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五十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二 (1)

1. 三消敘論

《內經·陰陽別論》曰:二陽結謂之消。脈要精微論曰:癉成為消中。逆調論曰:心移熱於肺,傳為膈消也。

《巢氏病源》云:夫消渴者,渴不止,小便多是也。由少服五石諸丸散,積經年歲,石勢結於腎中,使人下焦虛熱。及至年衰,血氣減少,不復能制於石。石勢獨盛,則腎為之燥,故引水小便而不禁也。其病變多發癰疽,此因熱氣留於經絡不引,血澀,故成癰膿。

消渴有病口甘者,名為何?何以得之?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痹癉。夫五味入於口,藏於胃,脾為之行其精氣。溢在脾,令人口甘,此肥美之所發。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,令人內熱,甘者令人滿,故其氣上溢,為消渴。厥陰之病,消渴重,心中疼,飢而不欲食,甚則欲吐蛔。

又云:五臟六腑,皆有津液。若臟腑因虛實而生熱者,熱氣在內,則津液竭少,故渴也。夫渴數飲,其人必眩。背寒而嘔者,因利虛故也。

2. 內消候

不渴而小便多者,是為內消,由腎氣虛耗,熱之所作,亦名腎消。

3. 消渴由於脾不輸精而肺燥

《內經》曰: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,陰陽揆度,以為常也。渴而飲水,蓋是脾液不上榮於肺,而肺獨燥,故多飲易渴。

4. 消渴有三焦受病之異

《病機》論:消渴之疾,三焦受病也,有上消中消腎消。上焦受病,多飲水而少食,大便如常,或小便清利,知其燥在上焦,屬於肺也,又謂之膈消病也。中焦受病,渴而飲食多,小便黃。經曰:熱能消穀。知其熱在中焦,屬於胃也,又謂之消中。下焦受病,初發小便淋下如膏油之狀,小便濁而有脂,甚至面色黎黑,形瘦而耳焦,知其病在下焦,屬於腎也,又名腎消。

5. 諸經皆燥熱為渴惟三焦為甚

經云:有心肺氣厥而渴者,有肝脾而渴者,有痹癉而渴者,有腎熱而渴者,有言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,有言小腸癉熱而渴者,有因病瘧而渴者,有因肥甘美食而渴者,有醉飽入房而渴者,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者,有因傷寒胃干而渴者,有因病風而渴者,雖五臟之部分不同,而病之所因各異,其為燥亡液一也。獨三焦為病甚,未必不由微而至於漸也。

《易》曰:履霜堅冰至,君子當謹其微也。

6. 三消之疾為燥熱太過

劉河間曰:三消之疾,本濕寒之陰氣極衰,燥熱之陽氣太甚,皆因飲食服餌失節,腸胃乾涸,而氣液不得宣平,或耗亂精神,過違其度,或因大病,陰氣損而血液衰虛,陽慓悍而燥熱鬱甚;或因久嗜咸物,恣食炙爆,飲食過度,亦有年少服助陽金石丸散,積久石熱結於下焦,精液腎水不滋於上,水火不相既濟,遂成三消。渴而引飲,飲水多而小便亦多,名曰上消。

若飲食俱多而不甚渴,小便數,消瘦者,名曰中消。若渴而飲水不絕,腿消瘦,而小便有脂液濁者,曰腎消。此三消者,皆燥熱之亢極者也。

7. 有消中熱中強中除中之異

消渴病總為心火所乘,肺金太燥,故渴而引飲,為氣旺血衰,水不制火。消中屬脾癉,熱而有三者之異,有困陰勝陽郁,久為熱中。經云:脈洪大,陰不足,陽有餘,則為熱中。多食溲數,為消中。陰狂興盛,不交精泄,則為強中,病至強中,其亦危矣。厥而白利,食已即飢,則為除中,病至除中不可治矣。

8. 消渴病因膏粱肥甘之變

消渴雖有數者之不同,其為病之肇端,則皆膏粱肥甘之變,酒色勞傷之過,皆富貴人病之,而貧賤者鮮有也。凡初覺燥渴,便當清心寡慾,薄滋味,減思慮,則治可瘳;若有一毫不謹,縱有名醫良劑,必不能有生矣。

9. 脈候

岐伯曰:消渴脈實,疾久可治。脈弦小,病久不可治。《脈經》曰:緊數相搏,則為消渴。脈軟而散者,富病消渴。又曰:厥陰之為病,消渴,氣上衝心,心中疼熱,飢不欲食,食則吐,下之不肯止。寸口脈浮而遲,浮則為虛勞,衛氣不足,遲則榮氣竭。趺陽脈浮而數,浮則為氣,數則消穀失堅。

緊數相搏,則為消渴,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以致一斗,腎氣丸主之。心脈滑為渴(滑者陽氣勝。)心脈微小為消癉。脈實大,病久可治,實堅大者死,細而浮短者死。

10. 治消渴養肺降火生血為主

經云:熱淫所勝,治其甘苦,以甘瀉之,以辛潤之。大法用黃連黃芩梔子石膏以瀉火,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以潤燥,當歸、地黃、芍藥以生血,黃柏知母人參枸杞子以補腎水之源,天花粉葛根以止渴。禁服半夏蒼朮生薑、大料厚味。更詳三焦分治,其有不愈者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