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三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2)

1. 五難

嗚呼!醫其難言乎!人之生也,與天地之氣相為流通。養之得其道,則百順集,百邪去;苟失其養,內傷於七情,外感於六氣而疾生焉。醫者從而治之,必察其根本枝末。其實也,從而損之;其虛也,從而益之。陰平陽秘,自適厥中。粗工或昧乎此,實實虛虛,損不足而益有餘,病之能起者鮮矣。此其難,一也。

氣血之運必有以疏載之。左右手足各備陰陽者三。陽既有太、少矣,而又有陽明者何?取兩陽合明之義也;陰既有太、少矣,而又有厥陰者何?取兩陰交盡之義也。何經受病?宜用何劑治之?治之固不難,又當知有引經之藥。能循此法,則無疾弗瘳矣。粗工不辨十二經而一概施之,譬猶羅雀於江,罾魚於林,萬一或幸而得之,豈理也哉?此其難,二也。

歲氣有不同,攻治亦異其宜,曰升降,曰浮沉,吾則順而承之;曰寒熱,曰溫涼,吾則逆而反之,庶幾能全其天和而不致顛倒錯謬。粗工則倀倀然當順則反逆,當逆則反順,如言人適野,不辨乎東西。此其難,三也。

病有寒熱,熱者當投涼,寒者宜劑之以溫,此恆理也。然寒熱之勢方劇,而遽欲反之,必扦格而難入。熱因熱用,寒因寒用,其始則同,其終則異,庶幾能成其功。粗工則不察而混治之。此其難,四也。

藥性有陰陽而不專於陰陽,有所謂陽中之陰、陰中之陽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粗工則不核重輕而妄投之。此其難,五也。(《宋學士文集》)

白話文:

唉!醫學真是難以言說啊!人的生命,與天地之氣互相流通。如果能依照正確的方法調養,就能百事順遂,各種邪氣也無法入侵;一旦失去調養,內在受到七情影響,外在又受到六氣侵襲,疾病就會產生。醫生在治療時,必須仔細觀察疾病的根本與枝節。如果是實證,就應該減少它;如果是虛證,就應該增補它。使陰陽達到平衡,自然就能恢復健康。但是庸醫卻不明白這個道理,把實證當作虛證來治療,虛證當作實證來治療,導致應該減少的反而增加,應該增補的反而減少,這樣病能好起來的機會就很少了。這是醫學難處的第一點。

氣血的運行必須有管道來疏通和運載。左右手腳各有三條陰經和陽經。陽經已經有太、少之分,為何又有陽明經?這是取兩陽相合而明亮的意義;陰經已經有太、少之分,為何又有厥陰經?這是取兩陰交會到盡頭的意義。哪條經脈生病?應該用什麼藥方治療?治療本身並不是太難,但也要知道有引經藥物的存在。如果能依照這個方法,就沒有不能治好的疾病。庸醫不分辨十二經脈,就一概而論地用藥,就好比在江裡抓麻雀,在樹林裡捕魚一樣,萬一碰巧能成功,也是沒有道理的啊!這是醫學難處的第二點。

每年的氣候變化不同,治療的方法也應該隨之改變。有升降的變化,有浮沉的變化,我們就應該順應它;有寒熱的變化,有溫涼的變化,我們就應該反向治療它,這樣才能保全身體的和諧,而不至於顛倒錯亂。但是庸醫卻糊里糊塗,應該順應的時候反而反向治療,應該反向治療的時候反而順應,就好比一個人到野外,卻不辨東西南北一樣。這是醫學難處的第三點。

疾病有寒熱之分,熱病應該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寒病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,這是一般的道理。但是當寒熱的勢頭正盛時,就立即用相反的藥物來治療,一定會產生阻礙而難以起效。應該順應當時的病勢,熱病用熱藥,寒病用寒藥,開始雖然相同,結果卻會不同,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。庸醫卻不觀察這種情況而胡亂治療。這是醫學難處的第四點。

藥物的性質有陰陽之分,但並不單純只有陰陽,有所謂陽中有陰、陰中有陽,稍有差錯,就會謬之千里。庸醫卻不考慮藥物的輕重而胡亂用藥。這是醫學難處的第五點。

2. 良醫

《物理論》曰:夫醫者,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,非聰明達理不可任也,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。是以古之用醫,必選明良,其德能仁恕博愛,其智能宣暢曲解,能知天地神祗之次,能明性命吉凶之數,處虛實之分,定順逆之節,原疾病之輕重,而量藥劑之多少,貫微通幽,不失細少。如此乃謂良醫,豈區區俗學能之哉?(《初學記》)

白話文:

《物理論》說:當醫生的人,不是有仁愛之心的人,不可以把生命託付給他;不是聰明通達事理的人,不可以委任他;不是廉潔純正善良的人,不可以信任他。因此,古代選擇醫生,一定要選賢明良善的人。他們的品德要能做到仁慈寬容、博愛眾人,他們的智慧要能充分理解病情的來龍去脈,能夠了解天地神祇的秩序,能夠明白性命吉凶的定數,能分辨虛症實症的差別,能確定順應或逆反的治療原則,能了解疾病的輕重程度,並衡量藥劑用量的多寡,能深入了解細微之處,洞察幽深之理,不遺漏任何細節。能做到這樣,才能稱得上是良醫,哪是那些淺薄的庸醫所能達到的呢?(出自《初學記》)

3. 時醫

俗云:明醫不如時醫,蓋謂時醫雖不讀書明理,以其有時運造化,亦能僥效。常自云:趁我十年時,有病早來醫。又云:饒你讀熟王叔和,不如我見病證多。里諺有云:左心小腸肝膽賢,時來每日有千錢。所謂明醫不如時醫,良以此也。《衛生寶鑑》所謂福醫:昔人病四肢困倦,躁熱自汗氣短,飲食少進,咳嗽痰涎,胸膈不利,大便秘,形羸,一歲更數醫不愈。或曰:某處有時醫,雖不精方書,不明脈候,看證極多,治無不效。

患者信而延治,及至,診之曰:此病食滯,予治之多矣。許必效,遂灸肺俞,藥以蠲飲等丸並消導之劑,不數服,大便瀉泄,加以腹痛,飲食不進而死。經曰: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陰陽俱不足,瀉之則重不足。此陰陽俱弱,血氣皆盡,補之惟恐不及,反以小毒之劑瀉之,虛之又虛,損之又損,不死何待?

夫明醫治病,先審歲運太過不及,察人形氣勇怯之殊。病有虛實淺深,在臟在腑之別,治有緩急反正之異。孫真人云:凡為大醫先通儒書,然後熟解《內經素問》、《本草》,仲景、東垣諸書,方可以為大醫治療司命。如正五音者必取師曠之律呂,成方圓者法公輸之規矩。五音方圓,特末技耳,尚取精於事者,況醫為人之司命,不精則殺人。

今之患者不達此理,委命於時醫,亦猶自暴自棄甘於溝壑者,何異哉?(本集)

白話文:

俗話說:「高明的醫生不如走運的醫生」,這話的意思是說,走運的醫生就算沒讀書、不明白醫理,也能因為時運好而僥倖治好病。他們常常自誇:「趁我這十年走運,有病要趕快來看我。」又說:「就算你讀熟了王叔和的醫書,也比不上我看過的病多。」鄉間俗語也說:「左邊的心、小腸、肝、膽、腎這些臟腑,時運一來,每天都能賺到很多錢。」這就是所謂的「高明醫生不如走運的醫生」的道理。《衛生寶鑑》裡所說的「走運的醫生」,指的就是這樣:以前有個人生病,四肢疲倦無力,煩躁發熱、容易出汗、呼吸急促、吃不下東西、咳嗽有痰、胸口不舒服、大便不順、身體消瘦,一年內換了好幾個醫生都沒治好。有人說:「某個地方有個走運的醫生,雖然不精通醫書,也不懂把脈,但看過很多病,而且都治好了。」

病人聽了很相信,就請他來醫治。這醫生來了之後,診斷後說:「這病是食物積滯,我治過很多這種病了。」保證一定會好。接著就幫他灸肺俞穴,開了祛痰的藥丸和消食導滯的藥,沒吃幾服,病人就腹瀉,加上腹痛,吃不下東西,最後死了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形體和氣血不足的人,生病時正氣更不足;陰陽兩方面都虛弱的人,如果再用瀉法就會更加虛弱。」這個病人是陰陽俱虛,氣血耗盡,這時應該要好好補養都來不及了,反而用一點點瀉藥去瀉,只會讓虛弱更加虛弱,損傷更加嚴重,這樣不死還能怎樣?

高明的醫生治病,會先觀察病人當年運氣的盛衰,分辨病人體質的強弱。病有虛實、輕重、深淺之分,在臟還是在腑也要分清楚,治療方法也有快慢和正反之別。孫思邈說:「凡是想成為一個好醫生,要先通讀儒家經典,然後熟讀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本草》,以及張仲景、李東垣等人的著作,這樣才能成為一個能主宰人生死的醫生。就像要校正音律一定要請教師曠,要畫出圓規方矩一定要參考魯班的工具。音律和方圓都只是小技巧,尚且要找精通的人來做,更何況醫生是掌管人生死的職業,不精通醫術就會害死人。」

現在的病人不懂這個道理,把性命交給走運的醫生,就像是自己放棄自己,甘願死在路邊一樣,有什麼區別呢?

4. 名醫

醫為司命之寄,不可權飾妄造,所以醫不三世,不服其藥,九折臂者,乃成良醫,蓋謂學功精深故也。今之承藉者,多恃𧌑名價,不能精心研習。京邑諸人皆尚聲譽,不取實學,聞風競獎。其新學該博而名稱未播,以為始習,多不信用,委命虛名,良可惜也。(陶氏序)

支秉中曰:昔越人因魯公扈志強氣弱,足於謀而寡於斷,趙齊嬰志弱氣強,少於慮而傷於專,乃飲以藥酒,易置二人之心,使俱為名士。予觀今之求醫者,率以有時名者為重,初不計其書之讀不讀,脈之明不明,謂之時醫、福醫、名醫。一承權貴所舉,輒憑治療,雖殺其身委命無怨。

故為醫者往往奔走權門,諂容卑態以求薦,網利沽名,知者笑議,仁心仁聞毫蔑有也。安得飲以藥酒而俱易其心乎?

白話文:

醫生是掌管生命的重要職責,不可以隨意裝飾或虛假製造,所以才會有「醫術不到三代,不輕易服用他的藥」的說法。如同斷臂的人,經歷痛苦後才成為良醫,這表示醫術是需要長時間的深入學習和磨練才能精通。現在繼承祖業的醫生,大多倚仗著家族的名聲和地位,不能夠專心研究醫術。京城裡的人們都只看重名聲,不重視實際的學問,聽到風聲就爭相推崇。那些醫術廣博但名聲尚未傳開的醫生,反而被認為是剛入門的,大多不被信任,反而將生命託付給虛有其名的醫生,實在太可惜了。(陶氏序)

支秉中說:從前扁鵲觀察到魯公扈意志堅強但氣血虛弱,擅長謀略但缺乏果斷;趙齊嬰意志薄弱但氣血旺盛,缺少考慮但容易固執己見,於是給他們喝藥酒,交換了二人的心性,使他們都成為了有名望的人。我看現在求醫的人,都以有名氣的醫生為重,從不考慮醫生是否有讀過醫書,診脈是否精確,就稱他們為「時醫」、「福醫」、「名醫」。只要被權貴所推薦,就輕易地託付治療,即使因此喪命也毫無怨言。

所以當醫生的往往奔走於權貴的門下,用諂媚的態度去求取推薦,用追逐利益和沽名釣譽,內行人看到都會譏笑議論,真正仁慈的心和美好的名聲都蕩然無存。要怎麼樣才能給他們也喝下藥酒,交換一下他們的心性呢?

5. 隱醫

醫之為道,由來尚矣。原百病之起愈,本乎黃帝:辨百藥之味性,本乎神農;湯液則本乎伊尹。此三聖人者,拯黎元之疾苦,贊天地之生育,其有功於萬世大矣。萬世之下,深於此道者,是亦聖人之徒也。賈誼曰:古之至人,不居朝廷,必隱於醫卜。孰謂方技之士豈無豪傑者哉?(《續醫說》)

白話文:

醫學的道理,由來已久。探究各種疾病的產生與痊癒,根源於黃帝;辨別各種藥物的味道和屬性,根源於神農;湯藥的製作則根源於伊尹。這三位聖人,救助百姓的疾病痛苦,輔助天地萬物的生長繁衍,他們的功勞對於後世來說非常偉大。萬世之後,能夠深入研究醫學道理的人,也是聖人的門徒啊。賈誼說過:古代的至人,不一定在朝廷做官,必然隱藏在醫學或占卜之中。誰說懂得醫術的人之中沒有傑出的人才呢?

6. 巫醫

《論語》曰: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。孔子嘆人不可以無恆而善,其言之有理。朱子注云:巫所以交鬼神,醫所以寄死生。歧而二之,似未當也。夫醫之為道,始於神農,闡於黃帝,按某病用某藥,著有《內經素問》,所謂聖人墳典之書,以援民命,安可與巫覡之流同日而語耶?但學醫者有精粗不同,故名因之有異。

精於醫者曰明醫,善於醫者曰良醫,壽君保相曰國醫,粗工昧理曰庸醫,擊鼓舞趨,祈禳疾病曰巫醫。(以巫而替醫,故曰巫醫也。)是則巫覡之徒,不知醫藥之理者也。故南人謂之巫醫者,此也。今世謂之端公太保,又稱為夜行卜士,北方名之師婆。雖是一切虛誕之輩,則亦不可以無恆也,矧他乎?

白話文:

《論語》說:「一個人如果沒有恆心,就不能當巫醫。」孔子感嘆人不可以沒有恆心,才能把事情做好,這話很有道理。朱熹注解說:「巫是用來與鬼神溝通,醫是用來掌管人的生死。」把兩者分開來看,似乎不太恰當。醫學這門學問,起源於神農氏,發揚光大於黃帝,根據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的藥物,並著有《內經素問》這樣的經典,這是聖人傳下來的書籍,用來救助人民的性命,怎麼可以和巫師之流相提並論呢?只是學醫的人有精通和粗淺的不同,所以名稱也因此而有差異。

精通醫術的人叫做明醫,擅長醫術的人叫做良醫,能輔佐君王、保養百姓的人叫做國醫,醫術粗淺、不明道理的人叫做庸醫,而那些擊鼓跳舞、祈求鬼神來消災治病的人,就叫做巫醫。(他們用巫術來代替醫術,所以叫做巫醫。)這些人就是那些不懂醫藥道理的巫師。所以南方人稱他們為巫醫,就是這個原因。現在世人稱他們為端公太保,又稱夜行卜士,北方人則稱他們為師婆。雖然他們都是一些虛妄荒誕的人,但也不能沒有恆心,更何況其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