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今醫統大全》~ 卷之四十三 (10)
卷之四十三 (10)
1. 郁痰諸方
(《和劑》)四七湯,治七情氣鬱結聚,痰涎狀如破絮,或如梅核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並治中脘痞滿,痰涎壅盛,上氣喘急。
半夏(三錢),茯苓(二錢四分),厚朴(一錢六分),紫蘇葉(一錢二分),
上水二盞,姜五片、棗一枚,煎七分服。
(丹溪)香莎丸,調中氣,散郁痰。
香附子,蒼朮(各四兩),黃芩(二兩),
上為末,蒸餅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
中和丸,治濕痰鬱熱。
蒼朮,黃芩,半夏,香附子(各等分),
上為細末,薑汁打神麯糊為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白湯下。
清痰丸,專清中脘食積熱痰。
南星(制),半夏,神麯(炒),山楂,香附子(制),陳皮(去白。各一兩),青皮,枳實,蒼朮,黃芩,烏梅,枯礬,滑石,乾薑(炮。各半兩),
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服。
殭蠶丸,治郁痰。
白殭蠶,栝蔞仁,杏仁,訶子,貝母,五倍子(各等分),
上為末,粥糊丸,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
(《良方》)前胡半夏丸,治感冒停痰咳逆。
前胡,半夏,茯苓(各一錢),陳皮,紫蘇,枳殼,木香,甘草(各五分),
上水二盞,姜三片,烏梅一個,煎一盞,食遠服。
白話文:
四七湯,可以治療因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導致的氣機鬱結,使得痰液呈現像破棉絮或梅核的樣子,卡在喉嚨難以咳出也難以吞下。同時也能治療胃脘脹滿、痰液堆積、呼吸急促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半夏(三錢)、茯苓(二錢四分)、厚朴(一錢六分)、紫蘇葉(一錢二分)。
將上述藥材加入兩碗水,放入五片薑和一顆紅棗,煎煮至剩七分時服用。
香莎丸,可以調和脾胃之氣,疏散鬱積的痰液。
藥材包含:香附子、蒼朮(各四兩)、黃芩(二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蒸熟的麵餅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中和丸,可以治療因濕氣和痰液鬱積導致的發熱。
藥材包含:蒼朮、黃芩、半夏、香附子(各等分)。
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薑汁調和神麯糊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清痰丸,主要清除胃脘因飲食積滯引起的熱痰。
藥材包含:製南星、半夏、炒神麯、山楂、製香附子、去白陳皮(各一兩)、青皮、枳實、蒼朮、黃芩、烏梅、枯礬、滑石、炮乾薑(各半兩)。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湯浸過的蒸餅做成藥丸服用。
殭蠶丸,可以治療因鬱積引起的痰液。
藥材包含:白殭蠶、栝蔞仁、杏仁、訶子、貝母、五倍子(各等分)。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粥糊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前胡半夏丸,可以治療因感冒引起的痰液停滯和咳嗽、氣逆等症狀。
藥材包含:前胡、半夏、茯苓(各一錢)、陳皮、紫蘇、枳殼、木香、甘草(各五分)。
將上述藥材加入兩碗水,放入三片薑和一顆烏梅,煎煮至剩一碗時,在飯後服用。
2. 喘痰諸方
(《和劑》)千緡湯,治風痰壅盛,喘促不能睡,一服則安。
半夏(制),南星(制。各二錢),皂角(一寸),甘草(一錢),
上水一盞,姜三片,棗一枚,煎七分,溫服。
蘇子降氣湯,治痰喘氣逆不已。(方見氣門。)
(丹溪)黃栝蔞丸,治食滯痰壅喘急,如神。
栝蔞仁,半夏(制),神麯(炒),山楂(各等分),
上為末,栝蔞水為丸。每服五十丸,薑湯下。
杏仁來復丹,治痰喘。(即來復丹加杏仁,方見痼冷門。)
白話文:
千緡湯,治療因風痰過多阻塞,導致呼吸急促無法入睡的情況,服用一劑就能安穩。
藥材包含:製半夏、製南星,各二錢;皂角一寸;甘草一錢。
將以上藥材加水一杯,放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煎煮至剩七分,溫熱服用。
蘇子降氣湯,治療痰多氣喘、呼吸不順的情況。(藥方在氣門篇有記載。)
黃栝蔞丸,治療因食物積滯導致痰多壅塞、呼吸急促,效果非常好。
藥材包含:栝蔞仁、製半夏、炒神麯、山楂,各等分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栝蔞水混合製成藥丸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薑湯送服。
杏仁來復丹,治療痰多氣喘。(此藥方是來復丹加入杏仁,藥方在痼冷門篇有記載。)
3. 酒痰諸方
(《和劑》)葛花解酲湯(方見飲食門)治酒滯,宿痰留積,胸膈痞滿。
(《瑞竹》)半夏湯,消酒痰宿飲痞滿。
半夏(制),橘紅,桔梗(炒。各一兩),枳實(炒半兩),
上咀,每服五錢,水盞半,姜五片,煎八分服。一加黃連、砂仁各一錢。
御愛紫宸湯(方見前。)
(《集成》)白龍丸,治酒積有痰。
半夏,白茯苓,白礬(各等分),
上為末,神麯糊丸,如綠豆大,薑湯下。
白話文:
葛花解酲湯(藥方在飲食門):治療飲酒過量導致的積滯,以及累積的宿痰,造成胸膈部位的痞悶脹滿。
半夏湯:消除飲酒造成的痰和積留的宿飲,引起的痞悶脹滿。
藥材組成: 製半夏、橘紅、炒桔梗(各一兩),炒枳實(半兩)。
用法: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一碗半,加生薑五片,煎煮至八分服用。如果需要加強效果,可以加入黃連、砂仁各一錢。
御愛紫宸湯(藥方在前面提到過。)
白龍丸:治療飲酒積滯造成的痰。
藥材組成: 半夏、白茯苓、白礬(各等份)。
用法: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神麴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綠豆一樣,用生薑湯送服。
4. 吐痰諸方
(仲景),瓜蒂散
瓜蒂(七十五枚),赤豆(同上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或錢半,量虛實加減,空心溫齏汁調服。
(子和),獨聖散
瓜蒂(不拘多少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或二錢,齏汁調服。脅痛加全蠍,頭痛加鬱金同服吐。
茶調散(一名二仙散)
瓜蒂(二錢),好茶(一錢),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齏汁調服。
稀涎散
豬牙皂角(炙去皮弦,一兩),藜蘆(五錢),
上為細末,每服五分或一二錢,漿水調下,牙關不開者灌之。
三聖散
瓜蒂(一兩,銼炒微黃,研末,滓再炒研),防風(一兩),藜蘆(三錢,去苗去心)
上為粗未,每服約半兩,以齏汁三茶盞,先用二盞煎三四沸,去齏汁,次入一盞煎至三沸,卻將原二盞同一處熬二三沸,去滓澄清放溫,徐徐服之,不必盡劑,以吐為度。
蔚金散(輕劑)
蔚金,滑石,川芎(各半兩),
上為細末,每服一二錢,空心齏汁調下。
青黛散(吹鼻)
豬牙皂角(一條),玄胡索(一粒),青黛(少許)
上為細末,鼻內灌之,其涎自出。
(《元戎》),勝金丸
薄荷(半斤),瓜蒂(半斤),藜蘆末(一兩),豬牙皂角(一兩),硃砂(半兩),
上將皂角炙,去皮弦捶碎,水一升,與薄荷一處,揉取汁,熬成膏,另將藜蘆等研勻,用膏子和丸,龍眼大,以余硃砂為衣。溫酒化下一丸,以吐為度。得吐知人事者,愈。不知者,不救。或謂不吐唾痰涎,不須吐法。有痰飲凝結胸膈,阻塞清氣,或咳而不已,或悶瞀昏沉,或悸怖健忘。如此諸證,俱宜吐湧。若謂無顯而不吐,病何由安?
白話文:
吐痰的各種方劑
(仲景)瓜蒂散
瓜蒂(75枚),赤小豆(與瓜蒂同量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或一錢半,根據個人體質虛實情況增減藥量。空腹時用溫熱的稀粥汁調服。
(子和)獨聖散
瓜蒂(用量不拘)
將瓜蒂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,用稀粥汁調服。如果感到脅痛,可以加入全蠍一同服用以幫助嘔吐;如果頭痛,可以加入鬱金一同服用以幫助嘔吐。
茶調散(又名二仙散)
瓜蒂(二錢),好茶(一錢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稀粥汁調服。
稀涎散
豬牙皂角(炙烤後去除外皮和筋,一兩),藜蘆(五錢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分或一、二錢,用米漿水調服。如果患者牙關緊閉,無法吞服,可以用灌的方式。
三聖散
瓜蒂(一兩,切碎後稍微炒黃,研磨成末,藥渣再次炒過後研磨),防風(一兩),藜蘆(三錢,去除苗和中心部分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約半兩。用三茶杯稀粥汁,先用兩杯煎煮至沸騰三四次,取出粥汁,再加入一杯煎煮至沸騰三次,然後將原先取出的兩杯粥汁一同倒入,熬煮兩三次,去除藥渣,澄清後放溫,慢慢服用,不必全部喝完,以嘔吐為度。
蔚金散(輕劑)
鬱金、滑石、川芎(各半兩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、二錢,空腹時用稀粥汁調服。
青黛散(吹鼻用)
豬牙皂角(一條),玄胡索(一粒),青黛(少許)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吹入鼻腔內,鼻涕會自然流出。
(《元戎》)勝金丸
薄荷(半斤),瓜蒂(半斤),藜蘆末(一兩),豬牙皂角(一兩),硃砂(半兩)
將皂角烤過後,去除外皮和筋,搗碎。加入一升水,與薄荷一同搓揉取汁,熬製成膏狀。另外將藜蘆等藥材研磨均勻,用膏狀藥汁混合製成丸藥,大小如龍眼,再用剩餘的硃砂裹在丸藥外。用溫酒化開一丸,服用後以嘔吐為度。如果嘔吐後神志清醒,則可以痊癒。如果沒有反應,則無法救治。有人認為不吐出痰液就不需要使用催吐的方法。但是當痰液凝結在胸膈,阻礙清氣,或者咳嗽不止,或者感到胸悶、昏沉,或者心悸、健忘時,這些情況都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。如果認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就不催吐,那疾病怎麼能痊癒呢?