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五十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二 (2)

1. 治消渴分上中下三焦

【上消】肺也,多飲水而少食,大小便如常。東垣云:膈消者,舌上亦裂,大渴引飲者是也,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。一云:上焦渴是心火刑煉肺金所致,宜降火清金,以蘭香葉、白葵花、黃柏、知母加升麻,引清氣上升而渴自止。(春甫意謂:降火潤燥而不效者,宜升清氣。)

【中消】胃也,多飲食而小便黃。東垣云:中消者,善食而瘦,自汗,大便硬,小便數。叔和云:飲水多食,癉成消中是也,以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之類主之。一云:中焦渴,飲食入胃,傳送太急,不生津液,食已即飢,胃中有火,宜黃芩、石膏主之。

【下消】腎也,小便淋濁,如膠油之狀。東垣云:下焦者,煩躁引火,耳輪焦乾,小便如膏,腎水竭也,此為腎消,宜六味地黃丸之類。

白話文:

上消:指的是肺的問題,病人會大量喝水但吃得少,大小便正常。李東垣說:膈消的症狀是舌頭上也有裂痕,非常口渴想喝水,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。另一種說法是:上焦的口渴是心火過旺影響到肺造成的,應該要降火清肺,可以用蘭香葉、白葵花、黃柏、知母,再加上升麻,引導清氣上升,口渴自然會停止。(龔廷賢認為:如果降火潤燥的方法無效,就應該用升清氣的方法。)

中消:指的是胃的問題,病人會吃很多但小便呈現黃色。李東垣說:中消的症狀是吃得多卻消瘦,會自汗,大便乾硬,小便次數多。王叔和說:喝水多,吃得多,變成消中,可以用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之類的藥物治療。另一種說法是:中焦的口渴,是因為食物進入胃後,消化吸收過快,無法生成津液,吃完飯後馬上就餓,這是胃中有火,應該用黃芩、石膏治療。

下消:指的是腎的問題,小便混濁,像膠或油一樣。李東垣說:下焦的症狀是煩躁,感覺體內有火,耳廓焦黑乾燥,小便像膏一樣,這是腎水枯竭的表現,稱為腎消,應該用六味地黃丸之類的藥物治療。

2. 消渴屬熱有內外虛實之分

夫消渴本乎熱也,而熱有內外虛實之分。若傳經之熱,熱甚液耗而為渴者,氣分受邪也,當與寒涼淡滲之劑,速清其熱,熱去而陰生,陰生而渴止矣。若胃虛亡液,陰虧而為渴者,血受病也,當與甘溫辛酸之劑滋溢其陰,陰生而燥除,燥除而渴已矣。

白話文:

消渴症的病因在於「熱」,而這種「熱」又有內外、虛實的區別。如果是經絡傳來的熱邪,因為熱邪過盛消耗了體內津液而導致口渴,這是人體氣分受到邪氣的侵犯,應該用寒涼、清淡、利水的藥物,迅速清除體內的熱邪。熱邪消退後,陰津自然會恢復,陰津恢復後口渴就會停止。如果是胃氣虛弱、津液耗損,陰液虧虛而導致口渴,這是人體血分出了問題,應該用甘溫、辛酸的藥物來滋養陰液。陰液得到滋養,乾燥的症狀就會消除,乾燥症狀消除,口渴自然就會痊癒。

3. 消渴未傳瘡疽中滿論

總論所謂末傳能食者,必發癰疽背瘡,有能食者,必傳中滿鼓脹,皆為不治之證也。東垣云:末傳瘡疽者,火邪勝也,其瘡痛甚而不潰。經曰:有形而不痛,陽之類也。急攻其陽,無攻其陰,治在下焦元氣,得強者生,失強者死。末傳中滿者,以寒治熱,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治。

然臟腑有遠近,心肺位近,宜制小其服,腎肝位遠,宜制大其服,皆適其至所為故。如過與不及,皆誅伐無過之地也;如膈消、中消制之太急,速過病所,久成中滿之病,正謂上消未除,中寒復生者也,治斯疾者,宜審之。

白話文:

所謂最終發展到能吃卻還是消瘦的病人,必定會併發癰疽背瘡,有些能吃的病人,則會發展成中滿鼓脹,這些都是難以醫治的病症。李東垣說:最後發展成瘡疽的病人,是因為火邪太過旺盛,那些瘡會非常疼痛卻不會潰爛。經書上說:有瘡的外形卻不痛,是屬於陽虛的類型。應該趕快補陽,而不是去瀉陰,治療的重點在於下焦元氣,元氣恢復強健的就能存活,元氣虛弱不能恢復的就會死亡。最後發展成中滿的病人,如果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熱病,即便是古代的神醫也無法改變這種法則而另想他法。

然而,臟腑的位置有遠有近,心肺位置較近,用藥應當少量;腎肝位置較遠,用藥應當較多,都是為了讓藥效適當到達病灶。如果用藥過量或不足,都會傷害到本來沒有問題的臟腑;像是上消、中消如果治療得太過急切,藥效快速地超過病灶所在,時間久了就會形成中滿的病,正是所謂上消還沒治好,又產生了中焦虛寒的問題,治療這種疾病的人,應該要好好審慎考慮。

4. 張潔古分治消渴

能食而渴者,白虎加人參湯,不能食而渴者,錢氏白朮散倍加乾葛之屬。上中既平,不復傳下消矣。先哲用藥,厥有旨哉。

治法總要,當以白朮散養脾,自生津液,兼用好粳米煮粥,以膂肉切細煮服以養腎,則水有所司;又用淨黃連末入雄豬肚中,密扎,於鬥米上蒸爛,添些蒸飯臼中杵黏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食後米飲下,可以清心止渴。

白話文:

能吃卻口渴的,用白虎加人參湯;不能吃卻口渴的,用錢氏白朮散並加倍使用乾葛之類的藥材。上、中二焦的病症如果痊癒,就不會再轉變成下消了。古代醫家們用藥,實在有深奧的道理啊。

治療的總體原則,應當用白朮散來調養脾胃,讓身體自然產生津液,同時用好的粳米煮粥,並將豬里肌肉切細一起煮來食用以滋養腎臟,這樣水分的運行就能正常;另外用乾淨的黃連粉末放入公豬的豬肚中,緊緊綁好,放在一斗米的上面蒸到爛熟,再加入一些蒸熟的飯在臼中搗成黏稠狀,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百顆,飯後用米湯送服,可以清心止渴。

5. 藥方

丹溪云:三消者,多屬血虛不生津液,宜四物湯為主。上消者,本方加五味子、人參、麥門冬、天花粉煎,入生藕汁、生地黃汁、人乳。飲酒人加生葛汁。中消者,本方加知母、石膏、滑石、寒水石,以降胃火。下消者,本方加黃柏、知母、熟地黃、五味子之類,以滋腎水,當飲澡絲湯代茶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:三消症,大多屬於血虛不能產生津液,適合以四物湯為主方來治療。上消,可以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、人參、麥門冬、天花粉一起煎煮,再加入生藕汁、生地黃汁、人乳。如果是飲酒的人,可以加入生葛汁。中消,可以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知母、石膏、滑石、寒水石,來降胃火。下消,可以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黃柏、知母、熟地黃、五味子這類藥材,來滋養腎水,平時應該喝澡絲湯來代替茶水。

6. 消渴通治劑

(《寶鑑》)麥門冬湯,治消渴,日夜飲水不止,飲下即溲。

麥門冬,黃連,干冬瓜(各一兩)

上咀分四劑,每服水二盞煎一盞,溫服無時,當茶湯飲為妙。冬瓜如無干者,用新者一條重三斤,去皮穰分作十二塊,為十二服,每服一塊,日三四次。

(東垣)當歸潤燥湯,治消渴,舌上白乾燥,唇乾,口乾,眼澀,黑處見浮雲,大便秘澀、乾燥結硬,喜溫飲,陰頭短縮。

當歸(酒洗),升麻(各錢半),柴胡,甘草(半生半炙。各六分),黃柏,知母,石膏,桃仁,麻仁,生地黃(酒洗。各錢半),防風,荊芥穗,紅花(各三分),杏仁(六枚),小椒(三粒)

作一劑,水煎服。

地黃飲子,治消渴,咽乾,面亦,煩躁。

人參,生地黃,熟地黃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去心),黃耆,澤瀉,石斛(去根),枇杷葉(炙去毛),枳殼(炒,丹溪無此味),甘草(炙。各等分)

上咀,每服五錢,水盞半煎七分,食後服。

(河間)大黃甘草飲子,治男婦一切消渴不能止者。

大豆(先煮二三沸,淘去苦水再煮),大黃(一兩半),甘草(四兩,一指長槌碎)

上用沸水一桶煎藥,同煮三五時,如稠強更添水煮,豆爛軟為度,盛於盆中放冷,令病人食豆,渴飲湯汁無時,候食盡。如燥渴止罷藥,未止依前再煮。食之不過三劑,其病悉愈。

(東垣)和血益氣湯,治口舌乾,小便數,舌上赤脈,此藥生津液,除乾燥。

當歸(酒洗),生地黃,黃連,黃柏(酒炒),升麻(各一錢),柴胡,甘草(半生半炙,各四分),麻黃根,知母(酒炒),漢防己,羌活,杏仁(去皮尖),桃仁(去皮尖,各五分),石膏(六分),紅花(少許)

上水二盞煎一盞,溫服,忌酒醋濕熱麵食。

(丹溪)瓊玉膏,治三消最妙。(方見咳嗽門)

(《局方》)清心蓮子飲,治三消小便不清。(方見熱門)

(《局方》)》,黃耆六一湯,治男婦諸虛不足,胸中煩悸,時常消渴,或先渴而後發瘡,或病諸瘡而後發渴者,並宜服之。(方見自汗門)

(《宣明》)麥門冬飲子,治膈消,胸滿煩心,津液少,短氣久為消渴。

麥門冬(去心),生地黃,人參,五味子,天花粉,甘草(炙),知母,茯神,乾葛(各等分)

上咀,每服五錢,入竹葉十四個煎服。

梅花聚香湯,治消渴,飲水日至石鬥,極病者可服之,立愈。

烏梅肉,天花粉,枇杷葉,麥門冬,五味子,栝蔞子,人參,黃耆,乾葛(各一兩),檀香(半兩)

上為粗末,每日用一兩煎湯一斗,代茶水,飲無時。

神仙減水法,治三焦虛熱,三消渴疾,日夜飲水無度,此藥主之。

人參,天花粉,知母,宣黃連,苦參,麥門冬,浮萍,白藕豆,黃耆(各一兩),黃丹(一錢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新汲水調下,妙。

梅蘇丸,治消渴鬲熱,能生津液。

白梅肉,紫蘇葉,烏梅肉(各半兩),麥門冬(去心,七錢),百藥煎(三兩),訶子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炙,兩半)

上為末,煉黃臘為丸,芡實大。不拘時噙化一丸,津咽,路行解渴。

玉泉丸,治煩熱口渴。

麥門冬,人參,茯苓,黃耆(半蜜炙),烏梅肉(焙),甘草(各一兩),天花粉,乾葛(各兩半)

上為末,蜜丸彈大。每服一丸,溫湯嚼下。

川黃連丸,治消渴。

川黃連(五兩),天花粉,麥門冬(去心,各二錢半)

上為末,生地黃汁並牛乳和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湯下。

茯兔丸,治消渴通用,亦治白濁。

菟絲子(制),北五味子(七兩),白茯苓(五兩),石蓮肉(二兩)

上為細末,乾山藥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米湯下。

(丹溪)四汁膏,治三消,止熱渴。

黃連末,天花粉末(各二兩),牛乳汁,藕汁,生地黃汁,生薑汁(少許)

上以藕汁、地黃汁熬膏,入前三味搜和,佐以薑汁,和蜜為膏,徐徐留舌上,以白湯少許送下。能食者,加軟石膏、天花粉。

三和甘露飲,大治消渴,每日進二服,小便短澀者宜服之。

滑石,石膏,人參,知母,白朮,茯苓,豬苓,澤瀉,甘草(各等分)

每服五錢,水二盞煎一盞,食遠溫服。

二消丸,治消渴骨蒸。

宣黃連(去毛淨,不拘多少為末)

上取東瓜自然汁,和連末成餅陰乾,再碾為末,用冬瓜汁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用東瓜湯送下,或大麥湯下亦可。

硃砂黃連丸,治心虛蘊熱,或因飲酒過多,發為消渴。

辰砂(一兩),宣連(三兩),生地黃(二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燈心棗湯下。

枇杷葉(炙去毛),栝蔞根,黃耆,乾葛,蓮房,甘草(炙。各一錢)

上水二盞煎一盞,食前服。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。

黃耆湯,治諸渴。

黃耆(蜜炙),茯苓,栝蔞根,麥門冬,生地黃,五味子,甘草(炙。各一錢)

水煎溫服。

天花散,治消渴。

天花粉,生地黃,麥門冬,乾葛(各二錢),五味子,甘草(各一錢)

上作二服,每服水盞半,粳米百粒,煎一盞,食遠服。

烏梅五味子湯,治消渴,生津液。

烏梅,五味子,百藥煎,巴戟(去心酒浸),甘草(炙。各二錢)

上作二服,水二盞煎一盞,空心服。

參耆湯,治消渴。

人參,桔梗,天花粉,甘草(各兩半),黃耆(鹽湯炒),白芍藥,白茯苓,五味子(各一兩)

上咀,每服五錢,水盞半煎一盞,日四進。

栝蔞散,治壯盛時不自謹,瓷情縱欲,年長腎氣虛弱,不能房事,多服丹石,真氣既盡,石氣孤立,唇口焦乾,津液自泄,小便赤黃,大便乾實,小便日夜百十行,當除熱補虛。

天花粉,宣黃連,白藕豆,白茯苓,寒水石,甘草節,人參,白朮,石膏,豬苓(各等分)

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。

玉壺丸,(一名天花丸)治消渴引飲無度。

人參,天花粉(各等分)

上為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棗門冬湯下。

降心湯,治心火上炎,腎水不濟,煩渴引飲,氣血日消。

天花粉,人參,當歸,遠志(去心,生薑汁拌,焙乾),白茯苓,黃耆(炙),川芎,北五味子,熟地黃,甘草(炙。各五分)

水二盞,棗二枚,煎服。

天王補心丹,寧心保神,益血固精,壯力強志,令人不忘。清三焦,化痰涎,祛煩熱,療咽乾口燥,育養心氣。(方見虛損門。)

加減三黃丸,治消渴,及治服丹石毒致成此疾。

黃芩(春四兩,夏六兩,秋六兩,冬三兩),黃連(春四兩,夏七兩,秋三兩,冬二兩),大黃(春三兩,夏一兩,秋二兩,冬四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白湯下,一月愈。

(《寶鑑》)天花粉丸,治渴通用。

黃連(二兩,童便浸),白扁豆(炒去皮),白茯苓(各一兩),牡蠣粉,知母,天花粉,苦參,辰砂,鐵胤粉(各半兩),蘆薈(一分),金銀箔(各二十片)

上取栝蔞根汁和生蜜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棗門冬湯下。

(《玉機》)酒蒸黃連丸,治消渴飲水無度,小便五七十次,發熱瘦弱口乾,食已如飢,此名消癉。今以苦味無毒除熱,止消渴,厚腸胃。

黃連(八兩淨)

酒一升,重湯蒸,伏時曬乾,為末,滴水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溫水下。

豬肚丸,治諸消渴。

川黃連(五兩),乾葛,知母,茯神,麥門冬(去心),熟地黃(各一兩),栝蔞(三兩),人參(一兩),粟米(一合)

入石臼中為細末,裝淨豬肚內,密縫,置甑中,蒸極爛,乘熱杵細,若硬少加蜜,丸梧桐子大,飲湯下五十丸。

(《良方》)醍醐膏,治消渴。

烏梅(一斤槌碎,甜水四大碗煎至一碗,濾去渣),白沙蜜(五斤),砂仁末(半兩)

上入砂鍋,慢火熬赤色,成膏為度,取下放冷,加白檀末三錢,麝香一字攪勻,以瓷器盛貯密封,夏月涼水調,冬月沸湯調服。

(《良方》)珍珠龍腦丸,治消渴,鎮心安神。

珍珠,辰砂(另研),人參,黃連(各半兩),龍腦,天花粉(一兩),銀箔(五十片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芡實子大。每服一丸,空心日午及臨臥時細嚼,麥門冬湯送下。

神效散,治消渴。

白芍藥,甘草(各等分)

每服三錢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