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七 (32)
卷之七 (32)
1. 灸法
崔氏四花六穴(灸法見針灸門)
專治男婦五勞七傷,氣血虛弱,骨蒸潮熱,形容憔悴,咳嗽痰喘,五心煩悶,四肢困倦。如諸風體弱,諸氣尫羸,久病痼疾,形體虛弱者,並宜灸之。
黃帝灸二一種癆圖並序
夫人含靈受氣,稟於五常。攝之乖理,降之六疾。至若岐黃廣記,抑有舊經,攻灸單行,顯靈斯術。骨蒸病者,亦名傳屍,亦名殗殢,亦命伏連,亦名無辜。丈夫以元氣為根本,婦人以血海為根源。其病狀也,發乾而短,或聚或分,或腹中有塊,或腦門結核,或夜臥盜汗,夢與鬼交。雖目視分明,而四肢無力。上氣食少,漸至尫羸。縱延歲月,遂至殞滅。
余昔添任洛州司馬,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。前後瘥者數過二百。至於貍骨獺肝,徒聞曩說;金牙銅鼻,罕見其能。未如此方扶危救急,非止單攻骨蒸,兼亦療風,或瘴或癆,或邪或僻,患狀既廣,灸愈亦多。不可全錄,聊述大概,又恐傳說訛謬,以誤將來。令具圖形,庶令覽者易於悉使。
所在流傳,頗多家藏,未暇外請名醫,旁求上藥。返魂遠魄,何難之有?遇斯疾者可不謹哉!
腎俞二穴(在第十四椎下,兩旁各一寸半上一隔對是穴,治虛勞耳聾,腎虛水腫腰痛,小便濁,好獨臥,身冷如冰,遺精溺血,五勞七傷,腳膝痠疼,針三分,灸三壯),大椎一穴(在第一椎),膈俞二穴(在第七椎),膽俞二穴(在第十一椎),三焦俞二穴(在第十三椎),胃俞二穴(在第十椎),旋俞二穴(在第一十椎)
白話文:
崔氏四花穴和六穴(灸法可參考針灸相關書籍)
專門治療男女因過度勞累、內傷導致的虛弱,氣血不足,骨蒸潮熱,面容憔悴,咳嗽、痰多、氣喘,心煩意亂,四肢困倦等症狀。如果身體虛弱,各種風邪、氣虛,久病不癒,身體虛弱的人,都適合用艾灸治療。
黃帝灸法中,關於一種癆病的圖譜和序言。
人稟受天地之氣,秉持五常的道理。如果調養失當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像岐黃醫學廣泛記載的內容,都根據古代的經驗,主張用艾灸來治療疾病,其效果非常顯著。骨蒸病,也叫傳屍、殗殢、伏連、無辜。男性以元氣為根本,女性以血海為根源。這種病的症狀是,頭髮乾燥變短,可能成片也可能分散,腹部可能有腫塊,或腦門有結核,晚上睡覺盜汗,做夢和鬼神交合。雖然眼睛看得清楚,但四肢無力。氣喘、食慾不振,逐漸變得消瘦。如果拖延日久,就會導致死亡。
我以前在洛州擔任司馬時,三十天內用艾灸治好了十三個人。前後治好的病人超過兩百人。至於像貍骨、獺肝之類的治療方法,只是聽說而已;用金牙、銅鼻來治病,也極少見到效果。沒有像這種艾灸方法,能扶正氣、救急,不僅治療骨蒸病,還能治療風邪、瘴氣、勞病、邪氣、怪病等各種疾病,因為適用範圍廣泛,所以治好的病人也很多。無法一一列舉,只能簡述大概情況,又怕傳說有誤,以訛傳訛,耽誤後人。所以畫出圖形,以便讓讀者容易了解掌握。
這種方法在民間流傳甚廣,很多家庭都收藏了相關書籍,不用再花時間到外面請名醫,尋找珍貴的藥材。起死回生,並不是難事。遇到這種疾病的人,怎能不謹慎小心呢!
腎俞穴兩個(在第十四椎骨下,兩旁各一寸半的位置,上一格相對應的地方就是穴位,治療虛勞耳鳴、腎虛水腫、腰痛、小便混濁、喜歡獨自睡覺、身體冰冷、遺精、尿血、五勞七傷、腳膝痠痛,針刺三分,艾灸三壯),大椎穴一個(在第一椎骨),膈俞穴兩個(在第七椎骨),膽俞穴兩個(在第十一椎骨),三焦俞穴兩個(在第十三椎骨),胃俞穴兩個(在第十椎骨),旋俞穴兩個(在第一十椎骨)。
2. 養生導引法
一法:以兩手著頭相叉,長氣即吐之。坐地緩舒兩腳,以兩手外抱腳中,疾低頭,入膝中,兩手交叉頭上,十三通。愈三尸也。
一法:叩齒二七過,取嚥氣二七,如三百通乃止,為之二十日,邪氣悉退。六十日病小愈,百日大病除,三尸伏蟲去,肌膚光澤。
白話文:
第一種方法:將兩手交疊放在頭後,深吸一口氣後慢慢吐出。然後坐於地上,緩慢伸直雙腳,用兩手從外側抱住腳的中間部位,快速地低下頭,讓頭儘量靠近膝蓋中間,接著將兩手交叉舉過頭頂,這樣來回做十三次。這樣做可以治療三尸(古人認為人體內的有害之物)。
第二種方法:上下牙齒互相輕叩十四次,然後吞嚥口中的唾液十四次,這樣如同做三百次才停止。持續做二十天,體內的邪氣就會全部消退;持續做六十天,小病就會有所好轉;持續做一百天,大病就會痊癒,三尸和體內的寄生蟲都會被清除,皮膚也會變得光滑有光澤。
3. 易簡諸方
《聖惠方》:,治虛煩骨蒸不得眠。用酸棗仁(一兩),水二盞,研,絞汁下米二合,煮粥,候熟,下地黃汁一盞,再煮。不拘時服。
又方:,治虛勞嘔血,嗽血吐血。用大小薊、柏葉、荷葉、茅根等,即十灰散。又以山藥五條、蓮肉半斤、晉棗一百枚、霜柿十個,四味用水四碗於砂鍋內煮熟,擂碎。卻下前藥末,和勻,慢火再熬。復下阿膠四兩、黃蠟二兩、平胃散末、四君子湯,和知母、黃柏末各一兩,搜和成劑。如硬,入蜜置青石上,木槌打勻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棗楊下,不拘時。此藥不寒不燥,治一切虛勞百損神效。
又方:,用鹿角霜(一斤),白茯苓(四兩)為末,就用鹿角膠和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酒下,甚補益。
又方:,治虛勞骨蒸。用胡黃連、蛇床子、前胡各三錢,犍豬膽一個,脊髓一條,童便、水各一鍾,煎八分,再煎二次,服四劑可愈。
又方:,治虛勞瘦熱。用青蒿細銼水三升、童便五升,煎一升半去渣,熬成膏,丸如梧桐子大。空心臥時,各以酒吞二十丸,或煎服。
《外臺秘要方》:,治骨蒸,以生地黃搗取汁一斤,入煉蜜四兩。空心滾白湯調下三錢。以身涼為度,若利減一匙。
一方:,治蒸病名曰內蒸。所以言內者、必外寒內熱,以手附骨而熱甚者,其根在五臟六腑之中,必因患後得之,肉脫,飲食無味,皮燥而無光。蒸盛之時,四肢漸細,足趺腫起。以石膏十兩研如乳粉法。每服一錢,不拘時,水調,以身涼為度。
一方:,治癆瘵。以赤皰兒,俗名王瓜,焙乾為末,酒調二錢服。
一方:,冶骨蒸勞熱。以桃仁一百二十枚,泡去皮及雙仁者,留尖杵為丸。平旦井花水頓服盡。服訖,量性飲酒令醉。仍須吃水,能多最精。隔日又服一劑,百十日不許食肉。
一方:,冶五蒸。平旦涼至晚,煩躁,飲食無味,細喘小氣,兩足逆冷,手心常熱。變疳,則蝕人五臟。大便或澀,用芒硝(五兩)為末。每服三錢,滾米飲入煉蜜一匙調下,日二服。
一方:,用芒硝(二兩),苦參末(二兩),蜜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丸,米湯下,以身涼為度。
一方:,用胡黃連為末。每服一錢,蜜湯調下。
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,治癆瘵骨蒸,鬼氣。取童子小便五大斗澄過,青蒿五斗,八九月帶籽採來,細銼。二物相合,入大釜中,以猛火煎取三斗,去渣,淨洗,釜干。再傾汁於釜中,以微火煎至二斗。取豬膽十枚相合,再煎至一斗半,除火待冷,以新瓷器盛。每欲服取甘草二三兩,炙熟,搗為末,調蒿汁膏,搗千杵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米湯下,增至三四十丸亦可。
黃狗肉丸:,治男子婦人虛勞體熱,盜汗,四肢倦怠,用肥中黃狗一隻,去腸臟皮毛,用內外腎,研入砂鍋內,酒醋八分,水二分,地骨皮(一斤),前胡、黃耆(各四兩)、蓯蓉(二兩),同狗肉,自朝煮至暮,將藥去,肉再煮一宿。至明早去頭骨,再煮如泥,入石器內,細搗,入當歸末(四兩)、蓮肉(一斤)、平胃散(二斤),和狗肉,杵千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酒送下。
一方:,治虛勞,用杏仁(一斤),去皮尖,生薑六兩銼碎。咳嗽加人參(四兩),同入砂鍋內,河水一斗,以文武火熬,水盡為度,去姜參渣,每服杏仁五七枚,或二十枚,細嚼,頻頻服之。
一方:,治骨蒸勞熱,飲食不為肌肉,自汙、盜汗,日夜俱熱者難治,日夜間熱者易愈。用羚羊角末二錢,溫水調下。
一方:,治骨蒸勞,及痔漏腸風下蟲血。用鰻鱺魚,酒醋五味煮食,亦治心疼。
一方:,治傳屍癆瘵。用童便二盞,無灰酒一盞,以新瓷器盛之。取豬腰子一對,入瓶內,封固瓶口。日晚用重湯煮之,至中夜止。待五更以火溫之,乘熱任意飲酒,食腰子。病危者一月見效,平日瘦怯者可服此。蓋以血養血,勝金石草木之藥也。
一方:,用雄黃(一兩)為末、松脂(一兩),溶化和丸,如蓮子大。平旦吞一丸,七日三尸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