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六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 (1)

1. 內經敘論

《內經》曰: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。

又曰:肝脈大急沉皆為疝。

又曰:小腹控睪引腰脊,上衝心,唾出清水、及為噦噫,甚則入心,善忘善悲。《甲乙經》曰:邪在小腹也,小腸病者,小腹痛引腰脊,貫肝肺。其經虛不足,則風冷乘間而入。邪氣既入則上衝肝肺,客冷散於胸,結於臍,控引睪丸,上而不下,痛而入腹,甚則衝於心胸,蓋其經絡所繫屬也。啟玄子曰:控,引也。睪丸,陰丸也。

《靈樞經》曰:邪在小腸,連睪系屬腎,貫肝絡肺繫心,氣盛厥氣上衝也。

又曰:疝㿗者,陰連小腹急痛也。

《巢氏病源》云:諸疝者,陰氣積於內,復為寒氣所加,使榮衛不調,氣血虛弱,故風冷入其腹內而成疝也。疝者痛也,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,或手足厥冷,繞臍痛,自汗,或冷氣逆上搶心腹,令心痛或裡急而腹痛。此諸候非一,故云諸疝也。

《難經》曰:任之為病,其內苦結,男子為七疝。

《原病式》曰:㿗疝,少腹控卵,腫急絞痛也,寒主拘縮故也,寒極而土化制之,故腫滿也。經言:丈夫㿗疝,謂陰氣連小腹急痛也,故言。婦人少腹腫,皆足厥陰之脈也。經注曰:寒氣聚而為疝也。

2. 疝病有寒有熱

經曰:三陽為病發寒熱,下為壅腫,及為痿厥腨㾓,其傳為索澤,其傳為㿗疝。夫熱在外,寒在內,則累垂,此九夏之氣也;寒在外,熱在內,則卵縮,此三冬之氣也。足太陽膀胱之脈逆上,迎手太陽小腸之脈下行,至足厥陰肝之脈不得伸,其任脈並厥陰之脈逆,則如巨川之水,致陽氣下墜,是風寒濕熱下出囊中,致而睪腫大謂之曰疝,大甚則為㿗。

足厥陰肝之木,與太陽膀胱寒水之脈同至前陰之末,傷寒家說足厥陰肝經為病,煩滿囊縮,急下之,宜大承氣湯,以瀉大熱。

《玉機微義》云:以平康不病之人論之,夏暑大熱,囊卵累垂,冬天大寒,急縮收上。與前三說若不同也,乖耶?否耶?答曰:傷寒家囊卵縮,大熱在內,宜承氣湯急下之,與經筋說囊卵縮大寒在外亦是熱在內,與傷寒家同,故再引平康之人以證之。冬天陽氣在內,陰氣在外,人亦應之,故寒在外則皮急,皮急則囊縮。

夏月陰氣在內,陽氣在外,人亦應之,故熱在外則皮緩,皮緩則囊垂,此㿗疝之象也。三文殊,皆一理也。

《原病式》云:㿗疝,少腹控卵,腫急絞痛也,寒主拘縮故也。寒極而土化制之,故腫滿也。經言丈夫㿗疝,謂陰器連少腹急痛也,故言。婦人少腹腫,皆足厥陰肝之脈也。經注曰:寒氣聚而為疝也。又按經言五臟皆主疝,但脈急也。注言脈急者寒之象也,然寒則脈當短小而遲,今言急者,非急數而洪也,斯從寒也。

如疝脈緊急洪數則為熱痛,經言脾傳之腎,病名曰疝瘕,少腹煩冤而痛出白蠱,注言少腹痛溲出白液也。一作客熱內結銷爍脂肉如蠱之食,故名曰蠱也。然經之復言熱為疝瘕,則亦不止言為寒,當以脈證辨之。

3. 南方疝氣屬濕熱者多

丹溪曰:疝痛甚者,睪丸連小腹急痛也,或有形或無形,或有聲或無聲。自《素問》以下皆以為寒,蓋經絡得寒收引不行,所以作痛。世有得寒而無疝者,又必有說以通之可也,亦有踢冰涉溺不病疝者,以其素無熱也。因而思之,疝病始於濕熱在經遏至久,又感外寒,濕熱收鬱而作痛,若只作寒論,恐有未備。

或曰:此證多客厥陰一經,濕熱之積何由而致?曰:夫勞則火起於筋,醉飽則火起於胃,房勞則火起於腎,大怒則火起於本經。火鬱之久,濕氣便成濁液,凝聚併入血隧,流於厥陰。肝屬木,惟速急,火性暴,為寒束,宜其痛甚而暴也。古方以烏頭梔子等分作湯用,其效亦速,後因此方隨形證加減無有不應。

又須分濕熱多少而治之,但腫多為濕㿗是也。卻有水氣而腫,又有挾虛而發者,當以參朮為君而佐以疏導,診其脈沉緊而豁大是也。若不以補瀉兼施,但行決裂之法,禍不旋踵。

《辨疑錄》云:每見男子小腸疝氣,痛不可忍,陰曩腫大,或偏墜一邊,發作之時小腸捫之聲如青蛙,狀如桃李木瓜,衝上則面黑,墜下則仆地。病者不勝痛苦,諸醫治療莫測其機。有云:疝本肝經,與腎經絕無相干,恐為未備之說。原夫疝氣,肝經屬本,心腎屬標。疝者多濕熱怒氣傷肝,房勞過傷心腎,胞絡鬱結,小腸皮裡膜外氣聚而無出,以致如斯。

或曰:以心腎為標,今以房勞過傷,是獨言其腎也,譬如小兒偏墜,無房勞,斯疾何由而作也?曰:小兒因稟父母濕熱,氣鬱小腸而成遍墜,皆不作疼痛。至於中房勞過度戕其真氣,胞絡氣虛,腎邪衝上,往來疼痛,故發作無度。今世俗作寒氣或作鬱結而治,每用香燥,及用大黃、牽牛、巴霜利其大便,元氣轉傷而病愈甚。

余考小腸多氣少血之經,心氣鬱結則腑受邪,肝氣一盛則子亦盛矣,故二氣攻入小腸、膀胱而痛病者,但手捫之可忍,殊不知皮膜漸寬,其氣愈熾,服藥不能避忌,年遠根深,故難治救。每用五苓散內加行氣之藥獲效者多,不利小便出邪,愈者鮮矣。

按藥性,豬苓澤瀉分理陰陽,以和心與小腸之氣;白朮調脾,並利臍腰間濕及死血;茯苓淡利膀胱水;桂能伐肝邪;茴香善治小腸之氣;金鈴子、橘核去膀胱之氣;檳榔下氣,少加木通以為導引小腸之火出也,屢用屢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