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四十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八 (4)

1. 補血補陰諸劑

(《局方》)四物湯,治血虛榮弱。一切血病,以此為主。

當歸,熟地,川芎,芍藥(各等分)

上咀,每服六錢,水盞半煎服。

當歸補血湯,滋理榮血不足。(方見熱門。)

(《青囊》)仙傳斑龍丸,壯精神,除百病,養氣血,補百損,大有奇效。老人、虛人常服,延年益壽。昔蜀中有道人,酣歌酒肆曰:尾閭不禁滄海竭,九轉金丹都慢說。惟有斑龍頂上珠,能補玉堂關下血。真人仲源索方傳世。

白話文:

《局方》裡的四物湯,用來治療血虛體弱,各種血虛相關的病症,都以這個方子為基礎。方劑由當歸、熟地、川芎、芍藥等量組成,煎服時每次取六錢,用半盞水煎煮。另外,《當歸補血湯》則用於滋養和調理氣血不足,方劑細節可參考熱門方劑部分。

《青囊》裡記載的仙傳斑龍丸,能增強精神、治療百病、滋養氣血、補充損耗,效果非常顯著。老人和體虛的人經常服用,可以延年益壽。傳說以前蜀地有一位道人,在酒肆裡高歌道:「尾閭無法阻止滄海枯竭,九轉金丹也無法相比,只有斑龍頭頂的珠子,才能補充玉堂關下受損的血。」這位道人名叫仲源,後來將此方傳承下來。

鹿角霜,鹿角膠,菟絲子(製法並見備錄),柏子仁,熟地黃(各半斤),白茯苓,補骨脂(各四兩)

上將膠先溶化,量入無灰酒,打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六、七十丸,空心鹽湯酒任下。

斑龍二至丸

鹿角霜,鹿角膠(各一斤),川黃柏,知母(各酒炒半斤),虎潛丸,熟地黃(酒浸。各四兩),天門冬(酒浸,去心),麥門冬(同上。各四兩),何首烏(去皮,搗如彈子大,乳汁拌,蒸曬乾,又拌九次止),當歸,白茯苓

白話文:

鹿角霜、鹿角膠、菟絲子的製作方法請參見附錄、柏子仁、熟地黃各半斤、白茯苓、補骨脂各四兩。

首先將膠類融化,然後加入無灰的酒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六七十粒,空腹時用鹽水或酒送服。

斑龍二至丸

鹿角霜、鹿角膠各一斤、川黃柏、知母各半斤並用酒炒過,熟地黃用酒浸泡、各四兩、天門冬去心後用酒浸泡、麥門冬同樣處理後各四兩、何首烏去掉外皮後搗成彈子大小,用乳汁拌勻後蒸晒乾燥,再重複此步驟九次、當歸、白茯苓。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空心鹽酒下。

(《精方》)太極丸,人之五臟配天地之五行,一有不和,是以為病。藥有五味,各主五臟,常以適調。因配合諸味,使人神氣、神心、肺腎保和無遺。生化之源既清,邪不能入矣,故曰太極。

黃柏(屬水,滋賢,味苦以堅精。去皮,鹽酒炒勻,至褐色,取淨末三兩六錢)

知母(屬金,主潤肺,苦以降火。佐黃柏,為水金相生。去毛淨,酒浸宿,微炒,取淨末三兩六錢)

破故紙(屬火,收斂神明,能使心包之火與命門之火相通,故元陽堅固,骨髓充實,澀以治胞。新瓦炒香,淨羅二兩八錢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空腹時用鹽酒送服。太極丸的原理是根據人體五臟與天地五行相配,藥材五味各主五臟,以調和五臟平衡。藥材互相搭配,使人精神、心神、肺腎等器官保持和諧,無所遺漏。生化之源純淨,邪氣就無法侵入,因此稱為太極丸。黃柏滋陰降火,知母潤肺降火,破故紙收斂神明,三者相輔相成,共同起到滋陰降火、固本培元的作用。

胡桃仁(屬木,潤血。血惡燥,故潤之。佐故紙,為木火相生。古書謂:黃柏無知母,故紙無胡桃,皆不成功。去皮,研三兩二錢)

砂仁(屬土,醒脾開胃,引諸藥歸宿丹田,和五臟中和之氣,如天以土為中氣也。一兩分二處,以一處同花椒五錢炒,去椒。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、七十丸,早晚沸湯茶酒任下。服至三年,百病消除,終身服之無間,可以成地仙矣。

(丹溪)大補陰丸,降陰火,補腎水。

白話文:

胡桃仁性屬木,有潤血功效。血氣乾燥時,胡桃仁可以滋潤它。搭配故紙,因為木火相生。古籍記載,黃柏沒有知母,故紙沒有胡桃,都無法取得最佳效果。將胡桃仁去皮,研磨成三兩二錢。

砂仁屬土,能醒脾開胃,引導藥物歸宿丹田,調和五臟之氣,如同天地以土為中氣。取砂仁一兩,分為兩份,其中一份與花椒五錢一同炒,之後去除花椒。

將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細末,用煉蜜製成丸劑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、七十丸,早晚用沸湯、茶或酒送服。連續服用三年,百病可消,終身服用無間,可得地仙之體。

(丹溪)大補陰丸,能降陰火,補腎水。

黃柏(鹽酒炒褐色),知母(制同上。各四兩),熟地黃(酒洗,焙乾,搗爛),龜板(酥炙黃。各六兩)

上為細末,豬脊髓和,煉蜜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、六十丸,空心姜鹽湯送下。

補陰丸,治同前。(一名虎潛丸。)

黃柏(制),知母(制),熟地黃(酒洗。各三兩),龜板(酥炙,四兩),白芍藥(煨),當歸,牛膝(各二兩),虎脛骨(酥炙),鎖陽(酥炙),陳皮(各一兩半)

白話文:

將黃柏用鹽酒炒至褐色,知母也用同樣方法處理,各取四兩。熟地黃用酒洗淨,焙乾後搗爛,龜板酥炙至黃色,各取六兩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豬脊髓,再用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五、六十丸,空腹時用薑鹽湯送服。此方名為補陰丸,可治療同前症狀,也叫虎潛丸。

另有一方,使用黃柏、知母、熟地黃各三兩,龜板酥炙取四兩,白芍煨製,當歸、牛膝各二兩,虎脛骨酥炙,鎖陽、陳皮各一兩半。

上為細末,酒煮羯肉為丸,梧桐子大。冬加乾薑半兩。每服五十丸,姜鹽湯或酒下。

加味虎潛丸,治諸虛不足,腰腿疼痛,行步無力。壯元陽,滋腎水。

熟地黃(酒洗,八兩),黃柏(蜜炒褐色),人參,黃耆(蜜炙),當歸(酒洗),破故紙(炒),鎖陽(酒洗),龜板(酥炙),茯苓,杜仲(酥炙,斷絲)牛膝(酒洗),菟絲子(制),知母(酒炒),虎骨(酥炙。各二兩),山藥(炒),枸杞子(各二兩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酒煮熟的羊肉做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冬季時加入乾薑半兩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薑鹽湯或酒送服。此方名為加味虎潛丸,用於治療各種虛弱不足,腰腿疼痛,行走无力,可壯元陽,滋腎水。藥材包括:熟地黃(酒洗,八兩)、黃柏(蜜炒至褐色)、人參、黃耆(蜜炙)、當歸(酒洗)、破故紙(炒)、鎖陽(酒洗)、龜板(酥炙)、茯苓、杜仲(酥炙,斷絲)、牛膝(酒洗)、菟絲子(制)、知母(酒炒)、虎骨(酥炙,各二兩)、山藥(炒)、枸杞子(各二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豬脊髓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、六十丸,空心鹽湯或酒任下,食乾物壓之。

滋陰大補丸,治同前。

牛膝(酒洗),山藥(各兩半),杜仲(制),巴戟(去心),山茱萸肉,肉蓯蓉(酒洗,新瓦焙乾),五味子,白茯苓,小茴香(炒),遠志(甘草同煮,去心。各一兩),石菖蒲,枸杞子(各半兩),熟地黃(二兩)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製的蜂蜜和豬脊髓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五六十粒,空腹時用鹽水或酒送服,然後食用乾食物壓住。

滋陰大補丸,治療範圍與前述相同。

藥材包括:牛膝(用酒洗過)、山藥(各用一半量),杜仲(經過加工),巴戟(去掉心部),山茱萸肉,肉蓯蓉(用酒洗過,並在新瓦上烘乾),五味子,白茯苓,小茴香(炒過),遠志(與甘草一起煮過,去掉心部。各用一兩),石菖蒲,枸杞子(各用半兩),熟地黃(用二兩)。

上為細末,紅棗肉和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淡鹽湯或溫酒任下。與虎潛丸間服之佳,所謂補陰和陽,生血益精,潤肌膚,強筋骨,性味清而不寒,溫而不熱,非達造化之至微者,未足與議於斯也。

補腎丸

黃柏(制),龜板(酥炙),杜仲(制),牛膝(酒洗),陳皮(各二兩),乾薑(冬加五錢),五味子(五錢)

上為細末,薑汁糊丸,梧桐子大。酒下五十丸。

補天丸(以上俱丹溪方。)

紫河車(一具,製法見備錄)

白話文:

【補腎丸】

黃柏(經過炮製)、龜板(用酥油炙烤過)、杜仲(經過炮製)、牛膝(用水酒洗淨)、陳皮(各兩兩)、乾薑(冬季時增加五錢)、五味子(五錢)。
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來做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時可以用淡鹽水或是溫酒來送服。與虎潛丸交替服用效果更佳,這藥物能補充陰氣、調和陽氣、生成血液、增強體力、滋潤皮膚、強健筋骨。其性質清涼而不寒涼,溫暖而不熱烈,不是能夠深刻理解自然之微妙者,不足以討論此藥物。

【補天丸】(以上均出自丹溪方)

紫河車(一具,製作方法見備錄)

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來做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用酒來送服五十丸。

上以前補腎丸藥末,同紫河車碾極細,酒糊為丸。或新取紫河車蒸熟搗爛,同前藥末為丸亦可。

(《金匱》)六味地黃丸,治腎經虛損,新久憔悴,盜汗發熱,五臟齊損,瘦弱虛煩,骨蒸痿弱,下血咯血等證。(一名腎氣丸。)

山茱萸肉,乾山藥(各四兩),澤瀉,牡丹皮,白茯苓(各三兩),熟地黃(八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白湯下。

(《雜著》)補陰丸,治同前。

白話文:

以前補腎丸的藥末,與紫河車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酒糊成丸服用。或者將新鮮的紫河車蒸熟搗爛,再與之前的藥末一起做成丸藥,也可以。

六味地黃丸,用於治療腎經虛損,久病體弱、面色憔悴,盗汗發熱,五臟俱损,瘦弱虛煩,骨蒸潮熱、肢體痿弱,下血咯血等症狀。

將山茱萸肉、乾山藥(各四兩)、澤瀉、牡丹皮、白茯苓(各三兩)、熟地黃(八兩)研磨成細粉,煉蜜為丸,做成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温水送服。

補陰丸,用於治療與六味地黃丸相同的症狀。

黃柏(制),知母(制。各三兩),枸杞子(一兩),鎖陽(酥炙,二兩),熟地黃(酒洗,五兩),五味子(一兩),龜板(制三兩),天門冬(去心)白芍藥(酒炒。各一兩),乾薑(炮,三錢,冬五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入豬脊髓三條,和勻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八十丸,空心淡鹽湯送下,冬月溫酒下。加減法於後。

夢遺精滑加制牡蠣、白朮(各一兩)、山茱萸肉、椿根白皮(炒。各七錢)。有青皮加白朮、白茯苓(各二兩半)、山梔仁、黃連(各炒半兩)。腳膝軟弱無力加牛膝(酒洗,二兩)、虎骨(酥炙,二兩)、防已(酒洗)、木瓜(各半兩)。疝氣加蒼朮(鹽炒,兩半)、黃連(薑汁炒)、山梔仁(炒。

白話文:

黃柏、知母各三兩,枸杞子一兩,鎖陽(酥炙)二兩,熟地黃(酒洗)五兩,五味子一兩,龜板(制)三兩,天門冬(去心)、白芍藥(酒炒)各一兩,乾薑(炮)三錢,冬天用五錢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煉蜜和豬脊髓三條,混合均勻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八十丸,空腹用淡鹽湯送服,冬天可用溫酒送服。其他症狀可根據情況加減藥物。夢遺精滑可加制牡蠣、白朮各一兩、山茱萸肉、椿根白皮(炒)各七錢;有青皮可加白朮、白茯苓各二兩半、山梔仁、黃連(各炒半兩);腳膝軟弱無力可加牛膝(酒洗)二兩、虎骨(酥炙)二兩、防已(酒洗)、木瓜各半兩;疝氣可加蒼朮(鹽炒)兩半、黃連(薑汁炒)、山梔仁(炒)。

各六錢)、川芎(一兩)、吳茱萸(炮)、青皮(半兩)。脾胃虛弱,畏寒易泄加白朮(三兩)、陳皮(一兩)、乾薑(炮,七錢。)

眼目昏暗加當歸(酒洗)、川芎、菊花(各二兩)、柴胡、黃連(酒炒)、烏犀(各半兩)、蔓荊子、防風(各三錢)。氣虛之人加人參、黃耆(炙。各二兩),左尺既虛,右尺亦微,命門火衰,陽事不舉,加肉桂、黑附子(制。各七錢)、沉香(五錢)。

白話文:

各用六錢,川芎一兩,吳茱萸(炮製)、青皮(半兩)。脾胃虛弱,畏寒易瀉者,加白朮三兩、陳皮一兩、乾薑(炮製,七錢)。

眼目昏暗者,加當歸(酒洗)、川芎、菊花(各二兩)、柴胡、黃連(酒炒)、烏犀(各半兩)、蔓荊子、防風(各三錢)。氣虛之人,加人參、黃耆(炙製,各二兩),左尺脈虛弱,右尺脈亦微弱,命門火衰,陽事不舉者,加肉桂、黑附子(制製,各七錢)、沉香(五錢)。

(《直指》)沉香大補丸,專治下焦虛弱。補益元氣,久服輕身健體,五臟調和,血脈通泰,功效甚妙。

黃柏(制,四兩),知母(制),熟地黃(酒浸),龜板(酥炙),人參(各二兩),芍藥,陳皮,牛膝(酒洗),鎖陽(酒浸),當歸(浸酒內),山茱萸肉,山藥,白茯苓,牡丹皮,杜仲,澤瀉,大茴香,沉香(各一兩),虎脛骨(酥炙,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酒煮黑羊羔肉,熬為膠,去骨,內加豬脊髓二條,再熬,和藥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四、五十丸,空心好酒送下,食乾物壓。

白話文:

《直指》[沉香大補丸],專治下焦虛弱。補益元氣,久服輕身健體,五臟調和,血脈通泰,功效甚妙。

配方:

  • 黃柏(製,四兩)
  • 知母(製)
  • 熟地黃(酒浸)
  • 龜板(酥炙)
  • 人參(各二兩)
  • 芍藥
  • 陳皮
  • 牛膝(酒洗)
  • 鎖陽(酒浸)
  • 當歸(浸酒)
  • 山茱萸肉
  • 山藥
  • 白茯苓
  • 牡丹皮
  • 杜仲
  • 澤瀉
  • 大茴香
  • 沉香(各一兩)
  • 虎脛骨(酥炙,七錢半)

製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用酒煮黑羊羔肉,熬至膠狀,去骨。
  3. 加入豬脊髓兩條,繼續熬煮。
  4. 將熬好的肉膠與藥末混合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

用法:

每次服用四、五十丸,空腹時用好酒送服,食用乾性食物壓服。

功效:

專門治療下焦虛弱,補益元氣,長期服用可輕身健體,使五臟調和,血脈暢通,功效十分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