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三 (2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27)

1. 咽痛

咽痛為少陰證,為陽毒,以太陽之邪傳於少陰故也。少陰之脈,循喉嚨,挾舌本,其熱邪毒氣上衝而痛,或成瘡,不納穀食,或吐膿血。又有陽厥應下,反發汗,則口赤爛。故有不可下不可汗,汗下則必是亡陽,惟甘桔湯為陰陽通用之藥也。

【清解】脈陰陽俱緊主無汗、有汗曰亡陽,屬少陰,法當咽痛,甘桔湯、豬膚湯。少陰腹痛有熱咽痛者,黃連龍骨湯。陽毒咽痛,口瘡赤爛,蜜浸黃連汁噙,升麻六物湯。

【解毒】陽毒咽痛,脈浮數而大,吐膿血,《千金》《外臺》鳥羽扇膏。

【溫中】有非時暴寒附於少陰之經,脈微弱而咽痛,次必下利,古方謂之腎傷寒,先用半夏桂甘湯,次服四逆湯。下利不止,手足徹冷,無熱證者,四順湯丸。(即理中湯丸中加之甘草一倍是也。)少陰中風,胸滿心煩,腰痛頭痛咽痛,脈弦,吐沫,《三因》用桂枝、附子。

【噙敷】咽痛口瘡,蜜清炙黃柏焦碾為末,每用半錢摻口中。

【吹點】

白話文:

咽喉疼痛屬於少陰病症,是陽毒的一種表現,因為太陽的邪氣傳入了少陰經脈。少陰經脈循行經過喉嚨,連著舌根,熱邪毒氣向上衝擊導致疼痛,有時會形成瘡瘍,讓人吃不下飯,甚至會吐出膿血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氣虛脫應該往下走,反而向上發散,如果這時還用發汗的方法,就會導致口舌紅腫潰爛。所以咽喉痛這種情況,不是什麼情況都可以用攻下的方法或發汗的方法治療,用錯了就會導致陽氣耗竭,只有甘桔湯是陰陽都可以使用的藥方。

(清解部分)如果脈象陰陽兩脈都緊,表示無汗;如果有汗,就表示陽氣虛脫,這屬於少陰病,按照道理應該是咽喉疼痛,可以使用甘桔湯或豬膚湯。如果少陰腹痛伴隨發熱和咽喉疼痛,可以用黃連龍骨湯。如果陽毒導致咽喉疼痛,並且有口瘡紅腫潰爛,可以用蜂蜜浸泡黃連汁含在嘴裡,或用升麻六物湯。

(解毒部分)陽毒引起的咽喉疼痛,脈象浮、數而且大,吐出膿血,可以用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秘要》中記載的鳥羽扇膏。

(溫中部分)如果不是在正常季節突然感受到寒邪侵入少陰經脈,脈象微弱且咽喉疼痛,接著一定會腹瀉,古方稱之為腎傷寒,先用半夏桂甘湯,之後再服用四逆湯。如果腹瀉不止,手腳冰涼,沒有發熱的症狀,可以用四順湯丸(也就是理中湯丸中加一倍甘草)。如果是少陰經脈中風,出現胸悶心煩,腰痛頭痛和咽喉疼痛,脈象是弦脈,會吐出泡沫,《三因方》記載可以用桂枝、附子來治療。

(含服或外敷)咽喉疼痛或有口瘡時,可以用蜜清炙黃柏焦研成粉末,每次用半錢塗抹在口中。

(吹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