艾灸的艾炷數量可以按照年齡來增加。),白環俞穴(艾灸五十個艾炷。)
3. 導引法
一法:半夜子時分陽正興時,仰臥瞑目閉口,舌頂上齶,將腰拱起,左手用中指頂住尾閭穴,(在督脈下行盡處是穴。)右手用大指頂住無名指根拳著。又將兩腿俱伸,兩腳十指俱摳,提起一口氣,心中存想脊背腦後上貫至頂門,慢慢直下至丹田,方將腰腿腳手從容放下,再照前行,陽則衰矣。如陽未衰,再行二三次如初。
行時陽未興,勉強興之方可行。夫人之所以有虛疾者,因年少欲心太盛,房事過多,水火不能相濟,以致此疾。能行此法,不惟速去泄精之病,久而腎氣上升,心火下降,則水火既濟,永無疾病矣。
一法:治遺精不禁,以床鋪安短窄,臥如弓、彎二膝,並臍縮,或左或右側臥,用手扎陰囊,一手伏丹田,切須寧心淨臥,戒除房室思欲之事,固精不泄,可保身矣。
一法:側身曲臥戌亥之間,一手兜外腎,一手搓臍下,八十一次,然後換手,每手各九次,兜搓九日見效,八十一日成功。
白話文:
導引法
第一種方法:在半夜子時,陽氣正盛的時候,仰躺著,閉上眼睛,閉上嘴巴,舌頭抵住上顎。將腰部拱起,左手中指按住尾閭穴(位於督脈下行的盡頭),右手大拇指按住無名指根,握拳。接著將雙腿伸直,雙腳十個腳趾用力彎曲。同時吸一口氣,心中想像著氣從脊椎、腦後往上貫穿到頭頂,然後慢慢地往下到丹田。接著將腰、腿、腳、手慢慢放鬆。再按照前面的方法做,陽氣就會開始衰退。如果陽氣還沒衰退,就再重複兩三次。
如果練習時陽氣沒有興起,就勉強讓它興起才能練習。人之所以會虛弱生病,是因為年輕時慾望太強盛,性行為過度,導致水火不協調,才會生病。如果能練習這個方法,不僅能快速去除遺精的問題,長期練習還能使腎氣上升,心火下降,讓水火達到平衡,永遠不再生病。
第二種方法:治療遺精無法控制的情況,將床鋪改成較短較窄的,像弓一樣彎曲身體,彎曲雙膝,縮起腹部。可以選擇左側或右側側躺,用手抓緊陰囊,另一隻手放在丹田。一定要靜下心來,專心躺著,戒除性慾方面的想法,這樣就能固守精氣,不再洩漏,可以保養身體。
第三種方法:在戌時(晚上七點到九點)或亥時(晚上九點到十一點),側身彎曲躺著。一隻手托住外腎(陰囊),另一隻手搓揉肚臍下方,搓揉八十一次後,換手再搓揉。每隻手各搓揉九次,搓揉九天就會看到效果,八十一天就能成功。
4. 釋夢門
5. 病機
6. 諸夢敘論
《靈樞·淫邪發夢篇》:帝曰:願聞淫邪泮衍奈何?岐伯曰:正邪從外襲內,而未有定舍,反淫於藏,不得定處,與榮衛俱行,而與魂魄飛揚,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。氣淫於腑,則有餘於外,不足於內;氣淫於臟,則有餘於內,不足於外。帝曰:有餘不足,有形乎?岐伯曰:陰氣盛,則夢涉大水而恐懼;陽氣盛,則夢大火而燔焫;陰陽俱盛,則夢相殺。上盛則夢飛,下盛則夢墮;甚飢則夢取,甚飽則夢與。
肝氣盛,則夢怒;肺氣盛,則夢恐懼,哭泣,飛揚,心氣盛,則夢喜笑;脾氣盛,則夢歌樂,身體重不舉;腎氣盛,則夢腰脊兩解不屬。凡此十二盛者,至而瀉者,立已。厥氣客於心,則夢見丘山煙火,客於肺,則夢飛揚,見金鐵之奇物;客於肝,則夢山林樹木;客於脾,則夢丘陵大澤,壞室風雨;客於腎,則夢臨淵,沒居水中;客於胃,則夢飲食;客於大腸,則夢田野;客於小腸,則夢聚邑沖衢,客於膽,則夢鬥訟;客於陰器,則夢接內;客於項,則夢斬首;客於陘,則夢行走而不能前;客於股肱,則夢禮拜,客於胞䐈,則夢溲便。凡此數不足者,至而補之立已也。
白話文:
黃帝問:我想知道邪氣侵入人體,散漫而無定所的情況是怎樣的?
岐伯回答說:當正氣虛弱,邪氣從外侵入體內,沒有固定的停留處,反而侵擾臟腑,使它無法安定,跟著營衛之氣一起運行,又使魂魄也跟著飛揚不定,使人睡覺不安穩而容易做夢。氣在腑中過盛,就會表現在外在有餘,內在不足;氣在臟中過盛,就會表現在內在有餘,外在不足。
黃帝問:這種有餘或不足的情況,會有具體的夢境表現嗎?
岐伯回答說:陰氣過盛,就會夢見自己涉過大水而感到恐懼;陽氣過盛,就會夢見大火焚燒;陰陽之氣都過盛,就會夢見互相廝殺。上面的氣過盛,就會夢見自己在飛翔;下面的氣過盛,就會夢見自己墜落。非常飢餓的時候,就會夢見自己在索取食物;非常飽的時候,就會夢見自己在給予食物。
肝氣過盛,就會夢見發怒;肺氣過盛,就會夢見恐懼、哭泣、飛揚;心氣過盛,就會夢見高興歡笑;脾氣過盛,就會夢見唱歌跳舞,身體感到沉重難以抬舉;腎氣過盛,就會夢見腰和脊椎都鬆開不連貫。以上這十二種過盛的情況,如果能及時把過盛的氣瀉掉,病症就能立刻消除。
如果邪氣停留在心中,就會夢見山丘、煙火;停留在肺中,就會夢見飛揚,看見金屬或奇異的東西;停留在肝中,就會夢見山林樹木;停留在脾中,就會夢見丘陵沼澤、破舊的房屋、颳風下雨;停留在腎中,就會夢見身臨深淵、居住在水中;停留在胃中,就會夢見吃飯;停留在腸道,就會夢見田野;停留在小腸,就會夢見聚落和交通要道;停留在膽中,就會夢見爭吵訴訟;停留在陰部,就會夢見性交;停留在脖子,就會夢見被斬首;停留在足脛,就會夢見走路卻無法前進;停留在手臂,就會夢見禮拜;停留在膀胱,就會夢見排泄大小便。以上這些不足的情況,如果能及時補充不足,病症也能立刻消除。
7. 養生主論
王隱君曰:痰火客於心肺,夜夢鬼交而泄,或夢騰空而飛,或夢行險而墜,或夢兵刃追誅,逃避無所,誤入人家,四壁無路,或夢鬥死重傷,或夢悲啼忿怒,或見枯骨煙焚,焦氣撲鼻,或夢騎馬郊行,忽見天邊,日月光耀遍身,急急回顧,元無所自。怪夢多端,不可勝紀。要皆痰火熾於心肺使之然也。
《周禮·春官宗伯》:掌其歲時,觀天地之會,辨陰陽之氣,以日月星辰,佔六夢吉凶:一曰正夢,二曰噩夢,三曰思夢,四曰寤夢,五曰喜夢,六曰懼夢。夫人不知占釋之理,憂思鬱結,疑懼成疾者,曷可勝言?《漢藝文志》云:占卜韭一,而夢為大。故周有其官,而《詩》載熊羆、蛇虺、蟲魚、旐旟之夢,著明大人之占,以考吉凶,以釋疑惑。
白話文:
王隱君說:痰火積聚在心肺,就會做惡夢,夢到與鬼性交而遺精,或者夢到騰空飛行,或者夢到行走在危險的地方而墜落,或者夢到被刀劍追殺,逃跑卻無處可躲,誤入別人家中,卻發現四面牆壁都無路可走,或者夢到與人搏鬥而身受重傷,或者夢到悲傷哭泣或憤怒,或者夢見枯骨被焚燒,焦臭氣味撲鼻而來,或者夢到騎馬在郊外行走,忽然看見天邊日月光輝照耀全身,急忙回頭看,卻發現光芒不知從何而來。奇怪的夢境千奇百怪,數也數不清。這些都是因為痰火在心肺中過於旺盛而導致的。
《周禮·春官宗伯》記載:掌管時令的官員,觀察天地的變化,分辨陰陽之氣,根據日月星辰的位置,來占卜六種夢的吉凶:第一種是正夢,第二種是噩夢,第三種是思慮過多引起的夢,第四種是清醒時做的夢,第五種是喜悅的夢,第六種是恐懼的夢。人們不了解解夢的道理,憂愁思慮鬱結在心中,因為懷疑恐懼而生病的人,又怎麼能說得完呢?《漢書·藝文志》說:占卜的方式有很多,而解夢是最重要的。所以周朝設立了專門的官職,而《詩經》中也記載了熊、羆、蛇、虺、蟲、魚、旗幟等夢境,以此來闡明大人占夢的道理,用來考驗吉凶,用來解除疑惑。
8. 虛實成夢
《東萊類說》云:形接而為事,神遇而為夢。淫虛則夢飛,沉實則夢溺;寢藉則夢馬,寢帶則夢蛇;將陰則夢水,將晴則夢火;病則夢憂,喜則夢樂;神虛則夢多,神壯則夢稀,有夢亦不記。故云:至人無夢,愚者少夢。孫真人云:欲無惡夢,勿食本命所肖之物,及龜鱉、無鱗之魚,勿殺生命,勿思淫邪悖逆之事,睡必首東受生氣,側身而外,則安睡而無夢矣。
白話文:
《東萊類說》說:身體接觸外界事物就會形成夢境中的情節,精神與外界相遇就會產生夢。如果身體虛弱過度,就會夢見飛翔;如果身體沉重實在,就會夢見溺水;如果睡覺時身下墊著東西,就會夢見騎馬;如果睡覺時腰間束著帶子,就會夢見蛇;如果天氣要轉陰,就會夢見水;如果天氣要轉晴,就會夢見火;生病的時候就會夢見憂愁,高興的時候就會夢見快樂;如果精神虛弱,就會多夢,如果精神強壯,就會少夢,就算有夢也不會記得。所以說:修養高深的人沒有夢,愚笨的人很少夢。孫思邈說:想要不做惡夢,就不要吃自己生肖所屬的動物,以及龜、鱉、沒有鱗片的魚,不要殺害生命,不要想淫亂邪惡違背常理的事情,睡覺時一定要頭朝東方,吸取生氣,側身向外睡,就能安穩入睡而沒有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