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六十九 (1)
卷之六十九 (1)
1. 病機敘論
《內經》曰:北方黑色,通入於腎,開竅於二陰,藏精於腎。腎主五液,故腎實則津液足而大便潤,腎虛則津液竭而大便燥。腎惡燥,急食辛以潤之,食苦以泄之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說:北方屬黑色,與腎相應,其通道在二陰部位,腎藏精。腎主管五液,因此腎功能充足時,津液就充足且大便會比較滑順,腎功能不足時,津液就會枯竭而導致大便乾燥。腎不喜歡干燥,應該馬上食用辛辣食物來滋潤它,食用苦味食物來幫助它排泄。
2. 秘結多由陰虛血少火盛水虧
凡人大便秘結,皆由房勞過度,飲食失節,或恣飲酒漿,過會辛熱。飲食之火,起於脾胃;淫欲之火,起於命門。以致陰虛血耗,火盛人虧,津液不生,故傳道失常,漸成燥結之證。有年高血少津液枯涸,或因有所脫血,津液暴竭,新產之婦氣血虛耗,以致腸胃枯澀。體虛之人攝養乖方,三焦氣澀,運掉不行,而腸胃壅滯,遂成秘結,諸若此,惟當養血滋陰,滑澀潤燥,不可妄用通利之藥,恐傷元氣,耗散真液,秘結愈甚也。
白話文:
凡是人有便秘的情況,大多是因為性生活過度、飲食沒有節制,或是過量喝酒,吃了太多辛辣熱性的食物。飲食造成的火氣從脾胃開始,過度的性慾導致的火氣從命門升起。這樣會導致體內陰虛血虧,火氣旺盛,身體損耗,津液無法生成,因此消化系統的功能失常,慢慢形成乾燥結便的症狀。有的是因為年紀大了,血液減少,津液乾涸,或是因為出血過多,津液突然間大量流失,剛生完孩子的婦女因為氣血虛弱,也會導致腸胃乾澀。體質虛弱的人如果調理不得當,三焦的氣機不通暢,身體機能下降,腸胃就會堵塞,於是形成便秘。對於這些情況,應該養血滋陰,潤滑腸道,不能隨便使用通便的藥物,否則可能會傷害元氣,消耗體內的津液,使便秘更加嚴重。
3. 秘結日深漸成嗝噎
七衝門:唇為飛門,齒為戶門,會厭為吸門,胃為賁門,太倉下口則為幽門,大腸小腸會為闌門,下極為魄門,此為七衝門也。蓋陰不可以無陽,水不可以無火。水火既濟,上下相交,榮衛流行,自然潤澤。若而幽門不通,則上衝;吸門不開,則噎塞。故云:燥秘不便,氣不得上下者,治在幽門。
白話文:
人體有七個重要關口,分別是唇、齒、會厭、胃、幽門、闌門和肛門。這七個關口就像大門一樣,負責調節氣血運行。如果幽門不通,就會導致氣血上衝,引起身體不適;如果會厭關閉,就會導致呼吸困難。因此,當出現便秘、氣血不暢等症狀時,就要注意調理幽門。
4. 秘結之證其名有五
有風秘、氣秘、熱秘、寒秘、濕秘。風秘者,風痰燥結不通也。氣秘者,氣滯煩悶不通也。熱秘者,內府積熱,消耗津液,大便結燥不通也。寒秘者,年高臟冷,及痃癖冷氣結滯,大便不利也。濕秘者、濕熱鬱結,津液不行而秘澀也。所以病證不同,難以一例而施治也。
白話文:
便秘的種類有很多,像是風秘、氣秘、熱秘、寒秘、濕秘。風秘是風痰燥結導致不通暢;氣秘是氣滯煩悶不通暢;熱秘是內臟積熱,消耗津液,導致大便乾結不通暢;寒秘是年老體寒,或因病導致寒氣結滯,大便排泄不順暢;濕秘是濕熱鬱結,津液運行不暢而導致便秘。因此,便秘的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也需有所區別,不能一概而論。
5. 脈候
秘結脈,多沉伏而結。陽結脈沉實而數。陰結脈伏而遲或結。老人虛人便結,脈雀啄者不治。
白話文:
便秘的情況下,脈搏多呈現沉伏且有結象。如果是陽性便秘,脈搏則是沉實且快速。若是陰性便秘,脈搏會隱伏且緩慢或有結象。老年人或體虛的人如果出現便秘,並且脈搏像雀鳥啄食一樣,這是無法治愈的。
6. 治秘結要分西北東南之殊
在西北,多為風燥所成,以疏風潤燥為主。(搜風順氣丸是也;)在東南,多為濕熱所致,以開結清熱為要。(木香檳榔丸是也。)大抵審其人之虛實,察其脈之強弱,參而治之,罔有不當。
白話文:
在西北地區,多因風燥引起,治療以疏散風寒、滋潤乾燥為主。例如[搜風順氣丸]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藥方。而在東南地區,則多由濕熱造成,治療重點在於疏通阻塞、清熱解毒。例如[木香檳榔丸]就是針對這種情況的藥方。
總之,應根據患者的虛實狀況,觀察其脈象的強弱,綜合分析後再進行治療,這樣才能避免錯誤。
7. 治秘結以潤燥通幽為本
凡病實熱初然秘結者,脈實大而有力,宜以塞因通用之法,承氣等湯通之可也。其病之久者,老人、虛人、及亡津之後,悉皆以潤燥通幽之劑緩而圖之,庶不有誤,如潤腸丸、通幽湯之屬是也。
白話文:
凡是實熱初起,導致便秘的患者,脈象會呈現實大有力,應該採用塞因通用的方法,用承氣湯等方劑通便即可。
如果病程較久,或是老年人、虛弱之人、以及津液耗損的患者,則應使用潤燥通幽的藥劑,緩慢調理,才不至於產生誤差。例如潤腸丸、通幽湯等方劑。
8. 結燥之人不可發汗
血虛之人,大便結燥,脈大如蔥管,而身發熱,切不可發汗,汗之則重亡津液,結燥愈甚,而致死者有之。卒以巴豆、牽牛峻劑攻下,暫得通快,必然再結愈甚,卒不能調,則亦重竭津液之過也。丹溪所謂古方通大便,皆用降氣品劑,蓋肺氣不降,則大腸難傳送,用杏仁、枳殼、沉香、訶子是也。又老人、虛人、風人津液少而秘者,宜藥以滑之,用麻仁、胡麻、阿膠之屬是也。
如投以快藥利之,津液走,氣血耗,雖暫通,而即秘矣,更生他病,何可勝言?
白話文:
血虛的人,大便乾燥,脈搏粗大像蔥管,並且身體發熱,絕對不能發汗,因為發汗會加重津液流失,導致大便更加乾燥,甚至可能致命。突然使用巴豆、牽牛等猛烈的藥物攻下,雖然能暫時通便,但必然會導致再次便秘,並且更加嚴重,最終無法調治,也是因為過度消耗津液所致。丹溪翁說,古代治療便秘的方子,都使用降氣的藥物,因為肺氣不下降,大腸就難以傳送,所以會使用杏仁、枳殼、沉香、訶子等藥物。另外,老年人、虛弱的人、體內有風的人,因為津液本來就少,導致便秘,應該使用滑潤的藥物,例如麻仁、胡麻、阿膠等。如果使用快速通便的藥物,會導致津液流失,氣血耗損,雖然暫時通便,但立刻就會便秘,還會導致其他疾病,後果不堪設想。
9. 治脾約證須清金氣以滋化源
《活人書》謂:脾約證乃胃強脾弱,約束津液,不得四布,但輸膀胱,故小便數而大便難,用脾約丸以下脾之結燥,使津流入胃,腸潤結化而愈。丹溪曰:既云脾約,必陰血枯槁,內火燔爍,熱傷元氣,故肺受火邪而津竭,必竅母氣以自救,夫金衰則上受木邪,脾失轉輸,肺失傳化,宜其大便秘而難,小便數而無藏蓄也。
理宜滋養陰血,使陽火不熾,金行清化,脾土旺健,津液既潤,大小腸何秘結之有?東垣云:注夏大便澀者為血少,血中伏火也,人參黃耆湯加生地黃、當歸身、桃仁泥、麻仁之類是也。
白話文:
活人書與丹溪、東垣對脾約證的論述
**《活人書》**說:脾約證是胃氣強盛,脾氣虛弱,導致津液被約束,無法正常分佈,只能輸送到膀胱,因此小便頻繁,但大便卻難以排出。這時可以使用[脾約丸]來緩解脾臟的燥結,使津液流入胃中,腸道潤滑,結塊消散,病症自然痊癒。
丹溪則認為:既然說是脾約,必然是陰血枯竭,內火旺盛,熱氣傷損元氣,導致肺部受到火邪而津液枯竭。為了自救,身體會啟動「竅母」的氣機。由於金氣衰弱,容易受到木氣的侵犯,脾臟失去轉輸的功能,肺臟失去傳化的功能,因此會出現大便乾澀難排,小便頻繁而無藏蓄的情況。
治療脾約證應當滋養陰血,抑制陽火過盛,使金氣清化,脾土強健,津液滋潤,大小腸自然不會出現秘結的現象。
東垣指出:夏季大便乾澀,往往是血少,血中伏火所致。可以用[人參黃耆湯]加上[生地黃]、[當歸]、[桃仁]、麻仁等藥物來治療。
許學士治年老虛人便秘,只用火麻仁、蘇子仁各半,研取汁服之,更煮粥食之,不必服藥而秘愈。
食傷太陰,腸滿,食不化,腹響然,不能大便者,以苦泄之。
凡臟腑秘結有虛實,治療當審之。如實秘者,能飲食,小便赤澀,以搜風順氣丸、三黃丸、推氣丸、千金丸、七宣丸、七聖丸之類下之。胃虛而秘者,不能飲食,小便清利,厚朴湯主之。蓋實秘,物也;虛秘,氣也。
白話文:
許學士治療年紀大、體虛、便秘的人,只用火麻仁和蘇子仁各半,研磨取汁服用,再用它們煮粥食用,不必服用其他藥物,便秘就自然好了。
吃東西傷了脾胃,導致腸胃脹滿、食物無法消化、肚子咕嚕咕嚕響,無法排便的,用苦味藥物瀉下去。
所有臟腑便秘,都有虛實之分,治療時要仔細判斷。如果便秘屬於實證,患者能吃能喝,小便顏色深且發澀,就用搜風順氣丸、三黃丸、推氣丸、千金丸、七宣丸、七聖丸之類的藥物瀉下去。如果便秘屬於虛證,患者吃不下東西,小便清澈,就用厚朴湯來治療。因為實證便秘是因食物積滯引起的,而虛證便秘是因氣虛引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