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
1. 卷之五十一
2. 自汗門
3. 病機
4. 內經自汗論
《內經》曰:汗者,心之液。陽加於陰,謂之汗。又云:勞則氣耗,喘且汗出。飲食飽甚,汗出於胃;驚而奪精,汗出於心;持重行遠,汗出於腎;疾走恐懼,汗出於肝;搖體勞苦,汗出於脾。
《原病式》曰:心熱則汗出。
東垣曰:西南,坤土也,在人則為脾胃。夫人之汗猶天地之雨,陰滋其濕,則為霧露為雨也。心為君火,主熱,脾胃屬土,主濕,濕熱相搏,為汗明矣。
經云: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、充皮毛、肥腠理、司開闔者也。又曰:陽氣者,衛外而為固者也。是以體虛之人,或為風暑濕邪所幹,遂使分肉不溫,皮毛不充,腠理不密,開闔不固,則陽氣外泄,而汗為之出也。又曰:氣虛則多寒,雖見熱中,蒸蒸為汗,終傳大寒,知始為熱中,表虛亡陽,不任外寒,中傳寒中,多成痹寒矣。
白話文:
汗是心的液體。陽氣加在陰氣上,就叫做汗。又說:勞動會耗損氣,令人喘息且出汗。吃得太飽,汗會從胃部排出;受到驚嚇而精神受損,汗會從心部排出;負重且走遠路,汗會從腎部排出;快速奔跑或感到恐懼,汗會從肝部排出;身體勞動過度,汗會從脾部排出。
《原病式》說:心火旺盛就會出汗。
李東垣說:西南方屬於坤卦,五行屬土,在人體對應脾胃。人的汗就像天地的雨,陰氣滋生濕氣,就成為霧露和雨。心是君火,主管熱,脾胃屬土,主管濕,濕熱結合在一起,就成為汗,這是很明顯的道理。
經書上說:衛氣的作用是溫暖肌肉、充實皮膚毛髮、滋潤皮膚紋理、管理汗孔的開合。又說:陽氣是保衛身體外部且使之固密的。因此身體虛弱的人,如果被風、暑、濕等外邪侵襲,就會使肌肉不能得到溫暖,皮膚毛髮不能得到充實,皮膚紋理不緊密,汗孔開合不牢固,於是陽氣向外洩漏,就形成了出汗。又說:氣虛的人容易感到寒冷,即使處於熱的環境中,熱氣蒸騰而出汗,最終還是會轉變為大寒。如果開始是處於熱的環境中,由於表虛陽氣外洩,不能抵禦外來的寒氣,進一步發展為寒氣侵入體內,很多會變成痺症和寒症。
5. 汗為心腎俱虛陰陽偏勝所致
心之所藏,在內者為血,發外為汗,差汗乃心之液。而自汗之證,未有不由心腎俱虛而得之,故陰虛陽必湊,發熱而自汗,陽虛陰必乘,發厥而自汗,皆陰陽偏勝所致也。
白話文:
心臟所藏的,在內的是血液,向外表現出來的就是汗,汗是心臟的津液。而自汗的症狀,沒有不是因為心、腎都虛弱而造成的。所以陰虛的話,陽氣就會湊過來,導致發熱而出自汗;陽虛的話,陰氣就會趁虛而入,導致四肢冰冷而出自汗,這些都是因為陰陽失衡所造成的。
6. 自汗陽虛
自汗者,無時而濈濈然出,動則為甚,屬陽虛,腠理不固,胃氣之所司也。故經云:陽氣有餘,為身熱無汗。人以衛氣固其表,衛氣不固,則表虛自汗,而津液為之發泄也。
白話文:
經常出汗的人,無時無刻都汗流浹背,活動時流汗更嚴重,這是屬於陽虛,腠理不緊密,這是胃氣所管轄的。所以經書上說:陽氣過多,會身體發熱不出汗。人的衛氣保護著體表,如果衛氣不穩固,則體表虛弱容易出汗,津液就會隨之發散流失。
7. 自汗屬氣虛濕熱
汗為心液,心火不蒸則液不出,脾濕下流,何汗之有?惟火鬱蒸,津液上騰如霧,衛氣不固,則泄出而為汗也。所以治汗,專務固表之劑而弗效者,殊不知心火不靜,脾濕不降,如之何其遏也!智者審之。
白話文:
汗是心臟運作產生的液體,如果心火不運作,液體就不會排出,脾濕往下流動,哪裡還會有汗呢?只有當心火鬱積向上蒸騰,津液像霧氣一樣上升,衛氣不能固守時,才會外洩而形成汗水。所以治療汗症,只專注於使用固澀體表的藥物而沒有效果,是因為不知道心火不平靜,脾濕不下降,又怎麼能抑制汗水呢!有智慧的人應當仔細審察這個道理。
8. 脈候
脈來微而澀、濡而虛而弱者,皆主自汗也。脈大而虛、浮而軟者,自汗也。傷寒,陰陽俱緊,當無汗。若自汗者曰亡陽,不治。
白話文:
脈搏微弱而澀滯,或者濡軟、虛弱的,都主自發出汗。脈象大而空虛,或者浮而柔軟的,也是自汗的表現。傷寒病,如果陰脈和陽脈都呈現緊象,本來應該無汗。如果出現自汗,就稱為亡陽,難以救治。
9. 治法
10. 治自汗當清心火和胃氣實腠理三者兼之
汗出於心,熱之所致;汗出於脾,濕氣上騰;汗泄於膚,衛氣不固。所以清心,則液榮於內而為血;和胃,液周流而不騰;實腠理,則衛氣充而液不泄。知斯三者,治汗畢矣。
白話文:
汗液的生成與心有關,是因為身體的熱所導致;汗液的生成與脾有關,是因為體內濕氣向上蒸騰;汗液從皮膚排出,是因為衛外之氣不穩固。因此,清心火可以使津液在體內正常運行而化為血液;調和脾胃可以使津液在全身順暢流動而不外溢;充實腠理可以使衛外之氣充足而津液不會外洩。了解這三點,就能夠有效治療多汗的症狀了。
11. 治自汗與盜汗不同
自汗陽虛,治當補氣以衛外,盜汗陰虛,治當滋陰以榮內。衛者,陽氣;榮者,陰血。治陽者,人參、黃耆、防風、桂枝之類是也,治陰者,當歸、地黃、黃柏、黃精之類是也。
治自汗用人參、黃耆,少佐桂枝、防風達表,故云:黃耆得防風而力愈大。陽虛者,亦可少加附子,以行參耆之功。火氣上蒸,胃中濕氣亦能作汗,宜涼膈散。心火不寧,煩躁出汗者,安神丸、清心湯之類。痰飲留膈而亦能作汗,宜加二陳湯、硃砂滾痰丸之類。
白話文:
自汗是因為陽氣虛弱,治療時應當補氣來鞏固身體的防禦功能;盜汗是因為陰氣虛弱,治療時應當滋養陰氣來充實體內。衛氣,是屬於陽氣;榮血,是屬於陰血。治療陽虛的藥物,有人參、黃耆、防風、桂枝等;治療陰虛的藥物,有當歸、地黃、黃柏、黃精等。
治療自汗可以使用人參、黃耆,並少量搭配桂枝、防風來疏通表氣,所以有「黃耆得到防風的輔助,效果更好」的說法。陽氣虛弱的人,也可以少量加入附子,來加強人參、黃耆的功效。體內火氣向上蒸騰,胃中濕氣過多也可能導致出汗,這時適合使用涼膈散。心火旺盛導致煩躁出汗,可以使用安神丸、清心湯等藥物。痰飲停留在胸膈部位也可能導致出汗,這時可以在藥方中加入二陳湯、硃砂滾痰丸等藥物。
12. 不治證
汗出發潤,一不治也;汗出如油,二不治也;汗出如珠,三不治也。君子見機,辨之不可不早。
白話文:
出了汗但毛髮還是濕潤的,這是第一種不治之症;出的汗像油一樣,這是第二種不治之症;出的汗像珠子一樣,這是第三種不治之症。有見識的人看到徵兆,就應該及早辨別。
13. 藥方
(仲景)桂枝湯,治病人發熱自汗,此胃氣不和。或傷風惡風,脈浮自汗。
桂枝(一錢),芍藥(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水二盞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,食前溫服。
建中湯,治表虛自汗。
官桂(五分),芍藥(二錢),甘草(一錢)
上水二盞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服。
黃耆建中湯,治虛勞自汗。(即建中湯加黃耆。血虛者加當歸,名當歸建中湯。)
桂枝附子湯,治婦人血虛,自汗不止。(當歸建中湯加桂枝、附子各五分,空心服。)
柴胡桂枝湯,治發熱自汗,或寒熱自汗。
柴胡(一錢),桂枝,人參(各五分),甘草(炙二分),芍藥(八分),半夏,生薑(各六分),黃芩(五分)
上水盞半,棗二枚,煎七分,食前溫服。
黃耆湯,治喜怒驚恐房勞致陰陽偏虛者,或自汗盜汗不止。
黃耆(蜜炙,一錢),白茯苓,熟地黃(酒浸),肉桂,天門冬(去心),麻黃根,龍骨(各一錢),五味子,浮小麥(炒),防風(各八分),當歸(酒洗),甘草(炙,各七分)
上水二盞,姜三片,煎一盞,食遠服。發厥自汗,加附子二片;發熱自汗,加石斛一錢。
大補黃耆湯,治自汗;虛弱之人可服。
黃耆,防風,山茱萸肉,當歸,白朮(炒。各八分),肉桂,甘草(炙。各四分),五味子(十一粒),人參,白茯苓,熟地黃,肉蓯蓉(各一錢)
上水盞半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七分,不拘時服。
玉屏風散,治表虛自汗。
防風,黃耆(蜜炙。各一錢),白朮(炒,二錢)
上水盞半,姜三片,煎七分服。
(《和劑》)牡蠣散,治諸虛不足,及大病後體虛,津液不固,常常自汗。
黃耆(蜜炙),麻黃根,牡蠣(煅淬醋中。各五錢)
上作二服。每服水盞半,加小麥百粒,煎至八分,食前溫服。
調衛湯,治濕勝自汗,補胃氣虛弱,表虛不任風寒。
麻黃根,黃耆(蜜炙。各一錢),羌活,生甘草,生地黃,生黃芩,半夏(各五分),麥門冬,當歸,豬苓,蘇木,紅花(各三分),五味子(九粒)
上水二盞,煎八分,熱服。
耆附湯,治氣虛,陽弱,虛汗,倦怠。
黃耆(蜜炙),熟附子(各等分)
每服四錢,水一錢,姜五片,煎六分,食遠溫服。
涼膈散,治胃中溫熱上蒸,自汗者宜此。
連翹(一兩),山梔,大黃,黃芩,薄荷葉(各半兩),甘草(一兩半),朴硝(三錢)
為散為飲,任服。
辰砂五苓散,治濕熱自汗,小便不利。
白朮,白茯苓,豬苓,澤瀉(各半兩),肉桂,辰砂(各二錢,另研)
為細末和勻,每服二錢。
硃砂安神丸,治心神不寧,煩躁自汗。(方見驚悸門。)
三建湯,治真氣不足,上盛下虛,面亦自汗,小便頻數。
大川烏(制),附子(制),天雄(制。各二錢)
上水二盞,姜五片,煎八分,無時服。弗效,加黃耆、肉桂。
正元散,治下元氣虛,心腹脹滿,時常自汗。(方見諸虛門。)
白話文:
藥方
桂枝湯,用於治療病人發熱且出汗,這是胃氣不和的症狀。或是受風寒而怕風,脈象浮且出汗。
- 桂枝(一錢)
- 芍藥(二錢)
- 甘草(一錢)
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煎煮至八分,飯前溫服。
建中湯,用於治療體表虛弱、出汗。
- 官桂(五分)
- 芍藥(二錢)
- 甘草(一錢)
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煎煮至八分服用。
黃耆建中湯,用於治療虛勞出汗。(即建中湯加黃耆。血虛者加當歸,名為當歸建中湯。)
桂枝附子湯,用於治療婦女血虛,出汗不止。(當歸建中湯加桂枝、附子各五分,空腹服用。)
柴胡桂枝湯,用於治療發熱出汗,或寒熱交替並出汗。
- 柴胡(一錢)
- 桂枝、人參(各五分)
- 甘草(炙,二分)
- 芍藥(八分)
- 半夏、生薑(各六分)
- 黃芩(五分)
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,大棗二枚,煎煮至七分,飯前溫服。
黃耆湯,用於治療因喜怒、驚恐、房勞導致的陰陽偏虛,或出汗、盜汗不止。
- 黃耆(蜜炙,一錢)
- 白茯苓、熟地黃(酒浸)、肉桂、天門冬(去心)、麻黃根、龍骨(各一錢)
- 五味子、浮小麥(炒)、防風(各八分)
- 當歸(酒洗)、甘草(炙,各七分)
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生薑三片,煎煮至一碗,離飯時較遠時服用。突然昏倒且出汗,加附子二片;發熱出汗,加石斛一錢。
大補黃耆湯,用於治療出汗;虛弱的人可以服用。
- 黃耆、防風、山茱萸肉、當歸、白朮(炒,各八分)
- 肉桂、甘草(炙,各四分)
- 五味子(十一粒)
- 人參、白茯苓、熟地黃、肉蓯蓉(各一錢)
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,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煎煮至七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玉屏風散,用於治療體表虛弱、出汗。
- 防風、黃耆(蜜炙,各一錢)
- 白朮(炒,二錢)
以上藥材加水一碗半,生薑三片,煎煮至七分服用。
(《和劑》)牡蠣散,用於治療各種虛弱不足,以及大病後體虛,津液不固,經常出汗。
- 黃耆(蜜炙)、麻黃根、牡蠣(煅燒後醋淬,各五錢)
以上藥材分作兩次服用。每次加水一碗半,加小麥百粒,煎煮至八分,飯前溫服。
調衛湯,用於治療濕氣過盛導致的出汗,補益胃氣虛弱,體表虛弱不能抵禦風寒。
- 麻黃根、黃耆(蜜炙,各一錢)
- 羌活、生甘草、生地黃、生黃芩、半夏(各五分)
- 麥門冬、當歸、豬苓、蘇木、紅花(各三分)
- 五味子(九粒)
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煎煮至八分,熱服。
耆附湯,用於治療氣虛、陽氣虛弱、虛汗、倦怠。
- 黃耆(蜜炙)、熟附子(各等分)
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錢,生薑五片,煎煮至六分,離飯時較遠時溫服。
涼膈散,用於治療胃中溫熱向上蒸發,導致出汗者適宜此方。
- 連翹(一兩)
- 山梔、大黃、黃芩、薄荷葉(各半兩)
- 甘草(一兩半)
- 朴硝(三錢)
可以研成散劑或煮成湯劑,隨意服用。
辰砂五苓散,用於治療濕熱導致的出汗,小便不暢。
- 白朮、白茯苓、豬苓、澤瀉(各半兩)
- 肉桂、辰砂(各二錢,另外研磨)
研成細末混合均勻,每次服用二錢。
硃砂安神丸,用於治療心神不寧,煩躁出汗。(藥方見驚悸門。)
三建湯,用於治療真氣不足,上盛下虛,面部也出汗,小便頻繁。
- 大川烏(制)、附子(制)、天雄(制,各二錢)
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沒有效果,加黃耆、肉桂。
正元散,用於治療下元氣虛,心腹脹滿,時常出汗。(藥方見諸虛門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