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五十三 (4)
卷之五十三 (4)
1. 【痰火頭痛諸劑】
(《良方》)清上瀉火湯,燕京溫官人,年少時氣弱,常於氣海、三里灸之,節次約千餘壯,至老添熱厥頭痛,雖冬天大寒,尤喜寒風,則頭痛少愈。若在暖處,其痛復作,五七年不愈,此皆灸之過也。
羌活,知母(酒浸),黃芩,黃柏(酒浸),炙甘草,黃耆(各一錢),防風,升麻(各七分),生地黃,柴胡梢,甘草根,黃連(酒浸),藁本(各五分),蔓荊子,當歸身,蒼朮(各三分),荊芥穗,川芎(各二分),細辛,紅花(各少許)
上水二盞,蔥白一寸,煎八分,食遠服。
(《良方》)既濟解毒湯,治上熱,頭目腫痛,胸膈煩悶,不得安臥,身半以下皆寒,足䯒尤甚,大便微秘。
升麻,柴胡,當歸身,連翹,黃芩(酒炒),蔓荊子,黃連(酒炒),甘草(炙),大黃(大便利者勿用),桔梗(各二錢)
上咀,水二盞煎一盞,食後溫服。忌酒濕麵食大料、生冷硬物。
(《良方》)飛虎散,治風熱痰火,偏正頭風疼痛。
白附子,白芷,荊芥穗,石膏(煅),川芎,天麻,薄荷,防風(各半兩),蒼朮(米泔浸),兩頭尖(黑心者不用。各一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溫酒或茶清調下。
清空膏,治偏正頭痛久不愈。善治風熱目痛腦疼,除血虛頭痛不治,其餘悉治。
羌活,防風,黃連,甘草(炙,兩半),柴胡(七錢),川芎(半兩),枯芩(兩半,酒炒一半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茶清調如膏,抹口內,臨臥白湯下。頭痛甚,加細辛三錢;痰厥頭痛,加半夏;偏頭痛不愈,加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。
菊花散,治風熱上攻,頭疼不止。
甘菊花,旋覆花,防風,枳殼,川羌活,蔓荊子,石膏,甘草(炙。各一錢)
上咀,水盞半,姜五片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
(《良方》)上清散,治頭痛連眉骨眼睛,痛不可忍。
川芎,鬱金,芍藥,荊芥穗,芒硝(各半兩),薄荷葉,乳香,沒藥(各一錢),冰片(五分)
上為細末,每用一字,鼻內搐之。
(《聖惠》)安神湯,治頭痛,頭眩,眼黑。
羌活,黃柏(酒炒。各二錢),防風(七分),柴胡,知母(酒炒),生地黃,升麻(各一錢),黃耆(四錢),炙甘草(九分),生甘草(六分)
上咀,作二服,每服水二盞煎盞半,蔓荊子五分,川芎三分,再煎一盞,臥時熱服。
川芎石膏湯,治風熱上攻,頭目昏眩痛悶,風痰喘嗽,鼻塞,口瘡,煩渴,淋閉,眼生翳膜。此藥清神利頭目。
川芎,山梔,芍藥,荊芥,當歸,黃芩,大黃,菊花,人參,白朮(各五分),石膏,防風,薄荷,連翹(各一錢),桔梗,寒水石,滑石,甘草(各二錢),砂仁(三分)
上咀,分二劑,水煎,溫服,忌姜蒜熱物。
芎犀丸,治偏頭疼,一邊鼻不聞香臭,常流清涕,或作臭氣一陣,遍服芎、蠍等藥不效,此藥數服而愈。
川芎,硃砂(細乳,內存一兩為衣),石膏(各四兩),冰片(四錢),人參,茯苓,甘草(炙),細辛(各半兩),犀角,梔子(各一兩),阿膠(炒,兩半),麥門冬(三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食後細嚼,茶酒任下。
(《局方》)神芎丸,治心經積熱,風痰壅滯,頭目赤腫或有瘡癤,咽喉不利,大小便秘澀,一切風熱之證並宜服之。
大黃(酒炒),黃芩(各一兩),牽牛(頭末),滑石(各四兩),川芎,薄荷(各半兩)
上為末,滴水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後溫水下。
(《醫林》)茶酒調散,治一切諸風痰壅,頭痛,目眩,心熱,皮風瘙癢並風毒壅滯,清爽神志,通和關竅。
石膏(細研),菊花,細辛,香附子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茶酒任調服。
二陳湯吞下青州白丸子,治一切風痰頭痛最效。(方見風門)
白話文:
【痰火頭痛諸劑】
(《良方》)清上瀉火湯:燕京一位溫官,年輕時氣虛,經常在氣海、三里穴位灸火,灸了近千次,到老年卻熱性頭痛,即使在嚴冬,也特別喜歡寒風,頭痛才會稍減。如果在溫暖的地方,頭痛又會復發,持續了五年或七年都沒有痊癒,這都是灸法過度的緣故。
用藥:羌活、酒浸知母、黃芩、酒浸黃柏、炙甘草、黃耆(各一錢)、防風、升麻(各七分)、生地黃、柴胡梢、甘草根、酒浸黃連、藁本(各五分)、蔓荊子、當歸身、蒼朮(各三分)、荊芥穗、川芎(各二分)、細辛、紅花(各少許)。
用法:用二盞水煎煮,直至八分,加蔥白一寸,趁熱服下。
(《良方》)既濟解毒湯:治療上焦熱,頭目腫痛,胸部和胃部感到鬱悶,睡不安穩,身體下半身卻很寒冷,腳趾尤其明顯,大便略有便秘。
用藥:升麻、柴胡、當歸身、連翹、酒炒黃芩、蔓荊子、酒炒黃連、炙甘草、大黃(大便通暢者勿用)、桔梗(各二錢)。
用法:研磨藥物,用二盞水煎煮至一盞,食後溫服。忌酒、濕麵食、辛辣食物、生冷硬物。
(《良方》)飛虎散:治療風熱痰火引起的偏頭痛。
用藥:白附子、白芷、荊芥穗、煅石膏、川芎、天麻、薄荷、防風(各半兩)、米泔浸蒼朮、兩頭尖(黑心者不用。各一錢)。
用法:將藥物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食後用溫酒或茶水送服。
清空膏:治療偏頭痛久治不愈。擅長治療風熱引起的目痛和腦痛,除血虛頭痛外,其他頭痛皆可治療。
用藥:羌活、防風、黃連、炙甘草(兩半)、柴胡(七錢)、川芎(半兩)、酒炒枯芩(兩半)。
用法:將藥物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茶水調成膏狀,塗抹在嘴裡,臨睡前用白開水送服。頭痛嚴重,可加細辛三錢;痰厥引起的頭痛,加半夏;偏頭痛久治不愈,加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。
(《良方》)菊花散:治療風熱上攻引起的頭痛不止。
用藥:甘菊花、旋覆花、防風、枳殼、川羌活、蔓荊子、石膏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。
用法:研磨藥物,用半盞水,加五片薑片煎煮至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(《良方》)上清散:治療頭痛,頭痛範圍延伸至眉骨和眼睛,疼痛難忍。
用藥:川芎、鬱金、芍藥、荊芥穗、芒硝(各半兩)、薄荷葉、乳香、沒藥(各一錢)、冰片(五分)。
用法:將藥物磨成細末,每次使用一個字(藥量)用於鼻內按摩。
(《聖惠》)安神湯:治療頭痛、頭暈、眼黑。
用藥:羌活、酒炒黃柏(各二錢)、防風(七分)、柴胡、酒炒知母、生地黃、升麻(各一錢)、黃耆(四錢)、炙甘草(九分)、生甘草(六分)。
用法:研磨藥物,分為兩份,每次服用,用二盞水煎煮至半盞,加入蔓荊子五分、川芎三分再煎煮一盞,睡前熱服。
(《聖惠》)川芎石膏湯:治療風熱上攻引起頭暈目眩、頭痛胸悶、風痰咳嗽、鼻塞、口瘡、口渴、淋病、眼睛結膜炎。此方有清神明目之效。
用藥:川芎、山梔、芍藥、荊芥、當歸、黃芩、大黃、菊花、人參、白朮(各五分)、石膏、防風、薄荷、連翹(各一錢)、桔梗、寒水石、滑石、甘草(各二錢)、砂仁(三分)。
用法:研磨藥物,分為兩份,用清水煎煮,溫服。忌食薑、蒜、熱食。
(《聖惠》)芎犀丸:治療偏頭痛,一邊鼻子不聞香臭,經常流清涕,或有異味氣體冒出,雖服用川芎等藥物仍無效者,可使用此方。
用藥:川芎、硃砂(細乳,內藏一兩硃砂)、石膏(各四兩)、冰片(四錢)、人參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細辛(各半兩)、犀角、梔子(各一兩)、炒阿膠(兩半)、麥門冬(三兩)。
用法:將藥物磨成細末,用蜂蜜煉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一丸,食後細嚼,用茶或酒送服。
(《局方》)神芎丸:治療心經積熱、風痰壅滯引起的頭目紅腫或長瘡、咽喉不利、大小便便秘等症狀。
用藥:大黃(酒炒)、黃芩(各一兩)、牽牛(頭末)、滑石(各四兩)、川芎、薄荷(各半兩)。
用法:研磨藥物,滴水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食後用溫水送服。
(《醫林》)茶酒調散:治療各種風痰壅滯、頭痛、頭暈、心熱、皮疹瘙癢等風毒壅滯之症。
用藥:石膏(研細)、菊花、細辛、香附子(等分)。
用法:將藥物磨成細末,用茶或酒調服。
(《聖惠》)二陳湯吞下青州白丸子:治療各種風痰頭痛,療效最佳。(方見風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