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一 (3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33)

1. 採摭諸書

《白虎通》(二卷,序云:漢司馬班固撰。章帝建初四年,詔諸儒會白虎觀,議五經同異。固撰次其書上之,故曰:《白虎通》。云:固九歲能文,博冠群書,有古良史之才。朱子嘗品之,遷書疏爽,固書密塞。討論明經,實為鉅典,學者欲見而不可得。下卷性情壽命二章,發醫經之未發,誠為養生大道云。)

《風俗通》(漢靈帝時人,姓應,名劭,中有養生方候之宜。)

《草木子》(二卷,國初括蒼葉子奇世傑撰。)

《夷堅志》(四百二十卷,宋學士洪邁景盧撰,中集醫方多奇異者。)

《博物志》(十卷,晉司空張華著。)

《楚辭》(一名《離騷》,楚屈原撰,門人宋玉續撰,名曰《楚辭》。)

《韓柳歐蘇文集》(其論醫之奧,韓蘇為多。)

《韻府群玉》(四十卷,青田包瑜撰,瑜中景泰庚午科鄉試,歷建寧、臨淄、進賢、浮梁四學教諭。)

《荊楚歲時記》(不著名氏。)

《輟耕錄》(三十卷,元陶宗儀九成著。)

《東垣十書》(十集)《脾胃論》《內外傷辨》《蘭室秘藏》《湯液本草》(四集俱東垣著,)《溯洄集》(王履著)《格致餘論》《局方發揮》(丹溪著,)《此事難知》(王好古著,)《外科精義》(齊德之著,)《脈訣》(張紫陽著。)

《醫學發明》(九卷,東垣著。)

《玉機微義》(五十卷,劉純宗厚著。)

《醫學綱目》(四十卷,浙人樓英全善撰。)

《食醫心鏡》

《龍木論》(三卷,佛經禪師龍樹大士著,能治眼疾,假其說集七十二種目病之方。)

《宣明論》(河間劉守真撰。)

《養生主論》(元王隱君著。滾痰丸固為治實痰火之一端,而所論童幼養老等篇,甚於資生有助也。)

《原機啟微論》(斂山老人著。)

《王氏脈經》(十卷,晉王叔和撰。述《內經》三部九候、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。然則左心小腸,右肺大腸乃其失也。)

《脈訣機要》(三卷,通真子撰,不著名氏,熙寧以後人謂叔和《脈訣》有臲𭆞鄙俗,實非叔和之作,乃為歌百篇,按經著,又集《傷寒括要》六十篇,其書未之見也。)

《診家樞要》(一卷,滑伯仁撰。)

《運氣奧論》(宋劉溫舒撰,以《素問》運氣撮為治病之要,有三十論,二十七圖。)

《運氣全書》(前人。)

《運氣易覽》(明新安汪機集。)

《銅人針灸圖》(三卷,宋王惟德撰。仁宗詔德考究針灸之法,鑄銅人為式,分十二經,旁註俞穴,刻題其名,並主治療之法。)

《明堂針灸圖》(三卷,雷公問道,黃帝授之,故名明堂。)

《資生針灸》

《神應針經要訣》(二卷,宋許希撰。)

白話文:

以下是一些中醫古籍的簡要介紹,整理如下:

《白虎通》:這本書共有兩卷,序言中說是由漢朝的司馬班固所撰寫。漢章帝在建初四年,召集了許多儒生在白虎觀討論五經之間的異同。班固整理了討論內容並上呈給皇帝,因此這本書被稱為《白虎通》。據說班固九歲就能寫文章,博覽群書,具有古代良史的才能。朱熹曾評價說,司馬遷寫的書比較疏朗,而班固寫的書則比較縝密。這本書對於研究經學來說非常重要,但現在已經很難找到了。下卷的「性情」和「壽命」兩章,闡述了醫學經典中沒有提到的內容,確實是養生的重要理論。

《風俗通》:這本書的作者是漢靈帝時期的人,姓應名劭。書中包含了一些關於養生方法和時令宜忌的內容。

《草木子》:這本書有兩卷,作者是明朝初年的括蒼人葉子奇。

《夷堅志》:這本書共有四百二十卷,作者是宋朝的學士洪邁。書中收集了很多奇特的醫方。

《博物志》:這本書有十卷,作者是晉朝的司空張華。

《楚辭》:這本書又名《離騷》,是楚國的屈原所著,他的門人宋玉繼續撰寫,將其命名為《楚辭》。

《韓柳歐蘇文集》:這本書中,韓愈和蘇軾的文章中對於醫學理論的論述較多。

《韻府群玉》:這本書有四十卷,作者是青田人包瑜。包瑜是景泰庚午科的舉人,曾擔任過建寧、臨淄、進賢、浮梁四地的學教諭。

《荊楚歲時記》:這本書的作者不詳。

《輟耕錄》:這本書有三十卷,作者是元朝的陶宗儀。

《東垣十書》:這套書共有十集,包括:《脾胃論》、《內外傷辨》、《蘭室秘藏》、《湯液本草》這四集是李杲(東垣)所著;《溯洄集》是王履所著;《格致餘論》、《局方發揮》是朱震亨(丹溪)所著;《此事難知》是王好古所著;《外科精義》是齊德之所著;《脈訣》是張紫陽所著。

《醫學發明》:這本書有九卷,作者是李杲(東垣)。

《玉機微義》:這本書有五十卷,作者是劉純。

《醫學綱目》:這本書有四十卷,作者是浙江人樓英。

《食醫心鏡》:這是一本關於飲食療法的書。

《龍木論》:這本書有三卷,作者是佛經中的禪師龍樹。書中主要講述如何治療眼疾,並收集了七十二種關於眼睛疾病的治療方法。

《宣明論》:這本書的作者是金元時期的劉完素。

《養生主論》:這本書的作者是元朝的王隱君。書中除了介紹滾痰丸這個治療實痰火的藥方外,還提到許多關於兒童、青少年和老年人養生的內容,對人們的健康很有幫助。

《原機啟微論》:這本書的作者是斂山老人。

《王氏脈經》:這本書有十卷,作者是晉朝的王叔和。書中闡述了《內經》中關於三部九候、五臟六腑、十二經脈的理論。但其中關於左心與小腸、右肺與大腸的對應關係,被認為是錯誤的。

《脈訣機要》:這本書有三卷,作者是通真子,具體姓名不詳,是宋朝熙寧年間之後的人。當時有人認為王叔和的《脈訣》內容粗俗,所以有人寫了這本書,並收錄了《傷寒括要》六十篇,但這本書現在已經失傳了。

《診家樞要》:這本書有一卷,作者是滑伯仁。

《運氣奧論》:這本書的作者是宋朝的劉溫舒,他將《素問》中關於運氣的理論整理出來,總結了三十條關於用運氣理論治療疾病的要點,並附有二十七張圖。

《運氣全書》:作者是前人。

《運氣易覽》:這本書是明朝新安人汪機所收集整理的。

《銅人針灸圖》:這本書有三卷,作者是宋朝的王惟德。宋仁宗下令讓王惟德研究針灸的方法,並鑄造了銅人模型,在模型上標註了十二經脈和俞穴的位置,並說明了各穴位的主治疾病。

《明堂針灸圖》:這本書有三卷,據說是雷公向黃帝請教針灸之術,由黃帝傳授,因此命名為「明堂」。

《資生針灸》:這是一本關於針灸的書籍。

《神應針經要訣》:這本書有兩卷,作者是宋朝的許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