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四十四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四 (6)

1. 暑濕咳嗽諸方

(仲景)人參白虎湯,治傷暑咳嗽,面赤自汗身熱,脈虛發渴。

(東垣)清暑益氣湯,治中暑身熱,咳而自汗,脈虛煩躁。

(《和劑》)黃連香薷飲,治暑熱乘肺,咳嗽脈洪。

五苓散,治暑濕傷肺,咳嗽煩躁脈細。(四方並見暑證門。)

(《濟生》)白朮湯,治五臟受濕,咳嗽痰多,氣喘身重,脈濡細。

白朮,白茯苓,半夏,橘紅(各二錢),甘草(炙一錢),

上水二盞,姜五片,煎八分,食遠服。

(《機要》)款氣丸,治水飲濕鬱,咳久喘滿,肺氣浮腫。

陳皮,青皮,木香,檳榔,郁李仁,杏仁,豬苓,澤瀉,白茯苓(各一兩),馬兜鈴,當歸,漢防己,人參(各半兩),牽牛(頭末,兩半,半生半熟),苦葶藶(各二兩),

上為末,薑汁煮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三五十丸,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暑濕咳嗽諸方

(張仲景的)人參白虎湯,治療因為中暑引起的咳嗽,症狀是臉色潮紅、自己會流汗、身體發熱、脈象虛弱、口渴。

(李東垣的)清暑益氣湯,治療中暑導致的身體發熱,伴隨咳嗽、自己會流汗、脈象虛弱、煩躁不安。

(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的)黃連香薷飲,治療暑熱侵犯肺部,引起的咳嗽、脈象洪大。

五苓散,治療因為暑濕傷害肺部,引起的咳嗽、煩躁、脈象細弱。(這四個方子在暑證的章節中都有記載。)

(《濟生方》的)白朮湯,治療五臟受到濕氣影響,引起的咳嗽、痰多、氣喘、身體沉重、脈象濡細。

藥材組成: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橘紅(各八克)、炙甘草(四克)。

用法:用水兩碗,加入生薑五片,煎煮到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

(《醫學機要》的)款氣丸,治療水飲濕氣鬱積,引起的長期咳嗽、胸悶氣喘、肺氣浮腫。

藥材組成:陳皮、青皮、木香、檳榔、郁李仁、杏仁、豬苓、澤瀉、茯苓(各四十八克)、馬兜鈴、當歸、漢防己、人參(各二十四克)、牽牛子(頭末,二十四克,一半生用一半熟用)、苦葶藶(各九十六克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煮成的糊做成丸子,像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2. 清痰順氣止嗽諸方

(《局方》)紫蘇降氣湯,治氣逆咳嗽喘促。

分氣紫蘇飲,治脾胃不和,氣逆喘嗽。(二方並見氣門。)

(楊氏)大降氣湯,治上盛下虛,氣壅痰實,喘嗽不利。

紫蘇子(微炒),川芎,細辛,前胡,當歸,厚朴,桔梗,白茯苓,陳皮,半夏曲,甘草(炙。各等分),

上咀,每服五錢,姜三片、蘇葉五片,煎服。

(《三因》)平氣散,治一切咳嗽吐痰,氣塞不利,惡風不能食。

人參,白朮,川芎,當歸,紫蘇,杏仁,木瓜,茯神(各七分),五味子,肉桂(各三分),烏藥(五分),甘草,白芷(各五分),

上水二盞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後溫服。

(《良方》)百合湯,治肺氣壅滯,咳嗽喘悶多渴,腰膝浮腫,小便淋瀝。

百合,赤茯苓,陳皮,紫蘇,人參,大腹皮,豬苓,桑白皮,枳殼,麥門冬,馬兜鈴,甘草(炙。各一錢),

上作二服,每服水盞半,姜一片、棗一枚,煎七分,不拘時溫服。

蘇子煎,治上氣咳嗽。

紫蘇子,生薑汁,生地黃汁,白蜜,杏仁(各一升)

上蘇子搗爛,以二汁澆之,絹絞取汁,又搗又澆,如此絞六七度,則味盡去滓,以蜜和合,置銅器中,於湯上煎之如飴,每服二匙,日三次,夜一二次,病愈即止。

鯉魚煎,治上氣咳嗽,胸膈煩悶氣喘。

鮮鯉魚(一尾,不論大小),將鯉魚去鱗血洗淨,切作膾,榨去血水,以姜醋製而食之,加蒜齏亦得。

人參款花膏,治肺胃虛寒,久嗽不已,咽膈滿悶,咳嗽氣壅。

人參,款冬花,五味子(各七錢),紫菀,桑白皮(各一兩),杏仁(八錢),木香,檳榔,紫蘇,半夏(制。各半兩),

上熬成膏,煉蜜丸,雞頭子大,每服一丸,食後細嚼,淡薑湯下。

(《秘方》)星香丸,治諸般氣嗽生痰。

南星(制,礬水泡三次),半夏(制。各一兩),陳皮(去白,四兩),香附子(皂角水浸)

上不見火為末,薑汁糊丸。每服五十丸,臨臥薑湯送下。

(《和劑》)潤下丸,順氣降痰止嗽最效。(方見痰門。)

(東垣)三奇湯,治咳嗽上氣喘促,胸膈不利。

陳皮(去白),桔梗,青皮,紫蘇,人參,半夏,杏仁,五味子,桑白皮(炒。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

水二盞,姜三片,煎一盞,食後服。

(丹溪)杏仁蘿蔔子丸,治氣壅咳嗽痰盛。

杏仁,蘿蔔子(炒。各一兩),

上為末,粥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

白話文:

清痰順氣止嗽諸方

  • 紫蘇降氣湯,治療因氣逆引起的咳嗽、喘息急促。
  • 分氣紫蘇飲,治療脾胃不和、氣逆引起的喘嗽。(這兩方都在「氣門」篇章中提到。)
  • 大降氣湯,治療上實下虛、氣壅痰多、喘嗽不利。
  • 藥材:紫蘇子(微炒)、川芎、細辛、前胡、當歸、厚朴、桔梗、白茯苓、陳皮、半夏曲、炙甘草(各等分)。
  • 用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取五錢,加生薑三片、紫蘇葉五片,用水煎服。
  • 平氣散,治療各種咳嗽、吐痰、氣塞不順、怕風、食慾不振。
  • 藥材:人參、白朮、川芎、當歸、紫蘇、杏仁、木瓜、茯神(各七分)、五味子、肉桂(各三分)、烏藥(五分)、甘草、白芷(各五分)。
  • 用法:用水兩碗煎至八分,飯後溫服,煎時加生薑三片。
  • 百合湯,治療肺氣壅滯、咳嗽喘悶、口渴、腰膝浮腫、小便不暢。
  • 藥材:百合、赤茯苓、陳皮、紫蘇、人參、大腹皮、豬苓、桑白皮、枳殼、麥門冬、馬兜鈴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。
  • 用法:分成兩次服用,每次取藥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一片、紅棗一枚,煎至七分,不拘時間溫服。
  • 蘇子煎,治療氣逆引起的咳嗽。
  • 藥材:紫蘇子、生薑汁、生地黃汁、白蜜、杏仁(各一升)。
  • 製法:將紫蘇子搗爛,用生薑汁和生地黃汁澆淋,再用絹布絞汁,反覆搗爛澆淋六七次,直到味道完全析出,去除藥渣,加入白蜜調和,放入銅器中,隔水加熱熬煮成膏狀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兩匙,每日三次,晚上再服用一到兩次,病癒即停止服用。
  • 鯉魚煎,治療氣逆引起的咳嗽、胸膈煩悶、氣喘。
  • 藥材:新鮮鯉魚(一尾,不論大小)。
  • 製法:將鯉魚去除鱗片和血液,洗淨後切成薄片,擠出血水,用薑醋調味食用,加入蒜泥也可以。
  • 人參款花膏,治療肺胃虛寒、久咳不止、咽喉胸膈滿悶、咳嗽氣壅。
  • 藥材:人參、款冬花、五味子(各七錢)、紫菀、桑白皮(各一兩)、杏仁(八錢)、木香、檳榔、紫蘇、制半夏(各半兩)。
  • 製法:將上述藥材熬製成膏狀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,大小如雞頭子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仔細嚼碎,用淡薑湯送服。
  • 星香丸,治療各種氣嗽痰多。
  • 藥材:制南星(用礬水浸泡三次)、制半夏(各一兩)、陳皮(去白,四兩)、香附子(用皂角水浸泡)。
  • 製法:將上述藥材不經火處理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和成糊,製成藥丸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睡前用薑湯送服。
  • 潤下丸,有順氣、降痰、止咳的功效。(這個方子在「痰門」篇章中提到。)
  • 三奇湯,治療咳嗽、氣逆喘促、胸膈不適。
  • 藥材:陳皮(去白)、桔梗、青皮、紫蘇、人參、半夏、杏仁、五味子、炒桑白皮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。
  • 用法:用水兩碗,加生薑三片,煎至一碗,飯後服用。
  • 杏仁蘿蔔子丸,治療因氣壅引起的咳嗽、痰多。
  • 藥材:杏仁、炒蘿蔔子(各一兩)。
  • 製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粥糊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