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三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1)

1. 玄珠密語

《玄珠密語》十卷,乃啟玄子王冰所述。其自序謂得遇玄珠子而師事之,與我啟蒙,故自號啟玄子,蓋啟問於玄珠也,目曰《玄珠密語》,乃玄珠子密而口授之言也。及考王氏《素問》序乃云:辭理秘密,難粗論述者,別撰《玄珠》,以陳其道。二序相戾,意者,《玄珠》之名,取諸蒙莊子所謂黃帝遺玄珠,使罔象得之之語,則師事玄珠子而號啟玄者皆妄也。

宋高保衡等校正《內經》乃云:詳王氏《玄珠》,世無傳者,今之《玄珠》,乃後人附托之文耳。雖非王氏之書,於《素問》十九卷至二十二四卷頗有發明,合《素問》觀之,而《密語》所述乃六氣之說,與高氏所指諸卷全不相侔,疑必刊傳者所誤也。原其所從,蓋捃摭《內經》六微旨及至真要等五篇,洎《天元玉冊》要言,而附會雜說,其諸紀述運氣休祥之應,未必可徵,實偽書也。苟啟玄別撰果見於世,又豈止運氣一端而已。

覽者取其長而去其短可也。

白話文:

《玄珠密語》十卷,是王冰所寫的醫學著作。他在自序中提到自己師從玄珠子,因此自稱啟玄子,並將書名取為《玄珠密語》,意指玄珠子密授的言論。但根據王冰自己的《素問》序,他另撰《玄珠》一書,是為了闡述《素問》中難以言說的秘密內容。兩者說法不一致,因此有人懷疑《玄珠》之名是借用莊子典故,而王冰師從玄珠子以及自稱啟玄子的說法都是假的。

宋代高保衡等人校勘《內經》時,也提到王冰的《玄珠》已經失傳,現存的《玄珠》是後人偽造的。雖然不是王冰所寫,但這本書對《素問》的某些內容有發明,可以配合《素問》一起閱讀。然而,《玄珠密語》主要講述六氣之說,與高保衡所指的《素問》部分內容完全不同,應該是後人錯誤傳抄造成的。實際上,《玄珠密語》可能是擷取了《內經》中的《六微旨》、《至真要》等五篇,以及《天元玉冊》的要點,再加上其他雜說而成的。書中關於運氣休祥的描述,未必可信,因此是偽書。如果啟玄子真的別撰有書,內容也絕不只限於運氣方面。

讀者可以取其優點,摒棄其缺點。

2. 中藏經

《中藏經》八卷,少室山鄧處中雲:華先生佗遊公宜山古洞,值二老人,授以療病之法,得石床上書一函,用以施試甚驗。按《唐志》有吳普集《華氏藥方》,別無中藏之名。普,其弟子,宜有所集。竊意諸論非普輩不能作,鄧氏特附別方而更今名耳。蓋其方有用太平錢並山藥者,蓋太平乃宋熙寧初年號,薯蕷以避厚陵偏諱而始名山藥,其餘可以類推。

白話文:

《中藏經》共八卷,少室山鄧處中說:華先生佗遊歷公宜山古洞時,遇到兩位老人,傳授他治療疾病的方法,並得到一函刻在石床上的書籍,用這些方法治療病人,效果非常顯著。根據《唐志》記載,吳普曾編撰《華氏藥方》,但並沒有「中藏經」之名。吳普是華佗的弟子,應該有收集華佗醫術的可能性。我私下認為這些論述不是吳普等人所能寫出來的,鄧處中只是將別的醫方附在《中藏經》中,並且改了名字而已。因為這些醫方中用到了「太平錢」和「山藥」,而「太平」是宋朝熙寧年間的年號,「薯蕷」為了避諱宋朝皇帝的陵墓,才改名為「山藥」。其他藥名也可以以此類推。

3. 聖濟經

《聖濟經》十卷,宋徽宗所作,大要祖述《內素》而引援六經,旁及老氏之言,以闡軒岐遺旨。政和間頒是經於兩學,辟雍生吳禔為之解義,若達道、正紀等篇,皆足以裨益治道,啟迪眾工者也。(並出《醫史》)

白話文:

《聖濟經》共有十卷,是由宋徽宗編撰的,主要繼承了《黃帝內經》的思想,並且引用了六經的內容,同時還結合了老子的觀點,來闡述黃帝和岐伯的醫學思想。在政和年間,這部經書被頒布給兩所學府,由辟雍學府的學生吳禔進行瞭解釋,像達道、正紀等篇章,都能夠對治理國家有所幫助,並且啟發許多醫生。

4. 醫貴臨機應變難於執方

學士商輅曰:醫者意也,如對敵之將、操舟之工,貴乎臨機應變。方固難於盡用,然非方則古人之心弗傳,茫如望洋,如捕風,必有率意而失之者矣,方果可以弗用乎?雖然,方固良矣,然必熟之《素問》,以求其本;熟之《本草》,以究其用;熟之診視,以察其證;熟之治療,以通其變。始於用方,而終至於無俟於方,夫然後醫之道成矣。

昔許胤宗謂我善讀仲景書而知其意,然未嘗專用其方,誠名言哉!(《奇效良方·序》)

白話文:

學士商輅說:醫術的精髓在於意念,就像對敵的將軍、駕船的工匠,最重要的是臨機應變。醫方固然不容易完全運用,但沒有醫方,古人的醫術精華就無法傳承,就像茫然面對大海,如同抓捕風一樣,必然會有人隨意行事而失誤。所以,醫方真的可以不用嗎?

雖然醫方很好,但一定要深入研究《素問》,以探求其根本;熟讀《本草》,以了解藥物的功效;熟練診視,以觀察病症;精通治療,以掌握變化。從運用醫方開始,最終達到不用醫方的境界,才算真正掌握了醫術。

從前許胤宗曾對我說,我善於閱讀仲景的醫書,並能理解其意,但從未刻意使用他的醫方,這真是至理名言啊!

5. 古醫十四科

古醫十四科中有脾胃科,而今亡之矣。《道藏經》中頗有是說,自宋元以來止用十三科。考醫政,其一為風科,次傷寒科,次大方脈科,次小方脈科,次婦人胎產科,次針灸科,次眼科,次咽喉口齒科,次瘡瘍科,(即今之外科。)次正骨科,次金鏃科,次養生科,(即今修養家導引按摩咽納是也。

)次祝由科。(經曰:移精變氣者,可祝由而已。即今符咒禳禱道教是也。)國朝亦惟取十三科而已,其脾胃一科終莫之續。元李杲著《脾胃論》,極其精詳,但不言十四科之闕此,不知其得舊本而加己意,抑盡為創著而得上古之同然歟?是誠醫道之大幸也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的醫學典籍中,將醫術分為十四科,其中一科是專門治療脾胃的。然而,如今這脾胃科已經消失不見了。《道藏經》中也記載,從宋元時期開始,就只使用十三科醫術。

根據古代醫政制度,十四科醫術分別為:

  1. 風科
  2. 傷寒科
  3. 大方脈科
  4. 小方脈科
  5. 婦人胎產科
  6. 針灸科
  7. 眼科
  8. 咽喉口齒科
  9. 瘡瘍科(相當於現在的外科)
  10. 正骨科
  11. 金鏃科
  12. 養生科(相當於現在的修養、導引、按摩、吞氣等方法)
  13. 祝由科(經書上說,能夠改變精氣的,只有祝由之術,相當於現在的符咒、祈禳、道教等)

現在朝廷也只採用這十三科醫術,而脾胃這一科卻沒有人繼續傳承。元朝李杲所著的《脾胃論》,內容十分精細詳盡,但書中並沒有提及十四科缺少脾胃這一科的情況,不知道是他得到的是舊的典籍,然後添加了自己的想法,還是完全憑藉自己的創造,恰好與上古時期的內容一致呢?

這實在是醫學界的大幸事!

甫觀今世醫者,多不工於脾胃,只用反治之法攻擊疾病,以治其標,惟知以寒治熱,以熱治寒,以通治塞,以塞治通而已。有寒因寒用,熱因熱用,通因通用,塞因塞用,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,所謂從治之法,則漠然無所知也。及致脾胃損傷,猶不加察,元氣一壞,變證多端。

如脾虛而氣短不能以續,變而似喘促,醫尚用降氣定喘之藥;如脾虛衛氣不行,變而為浮腫,醫尚用耗氣利水之藥;如脾虛鬱滯,變而作寒熱,醫尚謂外感,用發散之藥,大段類此。虛而益虛,直以氣盡身亡,始用人參湯、附子湯灌之於殞絕之後,豈有能生之理乎?自今觀之,不足者十常八九,況其時勢,競馳驅於名利之途,勞思傷脾而致病者居其大半。若體實而竟為風寒暑濕之邪襲,則惟攻之而即愈者亦不多見矣。

白話文:

現今的醫者,大多不精通脾胃之理,只會用反治的方法攻擊疾病,只治療表面的症狀,只知道用寒治熱、用熱治寒、用通治塞、用塞治通而已。卻不知道寒因用寒、熱因用熱、通因用通、塞因用塞,要先治其病因,再治其病症,所謂的從治之法,他們完全不懂。

等到脾胃損傷,他們仍然沒有察覺,元氣一壞,就會出現各種變化。例如脾虛導致氣短,無法延續氣息,就表現出喘促,醫者卻仍然使用降氣定喘的藥物;又例如脾虛導致衛氣運行不暢,就表現出浮腫,醫者卻仍然使用耗氣利水的藥物;再例如脾虛導致氣滯鬱結,就表現出寒熱交替,醫者卻認為是外感風寒,使用發散的藥物。這些情況都類似,都是虛虛益虛,最終耗盡元氣而亡。直到病人已經死亡,才用人參湯、附子湯灌救,怎麼可能救活呢?

如今看來,體虛的人占了大多數,而且人們追求名利,勞心傷脾而生病的也很多。如果體質強健的人被風寒暑濕等邪氣侵襲,只要用攻邪的方法治療,很快就能痊癒的也不多見。

此故中醫治之易成功也。及遇脾胃虛而致風寒暑濕之邪襲,同體實者而施治之,則大有間然者矣。攻之不已,則曰藥不瞑眩,厥疾弗瘳,必大攻之,脾胃益傷而疾愈篤;技窮無措,則曰難醫。時弊如斯,曷可勝紀?要皆不知本之故也。經曰:得谷者生,失谷者亡。又曰:有胃氣者生,無胃氣者死。

然則胃氣穀氣得非人身之本歟?

白話文:

因此中醫治療容易成功。但遇到脾胃虚弱而導致風寒暑濕邪氣入侵,卻用跟身体强壮的人一样的治疗方法,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如果一味猛攻,就会出现“药不瞑眩,厥疾弗瘳”,必须重剂猛攻,结果脾胃更加受损,病情更加严重;医术用尽却束手无策,就说病人难医。现在的医疗弊端就是这样,数不胜数!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不懂得疾病的根本所在。经书上说:“得谷者生,失谷者亡。”又说:“有胃氣者生,無胃氣者死。”

那么,胃气谷气难道不是人体的根本吗?

6. 醫通神明

凡為醫者須略通古今,粗守仁義,絕馳騖利名之心,專博施救援之志。如此則心識自明,神物來相,又何慼慼沽名,齪齪求利也?如不然,則曷止姜撫沽譽之慚逮,華佗之矜能受戮乎?

白話文:

凡是從事醫業的人必須要略懂古今知識,大致上要遵守仁義道德,切斷追求名利的心,專心於廣泛救助他人的志向。這樣的話,心智自然會明澈,神奇的事物也會來相助,又何必為了追求名聲而焦慮,為了獲取利益而卑劣地行動呢?如果不這樣做,那麼豈止是會遭受像姜撫那樣沽名釣譽的羞恥,甚至會像華佗那樣因為自負才能而遭受殺身之禍嗎?

7. 醫藥之難

五經四部,軍國禮服,若講用乖越者,止於事蹟非宜耳。至於湯藥一物,少有乖謬,便性命及之。千乘之君、百金之長,可不深思戒慎耶?昔許太子侍藥不嘗,加以殺君之罪;季康子饋藥,仲尼有未達之辭,知其醫藥之不可輕也。晉時才人欲刊正《周易》,及諸藥方,先與祖訥共論辯釋。

經典縱有異同,不足以傷風教,至於湯藥,小小不達,便致壽夭所由,則後人受弊不少,何可輕以裁斷?祖之此言可為仁識,足為龜鑑矣。(《醫說》)

白話文:

五經四部,講的是國家大事,禮儀制度,如果有人主張要改變這些,就只會造成動盪,不適合。但醫藥不同,只要稍微弄錯,就會影響性命。君王、長官們,難道不應該認真思考,謹慎對待嗎?以前許太子侍奉病人,不親自嚐藥,就被誣陷為要謀害君王;季康子送藥給孔子,孔子卻推辭,說明了醫藥不可輕視。晉朝有才學的人想要修改《周易》,並整理藥方,就先與祖訥一起討論爭辯。

經典即使有不同的版本,影響不了風俗教化,但醫藥卻不同,一點小錯誤就可能導致生死,後人因此受苦不少,怎麼能輕易斷定呢?祖訥的話充滿仁愛和智慧,值得後人借鑒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