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六十九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九 (5)

1. 易簡諸方

《經驗方》:,治大小便俱不通,用生明礬研末,令患人仰臥,置礬末於臍中滿,以新汲水滴之,候患人冷透腹內,即自然通行。如曾灸臍孔者,即於灸瘢上用面作圈一指高,置礬於中,依法滴水。

(《外臺秘書》)方:,治下部秘澀不通。用蒴藋根一把搗爛,入水和絞,去渣。強者服一升,數用。並治腳氣。

《簡要濟眾》方:,治卒然關格,大小便不通,支滿欲死。用葵子一升,水四升煮取一升,頓服。內服豬脂如彈子一丸尤佳。

又方:,治大便不通,用牽牛半生半炒,搗末。每服二錢,薑湯調下。未通再服,以熱茶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大小便皆不通,可以用生明礬研磨成粉末,讓病人仰躺,將明礬粉末放滿肚臍,用新鮮的水滴在上面,等到病人肚子內感到冷透,便會自然通暢。如果曾經灸過肚臍,就在灸痕上用面粉做一個直徑一指高的圓圈,把明礬粉放在圓圈中間,依同樣方法滴水。

治療下部秘結不通,可以用蒴藋根一把搗爛,加水攪拌,去渣。體質較強壯的人可以喝一升,多次服用。也可以治療腳氣。

治療突然發生的關格,大小便不通,腹部脹滿快要死掉的情況,可以用葵子一升,水四升煮成一升,一次喝完。內服豬油丸子一枚效果更佳。

治療大便不通,可以用半生半炒的牽牛子搗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薑湯送服。如果還不通,再服用一次,用熱茶送服。

《聖惠方》:,治大便不通,用羊蹄根一兩,咀,水一盞煎六分,空心服。

《肘後方》:,治大便秘結,用麻子和米煮粥食之,滑腸自通,妙。

白話文:

《聖惠方》:治療大便不通,可以用羊蹄根一兩,切碎後用水一杯煎至六分滿,空腹時服用。

《肘後方》:治療大便乾結,可以用麻子和米一起煮粥食用,可以潤滑腸道,自然會通便,非常有效。

2. 治案

一婦人身瘦,大便燥結不通,飲食少進,小腹作痛,六脈沉伏而結澀。作血虛治,用四物湯加桃仁、麻黃、煨大黃等藥,數服不通,反增飽悶;與枳實導滯丸、備急丸,下咽便吐出。蓋胃氣弱而不能納性速之藥耳。遂以備急大黃丸,外以黃蠟包之,又以細針穿一孔,令服三丸,以蠟匱者,為其不犯胃氣,故得出幽門、達大腸取效也。越二時,下燥糞一升許。

白話文:

有一位婦女,身材瘦弱,大便乾燥難解,食慾不振,小腹疼痛,六脈沉伏且脈象澀滯。診斷為血虛,於是用四物湯加桃仁、麻黃、煨大黃等藥治療,服用幾次後,大便仍然不通,反而覺得更加飽脹難受。接著又用枳實導滯丸、備急丸,但藥物剛下咽就吐了出來。這是因為這位婦女胃氣虛弱,無法承受這些性急峻猛的藥物。

於是改用備急大黃丸,外面用黃蠟包裹,並用細針穿一個小孔,讓她服用三粒。用蠟包裹的用意是為了避免藥物刺激胃氣,使其能順利通過幽門,到達大腸發揮效用。過了兩個時辰,她排出乾燥的糞便,大約一升左右。

繼以四物湯加減,及潤腸丸間服,調理月餘,大便如常。

一小兒因出痘,自始出至痘愈二十五日,不通大便,肛門連大腸痛楚,號叫日甚,用蜜導法及服大小承氣湯、導滯、備急等丸,皆不效,計無所施。後惟以香油,令人含口中,用竹管灌入肛門內約半杯許,病者自覺油上行如蠕然,須臾下燥糞一二升,立安。

白話文:

患者原本因出痘,二十五天沒有排便,肛門和大腸疼痛,哭鬧加劇。醫生先用蜜導法、小承氣湯、導滯丸、備急丸等方法治療,都沒有效果。後來用香油灌腸,患者感覺油向上移動,不久就排出了很多干糞,症狀馬上緩解。之後再用四物湯加減以及潤腸丸間隔服用,調理一個多月,排便恢復正常。

3. 運氣便秘有三

一曰熱。經云:熱至則淋閉。又云:少陰之復,膈腸不便是也。二曰寒。經云: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是也。三曰濕。經云:太陰司天,濕淫所勝,病大便難是也。

白話文:

第一種是熱性病症。《內經》說:體內熱氣過盛會導致小便不通或尿量減少。又說:當少陰出現反常時,會有胸膈和腸胃不適的症狀。第二種是寒性病症。《內經》說:太陽經脈受影響時,會出現腹瀉且排便困難的情況。第三種是濕性病症。《內經》說:當太陰主宰天空時,如果濕氣過盛,會引起大便困難的問題。

4. 針灸法

照海(灸三壯,瀉之),章門(參二七壯),太白(灸三壯,瀉之),氣海(刺),三里(刺)

白話文:

照海穴(施灸三次,采用泻法),章门穴(施灸十四次),太白穴(施灸三次,采用泻法),气海穴(针刺),三里穴(针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