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1)
卷之八 (1)
1. 發表諸劑
神應丹,治風痹,四肢不舉,手足麻木。
麻黃(去根節,二斤,用河水一斗熬膏用),甘松,蒼朮,桑白皮,白芷,萍葉(七月半採),苦參,川芎(各一兩)
上末,以膏和,彈子大。臨臥溫酒化一丸,於暖室出汗。三日再汗。
通氣防風湯,治諸痹,肩背痛,不可回顧,脊痛項強。
羌活,獨活(各一錢),防風,甘草(炙),藁本(各五分),川芎,蔓荊子(各一錢)
上水鍾半煎七分,熱服出汗。
薏苡仁湯,治手足流注,疼痛,麻木不仁,難以屈伸。
薏苡仁,當歸,芍藥,桂心,麻黃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蒼朮(米坩浸一宿炒,二錢)
上水二鍾、姜五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有汗去麻黃。有熱去桂。
如意通聖散,治風濕注痹走痛。
麻黃,防風,川芎(各一錢),罌粟殼,當歸,丁香,甘草(各五分)
水二盞煎八分,去渣,入乳沒少許,再煎一沸,熱服出汗。
茯苓湯,治風寒濕痹,留著不去,四肢麻痹,拘攣急痛。
赤茯苓,防己,川芎,桑白皮(各一錢),官桂(五分),芍藥,麻黃(去根節,先煎掠去沫,方入眾藥),當歸,甘草(炙,八分)
水二鍾、棗三枚,煎一鍾。空心睡時各一服,食姜粥取汗出。
(《良方》)通痹散,治腰以下至足,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痹,兩足至膝冷如冰,不能自舉,或因酒熱立冷水中,久成此疾。
天麻,獨活,當歸,川芎,白朮,藁本(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熱酒調下。
(《靈樞》)熨汗法,治大人寒痹,刺而熨之,周痹、眾痹,尤宜用此。
醇酒(二十斤),蜀椒(一斤),乾薑(一斤),桂心(一斤)
上三味咀片浸酒中,用綿絮一斤,白綿布四丈,並納酒中,泥封壇口,勿泄氣。將壇煨馬糞火中五日,夜取出布絮曬乾。復入酒中漬之,又曬又漬,酒盡為度。渣亦曬乾,並絮填入布內,以布為夾復如小褥。覆成,用桑炭火炙復,熱裹刺痹處,令熱入於病所。寒復炙之,熱以熨之,三十遍而止。
汗出以復拭身,亦三十遍而止。起步內中,勿出見風。每刺必熨,如此則痹痛愈矣。
熏蒸方,治腎氣衰弱。脾腎肝三經受風寒濕,停於腿膝,使經絡散而不行,變成腳痹,故疼痛。此藥和榮衛,通經絡,治痹證之法。
小椒(一撮),蔥(三大莖,細切),鹽(一把),小麥麩(約四五升),酒(一盞),醋(不枸多少,拌和前件麩子至潤為度)
上放銅器內,炒令極熱,攤臥褥下,所患腿腳就於熏蒸上蓋衣被,臥一時,要汗出為妙,勿見風。
桂枝五物湯
黃耆,桂枝,芍藥(各二錢),生薑(五片),大棗(三枚)
上水二盞,煎服。
白話文:
發表諸劑
神應丹,治療風痹,症狀為四肢無法舉起,手腳麻木。
藥材:麻黃(去除根節,兩斤,用河水一斗熬成膏狀)、甘松、蒼朮、桑白皮、白芷、萍葉(七月中旬採摘)、苦參、川芎(各一兩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麻黃膏調和,搓成彈珠大小的藥丸。睡前用溫酒化開一丸,在溫暖的房間裡服用,使其發汗。隔三天再發一次汗。
通氣防風湯,治療各種痹症,症狀為肩背疼痛,無法回頭,脊椎疼痛、頸部僵硬。
藥材:羌活、獨活(各一錢)、防風、炙甘草、藁本(各五分)、川芎、蔓荊子(各一錢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,趁熱服用,使其發汗。
薏苡仁湯,治療手腳流注,症狀為疼痛、麻木不仁,難以彎曲伸展。
藥材:薏苡仁、當歸、芍藥、桂心、麻黃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蒼朮(用米湯浸泡一晚後炒過,二錢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兩碗、生薑五片煎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如果發汗,則去掉麻黃。如果發熱,則去掉桂心。
如意通聖散,治療風濕引起的痹症,表現為遊走性疼痛。
藥材:麻黃、防風、川芎(各一錢)、罌粟殼、當歸、丁香、甘草(各五分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兩碗煎至八分,去除藥渣,加入少量乳汁,再次煎煮至沸騰,趁熱服用,使其發汗。
茯苓湯,治療風寒濕痹,症狀為病邪停留在體內不散,四肢麻痹、拘攣疼痛。
藥材:赤茯苓、防己、川芎、桑白皮(各一錢)、官桂(五分)、芍藥、麻黃(去除根節,先煎煮去除泡沫,再加入其他藥材)、當歸、炙甘草(八分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兩碗、紅棗三枚煎煮至一碗。空腹睡前各服一次,再喝點薑粥,以幫助發汗。
通痹散(出自《良方》),治療腰部以下至腳部的痹症,由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病,表現為兩腳至膝蓋冰冷,無法抬起,或因飲酒後在冷水中站立過久而形成此病。
藥材:天麻、獨活、當歸、川芎、白朮、藁本(等分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飯前用熱酒調服。
熨汗法(出自《靈樞》),治療成年人的寒痹,可以用針刺後再進行熨敷,尤其適用於周痹、眾痹等症狀。
藥材:醇酒(二十斤)、蜀椒(一斤)、乾薑(一斤)、桂心(一斤)。
製法:將上述三味藥材切成片,浸泡在酒中,放入棉絮一斤、白棉布四丈,一起放入酒中,用泥封住壇口,防止漏氣。將壇埋在馬糞火中煨五日,晚上取出布絮曬乾,再放入酒中浸泡,反覆曬乾浸泡,直到酒用完為止。藥渣也曬乾,與棉絮一起填入布袋中,做成小褥子的樣子。使用時,用桑炭火將褥子烤熱,敷在針刺過的痹痛部位,讓熱氣深入病處。如果寒冷再烤熱敷,熱了就熨敷,反覆三十次。
出汗後用布擦拭身體,也擦三十次。然後在室內行走,不要到外面吹風。每次針刺都必須進行熨敷,這樣痹痛就會痊癒。
熏蒸方,治療腎氣衰弱。脾腎肝三經受到風寒濕邪侵襲,停留在腿膝部位,導致經絡不暢,形成腳痹,引起疼痛。這個藥方可以調和營衛,疏通經絡,治療痹症。
藥材:小椒(一小撮)、蔥(三大根,切細)、鹽(一把)、小麥麩(約四五升)、酒(一小杯)、醋(適量,拌和麩子至濕潤為度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放入銅器中,炒至極熱,鋪在臥褥下,將患病的腿腳放在熏蒸上方,蓋上衣被,臥躺一段時間,以出汗為佳,切勿受風。
桂枝五物湯
藥材:黃耆、桂枝、芍藥(各二錢)、生薑(五片)、大棗(三枚)。
製法:將以上藥材用水兩碗煎煮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