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2)
卷之八 (2)
1. 脈候
初按來疾去遲,名曰內虛外實;去疾來遲,名曰內實外虛。尺寸俱均勻,名曰緩,緩者,和而生也。汗下後脈靜者生;躁亂身熱者死,乃邪氣勝故也。溫之後脈來歇至者,正氣脫而不復生也。純弦之脈名曰負,負者死。按之解索名曰陰陽離,離者死。陰病見陽脈者生,陽病見陰脈者死。
白話文:
剛開始按脈時,脈搏來得快,但消失得慢,這叫做「內虛外實」;如果脈搏消失得快,來得慢,這叫做「內實外虛」。寸關尺三處脈象都均勻平和,這叫做「緩脈」,緩脈表示身體平和,有生機。發汗或瀉下後,脈象變得平靜,這是好現象;如果脈象躁動不安,身體發熱,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,表示邪氣勝過正氣。使用溫熱療法後,脈搏出現停頓又來的現象,表示正氣已經耗竭,無法恢復了。脈象單純呈現弦脈,這叫做「負脈」,負脈表示病情危重。按脈時感覺脈象像解開的繩索般鬆散,這叫做「陰陽離」,表示陰陽之氣分離,病情危險。患有陰虛疾病,卻出現陽脈,這是好現象;患有陽虛疾病,卻出現陰脈,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