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一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一 (1)

1. 五痹通用諸劑

(《濟生》)五痹湯,治風寒濕三氣客留肌體,手足緩,麻痹不仁。

羌活,白朮,防己,片薑黃(各一錢),甘草(一錢)

水盞半,姜五片,煎八分,食前服。

(《濟生》)蠲痹湯,治手足冷痹,腰痛沉重及身體煩痛,背項拘急。

當歸(酒浸),赤芍藥,黃耆,片薑黃,羌活(各二錢),甘草(五分)

上水盞半、姜五片、紅棗一枚,煎八分,不拘時服。一方加防風。

三痹湯,治血氣凝滯,手足拘攣,風痹等疾皆治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生地黃,杜仲(薑汁炒),川續斷,防風,桂心,細辛,白茯苓,秦艽,川,牛膝,川獨活,甘草(各等分)

上水三盞、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煎五分,不拘時服。

活絡丹,治風濕痹痛、諸藥不效。

白朮,當歸,羌活,獨活,川芎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
水盞半,姜五片,煎七分服。

舒經湯,治氣血凝滯,經絡不行,臂痛不可忍。

羌活,白朮,當歸(各一錢),片薑黃(二錢),甘草,赤芍藥(五分),海桐皮(一錢)

上水煎服。

烏藥順氣散(方見風門),治五痹。

乳香定痛丸,治諸痹,風濕流注,骨節疼痛麻痹。

蒼朮(五兩,米坩浸),五靈脂(二兩),草烏(五兩,去皮),自然銅(二兩,火煅醋淬),乳香(兩半),沒藥,羌活,當歸尾(各一兩),兩頭尖(去皮生用,五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,小豆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溫酒下。

仙傳史國公浸酒方,治諸風五痹,左癱右瘓,口眼喎斜,四肢疼痛,七十二般風,二十四般氣,其效不可盡述。

當歸,虎脛骨(酥油炙),川羌活,川萆薢,防風(各二兩),秦艽(四兩),鱉甲(一兩,醋炙),川牛膝(酒浸),松節,晚蠶砂(炒。各二兩),枸杞子(五兩),干茄根(八兩,飯上蒸熟),蒼耳子(四兩,炒捶碎),一方加白花蛇一條,一方加尋風藤二兩。

上十四味用無灰酒一大壇,將絹袋盛藥懸於酒內,密封固,候十四日後,開壇取酒。取酒時不可面對壇口,恐藥氣衝人面目。每飲一盞,毋令藥力斷絕,飲盡病痊。將藥渣曬為末,米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八十丸,空心溫酒下。忌食動風辛熱之物。此藥可以常服。

五加皮浸酒方,治一切風濕相搏,腰腿疼痛,並風痹,四肢攣急,皮膚搔癢,大補五勞七傷,和氣生血,久服神效。

五加皮(五兩),南木香(二兩)

上為粗末,用生絹袋盛之,以好酒一罈浸,用篛裹封口,入鍋內煮一時,取出浸二七日,開壇。空心臨臥隨意飲二杯。

黃耆酒,治風濕痹。身體頑麻,皮膚搔癢,筋脈拘急,言語謇澀。

黃耆,防風,天麻,官桂,當歸,白朮,虎骨,雲母粉,木香,仙靈皮,甘草(炙),茵子葉,白芍藥,川續斷,萆薢,石斛(去根各一兩)

白話文:

五痹通用諸劑

(《濟生》)五痹湯,治療風、寒、濕三種邪氣停留在肌肉體內,導致手腳無力、麻木不仁。

藥材:羌活、白朮、防己、片薑黃(各4克),甘草(4克)

煎煮方法:用水約一杯半,加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八分,飯前服用。

(《濟生》)蠲痹湯,治療手腳冰冷麻木,腰部疼痛沉重,以及身體煩悶疼痛、背部頸部僵硬。

藥材:當歸(用酒浸泡過)、赤芍藥、黃耆、片薑黃、羌活(各8克),甘草(2克)

煎煮方法:用水約一杯半,加生薑五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八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另一個方子會加入防風。

三痹湯,治療氣血凝滯,手腳攣縮、風痹等疾病。

藥材: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生地黃、杜仲(用薑汁炒過)、川續斷、防風、桂心、細辛、白茯苓、秦艽、川牛膝、川獨活、甘草(各等量)

煎煮方法:用水約三杯,加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五分,不拘時間服用。

活絡丹,治療風濕引起的痹痛,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時使用。

藥材:白朮、當歸、羌活、獨活、川芎(各4克),甘草(2克)

煎煮方法:用水約一杯半,加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七分服用。

舒經湯,治療氣血凝滯、經絡不暢通,導致手臂疼痛難忍。

藥材:羌活、白朮、當歸(各4克),片薑黃(8克),甘草、赤芍藥(各2克),海桐皮(4克)

煎煮方法:用水煎煮服用。

烏藥順氣散(藥方見風門),治療五痹。

乳香定痛丸,治療各種痹症,風濕引起的流注,骨節疼痛麻木。

藥材:蒼朮(200克,用米泔水浸泡過)、五靈脂(80克)、草烏(200克,去皮)、自然銅(80克,用火燒過後用醋淬過)、乳香(60克)、沒藥、羌活、當歸尾(各40克)、兩頭尖(去皮生用,20克)

製藥方法: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小豆。每次服用15到20丸,用溫酒送服。

仙傳史國公浸酒方,治療各種風症引起的五痹,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,口眼歪斜,四肢疼痛,各種風病及氣病,效果很好。

藥材:當歸、虎脛骨(用酥油炙過)、川羌活、川萆薢、防風(各80克)、秦艽(160克)、鱉甲(40克,用醋炙過)、川牛膝(用酒浸泡過)、松節、晚蠶砂(炒過,各80克)、枸杞子(200克)、干茄根(320克,用飯蒸熟)、蒼耳子(160克,炒過捶碎)。另一個方子會加入白花蛇一條,再一個方子會加入尋風藤80克。

製酒方法:將以上十四味藥材用無灰酒一大壇浸泡,用絹袋將藥材裝好懸掛在酒中,密封好,等待十四天後開壇取酒。取酒時不要面對壇口,以免藥氣衝到臉部。每次飲用一杯,不要讓藥力間斷,喝完病就好了。將藥渣曬乾磨成粉末,用米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80丸,空腹用溫酒送服。忌食容易引發風症的辛辣燥熱食物。此藥可以長期服用。

五加皮浸酒方,治療各種風濕引起的腰腿疼痛,以及風痹、四肢攣縮、皮膚搔癢,大補五勞七傷,調和氣血,長期服用效果很好。

藥材:五加皮(200克),南木香(80克)

製酒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成粗末,用生絹袋裝好,放入好酒一罈中浸泡,用箬葉包裹封口,放入鍋中煮一小時,取出浸泡十四天後開壇。空腹或睡前隨意飲用兩杯。

黃耆酒,治療風濕引起的痹症。身體麻木、皮膚搔癢、筋脈拘緊、說話不清楚。

藥材:黃耆、防風、天麻、官桂、當歸、白朮、虎骨、雲母粉、木香、仙靈皮、甘草(炙過)、茵子葉、白芍藥、川續斷、萆薢、石斛(去根,各40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