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六十五 (2)
卷之六十五 (2)
1. 吐法治喉痹最效
凡喉痹甚者、重者,宜用吐法,或用桐油,或燈油腳,以鵝翎探吐之。輕者用新取園中李實根煎湯噙之,更研爛敷頂上。(本草有云李實根治喉痹。)或用射干,搗逆流水吐之。纏喉急證,皆屬痰熱,又宜探吐之。白礬、膽礬吹入喉中,吐痰極速。
喉痹,微者以痠軟之,甚者以辛散之;痰結者吐之,甚而急者砭出血之;人火以涼治之,龍火以火逐之。(涼劑熱服是也。)
白話文:
喉嚨腫痛很嚴重、很厲害的情況,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。可以使用桐油,或是燈油的殘渣,用鵝毛輕輕探入喉嚨來催吐。如果喉嚨腫痛比較輕微,可以用剛採摘的園中李子樹根煎湯,含在口中漱口,並且把李子樹根搗爛敷在頭頂。(本草綱目有記載李子樹根可以治療喉嚨腫痛。)也可以用射干搗碎,讓病人喝下後逆著流水方向催吐。喉嚨被痰堵住的緊急情況,通常都是因為痰熱引起的,也很適合用催吐的方法。用白礬或膽礬吹進喉嚨,可以快速地把痰吐出來。
喉嚨腫痛,如果症狀輕微,可以用酸味的藥物來軟化;如果症狀嚴重,則用辛辣發散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是痰結造成的,就用催吐的方式;如果病情嚴重又緊急,可以用放血的方法。如果是因為人體的虛火引起的,就要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;如果是因為龍火(指體內陽氣過盛)引起的,就要用溫熱的藥物來驅散。(使用涼性藥物時要溫熱服用,這是這個意思。)
2. 治案
《醫說》:一人攜二僕入京,其一忽患喉風脹滿,氣塞不通,命在須臾。詢諸郡人,云:有李家世醫喉痹,即令僕往就醫。李駭曰:證候甚危,猶幸來此,不然即死何疑?乃於笥中取一紙捻,用火點著,才煙起,吹滅之,令僕張口,刺於喉間,俄吐出紫血半合,即時氣寬能言,及啖粥飲摻藥敷之,立愈。其人神其藥,竊訪其秘,蓋預以巴豆油塗紙,故施火即著,藉其毒氣徑赴病處。
一人患咽喉腫痛,下食不得,身熱頭疼,大便不通,眾醫之論紛然,皆以為熱,當服涼藥。一善醫云:脈緊數,是感寒所致。眾醫不從。善醫者曰:我有法驗得寒熱,室中生火,用炒蔥湯淋浴,若是熱病,則此暖處必有汗,而咽喉痛不減;若是感寒,雖浴無汗。患者信其言,遂入浴,洗而無汗,就浴室中服麻黃湯一服,須臾大汗出,大便通,即時無事。眾醫服其神。
凡辨熱病感寒,用此法最妙。
張子和治一男子纏喉風:表裡皆作,藥不能下,予以涼藥灌入鼻中,下十餘行,外以拔毒散敷,陽起石燒赤,與伏龍肝等分為末,新水掃百遍,三日熱始退,腫消。
一貴婦人喉痹,蓋龍火也,須用涼劑而不可冷服,為龍宜以火逐之。人火者,烹飪之火是也,乃是暴烈,是至令於高堂之上,侍婢攜火爐坐藥銚於上,使藥常微熱,不至大沸,適口,時時呷之,百餘次,龍火自散。此法以熱行寒,不為熱病扞格故也。
【咽喉痛】以甘桔湯為主,加荊芥穗、薄荷葉、當歸,溫漱服,更宜刺少商穴出血。
【喉乾燥痛】甘桔四物湯加荊芥、知、柏、黃芩、枳殼。
【喉瘡咽痛】屬虛火遊行無制,人參、黃柏(蜜炙)、荊芥穗。
【實熱】用黃連、荊芥、薄荷、硝石,蜜薑汁丸,噙化。
【虛火】用人參、竹葉、竹瀝。血虛加四物湯服之。
【喉痹】心腹腰脅痛者,多難治。
喉痹,用馬藺草葉,入香油少許,杵汁,點喉中即退。
喉痹,用消梨汁頻頻飲之,如患人自能嚼咽亦可。此物大解熱毒。南方梨少之處,以好蘿蔔杵汁,加入玄明粉飲之,有效。
【谷賊】喉中癢刺欲嗽,名曰谷賊。此因誤吞谷芒,刺在咽而癢癢痛痛。凡谷賊屬咽,馬喉風屬喉,不可不分辨。用芝麻炒為末,細細呷咽之。
白話文:
治案
一位先生帶著兩個僕人進京,其中一個僕人突然得了喉嚨腫脹的急症,氣喘不過來,情況危急。向當地人打聽,得知有位姓李的世家醫生擅長治療喉痹,就趕緊讓僕人去找他看病。李醫生驚訝地說:「病情很危險,幸好你來了,不然一定會沒命!」。接著,他從箱子裡拿出一根紙捻,用火點燃,剛冒煙就吹熄,然後讓僕人張開嘴,把紙捻刺向喉嚨,僕人馬上吐出約半合的紫黑色血,立刻就能呼吸說話了。之後,又吃了粥,喝了藥汁,敷了藥,病就痊癒了。這個人覺得醫生的藥很神奇,就私下打聽秘方,原來醫生事先在紙上塗了巴豆油,所以點火就燃燒,藉著它的毒性直接作用在病灶。
另一個人喉嚨腫痛,吃不下東西,身體發熱,頭痛,大便不通暢。很多醫生議論紛紛,都認為是熱症,應該服用涼藥。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說:「脈搏緊數,是感受寒邪引起的。」其他醫生不贊同。這位醫生說:「我有辦法可以驗證是寒是熱,在屋裡生火,用炒過的蔥湯淋浴,如果是熱病,那麼在溫暖的地方一定會出汗,而且喉嚨痛也不會減輕;如果是受寒,即使洗澡也不會出汗。」病人相信他的話,就去洗澡,洗完沒有出汗,就在浴室裡服用一帖麻黃湯,很快就出了大汗,大便也通暢了,立刻就好了。其他醫生都佩服他的醫術高明。
判斷熱病或感寒,用這個方法最有效。
張子和治療一個男子喉風,症狀是內外都發病,藥物難以吞嚥,他把涼藥灌入鼻孔,流出十多次,外面用拔毒散敷,將燒紅的陽起石和伏龍肝等分研成末,用新水掃一百遍,三天後熱才退,腫脹也消了。
一位貴婦人得了喉痹,是龍火引起的,必須用涼藥但不可冷服,因為龍火適合用火來驅趕。人火就是烹飪用的火,火性暴烈。讓侍女拿著火爐,把藥鍋放在上面,使藥保持微溫,不要大沸,溫熱適口,隨時慢慢喝,喝一百多次,龍火自然就消散了。這種方法是用熱性藥來治療寒病,不會和熱病產生衝突。
【咽喉痛】 主要用甘桔湯,加上荊芥穗、薄荷葉、當歸,溫熱漱口後服用,還應該刺少商穴放血。
【喉乾燥痛】 用甘桔四物湯,加上荊芥、知母、黃柏、黃芩、枳殼。
【喉瘡咽痛】 屬於虛火遊走不定,用人參、黃柏(蜜炙)、荊芥穗。
【實熱】 用黃連、荊芥、薄荷、硝石,加上蜜薑汁做成藥丸,含服。
【虛火】 用人參、竹葉、竹瀝。如果血虛,加上四物湯一起服用。
【喉痹】 如果同時出現心腹腰脅疼痛,大多難以治癒。
治療喉痹,用馬藺草葉,加入少許香油,搗爛取汁,點在喉嚨裡,就能消退。
治療喉痹,頻繁喝消梨汁,如果病人自己能咀嚼吞嚥,也可以吃梨。這種東西能大量解熱毒。在南方梨子少的地方,可以用好的蘿蔔搗爛取汁,加入玄明粉飲用,也有效。
【谷賊】 喉嚨發癢刺痛,想咳嗽,稱為谷賊。這是因為誤吞穀芒,刺在喉嚨裡引起癢痛。凡是谷賊屬於咽喉,馬喉風屬於喉,一定要分辨清楚。用芝麻炒熟研成末,慢慢吞咽。
3. 藥方
4. 通治喉痹劑
(《和劑》)甘桔湯,治一切風熱上壅,咽喉腫痛,吞吐如有所礙。
甘草(二錢),桔梗(四錢),加荊芥穗(三錢,尤效速)
上咀,作一服。水二盞煎八分,食後服。
(《拔萃》)甘桔湯,治熱腫喉痹。
桔梗,甘草,薄荷,梔子,連翹,黃芩(各等分)
上咀,每服六錢,加竹葉煎服。
(《澹寮》)牛蒡子湯,治風熱上壅,咽喉腫痛,或生乳蛾。
牛莠子(研),玄參,升麻,桔梗,犀角,黃芩,木通,甘草
上咀,等分,每服半兩,入姜一片,水煎服。
(《局方》)龍腦雞蘇丸,治上焦熱,咽腫嗌痛。(方見熱門。)
涼膈散(方治同上。)
(《三因》)玉鑰匙,治風熱喉痹及纏喉風。
焰硝(兩半),硼砂(兩半),冰片(一字),白殭蠶(一錢)
上研,每用五分,竹管吹入喉中,立愈。或加雄黃二錢,名金鑰匙。
(《良方》)如聖湯,治咽喉有痰,咽物作痛,及嗽咯唾血、氣促,並小兒瘡疹毒攻,咽喉腫痛。
麥門冬(半兩),牛蒡子(炒),桔梗,生甘草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沸湯調,細細服,入竹葉煎尤妙。
山豆根湯,治熱喉痹。
山豆根,升麻,射干(各等分)
上咀,每服三錢,水二盞,煎七分,去渣通口時時呷之。
(秘方)奪命散,治急喉風。
白礬(枯),殭蠶(炒),硼砂,皂角(炙去皮弦。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吹喉中,痰出即愈。
(秘方)三黃丸,治喉痹絕妙。
大黃,黃芩,黃連(各二兩),黃藥子,白藥子(各兩半),山豆根,黃柏,苦參(各一兩),硼砂,京墨(各三錢),冰片(一錢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,豬膽調,甑內蒸二次後,入片、麝、硼砂為丸,豆大。噙化津咽,日夜常噙,不止藥味,妙。
(《三因》)解毒雄黃丸,治纏喉風,及上膈熱壅,痰涎不利,咽喉腫痛。
雄黃,鬱金(各二分半),巴豆(去皮油,一粒)
上為末,醋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七丸,茶清下,吐出,頑痛即愈。
(《三因》)如聖散,治風痰壅盛,咽喉腫痛,水穀不下,牙關緊急。
雄黃(乳細),枯白礬,藜蘆(厚者,去皮心,不可生用),豬牙皂角(去皮,炙黃)
為末,用一字吹入鼻內,吐痰為愈。
(《濟生》,二聖散,治纏喉風、急喉痹。
膽礬(二錢半),白殭蠶(炒浮,半兩)
為細末,以少許吹入喉中。
(《濟生》)治急喉痹。
白明礬(三錢),巴豆(二個,去殼,作六瓣)
以礬於銚內慢火熬化為水,置巴豆於內,候乾,去巴豆,取礬研為末。每用少許,吹入喉中,立愈。
(《本事》)利膈湯,治脾肺有熱,虛煩上壅,咽喉瘡腫。
薄荷葉,荊芥穗,防風,桔梗,人參,牛蒡子,甘草(各等分)
上咀,每服半兩,食後水煎服。
(《御藥》)碧玉丸,治心肺積熱,上攻咽喉,腫痛閉塞,水漿不下。重舌木舌,喉瘡口瘡,並宜服之。
青黛,盆硝,蒲黃,甘草末(各一兩)
上為末,以砂糖每兩作五十丸,每服一丸,噙化。或用干藥末吹入喉內亦可。加硼砂為末,名碧雪。
(《良方》)清心利膈湯,治咽喉腫痛,痰涎壅盛。
防風,荊芥,薄荷,桔梗,黃芩,黃連(各錢半),山梔,連翹(各一錢),玄參,大黃,朴硝,牛蒡子,甘草(各七分)
上作一服。水二盞煎一盞,食遠服。
(《良方》)玄參散,治懸癰喉痛不可忍。
玄參,升麻,射干,大黃(各一錢半),甘草(一錢)
作一服。水二盞煎一盞,不拘時,徐徐服。
上清丸,治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止嗽清音,潤肺寬膈化氣,極效。
蘇州薄荷葉(一斤),百藥煎(半斤),砂仁(一兩),硼砂(二兩),冰片(二錢),桔梗(一兩),甘草,玄明粉,訶子(各半兩)
為極細末,煉蜜丸,如芡實子大。每服一丸,臨睡噙化。或為小丸,茶清送下亦可。
玄霜,治喉痹。
薄荷梗(燒存性,末,四兩),硼砂,盆硝,膽礬(各二錢)
上為末,以油二三點入水上調,點患處。
(《良方》)奪命無憂散,治纏喉風,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心腹脹滿,脾積症塊,小兒奶癖,誤吞骨屑,哽塞不下,熱盛喉痹,氣急悶亂。
寒水石(三兩,煅),玄參,管仲,砂仁,滑石(飛),黃連,茯苓,山豆根,荊芥穗,甘草(炙。各兩半),硼砂(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乾摻舌上後以新水嚥下,不拘時。任是百毒硬物,可以除化。如吃著杏仁、巴豆、辛辣、薑桂、胡椒、燥毒、蔥韭蒜等物,及諸藥毒、火毒亦可用。此藥能潤三焦,去三尸,殺八邪,除九蟲,趕瘟疫,一切要疾,其效如神。
龍腦丸,治咽喉連頰頷腫,日數深遠,咽津液痛,發渴。
龍腦(研),升麻,黃耆,馬牙硝,大黃(銼),石膏,麝香(研),甘草(各等分),玄明粉(研,三分),生地黃(二兩,絞取汁)
上除地黃汁外,研為細末,以地黃汁和,如干,更入煉蜜少許為丸,小彈子大。每用一丸,以綿裹,含化咽津,日三四次,不拘時。
牛膽膏,治鎖喉風。
青黛(一錢),殭蠶(半兩,炒),朴硝(一兩,研),甘草(二錢半,生用)
上為細末,用臘月黃牛膽入藥在內,當風掛百日取出,再入,研麝香少許,同研細末。每服五分,用井花水調服,或吹入喉中。
(《聖惠》)硼砂散,治咽喉瘡腫,閉塞不通。
硼砂,殭蠶,百藥煎,川芎(各三錢),山豆根,盆硝,薄荷,紫河車(各半兩),青黛(一錢)
上為末,用五分吹入喉中,水調亦可。
(《局方》)如聖勝金錠,治咽喉急閉,雙、單乳蛾,重舌、木舌,並皆治之。
硫黃(研),川芎,臘茶,薄荷葉,川烏(炮),硝石(研),生地黃(各二兩)
上為末,取生蔥汁搜和為錠子。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,次嚼生薄荷葉五七片,卻用藥一錠同嚼極爛,以井水嚥下。甚者連進三服,外以一錠安患處,其病隨藥便消。
(《醫林》)祛毒牛黃丸,治咽喉腫痛,舌本強硬,口內生瘡,胸膈不利。
牛黃(三錢),硼砂,桔梗,生地黃,犀角屑,人參,琥珀(研。各半兩),寒水石(煅,去火毒,二兩),鉛白霜,冰片,雄黃(各一兩),蛤粉(飛,四兩),玄參,升麻(各三錢),硃砂(研,七錢)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丸,彈子大,金箔為衣,瓷罐收貯。每服一丸,濃煎,薄花湯化下,或新汲水下,
日進三服,噙化亦可。
麝香硃砂丸,治咽喉腫痛,閉塞不通,舌根脹痛,或生瘡癤。
麝香(二錢),硃砂(二兩半),硼砂(三兩),寒水石(煆,四兩),馬牙硝,鉛白霜,片腦(各三錢),甘草
上為末,甘草膏和丸,梧桐子大,硃砂為衣,不拘時噙化二丸。
七寶散,治喉痹及纏喉風。
直殭蠶(十個),硼砂,雄黃,全蠍(全者,十個,去毒),明礬,豬牙皂角(炙去子弦皮。各一錢),膽礬(五分)
上為細末,每用一字,吹入喉中即愈。
防風散,治咽喉疼痛,虛者少用,實者多用。
防風(一兩),羌活,殭蠶,大藥子(蜜炙),硼砂,荊芥,黃藥子,大黃(濕紙包煨,令香熟),細辛,川芎,紅內消,山豆根,鬱金,甘草(以上各半兩),牙硝(三錢),蘇州薄荷(半斤)
上為細末,研薄荷汁同蜜少許調。每服一匙,不拘時服。
(《醫林》)透天一塊水,治一切風熱喉痹,口舌生瘡,頭目不清,痰涎壅盛。
黃連(一錢),冰片,硼砂,薄荷葉,檳榔,蒲黃,甘草(各錢),荊芥穗,黃柏(各五分),白砂糖(半兩)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噙化。
消毒犀角飲子,治內蘊邪熱,咽膈不利,腮項腫痛,結核風疹痹毒。
荊芥(四錢),防風(一錢),甘草(二錢),牛蒡子(一錢)
上作一服。水二盞煎八分,食遠服。
(東垣)通關飲,治喉痹腫痛不能言。但可進藥,無不愈。此從治之法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炙甘草(錢半),桔梗(二錢),防風(七分),荊芥,薄荷,乾薑(炮),或加熟附子(各五分)
水二盞煎七分,徐徐與之。
(《三因》)蜜附子,治腑寒咽閉,吞吐不通。
大附子(一個,去皮臍,切作大片,蜜塗,炙令黃)
以口含之,咽津,甘味盡,再塗蜜,炙用。
(秘方)立效散,治喉痹卒不能言,水漿不入。
白礬(為末),淨朴硝(為末。各五分)
土牛膝根洗淨,搗汁半盞,入二末和勾,咽嗽吐出,有物即隨汁出,可以開喉,二三次愈。
通關散,治咽喉腫痛,水穀不下。
青鹽(三錢),枯礬(二錢),硇砂(一錢)
上為末,以藥少許,吹入喉內,有涎吐出,一二次腫立消。
一提金,治咽喉腫痛。
老黃瓜(一條,去子,用好皮硝填滿,陰乾)
為末,每用少許,吹入喉內,即愈。
(《經驗》)冰梅丸,治十八種喉痹俱效。
大南星(二十五個,鮮者),大半夏(二十五個,鮮者),桔梗(二兩。各切片),皂角(炙丟皮弦),食鹽,白礬,防風,朴硝(各四兩)
七分黃熟大梅子一百個,先將硝鹽水浸一周時,然後將各藥研細,入水拌勻,以梅置水,浸過三指為度,七日取出,曬乾,又浸又曬,候藥水盡為度,將梅子入瓷罐中密封,如霜衣起尤妙。要用時以薄綿裹之,噙在口內,咽津液,徐徐下,痰出為愈。
(《經驗》)青梅煎,五月五日製,治喉痹。
青梅(二十個,五月初一用鹽十兩醃至初五,取梅汁和藥),白芷,羌活,防風,桔梗(各二兩),明礬(三兩),豬牙皂角(三十條)
上為細末,以梅汁拌和勾,用瓷罐收貯,如前法噙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