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春甫

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四十四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四 (8)

1. 陰虛勞嗽諸方

(與癆瘵方可參用)

(《拔萃》)五味黃耆散,治咳嗽咯血成勞,眼睛疼痛,四肢困倦,腳膝無力。

麥門冬,熟地(各一錢),桔梗,黃耆(各錢半),五味子,人參,芍藥,甘草(各五分),

上作一服,水二盞,煎八分,食後溫服。

補肺湯,治勞嗽。

白話文:

《拔萃》記載的五味黃耆散,用於治療咳嗽咯血、體力衰弱、眼睛疼痛、四肢乏力、膝蓋無力的症狀,可與治癆瘵的藥方合用。藥方包括麥門冬、熟地(各一錢)、桔梗、黃耆(各錢半)、五味子、人參、芍藥、甘草(各五分),用水煎服,每天一劑,飯後溫服。此外,《補肺湯》也可用於治療勞嗽。

桑白皮,熟地黃(各錢半),人參,紫菀,黃耆,川五味(各七分半),

上水二盞,煎八分,入蜜少許,食後服。

(海藏)紫菀散,治嗽中有血,虛勞久嗽。

紫菀,阿膠,知母,貝母(各一錢),桔梗,人參,茯苓,甘草(各五分),五味子(十二粒)

上作一服,水二盞,煎八分,食後服。

(《家鈔》)麥門冬飲,治虛勞咳嗽,午後嗽多者是也。

白話文:

桑白皮、熟地黃各半錢,人參、紫菀、黃耆、川五味各七分半,加水兩盞,煎煮至八分,加入少許蜜,飯後服用。此方名為紫菀散,用於治療咳嗽帶血、虛勞久咳。

紫菀、阿膠、知母、貝母各一錢,桔梗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各五分,五味子十二粒,共為一劑,加水兩盞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此方名為麥門冬飲,用於治療虛勞咳嗽,尤其是午後咳嗽加重者。

川芎,當歸,白芍藥,生地黃,黃柏,知母,麥門冬(各一錢),五味子(十五粒),桑白皮(八分),

上水二盞,姜一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,食後服。

(《良方》)黃耆散,治咳久勞嗽唾血。

黃耆(蜜炙),糯米(炒),阿膠(炒。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米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當歸、白芍、生地黃、黃柏、知母、麥門冬各一錢,五味子十五粒,桑白皮八分,加水兩盞,姜一片、棗一枚,煎煮八分,飯後服用。此為良方黃耆散,用於治療久咳、勞嗽、吐血。黃耆蜜炙、糯米炒、阿膠炒,各取等量,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米湯調服。

(《醫林》)黃耆鱉甲散,治虛勞客熱,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,五心煩熱,口燥咽乾,日晡發潮熱,夜出盜汗,咳嗽痰涎,時帶膿血。

黃耆(蜜炙),鱉甲(酥炙。各錢半),柴胡,地骨皮,生地黃,知母(各一錢),秦艽,白茯苓,桑白皮,半夏,人參,紫菀茸,黃芩,甘草,赤芍藥,天門冬,桔梗(各五分),肉桂(三分),

白話文:

《醫林》記載的黃耆鱉甲散,用於治療虛勞體弱、發熱、肌肉消瘦、四肢無力、手心腳心發熱、口乾舌燥、下午發燒、夜間盜汗、咳嗽痰多、偶爾帶血等症狀。方劑組成包括:黃耆(蜜炙)、鱉甲(酥炙)、柴胡、地骨皮、生地黃、知母、秦艽、白茯苓、桑白皮、半夏、人參、紫菀茸、黃芩、甘草、赤芍藥、天門冬、桔梗、肉桂。

上作二服,每服水二盞,姜三片,煎八分,食後服。

蛤蚧散,治虛勞咳嗽咯血,潮熱盜汗不思食。

蛤蚧(一對淨洗酥炙),人參,百部,款冬花,紫菀(各半兩),貝母,黃耆,阿膠(炒),鱉甲(酥炙),柴胡,半夏,杏仁(去皮尖),肉桂,甘草(炙。各一兩),

上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姜三片,煎八分,食遠溫服。

(《濟生》)團參飲子,治脾肺受傷,咳嗽膿血,憎寒壯熱,漸成勞者。

白話文:

先煎兩劑藥,每劑用兩碗水,加入三片薑,煎到剩下八分,飯後服用。蛤蚧散可以治療虛勞咳嗽咳血、潮熱盜汗、食慾不振。蛤蚧(一對,洗淨後用油酥炙),人參、百部、款冬花、紫菀(各半兩),貝母、黃耆、阿膠(炒)、鱉甲(酥炙)、柴胡、半夏、杏仁(去皮尖)、肉桂、甘草(炙。各一兩),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兩碗水,加入三片薑,煎到剩下八分,飯後溫服。團參飲子可以治療脾肺受損、咳嗽帶膿血、怕冷發熱,逐漸發展成虛勞的患者。

人參,紫菀,阿膠(炒),百合(蒸),細辛,杏仁,款冬花,天門冬,經霜桑葉,半夏,五味子(各五分),甘草(炙三分),

上水二盞,姜三片,煎七分,食後服。唾血而熱者加生地黃。咳嗽疲極加黃耆。損氣唾血加沒藥、藕節。

嘔逆飽脹加白朮。咳而小便多者加益智。咳而面浮氣逆加沉香、橘皮。大便溏者去杏仁加鍾乳粉。

白話文:

人參 紫菀 阿膠百合細辛杏仁款冬花天門冬桑葉半夏五味子甘草湯

藥材:

  • 人參 五分
  • 紫菀 五分
  • 阿膠(炒) 五分
  • 百合(蒸) 五分
  • 細辛 五分
  • 杏仁 五分
  • 款冬花 五分
  • 天門冬 五分
  • 經霜桑葉 五分
  • 半夏 五分
  • 五味子 五分
  • 甘草(炙) 三分

用法:

  1. 以上藥材,用水二盞(約400毫升),加入薑三片,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(約280毫升)。
  2. 飯後服用。

加減:

  • 唾血而熱者: 加生地黃。
  • 咳嗽疲極者: 加黃耆。
  • 損氣唾血者: 加沒藥、藕節。
  • 嘔逆飽脹者: 加白朮。
  • 咳而小便多者: 加益智。
  • 咳而面浮氣逆者: 加沉香、橘皮。
  • 大便溏者: 去杏仁,加鍾乳粉。

(《良方》)溫金散,治勞嗽。

黃芩,甘草,人參,防風(各一兩),杏仁(三七粒去皮尖),桑白皮,茯苓(各半兩),麥門冬(二錢半),

上前五味用米泔水浸一宿曬乾,次入人參、茯神、麥門冬。前五味共為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臘一豆大,煎七分,食後服。

桑白皮煎,治咳嗽經年不愈,傷肺欲成勞,唾血而氣喘。

桑白皮(五合),麥門冬,杏仁(去皮尖熬成酯),款冬花(各六分),茯苓,貝母,黃芩,升麻(各十二分),芍藥(十分),羊肺(一具),白蜜(一升),生地黃汁(一升)

白話文:

《良方》中記載的「溫金散」用於治療勞嗽。配方包含黃芩、甘草、人參、防風(各一兩)、杏仁(三十七粒去皮尖)、桑白皮、茯苓(各半兩)、麥門冬(二錢半)。其中前五味需先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曬乾後再加入人參、茯神、麥門冬。將前五味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盞水煎煮至七分,飯後服用。

另外,《良方》中還記載了「桑白皮煎」,用於治療咳嗽多年不愈,傷及肺部,欲成勞症,並伴有咳血和氣喘。配方包含桑白皮(五合)、麥門冬、杏仁(去皮尖熬成酯)、款冬花(各六分)、茯苓、貝母、黃芩、升麻(各十二分)、芍藥(十分)、羊肺(一具)、白蜜(一升)、生地黃汁(一升)。

上水一斗,煮三升去滓,納杏仁脂、地黃汁、白蜜等,微火煎服,不住手攪取二升二合煎成膏,淨綿夾布濾過,每食後噙一合,日夜三四度。大小以意加減用之,忌生冷、油、醋、面、蒜、魚、蕪荑。

羊肺湯,治咳嗽晝夜無間,息氣欲絕,傷肺唾血。

牡蠣(煅),桂心,生薑,鍾乳粉,石英,半夏(各五兩),五味子,百部,貝母,橘皮,桃仁(去皮尖),射干(各三兩),厚朴,款冬花,甘草(炙。各二兩),羊肺(一具,切)

白話文:

取一斗水,煮沸後去除雜質,加入杏仁油、地黃汁、蜂蜜等,以小火慢煮,不停攪拌,直至煎成二升二合的膏狀,用乾淨的棉布過濾,每次飯後含服一合,每日三次,可依個人情況加減用量,忌食生冷、油膩、醋、麵食、蒜、魚、蕪荑。

羊肺湯可治咳嗽日夜不停,呼吸微弱,將要斷氣,肺部受傷而咳血的症狀。

將牡蠣(煅燒)、桂心、生薑、鐘乳粉、石英、半夏(各五兩)、五味子、百部、貝母、橘皮、桃仁(去皮尖)、射干(各三兩)、厚朴、款冬花、甘草(炙。各二兩)以及一個切好的羊肺一起煮湯。

上羊肺先用水二斗三升煮一斗,去肺入諸藥再煮,取三升,分作四服,日三夜一,忌海藻、菘菜、羊肉、飴糖、生蔥。

(《秘方》)人參養肺湯,治肺損肺痿,咳嗽有痰,午後潮熱並聲颯者。

人參,阿膠,貝母,杏仁(去皮尖),桔梗,茯苓,桑白皮,枳實(炒),甘草(各五分),柴胡(各一錢),五味子(十二粒),

上水二盞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八分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先用兩斗三升水煮羊肺,煮至剩下約一斗水,去除羊肺,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,煮到剩下三升,分成四份,每天服三次,晚上服用一次。忌食海藻、菘菜、羊肉、飴糖和生蔥。

此方名為人參養肺湯,用於治療肺損肺痿、咳嗽有痰、下午潮熱並聲音嘶啞者。

藥材包括人參、阿膠、貝母、杏仁(去皮尖)、桔梗、茯苓、桑白皮、枳實(炒)、甘草(各五分)、柴胡(各一錢)、五味子(十二粒)。

以兩盞水,加入三片薑、一枚棗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
(《和劑》)鍾乳補肺湯,治肺氣不足,多年咳嗽,唾則血腥,喘乏不已。

鍾乳粉(另研如米),桑白皮(各三兩),肉桂,白石英(另碎如米),五味子,款冬花,紫菀茸,麥門冬,人參(各二兩),

上為粗未,次入鍾乳、石英,同和勻,每服四錢。水盞半,姜五片、棗一枚,粳米一小撮,煎七分,綿濾去滓淨,食後服。

(《濟生》)百花膏,治咳嗽不已,或痰中有血。

百合(蒸,焙乾),款冬花(各等分),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龍眼大,臨臥細嚼一丸,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「鍾乳補肺湯」用於治療肺氣不足,多年咳嗽,咳出帶血的痰液,呼吸困難,感到疲倦。

配方:鍾乳粉(研磨成米粒大小)、桑白皮(各三兩)、肉桂、白石英(研磨成米粒大小)、五味子、款冬花、紫菀茸、麥門冬、人參(各二兩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然後加入鍾乳和石英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盞水,加入五片薑、一枚紅棗和一小撮粳米,煎煮至七分,用紗布過濾掉藥渣,飯後服用。

「百花膏」用於治療持續咳嗽,或痰中帶血。

配方:百合(蒸熟,烘乾)、款冬花(各等分)。
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丸子,大小如龍眼。睡前細嚼一丸,用薑湯送服。

(丹溪)瓊玉膏,治虛勞乾咳嗽。好酒者久嗽不愈尤效。

人參(十二兩),白茯苓(十五兩),琥珀,沉香(各半兩),大生地黃(十斤洗淨,銀石器內杵細,取自然汁,甚忌鐵器),白蜜(五斤,熬去沫)

上本方原無沉香、琥珀,乃臞仙加入,自云奇效異常,今錄其方。先以地黃汁同蜜熬沸攪勻,用密絹濾過,將人參等為細末,和蜜汁入瓷瓶或銀瓶內,用綿紙十數層,加答封扎瓶口,入砂鍋內或銅鍋內,以長流水煮沒瓶頸,用桑柴火煮三晝夜,取出,換過油單蠟紙扎口,懸浸井中半日,以出火氣,提起仍煮半日,以出水氣,然後收藏。每日清晨及午後取一二匙,用溫酒一兩調服。

白話文:

瓊玉膏

(出自丹溪先生)

此方專治虛勞引起的乾咳,對於嗜酒之人久咳不愈者尤其有效。

藥材:

  • 人參:十二兩
  • 白茯苓:十五兩
  • 琥珀:半兩
  • 沉香:半兩
  • 大生地黃:十斤(洗淨後,用銀石器搗碎,取其自然汁液,絕對不可使用鐵器)
  • 白蜜:五斤(熬去泡沫)

製法:

此方原無沉香、琥珀,乃臞仙先生所加,自言效果奇佳,今錄其方如下:

  1. 將生地黃汁與白蜜一同熬沸,攪拌均勻。
  2. 用密絹過濾,將人參等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3. 將藥末與蜜汁混合,放入瓷瓶或銀瓶內。
  4. 用綿紙包裹瓶口,封扎嚴實。
  5. 將瓶子放入砂鍋或銅鍋內,以長流水浸沒瓶頸。
  6. 用桑柴火煮沸,持續煮三天三夜。
  7. 取出瓶子,換上油紙或蠟紙封口。
  8. 將瓶子懸浸井中半日,以去除火氣。
  9. 取出後,再次煮沸半日,以去除水氣。
  10. 存放收藏。

用法:

每日清晨及下午各服用一至二匙,用溫酒一兩調服。

不飲酒人白湯調亦可。制此藥須於淨室中,雞犬不聞之所。

(《直指》)人參芎歸湯,治虛勞少血,津液內耗,心火自炎,燥熱乘肺,咳嗽咳血,及血不榮肌,動輒寒毛咳嗽。

當歸,川芎,白芍藥(各二分),人參,半夏,陳皮,赤茯苓,阿膠(炒成珠),細辛,北五味,甘草(炙。各一分),

上咀,每服五錢,姜三片、棗一枚,煎服。

大阿膠丸,治肺虛客熱,咳嗽咯血嘔血。

阿膠(炒),地黃,白茯苓,北五味,山藥(各一兩),貝母,百部,柏子仁,茯神,人參,防風,麥門冬,遠志(去心炒),丹參(各半兩),杜仲(薑汁炒,一錢),

白話文:

不喝酒的人,可以用白湯調和藥物服用。製作這藥必須在乾淨的房間裡,沒有雞犬的地方。

人參芎歸湯用於治療虛勞少血、津液內耗、心火自燃、燥熱入侵肺部、咳嗽咳血,以及血液不滋養肌膚,輕微刺激就會出現寒毛直豎、咳嗽等症狀。

藥方如下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各二分,人參、半夏、陳皮、赤茯苓、阿膠(炒成珠)、細辛、北五味、甘草(炙)各一分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姜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服。

大阿膠丸用於治療肺虛客熱,咳嗽咯血嘔血。

藥方如下:阿膠(炒)、地黃、白茯苓、北五味、山藥各一兩,貝母、百部、柏子仁、茯神、人參、防風、麥門冬、遠志(去心炒)、丹參各半兩,杜仲(薑汁炒)一錢。

上為細末,煉蜜丸,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食後臥時嚼服,白湯下。

(《家鈔》)四物桔梗湯,治乾咳嗽。乃火鬱痰嗽在肺,必用苦梗以開提之,兼補降火。

當歸,川芎,芍藥,熟地黃,桔梗,黃柏(炒。各一錢),

上水二盞,煎八分,加竹瀝半盞,薑汁一匙和勻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蜂蜜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睡覺前嚼服,用白開水送服。此方名為四物桔梗湯,可以治療乾咳。因為是肺熱鬱積導致痰咳,所以用苦梗來宣通肺氣,並兼具滋陰降火之效。藥方包含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熟地黃、桔梗、黃柏(炒),各取一錢。將藥材用水煎煮,取八分之七,加入半盞竹瀝和一匙薑汁混合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