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五 (1)
卷之十五 (1)
1. 中寒誤作中風治者必死
寒中三陰,一時暴卒,昏不知人,口噤失音,四肢強直,攣急疼痛,亦似中風。若以風藥治之,即死,急以附子理中湯。若厥逆,唇青,囊縮,無脈者,用蔥熨法,仍灸氣海、關元二三十壯。脈漸出,手足漸溫,乃可生也。
白話文:
因為寒邪侵襲人體三陰經絡,導致突然昏倒,失去意識,無法辨識他人,嘴巴緊閉說不出話,四肢僵硬,肌肉攣縮疼痛,這些症狀看起來很像中風。如果誤以為是中風而用治療風邪的藥物來治療,病人一定會死亡。遇到這種情況,應該馬上服用附子理中湯。如果出現手腳冰冷、嘴唇發青、陰囊收縮、摸不到脈搏等症狀,要用蔥熨法來處理,同時在氣海穴和關元穴灸二三十壯。等到脈搏逐漸出現,手腳漸漸溫暖,病人才有可能存活。
2. 寒中三陰治法各異
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,治宜理中湯;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,治宜五積散加茱萸;寒中厥陰則少腹疼痛,治宜四逆湯加茱萸,倍加附子。
白話文:
寒邪侵犯太陰經,會導致胃脘(約在肚臍上方)疼痛,治療適合用理中湯;寒邪侵犯少陰經,會導致肚臍周圍及小腹疼痛,治療適合用五積散加上吳茱萸;寒邪侵犯厥陰經,會導致小腹疼痛,治療適合用四逆湯加上吳茱萸,並且要加倍使用附子。
3. 溫中要兼溫血
溫腎禦寒如乾薑、附子、川烏、天雄輩,佐之以養正靈砂丹。然寒傷榮血,徒知溫腎,不知溫血,恐未必有十全之功,是則官桂、當歸為溫血之上藥也。
白話文:
使用乾薑、附子、川烏、天雄等藥材來溫暖腎陽、驅散寒冷,可以搭配養正靈砂丹來輔助。但是,如果寒邪傷害到血液,只知道溫暖腎陽,卻不知道溫養血液,恐怕無法達到完全的療效。因此,肉桂和當歸是溫養血液的最佳藥物。
4. 韓祗和溫中深得中寒之旨
韓氏著三陰經方,立溫中例,雖不言中寒而深得中寒之旨,所以有急用薑、附溫中救里之法,大有見焉。
白話文:
韓氏著作的三陰經方,設立了溫中這個原則,雖然沒有直接說到中寒,但卻深深掌握了中寒的要點。因此,他有緊急使用薑、附子來溫暖中焦、救治裡寒的方法,這點是很明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