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八 (2)

1. 易簡諸方

逐痰丸:,天南星九蒸九曬,為末,薑汁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人參湯、麥冬湯任下。

一方:,治癇證不拘遠近,皆可治。蓖麻子(一兩),黃連(一兩),銼同入砂鍋內,水一碗,煮二三兩夜,水乾添水,煮日足為度。只用蓖麻子仁,陰乾不見日,用竹刀切,每粒切四段。每服五粒,作二十段。食後用荊芥湯吞下,日二服,終身勿食豆,若犯之則腹脹而死。

一方:,代赭石(一兩),明礬(二兩)為末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水下。

古三癇丸:,荊芥(一兩),明礬(一兩),為末糊丸,黍米大。硃砂為衣,每服二十丸,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逐痰丸:

將天南星蒸過又曬乾,重複九次,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成糊狀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可以用人參湯或麥冬湯送服。

一方:
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癲癇,不論病程長短都有效。用蓖麻子(一兩)和黃連(一兩),切碎後一起放入砂鍋內,加入一碗水,熬煮兩三個晚上,水乾了就再加水,一直煮到時間足夠為止。只取用蓖麻子的仁,在陰涼處陰乾,不要曬到太陽,用竹刀切開,每一粒切成四段。每次服用五粒,總共二十段。飯後用荊芥湯吞服,一天服用兩次,終身不要吃豆類食物,如果吃了,就會腹脹而死。

一方:

用代赭石(一兩)和明礬(二兩)磨成粉末,用糊狀物和成藥丸,搓成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水送服。

古三癇丸:

用荊芥(一兩)和明礬(一兩)磨成粉末,用糊狀物和成藥丸,搓成小米大小,再裹上一層硃砂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