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三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2)

1. 五難

嗚呼!醫其難言乎!人之生也,與天地之氣相為流通。養之得其道,則百順集,百邪去;苟失其養,內傷於七情,外感於六氣而疾生焉。醫者從而治之,必察其根本枝末。其實也,從而損之;其虛也,從而益之。陰平陽秘,自適厥中。粗工或昧乎此,實實虛虛,損不足而益有餘,病之能起者鮮矣。此其難,一也。

氣血之運必有以疏載之。左右手足各備陰陽者三。陽既有太、少矣,而又有陽明者何?取兩陽合明之義也;陰既有太、少矣,而又有厥陰者何?取兩陰交盡之義也。何經受病?宜用何劑治之?治之固不難,又當知有引經之藥。能循此法,則無疾弗瘳矣。粗工不辨十二經而一概施之,譬猶羅雀於江,罾魚於林,萬一或幸而得之,豈理也哉?此其難,二也。

白話文:

嗚呼!行醫真是困難啊!人天生下來,就與天地之氣相通。保養得當,則百病不生,邪氣全消;若不善保養,內心受七情所傷,外受六氣侵襲,就會生病。醫生治療疾病,必須要細心觀察疾病的根本和枝微末節。病人如果體質偏實,就要採取損減的方法;如果體質偏虛,就要採取增補的方法。陰陽平衡,自然就達到身心和諧。

粗淺的醫生往往不明白這些道理,亂用補瀉,對實者補之,對虛者瀉之,反而造成補不足而瀉有餘,病人很少能好轉。這就是行醫的難處之一。

氣血的運行,必須有經絡來疏通和運輸。左右手足各具備陰陽三條經脈。陽經除了太陰、少陰之外,還有陽明經,這是因為陽明經融合了兩種陽氣的特性;陰經除了太陰、少陰之外,還有厥陰經,這是因為厥陰經匯集了兩種陰氣的特性。哪條經脈生病了,就應該用什麼樣的藥物來治療?治療本身並不難,但還要懂得引導藥物進入特定經絡的方法。如果能遵循這些法則,就沒有治不好的疾病。

粗淺的醫生不辨別十二經絡,一概而論,就像用捕鳥網去捕魚,用魚網去捕鳥,萬一碰巧抓到,也不是真正的道理。這就是行醫的難處之二。

歲氣有不同,攻治亦異其宜,曰升降,曰浮沉,吾則順而承之;曰寒熱,曰溫涼,吾則逆而反之,庶幾能全其天和而不致顛倒錯謬。粗工則倀倀然當順則反逆,當逆則反順,如言人適野,不辨乎東西。此其難,三也。

病有寒熱,熱者當投涼,寒者宜劑之以溫,此恆理也。然寒熱之勢方劇,而遽欲反之,必扦格而難入。熱因熱用,寒因寒用,其始則同,其終則異,庶幾能成其功。粗工則不察而混治之。此其難,四也。

藥性有陰陽而不專於陰陽,有所謂陽中之陰、陰中之陽,差之毫釐,謬以千里。粗工則不核重輕而妄投之。此其難,五也。(《宋學士文集》)

白話文:

每年的氣候變化不同,治療方法也要隨之調整。有些病症需要順應氣候,有些則需要逆轉氣候,我則會依此原則,順應或反之,以保持身體平衡,避免偏差。粗心的人卻不懂得順逆之理,一味反其道而行,就像在野外迷路,分不清東西南北一樣。這就是醫術中的第三個難處。

疾病有寒熱之分,熱症就應該用涼性藥物治療,寒症則應該用溫性藥物治療,這是基本原則。但如果病症寒熱的程度很嚴重,而急於用相反的藥物治療,就會產生阻礙,難以奏效。因此,應該根據寒熱的性質來選擇藥物,一開始可能會相同,但最終效果卻會不同,才能達到治癒的目的。粗心的人卻不加分辨,混淆使用藥物。這就是醫術中的第四個難處。

藥物有陰陽之性,但並非完全偏向陰或陽,有些藥物是陽中帶陰,有些則是陰中帶陽,細微的差別,就會導致巨大的錯誤。粗心的人卻不仔細考量藥物的輕重,隨意使用。這就是醫術中的第五個難處。

2. 良醫

《物理論》曰:夫醫者,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,非聰明達理不可任也,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。是以古之用醫,必選明良,其德能仁恕博愛,其智能宣暢曲解,能知天地神祗之次,能明性命吉凶之數,處虛實之分,定順逆之節,原疾病之輕重,而量藥劑之多少,貫微通幽,不失細少。如此乃謂良醫,豈區區俗學能之哉?(《初學記》)

白話文:

《物理論》說:醫生,必須是仁愛之人才能委託,必須是聰明通達之人才能擔當,必須是廉潔淳良之人才能信任。因此古人用醫,必定要選擇品德高尚、醫術精湛的醫生,他們的品德要仁慈寬厚、博愛眾生,他們的智慧要通暢明達、能解疑釋惑,能夠了解天地神祇的奧妙,能夠明白性命吉凶的徵兆,能夠辨別虛實的差異,能夠掌握順逆的節奏,能夠判斷疾病的輕重,並且根據病情輕重調節藥物的劑量,通曉微妙幽深之理,不遺漏任何細節。像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良醫,豈是那些普通的俗學所能比擬的嗎?

(出自《初學記》)

3. 時醫

俗云:明醫不如時醫,蓋謂時醫雖不讀書明理,以其有時運造化,亦能僥效。常自云:趁我十年時,有病早來醫。又云:饒你讀熟王叔和,不如我見病證多。里諺有云:左心小腸肝膽賢,時來每日有千錢。所謂明醫不如時醫,良以此也。《衛生寶鑑》所謂福醫:昔人病四肢困倦,躁熱自汗氣短,飲食少進,咳嗽痰涎,胸膈不利,大便秘,形羸,一歲更數醫不愈。或曰:某處有時醫,雖不精方書,不明脈候,看證極多,治無不效。

患者信而延治,及至,診之曰:此病食滯,予治之多矣。許必效,遂灸肺俞,藥以蠲飲等丸並消導之劑,不數服,大便瀉泄,加以腹痛,飲食不進而死。經曰: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陰陽俱不足,瀉之則重不足。此陰陽俱弱,血氣皆盡,補之惟恐不及,反以小毒之劑瀉之,虛之又虛,損之又損,不死何待?

白話文:

俗話說:「明醫不如時醫」,意思是說,即使不讀書明理的時醫,因為有運氣和造化,也能偶然治好病。他們常說:「趁我這十年運氣好,有病趕快來找我治。」也說:「就算你把王叔和的書讀得滾瓜爛熟,也不如我見過病證多。」民間諺語也說:「左心小腸肝膽賢,時來每日有千錢。」所謂明醫不如時醫,就是這個道理。《衛生寶鑑》記載的「福醫」例子:以前有人四肢無力、煩躁發熱、自汗氣喘、食慾不振、咳嗽痰多、胸悶、便秘、消瘦,一年間看過不少醫生都治不好。有人說某個地方有個時醫,雖然不懂醫書,也不懂脈象,但是見過很多病證,治療都很有效。

患者信以為真,就請他來治療。時醫診斷後說:「這是食物積滯,我治過很多這種病,一定有效。」於是就灸了肺俞穴,開了消導的藥丸,吃了幾服後,患者就腹瀉腹痛,食慾不振而死。經書上說:「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陰陽俱不足,瀉掉就會更不足。」患者本來就陰陽虛弱、血氣不足,應該要補,卻反用有小毒的藥物瀉掉,更加虛弱,更加損傷,不死又待何時呢?

夫明醫治病,先審歲運太過不及,察人形氣勇怯之殊。病有虛實淺深,在臟在腑之別,治有緩急反正之異。孫真人云:凡為大醫先通儒書,然後熟解《內經素問》、《本草》,仲景、東垣諸書,方可以為大醫治療司命。如正五音者必取師曠之律呂,成方圓者法公輸之規矩。五音方圓,特末技耳,尚取精於事者,況醫為人之司命,不精則殺人。

今之患者不達此理,委命於時醫,亦猶自暴自棄甘於溝壑者,何異哉?(本集)

白話文:

高明的醫生治療疾病,首先要了解當年的氣候變化,觀察患者體型氣質的差異。疾病有虛實、輕重之分,也分佈在不同的臟腑器官,治療方法也有緩急、相反之別。孫真人說:想要成為大醫生,必須先通曉儒家經典,然後熟練掌握《內經素問》、《本草綱目》等醫學典籍,還要精通仲景、東垣等醫家著作,才能真正成為醫治生命的醫生。就像學習音律要師從師曠,學習建築要效仿公輸般,精通五音和方圓只是末技,更要精通其道理,何況醫術是治病救人的根本,不精通就可能害人。

如今的病人不明白這些道理,把性命交給庸醫,就像自己放棄自己,甘願走向死亡,實在令人惋惜。

4. 名醫

醫為司命之寄,不可權飾妄造,所以醫不三世,不服其藥,九折臂者,乃成良醫,蓋謂學功精深故也。今之承藉者,多恃𧌑名價,不能精心研習。京邑諸人皆尚聲譽,不取實學,聞風競獎。其新學該博而名稱未播,以為始習,多不信用,委命虛名,良可惜也。(陶氏序)

支秉中曰:昔越人因魯公扈志強氣弱,足於謀而寡於斷,趙齊嬰志弱氣強,少於慮而傷於專,乃飲以藥酒,易置二人之心,使俱為名士。予觀今之求醫者,率以有時名者為重,初不計其書之讀不讀,脈之明不明,謂之時醫、福醫、名醫。一承權貴所舉,輒憑治療,雖殺其身委命無怨。

白話文:

醫術是掌握生命的重要技能,不可隨便應付或捏造,所以真正的醫生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成為良醫。只有經過多年累積,才能練就精深的醫術。如今許多醫生只是依靠名氣和聲望,而不肯認真鑽研醫術。京城裡的人們都追求名聲,不重視真正的醫學知識,一聽到風聲就競相讚揚。那些新學的醫生雖然學識淵博,但名聲尚未建立,就被認為是初學者,不被信任,人們寧願相信那些有名氣的醫生,實在可惜。

支秉中說:曾經有個越國人,觀察到魯公志向堅強但氣力不足,善於謀劃但缺乏決斷;而趙齊嬰志向薄弱但氣力強盛,思慮不足但行動果斷。於是,他給他們喝了藥酒,改變了他們的心性,讓他們都成為有名望的人物。我觀察到現在求醫的人,大多重視醫生的名氣,而不去考慮醫生是否精通醫術,是否懂得望聞問切。他們把那些有名望的醫生稱為「時醫」、「福醫」、「名醫」。只要得到權貴的推薦,就立刻委託他們治療,即使治死自己也不怨恨。

故為醫者往往奔走權門,諂容卑態以求薦,網利沽名,知者笑議,仁心仁聞毫蔑有也。安得飲以藥酒而俱易其心乎?

白話文:

所以從醫的人常常奔波於有權勢的人門下,用奉承的態度和卑微的模樣來求得推薦,為了利益和名聲而不擇手段,明白事理的人對此嗤之以鼻,仁愛之心和仁德之名完全被藐視。怎麼能讓他們喝下藥酒而改變他們的心志呢?

5. 隱醫

醫之為道,由來尚矣。原百病之起愈,本乎黃帝:辨百藥之味性,本乎神農;湯液則本乎伊尹。此三聖人者,拯黎元之疾苦,贊天地之生育,其有功於萬世大矣。萬世之下,深於此道者,是亦聖人之徒也。賈誼曰:古之至人,不居朝廷,必隱於醫卜。孰謂方技之士豈無豪傑者哉?(《續醫說》)

白話文:

醫學之道,源遠流長。百病的治療方法,最初來自黃帝;辨別各種藥物的味道和特性,源於神農;而湯液醫治的精髓則來自伊尹。這三位聖人,救濟了百姓的疾苦,輔助天地生生不息,功績澤被後世,影響深遠。在後世中,精通醫道的人,也是聖賢之輩。賈誼說:「古代的聖賢,不當官做官,就會隱居起來從事醫卜之術。」誰說醫術之人沒有傑出之士呢?

6. 巫醫

《論語》曰: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。孔子嘆人不可以無恆而善,其言之有理。朱子注云:巫所以交鬼神,醫所以寄死生。歧而二之,似未當也。夫醫之為道,始於神農,闡於黃帝,按某病用某藥,著有《內經素問》,所謂聖人墳典之書,以援民命,安可與巫覡之流同日而語耶?但學醫者有精粗不同,故名因之有異。

精於醫者曰明醫,善於醫者曰良醫,壽君保相曰國醫,粗工昧理曰庸醫,擊鼓舞趨,祈禳疾病曰巫醫。(以巫而替醫,故曰巫醫也。)是則巫覡之徒,不知醫藥之理者也。故南人謂之巫醫者,此也。今世謂之端公太保,又稱為夜行卜士,北方名之師婆。雖是一切虛誕之輩,則亦不可以無恆也,矧他乎?

白話文:

《論語》中說:「一個人如果沒有恆心,就不能做巫醫。」孔子感嘆人不能沒有恆心而有所成就,他的話很有道理。朱熹註解道:「巫師是用来沟通鬼神的,醫生是用来救死扶生的。」把两者并列在一起,似乎不太恰當。

醫學之道,始於神農氏,發揚光大於黃帝,根據不同的病症使用不同的藥物,著有《內經素問》等聖人著作,以救助百姓性命,怎麼可以與巫覡之流相提並論呢?

只是學醫的人水平高低不同,因此稱呼也各有差異。

精通醫術的稱為明醫,擅長醫術的稱為良醫,為君王保健康復的稱為國醫,粗心大意不懂道理的稱為庸醫,以敲鼓跳舞、祈禳治病的稱為巫醫。(因為用巫術來代替醫術,所以稱為巫醫。)

由此可見,巫覡之徒根本不懂醫藥之理。南方人稱之為巫醫,就是這個意思。如今世人稱之為端公、太保,也稱為夜行卜士,北方則稱之為師婆。

雖然這些人都是虛妄之輩,但也同樣不能沒有恆心,更何況其他的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