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四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四 (16)

1. 傷寒十勸

十、傷寒病初安,不可過飽,及勞動,或食羊肉,行房,諸厚味飲酒。

病方愈,不必再服藥,脾胃才復,不可過食。不能消化,病即再作,謂之食復。病方愈,氣血尚虛,勞動太早,病即再來,謂之勞復。若食羊肉及行房者,犯之必死。食諸厚味並飲酒者,再作必重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剛痊癒的時候,不可以吃太飽,也不可以過度勞累,更不可以吃羊肉、行房事,以及食用濃膩厚重的食物或飲酒。

病剛好轉,就不需要再吃藥了,這時脾胃的功能才剛恢復,不可以吃太多東西。如果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,病就會再次發作,這稱為「食復」。病剛好轉,氣血還很虛弱,太早勞動,病也會再次來襲,這稱為「勞復」。如果吃了羊肉或行房事,觸犯這些禁忌一定會喪命。如果吃了濃膩厚重的食物或飲酒,再次發作病情一定會很嚴重。

2. 傷寒禁忌

傷寒病服藥,中病即已,不必盡劑。《千金方》云:傷寒新瘥後食豬肉羊血魚膾肥膩等味,必大下利。若食餅餌煎爆瓜果等物,胃氣尚虛,不能克化,必更作熱,皆難治也。又云:新病瘥後,但得少食糜粥,常令稍飢,不可過飽,不可恣欲妄食,雖思勿與也。又忌大肉諸般骨汁。

《本草》注:羊肉熱,病瘥後食之,發熱殺人。又新差後當靜臥,切勿早起梳沐,勞動多言,用心使意,此皆令勞復。又新瘥後未滿百日,氣力未平復而犯房室者,皆再熱作而死不治。此新愈後之大禁也。

白話文:

傷寒病吃藥,病好了就應該停止,不必把藥全部吃完。《千金方》說:傷寒病剛好之後,如果吃豬肉、羊血、魚生、肥膩的食物等,一定會嚴重腹瀉。如果吃餅乾、油炸食物、瓜果等,因為胃氣還很虛弱,不能消化,一定會再次發熱,這些情況都很難治療。又說:剛病好之後,只能少量吃稀粥,常常讓自己保持有點飢餓的狀態,不可以吃太飽,不可以放縱食慾,想吃的東西也不要給他吃。還要禁吃大量的肉類和各種骨頭熬的湯。

《本草》註解說:羊肉是熱性的,病剛好之後吃羊肉,會發熱甚至導致死亡。還有,剛病好之後應該安靜臥床休息,千萬不要太早起床梳洗、勞動、說太多話、用心思索,這些都會導致病情復發。另外,剛病好之後還沒滿一百天,身體的氣力還沒恢復就發生性行為,都會再次發熱而導致死亡,無法治療。這些是剛病好後最大的禁忌。

3. 陶氏傷寒十四法

一、傷寒發狂奔走,人難制伏,先於病人房內著火一盆,用醋一碗傾於火上,其醋氣入鼻內即安,方可察其陽狂虛實,用藥無差。若病初起,頭痛發熱惡寒方除已後,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逾牆上屋,罵罯叫喊大渴欲死,脈來有力,乃因邪傳入里,陽盛發狂,當用寒藥下之。凡見舌卷囊縮者不治。

若病初起,無頭痛,身微熱,面赤戴陽,煩躁,脈來沉微無力,欲坐臥涼水中,乃因寒極而發躁,即是陰證似陽,當用熱藥溫之,此為陰躁。凡見厥冷下利譫語者不治。若醫者不察其脈,以虛陽上膈而躁,誤為實熱,反與涼藥,使渴盛躁急,則氣消而成大害矣。須察脈來有力無力,此為良法。

一、傷寒腹中痛甚,將涼水一碗與患者飲之。其痛稍可者屬熱痛,當用涼藥清之。清之不已,而或繞臍硬痛,大便結實煩渴,屬燥糞痛,急用寒藥下之。若食積痛者,同治。若小腹硬痛,小水自利,大便黑,身目黃者,屬蓄血痛,亦用寒劑加行血藥,下盡黑物則愈。此三者皆痛隨利減之法也。

若飲水痛甚者屬寒,當用溫藥和之。和之不已,而成四肢厥冷,腹痛嘔吐瀉利,急用溫藥投之。須察脈來有力無力,此為良法。

一、傷寒直中陰經真寒證,甚重而無脈,或吐瀉脫元氣而無脈,將好酒薑汁各半盞與病人服之,其脈來者可治。當察其陰用藥,不拘脈之浮沉大小,但指下出見者生。如用此法,脈不至者必死。又當問病人身有痛處,要知痛甚者脈必伏,不為凶。如無痛證,用此法而脈不至者凶。

又問病人平素原有出部位之脈,當覆手取之,有脈者無事。若原不出部,今覆取而有之,亦為陰陽之錯亂也,宜和陰陽。正取覆取俱無脈者必死。

一、傷寒舌上生胎,不拘滑白黃黑,俱用井水浸青布片於舌上、洗淨後用生薑片子時時浸水刮之,其胎自退。凡見舌上黑胎芒刺者必死,此熱毒入深,腎水克心火也。(此謂腎水克心火恐誤也。既云熱毒入深,或腎水不能制火邪也。)若發黃者,用生薑時時周身擦之,其黃自退。

若心胸脅下有邪氣。結實滿悶硬痛,又法用生薑一觔,搗渣去汁,炒微燥帶潤,用絹包於患處,疑疑熨之,稍可,又將渣和勻前汁、炒乾再熨良久、豁然寬快。

一、傷寒鼻衄成流,久不止者、將山梔炒黑色為細末、吹入鼻內,外將水濕草紙搭於鼻沖,其血自止。若滴點不成流者,其邪在經未解,照後秘方用藥,不在此法。

一、傷寒熱邪傳裡,服藥後用鹽炒麩皮一升,將絹包於病人腹上,款款熨之,使藥氣得熱則行,大便易通矣。

一、傷寒吐血不止,用韭汁磨京墨呷之,其血見黑必止。如無韭汁,用雞子清亦可。正謂赤屬火而黑屬水也,故有相制之理焉。

白話文:

陶氏傷寒十四法

一、傷寒病患發狂奔跑,難以制服時,先在病房內燒一盆火,將一碗醋倒在火上,讓醋的氣味進入病患鼻中,病患就會安靜下來,這時才能觀察是陽狂還是陰狂,用藥才不會有誤差。如果病初起時,頭痛發熱怕冷等症狀剛好轉,就開始登高唱歌、丟棄衣服奔跑、翻牆上屋、大聲叫罵、口渴得快要死了,並且脈搏強勁有力,這是因為邪氣傳入體內,陽氣過盛導致發狂,應該用寒涼藥物來瀉熱。凡是出現舌頭捲縮、陰囊收縮的情況,就無法醫治。

如果病初起時,沒有頭痛,只是身體微微發熱,臉色發紅像戴了帽子一樣,煩躁不安,脈搏沉微無力,想坐在冰涼的水中,這是因為寒氣太盛導致的躁動,屬於陰證卻表現得像陽證,應該用溫熱藥物來溫陽。這是陰躁。凡是出現手腳冰涼、腹瀉、胡言亂語等情況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醫生沒有仔細診脈,把虛陽浮越而造成的躁動誤認為實熱,反而用寒涼藥物,會使病患更加口渴躁動,導致病情惡化。一定要仔細辨別脈搏的有力無力,這是重要的診斷方法。

二、傷寒病患腹痛劇烈,可以先給他喝一碗涼水,如果疼痛稍有緩解,就屬於熱痛,應該用寒涼藥物來清熱。如果清熱之後疼痛還未消除,甚至出現繞著肚臍的硬痛,大便乾燥、口渴,這是屬於腸道太乾燥的燥屎痛,要趕快用寒涼藥物來瀉下。如果是由於食物積滯引起的腹痛,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治療。如果是小腹硬痛,小便正常,大便黑色,身體和眼睛發黃,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造成的疼痛,也要用寒涼藥物,並加入活血化瘀的藥物,排盡黑色的瘀血就會痊癒。以上這三種疼痛都是可以隨著排便緩解的。

如果喝水之後疼痛更加劇烈,就屬於寒痛,應該用溫熱藥物來調和。如果用溫熱藥物後病情沒有好轉,反而出現四肢冰冷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等情況,要趕快用溫熱藥物來治療。一定要仔細辨別脈搏的有力無力,這是重要的診斷方法。

三、傷寒直接侵犯陰經,屬於真正的寒證,病情嚴重時可能沒有脈搏,或者是因為吐瀉導致元氣大傷而沒有脈搏,這時可以給病患服用半杯好酒和半杯薑汁混合的飲品,如果脈搏出現就還有救。這時要仔細辨別是陰證,用藥時不用拘泥於脈搏的浮沉大小,只要手指能摸到脈搏出現就表示有生機。如果用這種方法後,脈搏還是沒有出現,就必定無法醫治。還要問病患身體是否有疼痛的地方,要知道疼痛越劇烈,脈搏越不明顯,這並不是凶險的徵兆。如果沒有疼痛,用了這種方法脈搏還是沒有出現,就很凶險。

還要問病患平時哪個部位的脈搏比較明顯,用手背覆蓋著去摸,如果能摸到脈搏就沒有問題。如果平時脈搏不明顯的地方,用手背覆蓋著摸卻能摸到,也表示陰陽錯亂,應該調和陰陽。如果用正常方式和覆蓋方式都摸不到脈搏,就必定無法醫治。

四、傷寒病患舌頭上生出舌苔,不管是白色、黃色、黑色,都用井水浸濕青布片來擦拭舌頭,然後用生薑片子時時沾水刮舌頭,舌苔就會消退。凡是出現黑色舌苔且有芒刺的,就無法醫治,這是因為熱毒深入體內,腎水無法克制心火。(這裡說腎水克心火可能不太正確。既然說是熱毒深入,或許是腎水無法控制火熱邪氣。)如果出現黃色,要用生薑時時擦拭全身,黃色就會消退。

如果胸部、肋下有邪氣,導致結實滿悶、硬痛,可以用一斤生薑,搗成渣去掉汁,炒到微乾但帶有濕潤,用絹布包好敷在患處,輕輕熨燙,稍有緩解後,再把薑渣和之前的薑汁混合,炒乾後再次熨燙,這樣過一會兒,就會感到舒暢。

五、傷寒導致鼻子出血不止,可以將山梔子炒黑磨成細末,吹入鼻中,外面用濕草紙敷在鼻樑,血就會止住。如果是滴滴答答不成流的出血,說明邪氣還在經絡沒有解除,要按照後面的秘方用藥,不在這裡所說的治療方法範圍內。

六、傷寒熱邪傳入體內,服藥後,用鹽炒過的麩皮一升,用絹布包好,敷在病患腹部,輕輕熨燙,讓藥氣藉由熱力運行,大便就容易通暢。

七、傷寒吐血不止,用韭菜汁磨京墨服用,如果吐出的血變成黑色就表示血止住了。如果沒有韭菜汁,用雞蛋清也可以。這正是因為紅色屬火,黑色屬水,所以有相剋制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