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 (3)

1. 疏散風寒劑

勝金丸,治風癇,不時旋暈,忽然卒倒,潮搐吐沫,不省人事。

南星,殭蠶,細辛,烏蛇(生用),川烏(生),皂角(炙黃),白礬,桔梗,川芎,草烏,何首烏,荊芥穗,威靈仙(各一兩)

上為末,酒糊丸,綠豆大。每服十五丸,溫酒下。

(《元戎》)小靈寶丹,附子(炮,一個),天麻,全蠍,白殭蠶(炒),南星(炮),藿香葉,白附子(麩包煨,各五錢)

上為末,酒糊丸,小豆大。每服十五丸,溫酒下。

白話文:

勝金丸,治療風引起的癲癇,症狀是時常感到頭暈目眩,忽然昏倒,抽搐,口吐白沫,失去知覺。

藥材包含:南星、殭蠶、細辛、烏蛇(生用)、川烏(生)、皂角(炙黃)、白礬、桔梗、川芎、草烏、何首烏、荊芥穗、威靈仙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溫酒送服。

(出自《元戎》)

小靈寶丹,藥材包含:附子(炮製過,一個)、天麻、全蠍、白殭蠶(炒過)、南星(炮製過)、藿香葉、白附子(用麩皮包裹煨過,各五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製成糊狀,做成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溫酒送服。

2. 導痰攻下劑

虎睛丸,治癇痰發無時,恍惚搐搦。

虎睛(一對,炙),犀角(鎊),大黃(各一兩),梔子仁(炒),遠志(各半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綠豆大。食後酒下二十丸。

控涎散,治諸癇,久不愈,頑涎聚結,發作無時。

川烏(生),半夏,殭蠶(銼,薑汁浸。各五錢),全蠍(七枚),鐵粉(三錢),甘遂(三錢半)

上為細末,薑汁糊丸,綠豆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十五丸,食後薑湯下。忌甘草。

(《拔萃》)妙香丸,治五癇時熱,積熱風痰,及小兒一切驚熱病。

辰砂(四兩半),龍腦,麝香(各三錢),牛黃(二錢),金箔(四十五片),巴豆(一百五十粒,去油)

上合研勻,煉蜜去蠟淨,又入白砂蜜五七錢,同煉勻為丸,每兩作三十九。米飲調下一丸。

瀉青丸(方見火門)。專治癇風驚搐。

滾痰丸(方見痰門)。治癇下痰。

(《三因》)控涎丹(方見痰門)。治五癇痰飲,秘積而作。

錢氏白餅子(方見痰飲門)。治同上。

當歸龍薈丸、龍膽湯(二方並見火門)。並治邪自肝經風火為患。

白話文:

虎睛丸,治療癲癇發作沒有規律,病人神志不清,抽搐。

藥材包含:虎睛(一對,炙烤過),犀角(磨粉),大黃(各一兩),梔子仁(炒過),遠志(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,像綠豆那麼大。飯後用酒送服二十丸。

控涎散,治療各種癲癇,久治不癒,頑固的痰涎積聚,發作沒有規律。

藥材包含:川烏(生用),半夏,殭蠶(切碎,用薑汁浸泡過,各五錢),全蠍(七枚),鐵粉(三錢),甘遂(三錢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薑汁糊做成丸子,像綠豆那麼大,外面裹上硃砂。每次服用十五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忌用甘草。

妙香丸,治療各種癲癇發作時出現發熱,積熱引起的風痰,以及小兒各種驚恐發熱的疾病。

藥材包含:辰砂(四兩半),龍腦,麝香(各三錢),牛黃(二錢),金箔(四十五片),巴豆(一百五十粒,去除油脂)。

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去除蠟質後,再加入白砂糖蜂蜜五到七錢,一同煉製均勻做成丸子,每兩藥材做成三十九丸。用米湯送服一丸。

瀉青丸(藥方在火門篇)。專門治療癲癇引起的抽搐。

滾痰丸(藥方在痰門篇)。治療癲癇引起的痰液。

控涎丹(藥方在痰門篇)。治療各種癲癇因痰飲、便秘積滯而發作。

錢氏白餅子(藥方在痰飲門篇)。治療同上。

當歸龍薈丸、龍膽湯(這兩個藥方都在火門篇)。都治療邪氣從肝經入侵,導致風火作亂的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