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
1. 卷之五十九
2. 腳氣門
3. 病機敘論
至真要大論曰:太陰之勝,大氣內菀,流散於外,足脛胕腫。
通評虛實論曰:谷入多而氣少,濕居下也。
又云:清濕襲虛,病起於下。又云:濕淫於內,以苦發之。又云:當風取涼,醉以入房,能成此疾。
異法方宜論曰:北方者,其地高陵居,風寒冰冽,其俗飲潼酪而肉食。凡飲潼酪者,以飲多、速飲為能。
又曰:因而大飲則氣逆。又曰:飲食入於陰,行氣為陽,乃返陰道,是為逆也。
白話文:
《至真要大論》說:太陰(脾)的功能太過強盛,導致體內氣機鬱積,無法順暢運行,於是向上流散於外,造成腳踝和小腿腫脹。
《通評虛實論》說:吃進去的食物多,但是氣的生成卻不足,這是因為濕邪積聚在下半身的緣故。
又說:清冷的濕邪侵襲身體虛弱的地方,病痛往往從下半身開始。又說:濕邪在體內過盛,可以用苦味的藥來發散它。又說:在風中受涼,又喝醉後馬上行房事,也容易導致這種疾病。
《異法方宜論》說:北方地區地勢高而多山,風寒凜冽,當地人習慣飲用乳製品和吃肉。凡是飲用乳製品的人,都以能喝得多、喝得快為能事。
又說:因為這樣大量飲用,會導致氣機逆亂。又說:飲食進入體內屬於陰,氣的運行屬於陽,如果飲食沒有好好消化,反而逆行往陰經,這就是氣機逆亂的現象。
4. 腳氣總屬脾腎二經寒濕〔四〕
腳氣腎之外候,司於下體者也。腎屬水而主寒化,寒水傷人,腎先受之。水濕居下,腳先受之。飲食入胃,脾濕下流,注於足而不散,皆成腳氣。或因外感風寒喜濕之邪,注久而成此疾。得病之始,人便不覺,因他病發動,或奄然大悶,經三兩日方覺之。先從腳起,或緩弱痛痹,行起忽倒。
或脛腫滿,或足膝枯細。或心中忪悸,小腹不仁,小便秘澀。或舉體筋骨痠疼。或惡聞食氣,見食嘔吐。或胸滿氣急,壯熱憎寒,傳足六經,外證與傷寒類焉,但卒然腳痛為異耳。《內經》名厥病,至漢名為緩風,宋齊後始謂之腳氣,名雖不同,其實一也。經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
夫胃氣不能施行,脾氣不能四布,故濕下流乘於腎,加之醉以入房,陰虛勞弱,遂成腳氣。孫真人云:古人少有此疾,白永嘉南渡,衣冠之人多有之,此皆濕鬱於內所致也。又云:凡四時之中,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,亦不得因酒醉汗出,脫衣洗足,當風取涼,皆成腳氣。
暑月久坐久立濕地,則濕熱之氣蒸入經絡,病發必熱而四肢痠疼,煩悶胕腫寒熱,此皆山野農夫多有,久濕傷於外所致也。
白話文:
腳氣是腎臟在外的表徵,是掌管下半身的疾病。腎屬水且主導寒冷變化,寒水侵犯人體,腎臟首先受到影響。水濕停留在下半身,腳就會先受其害。飲食進入胃部後,脾的濕氣會向下流注,停留在腳部而不散開,就會形成腳氣。也可能是因為外感風寒等喜濕的邪氣,長期滯留而形成此病。剛開始生病時,人通常不會察覺,常常是因為其他疾病發作時,才突然感到胸悶,經過三兩天後才發現是腳的問題。腳氣最早從腳部開始,可能出現緩慢無力、疼痛麻痺,行走時突然跌倒。
有時會出現小腿腫脹,或腳踝膝蓋乾枯細瘦。有時會感到心悸,小腹麻木,小便不暢。有時會全身筋骨痠痛。有時會厭惡聞到食物的氣味,見到食物就想嘔吐。有時會感到胸悶氣短,發高燒怕冷,病邪會傳遍足部的六條經脈,外在症狀與傷寒相似,但突然腳痛是與傷寒不同的地方。《內經》將這種病稱為「厥病」,到了漢朝稱為「緩風」,宋齊之後才開始稱為腳氣,名稱雖然不同,但其實說的是同一種疾病。醫書說:「飲食過量,腸胃就會受損。」
胃氣無法正常運行,脾氣無法向四方輸佈,因此濕氣向下流注侵犯腎臟,再加上酒後行房,導致陰虛體弱,就容易形成腳氣。孫思邈說:「古時候很少有人得這種病,自從永嘉南渡之後,穿戴整齊的官員很多都得了這種病,這都是因為體內濕氣鬱積造成的。」他又說:「在一年四季中,都不應該長時間坐在或站在潮濕寒冷的地方,也不應該因為酒醉出汗,脫下衣服洗腳,受風吹而貪涼,這些都會導致腳氣。」
在炎熱的夏天,長時間坐在或站在潮濕的地方,濕熱之氣就會侵入經絡,發病時一定會感到發熱,四肢痠痛,煩悶,身體浮腫,發冷發熱,這些情況在山野農夫身上比較常見,都是因為長期受外在濕氣所傷所造成的。
5. 腳氣兼別證最多
巢氏《病源》云:凡腳氣病,皆因感風毒所致。得此病多不即覺,或先無他疾而忽得之,或因眾病後得之。初甚微,飲食嬉戲氣力如故,當熟察之。其狀自膝至腳有不仁或痹,或淫淫如蟲所緣,或腳膝及脛指洒洒爾,或腳屈弱不能行,或微腫,或酷冷,或疼痛,或緩縱不隨,或攣急。或至困能飲食者,或有不能者,或見飲食而嘔吐,惡聞食氣。
或有物如指,發於踹腸,逕上衝心,氣上者。或舉體轉筋,或壯熱頭痛,或胸心沖悸,寢處不欲見明。或腹內苦痛而兼下者,或言語錯亂有善忘誤者。或眼濁精神昏憒者。此皆腳氣之兼病也,若治之緩便上入腹,或腫,或不腫,胸脅滿,氣上便殺人,急者不全日,緩者或二三月。初得此病便宜速治之,不同常病。
又云:風毒濕氣,初從腳上,後轉入腹,而乘於氣,故氣上也。或血氣虛弱,受風寒濕毒,與血並行膚腠,故令痹弱。或風濕毒氣與血相搏,正氣與邪氣交擊,而正氣不宣散,故疼痛,是名不仁。或挾風毒則搏於筋,腎氣不能宣通,水液不傳於小腸,致壅溢臟腑,臟腑溉漬於肌膚之間,故腫滿也。
白話文:
巢元方在《病源》中說:所有腳氣病,都是因為感受風邪毒氣引起的。得到這種病大多不會立刻察覺,有的是原本沒有其他疾病卻突然得了,有的是在其他疾病之後才得。一開始症狀很輕微,飲食、玩樂、力氣都和往常一樣,應該仔細觀察。它的症狀是從膝蓋到腳有麻木或遲鈍感,或者有像蟲子爬一樣的感覺,或者腳、膝蓋、小腿、腳趾有發冷顫抖的感覺,或者腳無力彎曲不能行走,或者輕微腫脹,或者非常寒冷,或者疼痛,或者鬆弛無力不聽使喚,或者抽筋。有的嚴重到還能進食,有的卻不能,有的看到食物就想吐,討厭聞到食物的味道。
有時會有東西像手指一樣,從腳部的小腿肚向上衝到心臟,導致氣向上衝。有的會全身抽筋,或者發高燒頭痛,或者胸悶心悸,躺著時不喜歡光亮。有的腹內疼痛而且伴隨腹瀉,有的說話語無倫次、健忘。有的眼睛混濁、精神昏迷。這些都是腳氣病引起的併發症。如果治療不及時,毒氣就會侵入腹部,引起腫脹或不腫脹,胸脅脹滿,氣往上衝就會導致死亡,病情急的不到一天就會死亡,病情緩的可能兩三個月才死亡。剛得這種病應該及早治療,和一般的疾病不同。
《病源》又說:風邪毒氣濕氣,一開始從腳上開始,之後轉入腹部,然後乘著氣往上走,所以氣會上衝。或者因為氣血虛弱,感受風寒濕毒,與血一起在皮膚中運行,所以導致麻木無力。或者風濕毒氣與血相搏,正氣與邪氣交戰,而正氣不能疏通散開,所以產生疼痛,這就叫做麻木。或者挾帶風毒,風毒在筋脈中搏動,腎氣不能通暢,水液無法傳送到小腸,導致阻塞在臟腑,臟腑中的水液滲透到皮膚之間,所以引起腫脹。
6. 南方腳氣多是外邪所感
東垣云:《千金秘錄》總謂南方皆系卑濕霧露所聚之地,其實腠理疏,陽氣不能外固,因而履之,則清濕襲虛,病起於下,此由氣血衰弱,受清濕之邪,氣與血並行膚腠,邪氣盛,正氣少,故血氣澀,澀則痹,虛則弱,故令痹弱也,後人名曰腳氣。孫真人所謂立坐濕地而久不覺感受,後因他病而作,其必南方之人歟?
白話文:
東垣說,《千金秘錄》這本書總的來說,認為南方都是地勢低窪潮濕、霧氣露水聚集的地方。其實是因為南方人皮膚紋理疏鬆,陽氣無法向外固守,因此腳踩在濕地上,就會讓清冷的濕氣侵入虛弱的身體,病就會從腳部開始。這是因為氣血衰弱,感受了清冷的濕邪,濕邪會隨著氣血一起運行在皮膚紋理間,邪氣旺盛而正氣不足,所以氣血運行就會滯澀不順,滯澀就會造成麻木,虛弱就會導致無力,因此會出現麻木無力的情況,後人將這種病稱為腳氣。孫思邈所說的,人站或坐在潮濕的地上很久而不自覺地感受濕邪,後來因為其他疾病而發作,這種情況必定是南方人才會有的吧?
7. 北方腳氣多為內郁所因
經曰:北方者,其地高陵居,風寒冰冽,其俗飲潼酪以肉食。凡飲潼酪,以飲多速飲為能。又云:因而大飲則氣逆。夫乳酪醇酒為濕熱之物,飲之屬也,加以奉養太過,亦滋其濕,水性潤下,氣不能呴,故下疰於足脛,積久而成腫滿疼痛,此飲食之濕熱流於下也。加之房事勞倦,脾腎愈虛而致腳氣,當作內因處治,其必北方之謂歟?
白話文:
經典說:北方地勢高且多山丘,風寒而且冰冷,那裡的人民習慣喝乳酪並吃肉類。凡是喝乳酪,都以喝得多、喝得快為能事。又說:如果因此大量飲用,就會導致氣逆。乳酪和醇酒都是濕熱的食物,屬於飲品,再加上過度滋養,也會增長濕氣。水的性質是往下流動,氣無法順利運行,所以濕氣就往下流注到腳和小腿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腫脹疼痛,這是飲食的濕熱往下流竄的緣故。再加上房事過度勞累,脾腎會更加虛弱,因而導致腳氣,應該從內因的角度來治療,這大概說的就是北方的情況吧?
8. 江東嶺南腳氣多因瘴毒之氣
經曰:南方其地下,水土弱,霧露之所聚也。江東嶺南率如此。春夏之交,山川蒸菀,風濕毒氣為甚,足或腫痛,遂成瘴毒腳氣。其候則腳先屈弱,漸至痹疼,脛微腫,小腹微脹,頭痛煩心,痰氣壅逆,晡作寒熱,便溲不通,甚者攻心而勢迫,治之誠不可緩。支法存所以留意經方,偏善此術者,豈非江東嶺表此疾得之多歟?
白話文:
經文說:南方地勢低窪,水土比較脆弱,容易聚集霧氣和露水。江東和嶺南一帶大抵都是這種情況。春夏交替之際,山川草木茂盛,濕熱毒氣尤其嚴重,腳部可能會腫脹疼痛,於是就形成了瘴毒腳氣。這種病的症狀是腳部先是無力虛軟,逐漸變得麻木疼痛,小腿微微腫脹,小腹也稍微脹氣,會感到頭痛心煩,痰液阻礙氣機運行,午後會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,大小便不順暢,嚴重的話會侵犯心臟,情況非常危急,治療絕對不能耽擱。之所以特別保留古人治療腳氣的藥方,並且特別擅長這種療法,難道不是因為江東和嶺南一帶這種疾病特別常見嗎?
9. 腳氣主於水濕辨
《發明》曰:腳氣之疾,實水濕之所為也。蓋濕之害人皮肉筋脈而屬於下,然亦有二焉,一自外感,一自內致,其治法自應不同,故辨析而論之。其為病也,有證而無名,自晉蘇敬始名之,而關中河朔無有也。惟南地卑水寒,其清濕之氣中於人,必自足始,故經曰:清濕襲虛,則病起於下。
又曰:足脛腫曰水,太陰所至為胕腫。此但言其濕自外感者也,所治之法故多辛溫發散之劑。自內而致之,治法則未有也,無怪乎!或曰令之北方,其地則風甚高寒,其人則腠理致密而復多此疾者,豈是地之濕氣盛之而為邪?且自外感傷於足之六經,故其狀如傷寒,治從發散其邪也,故經治之多以艾焫為佳,以導引濕氣出外。今言內致,其可以六經發散為言,治法何以不備?答曰:自內而致,脾濕之下流而注足腳。
脾屬四肢,濕氣下流先從陰也。如人之脾虛泄瀉,飲食所傷,則足太陰脾經先腫,而後及於面目身體,豈非水濕內溢而然耶?腳氣內致亦由是也。夫始因脾濕下溢出於經,則亦可從發散為治也。如小兒痘疹證,其因多稟五臟之淫火,治法當以托裡而達於表,則痘能出而證安矣。
然則因內而致,不可以言表乎?大抵因證施治,此萬全也。因於外者,以發散為主;因於內者,以疏利為主。南人亦有因於內致者也,安得不從內治耶?
白話文:
腳氣這種疾病,實際上是水濕造成的。水濕侵犯人體的皮膚、肌肉、筋脈,而且容易往下走。但其成因有兩種,一種是外感,一種是內在因素導致的,治療方法自然也應該不同,所以要區分開來討論。這種病有症狀但以前沒有名稱,是從晉朝蘇敬開始才命名的,而在關中、河朔等地卻沒有這種病。只有南方地勢低窪,水冷潮濕,這種濕氣侵入人體,必定從腳開始,所以醫書說:「清冷的濕氣侵襲虛弱的身體,疾病就會從下半身開始。」
醫書又說:「腳脛腫脹叫做水腫,太陰經脈所到的地方會浮腫。」這裡說的只是濕氣從外感引起的,所以治療方法多用辛溫發散的藥物。但如果是內在因素引起的,卻沒有說明治療方法,難怪大家會疑惑。有人說,北方雖然風大寒冷,人們皮膚緊密,但也有很多人得這種病,難道也是因為當地的濕氣重而引起的嗎?而且外感濕邪侵犯腳的六條經脈,所以症狀像傷寒,治療也應該從發散邪氣入手,所以以前治療多用艾灸,引導濕氣從體表排出。現在說是由內在因素導致的,難道也可以用發散六經的方法治療嗎?為什麼不說明具體的治療方法?回答是:內在因素導致的,是脾臟的濕氣下流,注入腳部引起的。
脾臟主管四肢,濕氣下流會先從陰經開始。例如脾虛導致腹瀉,或因飲食不當而受傷,就會先引起足太陰脾經腫脹,然後才擴散到臉部和全身,這難道不是因為水濕內溢造成的嗎?腳氣由內在因素導致也是這個道理。如果一開始是因為脾臟濕氣下溢到經絡,那麼也可以用發散的方法治療。就像小兒出痘疹,多是因為五臟的虛火所致,治療方法應該用托裡透表的藥物,這樣痘疹才能發出來,病才能好。
既然如此,那麼由內在因素導致的病,就不能用從體表發散的方法治療嗎?總之,要根據病情來施治,才能萬無一失。由外感引起的,以發散為主;由內在因素引起的,以疏通利濕為主。南方人也有因為內在因素導致腳氣的,難道不應該從內部治療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