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五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九 (3)

1. 腳氣疏里劑

(《宣明》)導水丸,治腳氣胕腫疼痛,或發熱濕熱盛者。

除濕丹,治內傷腳氣腫痛。(二方見濕門。)

(東垣)開結導引丸,檳榔氣,飲食不消,必下痞悶。

白朮,茯苓,陳皮,半夏(各一兩)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枳實(炒),澤瀉(各半兩),乾薑,巴豆霜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《宣明》記載,導水丸用於治療腳氣導致的胕腫疼痛,或伴有發熱濕熱盛的症狀;除濕丹則用於治療內傷引起的腳氣腫痛。這兩種藥方都在濕門中有所記載。

東垣的開結導引丸,因含檳榔,可幫助消化不良、腹脹便秘者。方中包含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半夏(各一兩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)、枳實(炒)、澤瀉(各半兩)、乾薑、巴豆霜(各二錢)。

上為細末,蒸餅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溫水下。

(《局方》)木香檳榔丸,治食積氣滯,腳氣衝胸,心腹飽悶。(方見氣門。)

三花神佑丸,治濕熱流注,腳氣浮腫,肢節煩疼,步重墜。(方見痰飲門。)

搜風順氣丸,治乾澀腳氣。(方見風門。)

搜風丸,治腳氣內壅。

大黃,檳榔,枳殼(炒。各半兩),黑牽牛(取頭末,二兩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製成蒸餅大小的丸藥,每服三十丸,空腹溫水服用。

木香檳榔丸:出自《局方》,主治食積氣滯、腳氣衝胸、心腹飽悶等症狀。配方請見氣門。

三花神佑丸:主治濕熱流注、腳氣浮腫、肢節煩疼、步重墜等症狀。配方請見痰飲門。

搜風順氣丸:出自《局方》,主治乾澀腳氣。配方請見風門。

搜風丸:主治腳氣內壅。

配方:

  • 大黃、檳榔、枳殼(炒製,各半兩)
  • 黑牽牛(取頭末,二兩)

上為末,米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米飲下。

木香行氣散,治腳氣風寒濕氣走注,及腳生濕瘡,此藥止痛去風濕行氣。

木香(二錢半),黃耆,木通,桑白皮,白朮(各半兩),牽牛(兩半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五更初酒調服,作丸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做成米糊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
木香行氣散,用於治療腳氣風寒濕氣入侵,以及腳部生濕瘡,此藥能止痛、去風濕、行氣。

藥方如下:木香二錢半,黃耆、木通、桑白皮各半兩,白朮、牽牛各兩半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五更時用酒調服,也可以做成丸劑服用。

2. 胸氣表裡兼用劑

(《三因》)大黃左經湯,治四氣流注足陽明經,使腰腳赤腫痛不可行,大小便秘,或惡聞食氣,喘滿自汗。

細辛,茯苓,羌活,大黃,甘草(炙),前胡,枳殼(炒),厚朴(炒),黃芩,杏仁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《三因》記載的大黃左經湯,用來治療四氣流注足陽明經,導致腰腿紅腫疼痛難以行走,大小便不通暢,或聞食氣反胃,呼吸困難伴有胸悶和自汗的病症。處方包括細辛、茯苓、羌活、大黃、甘草(炙)、前胡、枳殼(炒)、厚朴(炒)、黃芩、杏仁各五分。

上水盞半、姜三片、棗一枚煎七分,食遠服。

加味敗毒散,治足三陰經受熱,毒氣流注,腳踝上焮赤腫痛,寒熱如瘧,或無汗惡寒,自汗惡風。

羌活,獨活,前胡,柴胡(各五分),枳殼,川芎,桔梗,甘草,人參(各四分),茯苓,大黃(煨),蒼朮(各一錢)

上水盞半、姜三片、棗一枚煎八分,食遠服。

(東垣)羌活導滯湯,治腳氣初發,一身盡痛,或肢節腫痛,便溺阻隔。先以此藥導之,後用當歸拈痛湯。

白話文:

加味敗毒散是用來治療足三陰經受熱,毒氣流注,腳踝上焮赤腫痛,寒熱如瘧,或無汗惡寒,自汗惡風的。用羌活、獨活、前胡、柴胡各五分,枳殼、川芎、桔梗、甘草、人參各四分,茯苓、大黃(煨)、蒼朮各一錢,加水一盞半,姜三片,棗一枚,煎煮八分,飯後服用。

羌活導滯湯是用來治療腳氣初發,一身盡痛,或肢節腫痛,便溺阻隔的。先用此藥導滯,之後再用當歸拈痛湯。

羌活,獨活,漢防己,當歸(各錢),大黃(酒蒸。一錢),枳實(五分)

上水盞半煎七分服。

白話文:

羌活、獨活、漢防己、當歸各用等量,大黃一錢需用酒蒸過,枳實用五分。

以上藥材用水半盞煎煮至剩下七分時服用。

3. 腳氣調理氣血諸劑

(《良方》)雞鳴散,治腳氣第一品藥,不問男女皆可服。如感風濕流注腳痛,筋脈腫大,痛不可忍,其效如神。

檳榔(七枚),陳皮,木瓜(各一兩),吳茱萸(二錢),生薑(連皮),桔梗(各半兩),紫蘇(三錢)

上為粗末,分作八服,隔宿用水三大碗,慢火煎至碗半,去渣再用水二碗煎一碗,以兩次煎汁相合,安頓床頭。次日五更分二三服,只冷服,冬月略溫亦得,服後用餅餌壓下,如服不盡,留次日漸漸服亦可。服此藥至天明大便當下黑糞一碗許,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氣下瀉也。至早晚前後痛住腫消是效。

白話文:

《良方》雞鳴散:治腳氣第一品藥,男女皆可服用

功效:

此藥方為治療腳氣的首選良藥,不分男女皆可服用。若因風濕侵襲導致腳痛、筋脈腫大、疼痛難忍,服用此藥效果如同神效。

藥材:

  • 檳榔(七枚)
  • 陳皮(一兩)
  • 木瓜(一兩)
  • 吳茱萸(二錢)
  • 生薑(連皮,半兩)
  • 桔梗(半兩)
  • 紫蘇(三錢)

製作方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。
  2. 將藥粉分為八份,每份為一服。
  3. 每服藥需用清水三碗,以小火慢煎至剩下一碗半,去除藥渣。
  4. 再用清水兩碗煎煮一次,至剩下一碗,將兩次煎煮的藥汁混合。
  5. 將藥汁放置床頭,待次日五更(凌晨三點至五點)服用。
  6. 分兩到三服,藥汁冷服,冬季可略微溫熱,服用後可用餅乾或糕點壓下。
  7. 若一次未服完,可留至次日慢慢服完。

療效:

服用此藥至天明,大便應排出黑色糞便一碗左右,這表示腎臟因寒濕毒氣侵襲而排泄毒素。

服用後,腳痛、腫脹逐漸消退,即可見效。

木瓜湯,治腳氣。

乾木瓜,大腹皮,紫蘇,木香,羌活,甘草(炙。各一錢),茯苓,陳皮(各八分)

上水二盞煎一盞,空心服。

透骨丹,專治腳氣。

川烏(炮),羌活,沉香,乳香(另研),川芎,檳榔,木瓜(各一兩),木香(兩半),白茯苓(二兩)

白話文:

木瓜湯治腳氣,用乾木瓜、大腹皮、紫蘇、木香、羌活、甘草(炙)、茯苓、陳皮各適量,水煎服,空腹服用。透骨丹專治腳氣,用川烏(炮)、羌活、沉香、乳香(另研)、川芎、檳榔、木瓜、木香、白茯苓各適量,混合製成藥丸服用。

上為末,曲糊丸,梧桐子大。食前薑湯下六十丸。

沉香大腹皮散,治腳氣腫滿沉重疼痛,筋脈不利。此證皆由濕氣停滯經絡,服之則血氣和平,腳輕利為效。

沉香,檳榔,烏藥,桑白皮(炒),木通,茴香,甘草,紫蘇子,陳皮,白茯苓,荊芥穗,紫蘇葉(各一兩),棗兒,檳榔(一兩),枳殼(炒,半兩)

白話文:

將「曲糊丸」以梧桐子大小,飯前用薑湯送服六十丸,治療腳氣腫脹、沉重疼痛,筋脈不利的症狀。此症皆因濕氣停滯經絡引起,服用此方可使血氣平和,腳部輕便舒適。方劑中包含沉香、檳榔、烏藥、桑白皮(炒)、木通、茴香、甘草、紫蘇子、陳皮、白茯苓、荊芥穗、紫蘇葉(各一兩),棗兒、檳榔(一兩),枳殼(炒,半兩)。

上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、姜五片、蘿蔔五片煎七分,食前溫服,日進二服,十日後日進一服,病愈即止。如無蘿蔔,用卜子一錢炒研。如是大便乾燥,即服加減神功丸。

立效散,療苦腳氣攻心。此方消腫甚效,及治暴腫。

檳榔(七枚),姜(二兩),陳皮,吳茱萸,紫蘇,木瓜(各一兩)

上水三升煎一升三合,分作二服。

沉香湯,治腳氣攻心,煩悶氣促,腳痠疼。

沉香(五分),赤芍藥(錢半),木通(五分),紫蘇(一錢),檳榔(五分),吳茱萸(三分)

白話文:

每次服用五錢上咀,用水一碗,加入姜五片、蘿蔔五片煎煮七分,飯前溫熱服用,一天服兩次,十天後減為一天一次,病癒即停藥。如果沒有蘿蔔,可用卜子一錢炒研後代替。若有大便乾燥的情況,則服用加減神功丸。

立效散能治療苦腳氣攻心。此方消腫效果顯著,也能治療暴腫。

取檳榔七枚,姜二兩,陳皮、吳茱萸、紫蘇、木瓜各一兩。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三合,分為兩次服用。

沉香湯用於治療腳氣攻心、煩悶氣促、腳痠疼的症狀。

取沉香五分,赤芍藥錢半,木通五分,紫蘇一錢,檳榔五分,吳茱萸三分。

上水盞半、姜三片煎八分,不拘時溫服。

(《三因》)神應養真丹,治厥陰經為四氣進襲,木瓜酒,痰涎,半身不遂,手足頑麻,語言蹇滯,腳膝榮氣凝滯,遍身疼痛。

四物湯加羌活、天麻,為細末,蜜丸雞子大,每服一丸,木瓜、菟絲子浸酒下。

(《金匱》)八味丸,治足少陰經腳氣入腹,腹脹疼痛氣喘,腎經虛寒致此證,最急,以腎乘心,水剋火。老人病此死不旋踵,宜服此。(方見虛損門。)

白話文:

取上水半盞,加入姜三片,煎煮八分,不分時辰溫熱服用。此方治厥陰經受四氣侵襲,導致痰涎、半身不遂、手足麻木、語言不利、腳膝氣血凝滯、全身疼痛等症狀。將四物湯加入羌活、天麻,研磨成細末,用蜜丸制成雞蛋大小,每次服用一丸,並佐以木瓜、菟絲子浸酒服用。八味丸則用於治療足少陰經腳氣入腹,導致腹脹疼痛、氣喘等症狀,是由於腎經虛寒引起的,情況十分緊急。因為腎臟屬水,可克制心臟屬火,若老年人患此病,往往會很快去世,應盡快服用此方。此方詳見虛損門。

加味四斤丸,治血少腳氣,足痿痠疼。(方見痰門。)

(《三因》)紫蘇湯,治腳弱上氣,陰陽交錯,清濁不分,上重下虛,中滿喘急,嘔吐自汗,無復紀律。

紫蘇子(炒),半夏(制。各一錢),前胡,厚朴(薑汁炒),甘草(炙),當歸身(各七分),陳皮,肉桂(各四分)

白話文:

加味四斤丸可以治療血虛腳氣,以及腳部無力、酸痛等症狀。紫蘇湯則是用來治療腳弱氣喘,陰陽失衡,上半身沉重、下半身虛弱,胸悶氣喘、嘔吐盜汗等症狀。藥方包含紫蘇子、半夏、前胡、厚朴、甘草、當歸、陳皮、肉桂。

上水盞半、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七分,不拘時服。

(《三因》)獨活寄生湯,治肝腎虛弱,風濕內攻,兩足弱,痿痹攣痛。(方見腰痛門。)

勝駿丸,治元氣不足,為寒濕之氣所襲,腰足攣拳,腳面連指走痛無定,筋脈不伸,行步不隨。常服益真氣壯筋骨。

附子(一枚,炮),當歸(酒洗),天麻,牛膝(酒洗),木香,酸棗仁(炒),熟地黃,防風(各二兩),木瓜(四兩),羌活,乳香(各半兩),麝香(二錢),全蠍(炒),沒藥,甘草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取上水一杯半、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藥汁剩七分,不限時間服用。此方出自《三因》,名為獨活寄生湯,用於治療肝腎虛弱、風濕內侵,導致雙腿無力、痿痹攣痛等症狀。

勝駿丸用於治療元氣不足,因寒濕侵襲導致腰腿攣縮、腳面連手指疼痛無定、筋脈不伸、步履艱難等症狀。常服可補益真氣,壯筋骨。

藥方組成:附子(炮製)、當歸(酒洗)、天麻、牛膝(酒洗)、木香、酸棗仁(炒)、熟地黃、防風、木瓜、羌活、乳香、麝香、全蠍(炒)、沒藥、甘草。

上為末,用生地黃三斤研如泥,入無灰酒四升,煮爛如膏,以前藥和勻,杵令堅,每兩作十丸,細嚼,臨睡酒下。如冬月無地黃,煉蜜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。

(《良方》)紫蘇散,治腳氣風毒,腳重腫痛。

紫蘇,桑白皮,茴香(炒),木通(各七分),枳殼(錢半),羌活,獨活,荊芥,甘草(炙),青皮,木瓜(各五分),大腹皮(六分)

上水盞半、姜三片、蔥白一莖煎七分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將生地黃三斤研磨成泥狀,加入無灰酒四升,煮至爛如膏狀,再與先前藥物混合均勻,搗成堅硬的藥丸,每兩藥材製成十丸,細嚼服用,睡前用酒送服。若冬天沒有生地黃,則可用煉蜜製作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。

《良方》記載的紫蘇散,用於治療腳氣風毒,症狀為腳重腫痛。

紫蘇、桑白皮、茴香(炒)、木通(各七分)、枳殼(錢半)、羌活、獨活、荊芥、甘草(炙)、青皮、木瓜(各五分)、大腹皮(六分)

以上藥材用半盞水、三片薑、一根蔥白煎煮七分,飯後服用。

獨活湯,治腳氣。

獨活,麻黃(去節),川芎,熟附子,牛膝,黃耆(蜜炙),人參,乾薑,木香,當歸,白芍藥,白茯苓,辣桂,杜仲,白朮,甘草(炙。各等分)

上咀,每服四錢,水二盞、姜三片、棗二枚煎一盞,食前溫服。

四斤丸,治腎經虛寒,腳氣攻痛。

白話文:

獨活湯用於治療腳氣,由獨活、麻黃(去節)、川芎、熟附子、牛膝、黃耆(蜜炙)、人參、乾薑、木香、當歸、白芍、白茯苓、辣桂、杜仲、白朮、甘草(炙)等分組成,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四錢,用兩碗水、三片薑、兩個大棗煎成一碗,飯前溫服。四斤丸則用於治療腎經虛寒導致的腳氣疼痛。

木瓜,天麻,肉蓯蓉(酒洗),牛膝(酒洗,焙。各一斤)

上用無灰酒五升浸,春秋各五日、夏三日,冬十日足取出焙乾,再入附子。(泡去皮臍,二兩),虎骨(酥炙,二兩),上為末,用沒藥酒打糊丸,梧桐子大,空心煎木瓜酒鹽湯下五十丸。常服補虛除濕壯筋骨。

石南丸,治風毒腳弱,重墜痛痹,脛腫生瘡、足心隱痛,不能著地,腳膝不能屈伸,上攻心腹頭面,二便秘澀。

白話文:

木瓜、天麻、肉蓯蓉(用酒洗淨)、牛膝(用酒洗淨後烘乾,各一斤),以上藥材用無灰酒浸泡五升,春秋各浸泡五天、夏季浸泡三天、冬季浸泡十天,取出烘乾後,再加入附子(去皮臍,二兩)、虎骨(酥炙,二兩),研磨成粉末,用藥酒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空腹用木瓜酒鹽湯送服五十丸。長期服用可以補虛除濕、壯筋骨。

石南丸可以治療風毒引起的腳弱、重墜痛痺、脛腫生瘡、足心隱痛、不能著地、腳膝不能屈伸,以及上攻心腹頭面、二便秘澀等症狀。

赤芍藥,五加皮,麻黃,陳皮,赤小豆,牛膝,杜仲(炒),大腹皮,川芎(各二兩),杏仁(去皮尖炒),黑牽牛,石南藤(各三兩),萆薢,獨活,木瓜(各四兩)

上為末,酒浸,蒸餅為丸,梧桐子大。空心木瓜湯吞下二三十丸。

茱萸丸,治腳氣入腹,喘急欲死。

白話文:

赤芍藥、五加皮、麻黃、陳皮、赤小豆、牛膝、炒過的杜仲、大腹皮、川芎各兩錢,去皮尖後炒過的杏仁、黑牽牛、石南藤各三錢,獨活、木瓜各四錢。

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浸泡,再用蒸熟的麵團做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。在空腹時,用木瓜湯送服二十到三十粒。這是用於治療腳氣病嚴重到影響腹部,呼吸急促的情況。

吳茱萸(泡),木瓜(各等分)

上為末,酒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至百丸,空心酒飲任下。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。此方內加大黃,名三將軍丸。

(《直指》)二十四味輕腳丸,治腳氣通用。

當歸(酒洗),川芎,萆薢(鹽水煮),羌活,杜仲(制),石南藤,薏苡仁,大檳榔,華陰細辛,枳殼(各一兩),蒼朮(炒),五加皮,防風,獨活,續斷(洗),牛膝(酒浸),威靈仙,海桐皮,木香,木瓜,麻黃,五靈脂,沒藥(另研。各三分),滴乳香(半兩)

白話文:

將吳茱萸和木瓜等量,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,空腹時用酒送服,直到藥物排出體外。也可以將木瓜蒸熟,研磨成膏,再製成丸子,效果更好。這個方子如果加入大黃,就叫做三將軍丸。

這個方子叫做二十四味輕腳丸,用於治療各種腳氣。

將當歸用酒洗淨,川芎、萆薢用鹽水煮,羌活、杜仲(制)、石南藤、薏苡仁、大檳榔、華陰細辛、枳殼(各一兩)、蒼朮(炒)、五加皮、防風、獨活、續斷(洗)、牛膝(酒浸)、威靈仙、海桐皮、木香、木瓜、麻黃、五靈脂、沒藥(另研,各三分)、滴乳香(半兩)等藥材一起使用。

上為末,酒浸糕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枳殼木瓜湯下。

海桐皮酒,治風毒腳氣,膝脛疼痛。

海桐皮,五加皮,川獨活,枳殼(炒),防風,杜仲(薑製),牛膝(酒浸),薏苡仁(炒。各兩半),生地黃(二兩半)

上為末,用綿包,以醇酒一斗春浸七日,冬浸十四日。每日空心溫服一盞,午服一盞。

(丹溪)防己飲,治腳氣。

白朮,木通,防己,檳榔,川芎,甘草梢,犀角,蒼朮(鹽水炒),生地黃(酒浸),黃柏(酒炒。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浸泡糕點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枳殼木瓜湯送服。海桐皮酒可以治療風毒腳氣、膝脛疼痛。海桐皮、五加皮、川獨活、枳殼(炒)、防風、杜仲(薑製)、牛膝(酒浸)、薏苡仁(炒,各兩半)、生地黃(二兩半),研磨成粉末,用綿布包裹,浸泡於一斗春酒中,夏天浸泡七天,冬天浸泡十四天。每天空腹溫服一盞,午飯後再服一盞。防己飲可以治療腳氣。白朮、木通、防己、檳榔、川芎、甘草梢、犀角、蒼朮(鹽水炒)、生地黃(酒浸)、黃柏(酒炒,各等分)。

大便實加桃仁,小便澀加牛膝,有熱加黃芩、黃連,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,有痰加竹瀝、薑汁。如常腫者專主濕熱,另有對證方。

(丹溪)蒼朮黃柏丸,治濕熱食積,痰飲流注腳氣。

蒼朮(鹽水炒),黃柏(鹽水炒),防己,南星,川芎,白芷,犀角,檳榔(各等分)

血虛加牛膝、龜板。為末酒糊丸服。肥人加痰藥。

白話文:

如果大便乾燥,就加桃仁;小便澀痛,就加牛膝;如果伴隨發熱,就加黃芩、黃連;如果熱度很高,尤其是在季節性炎熱時,就加石膏;如果有痰,就加竹瀝、薑汁。如果只是單純腫脹,主要考慮濕熱,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其他藥方。

(丹溪)蒼朮黃柏丸,用於治療濕熱食積、痰飲流注、腳氣。

方劑組成:蒼朮(用鹽水炒)、黃柏(用鹽水炒)、防己、南星、川芎、白芷、犀角、檳榔(各等份)

如果患者血虛,可以加牛膝、龜板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糊做成丸劑服用。肥胖者可以加痰藥。

健步丸,治腳膝無力,腫痛難行。

當歸尾,芍藥,陳皮,蒼朮,牛膝(各一兩),生地黃,吳茱萸,條芩(各半兩),桂枝(二錢),大腹子(三個)

上為末,蒸餅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空心白朮木通湯下。

(丹溪)檳榔滑石散,治濕痰腳氣,大便滑泄。

蒼朮(二兩),防風(一兩),檳榔,川芎(各六錢),香附(八錢),條芩,滑石(各四錢),甘草(三錢)

白話文:

健步丸能治腳膝無力、腫痛難行,由當歸尾、芍藥、陳皮、蒼朮、牛膝、生地黃、吳茱萸、條芩、桂枝、大腹子等藥材製成。將藥材研成粉末,用蒸餅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時用白朮木通湯送服。

檳榔滑石散能治濕痰腳氣、大便滑泄,由蒼朮、防風、檳榔、川芎、香附、條芩、滑石、甘草等藥材製成。

上為末,或丸或湯皆可服。

應痛丸,治腳氣痛不可忍,此為劫劑。

赤芍藥(炮去皮),草烏(炮去皮尖)

等分為末,酒糊丸,空心白湯下十丸。

(丹溪),治婦人足脛腫方

紅花(酒洗),蒼朮,牛膝,生地黃,黃柏,南星,草龍膽,川芎

有筋動於足大指,上至大腿近腰結了,乃因奉養厚,遇風寒,宜四物湯加酒芩、紅花、蒼朮、南星,姜煎服。

(《集要》)二神湯,治一切風寒濕熱,足膝腫痛,腳骨作熱痛,雖一點,能令步履艱辛、一切腳氣百用百效。

蒼朮(制),黃柏(制。各三錢半),水煎空心服,日二次。

白話文:

藥粉可以做成丸劑或湯劑服用。

應痛丸,用於治療腳氣痛得難以忍受,屬於強力藥物。

赤芍藥(炮製去皮)、草烏(炮製去皮尖),等量研磨成粉,用酒糊做成丸劑,空腹用白湯送服,每次十丸。

(丹溪醫學)治療婦女足脛腫脹的方子

紅花(酒洗)、蒼朮、牛膝、生地黃、黃柏、南星、草龍膽、川芎。

如果腳趾有筋絡跳動,一直延伸到靠近腰部的腿部,並且伴隨腫脹,這是由於過度滋補,遇風寒所致,可以用四物湯加入酒芩、紅花、蒼朮、南星,用薑煎服。

(《醫學集成》)二神湯,治療一切風寒濕熱引起的足膝腫痛、腳骨發熱疼痛,即使只有一點疼痛,也能使人行走困難。適用於各種腳氣,效果顯著。

蒼朮(制)、黃柏(制,各三錢半),用水煎服,空腹服用,每日兩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