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六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九 (3)

1. 氣閉不通諸劑

(《和劑》)三和散,治七情氣結,脾胃不和,心腹痞滿,大便秘澀。

羌活,紫蘇葉,宣木瓜,大腹皮,沉香(各一錢),檳榔,木香,陳皮,白朮,川芎,炙甘草(各七錢半)

上咀,分二服。每服水一盞煎六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《和劑》三和散

功效: 治療七情郁結,脾胃不和,心腹脹滿,大便秘結。

組成:

  • 羌活、紫蘇葉、宣木瓜、大腹皮、沉香(各一錢)
  • 檳榔、木香、陳皮、白朮、川芎、炙甘草(各七錢半)

用法:

  1.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分成兩份,每次服用一份。
  3. 每次取水一盞(約200毫升),煎煮至六分(約120毫升),不拘時間服用。

注:

  • 此方藥材份量以錢為單位,古時一錢約等於現代3.73克。
  • "炙甘草"是指經過炮製的甘草,即用火烘烤過,以減輕其寒性。
  • "不拘時服"是指可隨時服用,不受時間限制。

(《濟生》)橘杏丸,治老人氣閉,大腑不通。

橘紅(取末),杏仁(去皮尖。各等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遠米飲下。

(《良方》)六磨湯,治氣澀腹悶,大便秘澀。

沉香,木香,檳榔,烏藥,枳殼,大黃(各等分)

上用白湯,俱磨濃汁,空心溫服。

枳殼丸,治三焦痞塞,氣不升降,大便閉,小便澀。

白話文:

《濟生》裡的橘杏丸,用來治療老人氣閉,大腸不通。將橘紅和杏仁研磨成粉,加入煉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米湯送服。《良方》裡的六磨湯,用來治療氣滯腹脹,大便秘結。將沉香、木香、檳榔、烏藥、枳殼、大黃等藥材用白湯磨成濃汁,空腹溫服。《枳殼丸》則用來治療三焦氣機阻滯,氣機升降失調,大便秘結,小便澀滯。

枳殼(麩炒),皂角(炙去皮弦),大黃,羌活,木香,陳皮,桑白皮,白芷(各等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
小通氣散,治虛,悲傷之甚,致令秘澀,或服燥藥太過。

陳皮(去白),嫩紫蘇,枳殼,木通(各等分)

上咀,每服八錢,水二盞煎八分,食遠溫服。

本香逐氣丸,治食積氣滯大便閉,兼治腳氣、小腸氣攻刺痛。

白話文:

枳殼(麩炒)、皂角(炙去皮弦)、大黃、羌活、木香、陳皮、桑白皮、白芷各等分,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名為小通氣散,主治虛弱、过度悲伤导致便秘,或服用燥性药物过量的情况。

陈皮(去白)、嫩紫蘇、枳殼、木通各等分,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钱,用两碗水煎至八分,饭后温服。此方名為本香逐氣丸,主治食物积滞、气滞导致的大便不通,也兼治脚气、小肠气攻刺疼痛。

陳皮,青皮,檳榔(各半兩),木香(二錢),巴豆霜(錢半)

上為末,薑汁調,神麯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丸,食遠薑湯送下。氣攻腹痛,枳殼木瓜湯下。

(《直指》)寬快湯,治氣不下降,大便閉澀。

香附子(制,二兩),天台烏藥,枳殼(制。各半兩),砂仁(炒,六錢),蘇子(炒,半兩),青木香(三錢),甘草(炙,七錢半)

白話文:

陳皮、青皮、檳榔各半兩,木香二錢,巴豆霜半錢,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,以神麴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如果氣攻腹痛,可用枳殼木瓜湯服用。此方名為寬快湯,主治氣不下降,大便閉澀。香附子(制,二兩),天台烏藥,枳殼(制,各半兩),砂仁(炒,六錢),蘇子(炒,半兩),青木香(三錢),甘草(炙,七錢半)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陳皮煎湯調下。

降氣湯,治氣不降,大便不通,加枳殼、杏仁煎服。(方見腳氣門。)

桔梗枳殼湯,治氣不下降而閉,加紫蘇煎服。(方見氣門。)

(河間)枳殼丸,治二焦結約,大小便不通,穀氣不得下行。

枳殼(二兩),陳皮(一兩),檳榔(半兩),木香(二錢半),黑牽牛(四兩,半生半炒,取頭末一兩半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陳皮煎湯送服。治療氣機不降,大便秘結的,可以加入枳殼,搭配杏仁煎服用。治療氣機不降而閉塞的,可以加入紫蘇煎服用。枳殼丸可以治療上焦和中焦氣機阻滯,大小便不通,谷氣不能下降的症狀。枳殼兩兩,陳皮一兩,檳榔半兩,木香二錢半,黑牽牛四兩,半生半炒,取頭末一兩半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,薑湯下。

(《宣明》)導氣枳殼丸,治氣結不散,心胸痞滿,逆氣上攻,大便秘澀。

枳殼,木通,青皮,陳皮,桑白皮(炒),蘿蔔子(微炒),白醜(炒),黑醜(炒),茴香(炒),莪朮(炮),京三稜(炒。各等分)

上為末,生薑汁打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煎陳皮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薑湯送服。此方名為導氣枳殼丸,用於治療氣結不散、胸悶氣堵、逆氣上涌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
藥材包括枳殼、木通、青皮、陳皮、炒桑白皮、微炒蘿蔔子、炒白醜、炒黑醜、炒茴香、炮莪朮、炒京三稜,各等分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調成糊狀,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陳皮湯送服。

2. 老人風秘諸劑

(《和劑》)搜風順氣丸,治風氣、腳氣。老人、小兒、虛弱人大便閉結宜服

車前子(兩半),白檳榔,火麻仁(微炒去殼),郁李仁(泡去皮研),菟絲子(酒浸焙乾),牛膝(酒浸),乾山藥(各一兩),枳殼(炒),防風,獨活(各八錢),大黃(半生半熟,半兩)

白話文:

《和劑》搜風順氣丸

方劑功能: 治風氣、腳氣。適用於老人、小兒、虛弱人大便閉結者。

藥物組成:

  • 車前子(兩半)
  • 白檳榔
  • 火麻仁(微炒去殼)
  • 郁李仁(泡去皮研磨)
  • 菟絲子(酒浸後烘乾)
  • 牛膝(酒浸)
  • 乾山藥(各一兩)
  • 枳殼(炒)
  • 防風
  • 獨活(各八錢)
  • 大黃(半生半熟,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小豆大。每服五十丸,茶酒湯任下,早晚各一服。

疏風散,治風毒秘結,大便不通。

防風,枳殼,羌活,獨活,蘇子仁(炒,另研),杏仁(炒去皮尖),甘草(炙),威靈仙,檳榔,白芷,白蒺藜(炒。各八分)

上咀,水二盞,姜五片,蜜一匙,煎八分,空心服。

皂角丸,治大腸有風,大便閉結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煉成蜜丸,丸子大小如小豆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可以用茶、酒或湯水送服,早晚各服用一次。這個藥方叫做「疏風散」,用來治療因風毒導致的大便不通。

將防風、枳殼、羌活、獨活、蘇子仁(炒過,研磨)、杏仁(炒去皮尖)、甘草(炙)、威靈仙、檳榔、白芷、白蒺藜(炒過)各取八分,研磨成粉末。用兩杯水,加入五片薑和一匙蜜,煎煮至八分,空腹服用。

另外,還有個藥方叫做「皂角丸」,用來治療因大腸有風導致的大便閉結。

皂角(炙去皮弦子),枳實(麩炒。等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或飯飲丸,小豆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七宣丸,治風氣結聚,宿食不消。兼沙石皮毛在腹,及積年腰腳疼痛,冷如冰石,腳氣衝心,煩憒悶亂,頭旋運倒,肩背重痛,心腹脹滿,胸膈痞塞,風毒腫氣,連及頭面,大便秘澀,小便時數,脾胃氣壅,不能飲食,腳轉筋掣痛攣急,心神恍惚,睡臥不安。

柴胡,枳實,木香,訶子肉(各五兩),桃仁(炒去皮尖,六兩),炙甘草(四兩),大黃(蒸,十五兩)

白話文:

七宣丸 方劑解說:

藥材:

  • 皂角(炙去皮弦子):將皂角去皮、去籽,然後用火烤至焦黃。
  • 枳實(麩炒。等分):將枳實與麩皮一起炒,比例相同。

製法: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
  • 以煉蜜或米飯製成丸劑,大小如小豆。

用法:

  • 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
功效:

  • 治理風邪入侵導致的氣血凝滯,宿食積聚不消。
  • 亦可治療腹中沙石、皮毛積聚,以及多年腰腳疼痛、肢體冰冷、腳氣上衝、心煩意亂、頭暈目眩、肩背疼痛、心腹脹滿、胸膈痞塞等症狀。
  • 此外,還能治療風毒引起的腫脹,蔓延至頭面部,以及便秘、小便頻繁、脾胃氣虛、食慾不振、腳部抽筋、心神不寧、難以入睡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:

  • 柴胡(五兩):疏肝解鬱,升舉陽氣。
  • 枳實(五兩):破氣消積,瀉熱通便。
  • 木香(五兩):理氣止痛,燥濕健脾。
  • 訶子肉(五兩):收斂止瀉,潤腸通便。
  • 桃仁(炒去皮尖,六兩):活血化瘀,潤腸通便。
  • 炙甘草(四兩):調和藥性,緩解藥物毒性。
  • 大黃(蒸,十五兩):瀉熱通便,清熱解毒。

注:

  • 以上藥材重量單位為兩。
  • 方劑中部分藥材需要進行炮製,例如皂角需炙去皮弦子,枳實需麩炒,桃仁需炒去皮尖,大黃需蒸。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食遠米飲下,漸加至四五十丸,以利為度,覺病勢退愈止服。

七聖丸,治風氣壅盛,痰熱結搏,頭目昏重,心煩面赤,涕唾稠黏,咽乾口燥,精神不爽,夜臥不安,肩背拘急,胸膈脹滿,腹脅痞悶,腰膝沉重,大便閉結,小便赤澀。

木香,檳榔,川芎,肉桂,羌活(各半兩),郁李仁(泡去皮),大黃(半生半熟,各一兩)

上末,煉蜜丸,小豆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食後臨臥白湯下。

白話文:

取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後用米湯送服,逐漸增加到四五十丸,以感覺病情好轉為度,病勢退卻後即停止服用。

七聖丸用於治療風氣壅盛,痰熱結聚,頭昏眼花,心煩面赤,鼻涕唾液粘稠,咽干口燥,精神不振,夜不能寐,肩背僵硬,胸膈脹滿,腹部兩側脹悶,腰膝沉重,大便不通,小便赤澀等症狀。

將木香、檳榔、川芎、肉桂、羌活(各半兩)、郁李仁(去除外皮)、大黃(半生半熟,各一兩)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煉成小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飯後臨睡前用白湯送服。

(《和劑》)半硫丸,治年高人風冷虛秘,及痃癖冷氣。

半夏(制),生硫黃(細研)

上等分,薑汁打糊為丸,小豆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

威靈仙丸,治老人腸胃虛弱,風冷氣閉。

威靈仙,黃耆(蜜炙。各一兩),枳實(麩炒,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大黃芍藥湯,治大人小兒風與血滯,留蓄上焦,胸膈高起,大便不通。

白話文:

《和劑》中記載了三個方劑:半硫丸,用於治療年長者風寒、虛秘以及痃癖冷氣;威靈仙丸,用於治療老人腸胃虛弱,風寒氣閉;大黃芍藥湯,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因風血瘀滯導致上焦氣滯,胸膈高起,大便不通的症狀。

大黃,芍藥,枳殼,桔梗(各一錢),木香,甘草(炙。各五分)

水二盞,姜三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大黃、芍藥、枳殼、桔梗各用一錢,木香和炙甘草則各用五分。

用兩杯水與三片薑來煎煮,煎至剩下八分之一時,在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