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
1. 卷之六十二
2. 鼻證門
3. 病機
4. 鼻病敘論
經曰:鼻者肺之外候。又曰:西方白色,入通於肺,開竅於鼻。又曰: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。又曰:鼻熱甚出濁涕。又曰: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。
《巢氏病源》曰:肺開竅於鼻,熱乘於血,則氣亦熱也,血氣俱熱,血隨氣發出於鼻為鼻衄,甚則大衄而口耳皆出血也。又云:肺臟調和,則鼻氣通利而知香臭。若邪乘於太陰之經,其氣蘊積於鼻者,則津液壅塞,鼻氣不得宣調,故不知香臭而為齆也。至於生瘡變成瘜肉,或窒塞或流涕,皆是肺經之邪壅滯也。
《原病式》曰:肺熱則出涕,熱甚怫鬱於足陽明胃經,血妄上行出於鼻,名曰衄,鼻出清涕名曰鼽。夫五行之理,微則當其本化,甚則兼其鬼賊,故經曰:亢則害,承乃制也。《易》曰:燥萬物者莫熯乎火。以火鍊金,熱極而反化為水,及身熱極則反汗出也。水體柔順,而極則反冰如地也。
土主濕陰,雲雨安靜。土濕過極,則反為驟注、烈風、雨淫潰也。木主溫和,而生榮風,極則反涼而毀折也。金主清涼,秋涼極而萬物反燥也。皆所謂過極則反兼鬼賊之化,制其甚也。由是肝熱甚則出泣。心熱甚則出汗,脾熱甚則出涎,肺熱甚則出涕,腎熱甚則出唾也。凡痰涎唾涕稠濁者,火熱極甚消爍致之然也,或言鼽為肺寒,誤也。
彼但見鼽嚏鼻窒,冒寒則甚,遂以為然。豈知寒傷皮毛則腠理閉塞,熱氣鬱怫而病愈甚也。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》說:鼻子是肺的外在表現。又說:西方屬白色,與肺相通,肺的竅在鼻子。還說:膽的熱邪傳到腦部,就會引起鼻子疼痛、鼻淵(鼻膿)。又說:鼻子發熱嚴重就會流出濃濁的鼻涕。又說:心肺有疾病,鼻子也會不舒服。
《巢氏病源》說:肺的竅在鼻子,熱邪侵入血液,就會使氣也變得熱,血氣都熱,血液隨著氣從鼻子出來,就形成流鼻血,嚴重時會大量出血,甚至口耳都會出血。又說:肺臟功能協調,鼻子的氣息就會通暢,能夠分辨香臭。如果邪氣侵犯太陰經(手太陰肺經),邪氣積聚在鼻子,津液就會阻塞,鼻子的氣息無法正常運行,所以會聞不出香臭,形成鼻塞。至於長瘡變成鼻息肉,或鼻塞或流鼻涕,都是肺經的邪氣壅滯造成的。
《原病式》說:肺有熱就會流鼻涕,熱嚴重時會積聚在足陽明胃經,導致血亂竄向上從鼻子出來,這叫做鼻衄(流鼻血);鼻子流清鼻涕叫做鼽。五行的道理是,輕微的病會按其本性變化,嚴重時會出現反常變化,所以《黃帝內經》說:過亢就會有害,適度制約才能平衡。《易經》說:使萬物乾燥沒有比火更厲害的了。用火煉金,熱到極致反而會化成水,人體發熱到極點反而會流汗。水本性柔順,但極冷則會結冰像地面一樣堅硬。
土主管濕潤和陰氣,雲雨平靜安穩。土濕過頭,反而會變成暴雨、狂風、連綿不斷的暴雨。木主溫和,生長茂盛,但極盛時反而會衰敗毀折。金主清涼,秋涼到極致,萬物反而會變得乾燥。這些都說明過頭就會產生反常變化,用反向的特性來制約它。因此肝有熱太嚴重會流眼淚,心有熱太嚴重會流汗,脾有熱太嚴重會流口水,肺有熱太嚴重會流鼻涕,腎有熱太嚴重會流唾液。凡是痰、涎、唾、涕變得濃稠混濁,都是因為火熱太過,消耗津液造成的。有人說鼽是肺寒引起的,這是錯誤的。
那些人只看到鼽(鼻塞)、打噴嚏、鼻塞,遇到寒冷會更嚴重,就以為是寒邪引起的。他們不知道寒邪傷到皮膚毛孔,會導致毛孔閉塞,熱氣鬱積反而會使病情更嚴重。
5. 鼻之病總屬於火
鼻中癢而氣噴,作於聲為嚏。夫癢為火化,心火邪熱干於陽明,發於鼻則癢而嚏也。有故以物擾之而嚏,有視日而嚏者,蓋太陽真火耀於目而擾於心,則火熱衝上,鼻中癢而嚏也。有風熱上攻,頭鼻壅塞,有因嚏而痛者,雖證候之不同,同為熱也。凡為病不同,邪熱所乘之經有異故也。
鼻窒與嚏癢者,熱客陽明胃之經也。鼽涕者,熱客太陰肺之經也。蓋鼻者,足陽明胃經所主,陽明脈左右相交,注於鼻孔。又鼻者肺之竅,故肺氣通於鼻。其邪熱干於二經,發於鼻而為窒塞、鼽涕之證。故經曰:心肺有病,而鼻為之不利也。
白話文:
鼻子方面的疾病,總體來說都屬於火氣引起的。
鼻子裡面發癢,然後打出噴嚏,發出聲音,這就叫做打噴嚏。因為癢是火氣引起的,是心火的邪熱干擾了陽明經,如果發在鼻子上就會發癢然後打噴嚏。有時候是因為有東西刺激鼻子所以才打噴嚏,有時候是看到太陽光就打噴嚏,那是因為太陽的真火照到眼睛,擾動了心,所以火熱就往上衝,導致鼻子發癢然後打噴嚏。有的是因為風熱往上攻擊,導致頭和鼻子都堵塞,有的人是因為打噴嚏導致疼痛,雖然症狀不同,但總體來說都是熱引起的。各種不同的疾病,是因為邪熱侵犯的經絡不同。
鼻塞和打噴嚏發癢,是熱邪侵犯了陽明胃經。鼻涕清澈,是熱邪侵犯了太陰肺經。因為鼻子是足陽明胃經所主,陽明經的脈絡左右交錯,注入鼻孔。而且鼻子也是肺的竅道,所以肺氣是通到鼻子的。如果邪熱干擾了這兩條經絡,發在鼻子上就會產生鼻塞、流清鼻涕的症狀。所以經書上說:心肺有病,就會導致鼻子不舒服。
6. 鼻癰瘜肉邪氣結成
肺氣通於鼻,清氣出入之道。肺臟熱邪壅滯,上焦鬱結,伏留不散,而成癰瘜之患矣。
白話文:
肺的氣息是與鼻子相通的,鼻子是清氣進出人體的通道。如果肺臟積聚了熱邪,導致上焦部位的氣機鬱結不暢,這些熱邪潛伏在體內沒有散開,就會形成鼻癰或鼻瘜肉這類疾病。
7. 鼻赤酒齄血熱入肺
丹溪曰:酒齄鼻多是飲酒之人,酒氣邪熱熏蒸面鼻,血熱壅滯而成鼻齄赤色者也。或有肺經素有風熱,雖不因酒,亦自紅黑而生齄也。
白話文:
朱丹溪說:酒糟鼻大多是飲酒的人,酒的熱氣邪氣蒸發到面部和鼻子,導致血熱阻塞而形成的,鼻子呈現紅色。也有人是肺經本來就有風熱,即使不喝酒,也會自己出現紅黑色,然後形成酒糟鼻。
8. 脈候
右寸脈浮洪而數,為鼻衄、鼻齄。
左寸脈浮緩,為傷風鼻塞,鼻流清涕。
白話文:
右手寸脈摸起來浮在表面、脈象寬大且跳動快速,代表容易流鼻血或鼻子紅腫。
左手寸脈摸起來浮在表面、脈象和緩,代表是感冒引起的鼻塞、流清鼻涕。
9. 治法
10. 治鼻竅不利宜辛散苦瀉
心肺有熱而鼻為之不利也,或外傷風寒,內熱愈窒,築塞不聞,或流清涕,或癢而涕者,宜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辛荑之辛味以散。不因外感而惟內熱煮宜芩、連、梔子之苦味以瀉之。二法為治鼻之大綱也。
白話文:
心肺有熱,導致鼻子不通暢。有時是因為外感風寒,體內熱氣更加鬱積,使得鼻腔堵塞,聽不見聲音,或者流清鼻涕,或者鼻子發癢又流鼻涕,這種情況適合用麻黃、桂枝、細辛、辛荑這些辛味的藥來疏散。如果不是因為外感,而是因為體內熱氣導致,就適合用黃芩、黃連、梔子這些苦味的藥來瀉火。這兩種方法是治療鼻子問題的主要原則。
11. 鼻多濁涕治宜清金清痰
《雜著》云:鼻多濁涕,平素鬱熱壅塞不聞香臭者,當作肺熱治之,宜清金瀉火清痰。或丸藥噙化,或末藥輕調緩服久服,無不效矣。此余所親見而屢驗者。其平時原無鼻病,今忽一時偶感風寒,而致窒塞聲重,或流清涕者,作風寒治之。
鼻熱生瘡,色紅,內無壅塞,此為血熱,宜用生地黃、四物湯加酒製片芩,酒拌紅花、生甘草、麥門冬、天門冬之類。
白話文:
如果鼻子經常流出濃稠的鼻涕,平常又因為體內鬱積的熱氣導致鼻子不通、聞不到氣味,這應該當作肺熱來治療,適合用清肺熱、瀉火、化痰的方法。可以用藥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,或是將藥粉用少量水調開後,慢慢地、長期地服用,通常都會有效。這是我親眼見過而且多次驗證有效的。如果平常沒有鼻子方面的毛病,只是突然因為偶感風寒,導致鼻塞、呼吸聲變重,或是流出清鼻涕,那就應該當作風寒來治療。
如果鼻腔內因為發熱而長瘡,顏色是紅色的,但沒有鼻塞的狀況,這是因為血熱引起的,適合用生地黃、四物湯,再加上用酒炮製過的黃芩,以及用酒拌過的紅花、生甘草、麥門冬、天門冬之類的藥材來治療。
12. 鼻淵
鼻淵,經曰:膽移熱於腦,則辛頞鼻淵。劉河間用防風通聖散加薄荷、黃連各二錢水煎服。
白話文:
鼻淵,醫書上說:膽的熱氣轉移到腦部,就會導致鼻子充滿膿液,也就是鼻淵。劉河間使用防風通聖散,再加入薄荷、黃連各二錢,用水煎煮服用。
13. 鼻酸鼻癢
鼻酸,乃痰火之所為也,宜涼膈散加荊芥穗、苦桔梗之類。
鼻癢,乃熱則生風故也,故防風通聖散加白附子、殭蠶之類。
白話文:
鼻酸的感覺,是因為體內有痰和火氣所引起的,應該使用涼膈散這類藥方,並加入荊芥穗、苦桔梗等藥材來治療。
鼻癢的感覺,是因為體內有熱,熱久了就會生風所導致的,所以應該使用防風通聖散這類藥方,並加入白附子、殭蠶等藥材來治療。
14. 藥方
15. 衊衄證方
生地黃湯、麥門冬散、川芎三黃散、黃芩芍藥湯、犀角地黃湯(以上方並可治鼻衄。見血證門。)
定命散,治膽受胃熱,循脈而止於腦,血溢妄行,衊衄血汗。
硃砂,水銀,麝香(各等分)
右為細末,每服五分,食遠新汲水調下。
白話文:
生地黃湯、麥門冬散、川芎三黃散、黃芩芍藥湯、犀角地黃湯(以上這些藥方,也可以用來治療鼻出血。詳情可參考血證門相關內容。)
定命散,是用來治療因為膽受到胃熱影響,熱氣沿著脈絡向上衝到腦部,導致血液不正常地溢出,引起吐血、流鼻血、出血汗的狀況。
配方:硃砂、水銀、麝香(各取等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分,在飯後用新打的井水調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