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二 (1)
卷之十二 (1)
1. 〔附〕鶴膝風
肘膝腫痛,臂䯒細小,名曰鶴膝風。以其象鶴膝之形而名之也。或止有兩膝腫大,皮膚拘攣,不能屈伸,䯒腿枯細,俗謂之鼓槌風,要皆不過風寒濕之流注而為病也。
白話文:
手肘和膝蓋腫脹疼痛,手臂和小腿肌肉萎縮變細,這種病叫做鶴膝風。之所以這樣稱呼,是因為它的樣子像鶴的膝蓋一樣。有時只有兩邊膝蓋腫大,皮膚緊繃攣縮,無法彎曲伸直,小腿和大腿肌肉枯瘦細小,民間俗稱這種狀況為鼓槌風,其實這些病症都只是風寒濕等邪氣在體內流竄,阻礙經絡所造成的疾病。
2. 藥方
(《和劑》)大防風湯,治寒濕冷氣,兩膝腫痛,不能屈伸,及治痢後腳膝軟痛,不能履,名曰痢風。此藥祛風順氣,活血壯筋骨,行履如故。
防風,羌活,白朮,人參,熟地黃,黃耆,當歸,白芍藥,牛膝,川芎,甘草,附子,杜仲(薑汁炒)
上水二盞、姜七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溫服。
伊祁丸,治鶴膝風,腰膝風縮之疾。
伊祁(全者一對),桃仁(生),白附子,阿魏,白芷,桂心(各一兩),乳香,沒藥(各七錢),安息香(桃仁研,一兩)
上九味同童便、酒二升,炒熟放冷處。
漏蘆,當歸,芍藥,牛膝,羌活,地骨皮,威靈仙(各一兩)
上連前藥一處研細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酒化下。
郁李丸,治痢後手足不能屈伸。或麻豆症傳變手足,筋脈急。
郁李仁,枳殼,獨活,鱉甲(醋炙,等分)
上為末,酒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煎木瓜湯或酒下。
加味小續命湯,治鶴膝風,行履不得者。
小續命加萆薢,川楝子,獨活,乾木瓜
不用生薑,水煎。碗底洗,放麝香少許將藥衝入和勻,服數十帖後加五積散同煎服瘥。
白話文:
大防風湯,治療因寒濕之氣引起的病症,症狀為兩邊膝蓋腫痛,無法彎曲伸直,也治療痢疾之後腳膝軟弱疼痛,不能正常行走,這種情況稱為「痢風」。此藥能去除風邪,調理氣機,活絡血液,強健筋骨,使患者能像以前一樣正常行走。
藥方組成:防風、羌活、白朮、人參、熟地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芍藥、牛膝、川芎、甘草、附子、杜仲(用薑汁炒過)。
服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,以及七片生薑、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八分,溫服。
伊祁丸,治療鶴膝風(膝蓋腫大如鶴膝)以及腰膝攣縮的疾病。
藥方組成:完整的伊祁(一對)、生桃仁、白附子、阿魏、白芷、桂心(各一兩)、乳香、沒藥(各七錢)、安息香(將桃仁研磨後取一兩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九味藥材與童子尿、酒二升一同炒熟,然後放在陰涼處。
另取漏蘆、當歸、芍藥、牛膝、羌活、地骨皮、威靈仙(各一兩)。
將以上藥材和之前炒熟的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酒送服。
郁李丸,治療痢疾後手腳不能彎曲伸展的狀況,或者麻疹痘瘡等病症蔓延影響手腳,導致筋脈僵硬。
藥方組成:郁李仁、枳殼、獨活、鱉甲(用醋炙過,等量)。
製作方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,用酒調和米糊製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煎煮過的木瓜湯或酒送服。
加味小續命湯,治療鶴膝風,導致無法正常行走。
藥方組成:小續命湯加上萆薢、川楝子、獨活、乾木瓜。
服用方法:不用生薑,用水煎煮。先用藥湯清洗碗底,再加入少許麝香,將藥湯沖入混合均勻後服用。服用數十帖後,可以加入五積散一起煎煮服用,病情就會好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