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三 (3)

1. 張仲景傷寒論辨

守真,高明之士,亦私淑仲景者,而議論之異者,何耶?曰:雖守真之明達,蓋亦因《傷寒論》以桂枝麻黃通治溫暑之誤,而有是說,故叮嚀云:天道溫熱之時,用桂枝必加冷藥於其中,免致黃生斑出之患。若知此湯自與冬時即病之傷寒設,不為過時之溫暑設,則無此論矣。

觀其晚年悟道,著《病機氣宜保命集》,其中羌活湯辛涼之藥,以治非時傷寒,其妙如神,足可補仲景之遺旨,何其高哉!夫《內經》言傷寒即為熱病而無寒者,語其常也;仲景之論有寒有熱者,言其變也。合常與變,而無遺者也,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,而反相為用也。此其所以為醫家萬世之準繩標的也歟?客唯而退,遂請著其說云。

白話文:

有些醫術高明的人,也私下學習張仲景的醫術,但他們提出的見解卻有所不同,這是為什麼呢?我說,即使是像守真這樣聰明的人,可能也是因為誤解了《傷寒論》中用桂枝和麻黃來治療所有溫熱疾病的說法,才會產生這樣的歧見。所以他才會再三告誡說:在天氣溫熱的時候使用桂枝,一定要加入一些寒涼藥在裡面,才能避免產生黃疸、斑疹等病症。如果能明白這個方子原本是針對冬天發病的傷寒而設,並非用來治療過時的溫熱病,就不會有這樣的議論了。

看看他晚年領悟了醫理,寫了《病機氣宜保命集》,其中用羌活湯這種辛涼藥來治療非時節的傷寒,效果非常神奇,足以彌補張仲景的遺漏,真是非常高明啊!《內經》說的傷寒就是熱病,沒有寒的症狀,這說的是一般情況;仲景的理論提到有寒有熱,說的是變化情況。把一般情況和變化情況結合起來,就沒有遺漏了,這就是所謂的醫理並行而不互相矛盾,反而可以互相輔助。這才是醫家萬世奉行的準則啊!客人聽了之後表示贊同並離開,於是我就寫下這番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