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二 (3)

1. 驅風散寒諸劑

羌活湯,治白虎歷節,風毒注骨,疼痛不定。

羌活(一錢),附子(炮),秦艽,骨碎補,桂心,木香,川芎,當歸,牛膝(酒洗),桃仁(泡去皮尖),防風(各五分),甘草(炙,三分)

上水二盞,姜五片,煎溫服。

烏頭湯,治歷節風痛,不可屈伸。

川烏(一枚,蜜四合,煮二合去烏),甘草(炙),麻黃,芍藥,黃耆(各等分)

上水煎蜜一合,再煎至八分,去渣。空心服,最治腳氣不屈伸。

白話文:

羌活湯: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白虎歷節病,也就是風邪毒氣侵入骨頭,導致疼痛不定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羌活(一錢)、炮製過的附子、秦艽、骨碎補、桂心、木香、川芎、當歸、用酒洗過的牛膝、去皮尖的桃仁、防風(各五分)、炙甘草(三分)。

將上述藥材加兩碗水和五片生薑一起煎煮,溫熱服用。

烏頭湯:這個方子用來治療關節疼痛,導致肢體無法彎曲伸直的歷節風痛。

藥材包含:川烏(一枚,用四合蜂蜜煮至剩二合後去除川烏)、炙甘草、麻黃、芍藥、黃耆(各等分)。

將上述藥材加水煎煮,再加入一合蜂蜜,煎煮至剩八分後去渣。空腹服用,特別適合治療腳氣導致的肢體無法彎曲伸直的情況。

2. 滲濕逐痰諸劑

二陳湯(方見痰門。)

羌活勝濕湯(方見濕門。)

燥濕化痰丸,治歷節風,濕痰壅滯,晝夜疼痛無休者。

羌涪,獨活,防風,防己,川烏,全蠍,南星,半夏,殭蠶(炒),天麻,陳皮(去白),豬牙皂角(瓦炒),當歸(酒洗),生地黃,木香,沉香(各五錢),白朮(炒),蒼朮(米泔水浸),杜仲(薑汁炒。各二兩),巴戟天(炒),薏苡仁,牛膝(酒洗),川芎,破故紙(炒。各一兩)

上為末,酒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空心食前酒送下,日二次,食乾物壓之。

諸風應效酒,治白虎歷節風,一切諸風癱瘓,寒濕痹,肢節疼痛,腳氣及紫白癜風,神效。

當歸,川芎,白朮(各三錢),蒼朮(五錢),白芷,苦參(各二錢),川烏(一錢),何首烏,木瓜,牛膝(各二錢),木香(一錢),五加皮,石楠藤,殭蠶,白芍藥(各三錢),細辛,黃柏,知母,大楓子,薏苡仁,生地黃(各二錢),穿山甲,紫荊皮,羌活,獨活,威靈仙,藁本,防風(各錢半)

上為粗末,好酒一罈,將絹袋盛於壇內。密封口,文武火重湯煮一時取出,去火毒,過三日飲之。

又煮酒方,治一切白虎歷節疼痛。

當歸(五錢),川芎(二錢),白朮,蒼朮(各一兩),白芍藥,生地黃,枳殼(各三錢),五加皮(五錢),陳皮,半夏,羌活,獨活(各三錢),烏藥,茯苓,甘草,桑寄生(各一兩),牛膝,黃芩,木通,薏苡仁,木瓜(各二錢),海風藤(五錢),紫蘇葉,木香(一錢),麻黃,金銀花,防己(各三錢)

上煮法同前。

白話文:

二陳湯(此方子在「痰」的章節有記載。)

羌活勝濕湯(此方子在「濕」的章節有記載。)

燥濕化痰丸,用來治療因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,痰濕壅塞,導致白天夜晚都持續疼痛的病症。

藥材包含: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防己、川烏、全蠍、南星、半夏、殭蠶(炒過)、天麻、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)、豬牙皂角(用瓦片炒過)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生地黃、木香、沉香(各五錢),白朮(炒過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過)、杜仲(用薑汁炒過。各二兩),巴戟天(炒過)、薏苡仁、牛膝(用酒洗過)、川芎、破故紙(炒過。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再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在空腹、吃飯前用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,吃些乾的食物壓住藥性。

諸風應效酒,用來治療白虎歷節風,以及各種風症引起的癱瘓、寒濕引起的關節麻木疼痛、腳氣病和紫白癜風,效果顯著。

藥材包含:當歸、川芎、白朮(各三錢),蒼朮(五錢),白芷、苦參(各二錢),川烏(一錢),何首烏、木瓜、牛膝(各二錢),木香(一錢),五加皮、石楠藤、殭蠶、白芍藥(各三錢),細辛、黃柏、知母、大楓子、薏苡仁、生地黃(各二錢),穿山甲、紫荊皮、羌活、獨活、威靈仙、藁本、防風(各一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粗略研磨成粉末,放入一個裝滿好酒的壇子中,用絹布袋裝好藥材並放入壇內。密封壇口,用文火和武火隔水燉煮一個時辰後取出,去除火毒,放置三天後即可飲用。

又煮酒方,用來治療各種因白虎歷節風引起的疼痛。

藥材包含:當歸(五錢),川芎(二錢),白朮、蒼朮(各一兩),白芍藥、生地黃、枳殼(各三錢),五加皮(五錢),陳皮、半夏、羌活、獨活(各三錢),烏藥、茯苓、甘草、桑寄生(各一兩),牛膝、黃芩、木通、薏苡仁、木瓜(各二錢),海風藤(五錢),紫蘇葉、木香(一錢),麻黃、金銀花、防己(各三錢)。

此藥酒的煮製方法與上述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